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92973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喜歡跟愛的差別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老公最在意的3種幸福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打拼,附贈幸福
作者: 日期: 2013.12.08  天氣:  心情:
  一棵樹,從目光中走來
  積攢的體溫
  接近小草
  于相逢月夜堆滿停靠的碼頭
  
  遠方,港口,碼頭,車站
  轉過身
  背起錯過的華年
  
  丟下青春,放下頭銜
  金江月坐落嘉陵江的河床
  星空下
  樹蔭敞胸,草入懷
  
  思念砌成的語言
  開出,一朵朵藍色的花
  靠著秋風沙沙作響
  
  玉盤焚香陪白天過夜
  著眼的幸福
  眉宇間,遊莞
  
  一朵金菊張開翅膀
  隨外溢的鼻息,親近雲端
  在靈魂的走廊看一場雨;傾盆


在靈魂的走廊看雨
文/心曼.墨香

http://poetry.goodmood.cn/a/2012/1023/0_506633.html



打拼,附贈幸福
文/吳若權


若把「先吃苦」當成「後享受」的策略,
即使後來真的有所享受,也不會快樂。

學習用另一種樂觀的態度看待吃苦的過程,
在付出的同時,就可以在汗水淋漓中感覺享受。

結束十幾年的業務生涯,他改行賣咖啡。
之前他也嘗試做過早餐店的生意,但因為熱愛咖啡,
常以「咖啡會友」的方式結交到許多好朋友,
大家都鼓勵他出來賣咖啡。

當時,市面上很盛行將小貨車改裝成行動咖啡館,
他卻有獨到的創意──
將自行車改裝為可以載著煮咖啡用具到處跑的攤子,
遊走都會的公園、以及各大風景區。
週休二日的期間,更是上山下海,跑遍休閒熱門去處。

開業半年,平均每個月的收入大概是一般上班族的六到八倍,
讓很多想要創業的上班族稱羨不已。

這是我受邀到電視節目擔任創業顧問的真實個案。

看起來瘦小但精壯結實的他,
把MENU直接印在身上短衫的胸前,
在攝影棚牽出他的自行車,
當場煮咖啡給所有的來賓分享。
咖啡十分香純,立刻贏得口碑。

汗水和淚水交織的歲月,將成為記憶中光輝的一頁

主持人問他:「這個攤子的造價成本多少?」
他想了半天說:「現在有人要加盟,我開出的訂價並不高。

但實際上,在固定成今天的規格之前,
我已經製作過很多個不同尺寸的攤架,
經過不斷毀棄、修改、重做,才變成現在你看到的樣子。」

聽到有人想要加盟,我慎重地向他請教:
「如果已經有數十個人加盟,你可以在家裡躺著數鈔票時,還會出來賣咖啡嗎?」

他認真地回答:「當然要啊,這是我最喜歡的工作。
而且,一定要繼續賣咖啡,才能在第一線接觸消費者,
了解他們的需求。」

他對工作的熱忱,令我十分感動。
其實,看他煮咖啡時的眼神,我就可以感受到他的熱忱。
沖煮的過程中,他誠懇而專心地注目咖啡及水壺,
彷彿在對它們說:
「乖,好香哦!你一定要展現最好的味道喔,大家都好喜歡你。」

錄影現場的另一個案,同樣是年輕有成的創業家。
在世俗的眼光中,他的成就更勝一籌。
年紀輕輕,已經擁有一個餐飲連鎖體系,價值上億。

受訪過程中,他提到艱辛奮鬥的過程,
即使工作中操作機器時常有皮肉傷,也得咬牙撐下去。
那些汗水和淚水交織迷離的歲月,
如今已經成為記憶中光輝的一頁,
讓西裝革履的他拿來勉勵所有想要加盟的人,
流露出具有勵志作用的意義,
好像在說:「加油啊!你也可以跟我一樣成功!」

真心喜歡自己目前所做的事,就是一種幸福

主持人問他:「你要辛苦到什麼時候?」
他不假思索地說:「我要在四十五歲退休。」
主持人追問他:「退休之後做什麼?」
他很快地回答:「環遊世界!」

節目錄影結束之前,做結語的時候,
我非常敬佩他們努力工作精神,
對他們各自的成就表達了我由衷的敬意。

但離開攝影棚之後,騎自行車賣咖啡的小老闆,
卻在我心中浮現「很幸福」的模樣──
因為,他是真心喜歡自己目前所做的事,並且引以為傲。
他不必等到幾年後、賺了大錢,才開始享受他的人生。

幸福,就在他的滴下汗水和吞入淚水的那一刻,
成為他最深刻的體會,而且願意繼續這樣打拼下去。

在我眼中,他才是真正的人生創業家。

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而工作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也是樂趣的來源。他的工作方式很辛苦,但他不以為意。

創業的經典書籍,都教人要建立一個賺錢的系統,
然後用那個系統幫你賺錢。
一般人想到的,就是開一家公司,
然後找優秀的人進來,幫你賺錢。
但他卻反其道而行──
他,自己就是整套系統的一部分,並且和他的腳踏車融為一體。

我確定,他會比較辛苦,也比較不容易一夕致富。

但是,我更確定的是,他在打拼的過程中,
已經享受到真正的幸福,不必等到財富累積到某種程度,
才會開始感到滿足。

不要把「暫時忍受痛苦」當作「將來可以解脫」的策略

無論是學生、上班族或企業家,
常把「忍受階段性痛苦」和「只求將來可以解脫」
當作生活必然的邏輯。

但事實證明,往往天不從人願。

辛苦到最後,換來失望的結果。
許多人大半輩子都在吃苦,
終其一生卻沒有能夠嚐到甜頭,日子就在永無止境的怨嘆中溜走。

我們從小被教育的觀念,都說「苦盡甘來」;
話雖沒錯,卻不是必然的定律。

若把「先吃苦」當成「後享受」的策略,
即使後來真的有所享受,也不會快樂。

與其一味地苦撐,不如學會用另一種樂觀的態度看待吃苦的過程,
在「耕耘」的同時,就可以享受汗水淋漓的快樂,
無須等到「豐收」時才在欣慰的感覺中,
才體認「苦盡」以後所換到「甘來」。

畢竟,那是不同的滋味。

更何況,大部分功成名就的人,
很難等到真正「苦盡甘來」的時候。

就像那位設定在四十五歲要退休去環遊世界的連鎖店企業家,
未必真的能夠如願以償。

以我的觀察,等他到了四十五歲時,
很可能會因為必須承擔更多企業的責任而無法抽身,
頂多就是「退而不休」,根本沒有機會好好享受人生的幸福。

而人生的幸福,究竟是什麼呢?

環遊世界,可能是其中的一種幸福。

但更多的幸福是:
以舒緩的心情呼吸新鮮的空氣、
靜靜觀賞藍天中飄忽的白雲、聞到草原中陽光的味道、
和親密的家人一起聊天說笑、
與朋友分享生活的喜怒哀樂、心安理得地好好入夢、
然後愉快地甦醒迎接充滿樂趣的工作……

這樣唾手可得的幸福,真的不用等到退休的那一天,
只要你認清自己的方向,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式,
開始努力地去執行實現夢想的計畫,
在打拼的過程中,幸福,就是最即時的附贈品,
不需別人首肯,自己就能擁有。


https://www.facebook.com/bookclub.tw?fref=ts

標籤:
瀏覽次數:31    人氣指數:431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喜歡跟愛的差別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老公最在意的3種幸福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