愛與被愛都是單純的事情, 本身並沒有所謂的幸福與否的被判斷條件, 必須要參酌存在週邊的客觀事實, 加上"施與受"雙方當時的的主觀心情因素而定, 所以討論"愛與被愛"哪個比較幸福, 跟討論"愛與被愛" 哪個比較痛苦是一樣的意思
你說"被愛"比較幸福嗎? 如果一個你很討厭的人很愛你, 處處為你設想,幫你做任何你想做的事,請問會有性福的感覺嗎??可能嫌煩的成分比較多吧
你說"愛人"比較幸福嗎??問題是苦追不上,對方悍然拒絕,又或者追上了,卻一直要調整自己去配合對方, 又調整得很辛苦, 你保證哪天不會毅然放棄嗎?? 即使你可以接受卻又影響周邊的人的觀感, 你覺得會愛的幸福嗎??
所以還是要先界定定"幸福"的定義 , 無怨無悔的付出, 你覺得傻,不值得, 還是幸福?? 被愛如牢籠, 以愛你的大帽子,控制(太嚴重了,說關心過度好了)你的行動, 你覺得被監管, 有壓力,還是幸福??
旁人看得看不下去了,當事人卻甘之如飴,沉浸於其中, 你能說他不幸福嗎? 你說他感情被騙了, 為什麼他(她)不覺得?? 也甘於付出或接受, 那為什麼一陣子以後他(她)才會感覺是受騙呢? 你能說他接受的那個時期他不幸福嗎? 我想很難, 所以幸福也是分時期的, 也看週遭環境的變化影響到心情跟著變化的
那幸福到底是甚麼???
我想是一個人對當時所處狀態的滿足而已, 達到那個滿足點他就覺得好覺得幸福, 當降到那個滿足點以下時, 幸福的感覺就消失,取代的可能是痛苦或者只是平平淡淡的感受而已,所以愛與被愛幸福與否都是根據情境而有所改變的, 這段時期是蜜月期(不管愛或被愛), 兩個人可能都感到幸福, 漸漸的溝通出現狀況 , 沒辦法順心如意的人可能就會痛苦, 幸福的感覺就會消失, 甚至可能沒幸福感覺了就會分手
而滿足點也因人而議, 被愛的人有人因情人送了一束玫瑰, 他就有幸福的感覺了, 有的人可能需要"鑽戒" , 或是出遊才有被疼愛的幸福感覺, 而愛人的人, 他能力只夠送一條花, 但對方卻要求一條金手鍊, 我看那就很累了, 哪來幸福的感覺阿, 但是對於有能力送一顆鑽戒的人, 他就覺得很幸福了, 因為對方得滿足點在他能力之下,他可以輕鬆裕如, 他認為對方在替它著想, 那是不是就會有幸福的感覺 ???
所以愛與被愛只是"去愛"跟"被愛"的行為而已, 當雙方都有共識和能力可以匹配, 感覺也都對的時後才會又幸福的感覺, 單一方感覺到滿足而已的狀況時, 幸福很容易會質變, 因為雙方得不對等會導致心理上的質變, 所以不是去探討"愛與被愛"誰幸福, 而是要怎樣得到幸福,
在愛的路上, " 降低滿足點 ", 達到雙方平衡, 才會有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