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7,884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443671
長空孤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愛情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遠離痛苦的方法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生命是無限的,我們終會再相見
作者:
長空孤鷹
日期: 2009.02.12 天氣:
心情:
法鼓山今天下午用「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為題,刊登聖嚴法師圓寂的訊息。
法鼓山指出,聖嚴法師常說他這一生走來,雖然多病、雖然艱苦,卻總是充滿感恩。
聖嚴法師在大家感恩祈福的關懷中,色身已在二月三日下午四時捨報,
但聖嚴法師並沒有捨離我們,其平日的開示已落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了,
這個時候,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是「心安」和「念佛」。
聖嚴法師所說的心安,是要讓我們的生活平安,念佛是為了報答師恩。
法鼓山僧團呼籲佛教信眾,共同為聖嚴法師祝禱「寂滅為樂」。
聖嚴法師經常說:「心安才有平安。」
如果內心不平安,無論外在的環境多麼舒適,仍會覺得痛苦。
如果內心是平靜的,心不隨外境波動,雖然身處惡劣的環境之中,還是非常的平安。
我常抱持「逆向思考」及「正面解讀」的心態來面對各種現況,
凡事往求生存、求生路的光明面努力,便可順勢而為,趁勢而起。
法鼓山主張的「心靈環保」,主要著力點是「心」五四運動,
包括「四安」、「四它」、「四要」、「四感」和「四福」等五個項目的20種安心方法。
●四安 提升人品的主張
安心:在於少欲
安身:在於勤儉
安家:在於敬愛
安業:在於奉獻
●四它 解除困境的主張
面對它:正視困境的存在
接受它:接受困境的事實
處理它:以悲智處理困境
放下它:處理後心無牽掛
●四要 自求平安的主張
需要的不多
想要的太多
能要、該要的才要
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四感 人相處的主張
感恩:使我們成長的因緣
感謝:給我們歷練的機會
感化:用佛法轉變自己
感動:用行為影響他人
●四福 增進福祉的主張
知福:知足常樂,是最大的幸福。
惜福:珍惜已經擁有的,發揮最大永續的功能,是最好的儲蓄。
培福:應用擁有的資源,成就自己,利益他人。
種福:盡心盡力,量力行善。
生命是無限的,我們終會再相見-專訪聖嚴法師
作者:林芝安 出處:天下雜誌 2008/02
許多人常常用「當代高僧」、「國際知名禪師」、「文學博士和尚」
敬稱聖嚴法師,他深入經藏、精通禪修、重視戒律,是人們眼中的智者。
接受《康健》雜誌專訪時,這位智者拖著羸弱、
纖瘦的身影緩緩走入他位於金山法鼓山園區簡單素雅的禪房。
山上陽光耀眼,隨行人員細心將窗簾放下來,
以免絲縷日光讓聖嚴法師的眼睛不舒服。
這些年,聖嚴法師身體欠安,已經將住持工作交棒出去。
接受採訪這天,他非常虛弱,卻仍親自接待康健採訪團隊近一小時,
一字一句道出對生死的體悟,而前一天他的身子其實差到幾乎無法下床、說話。
這位受人敬重的宗教也是哲學思維的導師,
畢生心力不只致力宗教靈性,更且投入心靈環保、教,反而有更深入的體證。
且聽聖嚴法師的殷切教誨……
其實人一出生,死亡就跟著我們了,
死亡隨時在我們身邊,該如何面對呢?
要想著自己有永遠的過去,
也有永遠的未來,
這是接受死亡最好的心理準備。
生的時候人人想要有尊嚴,死的時候更要有尊嚴,
尊嚴這兩個字要如何表達?
不同的社會與文化背景各有不同做法,
這些年,日本或歐洲在喪葬禮俗上有些改變。
我看到美國、法國及德國的墓園,猶太人也是,找專人照顧,
將墓園整理得像花園一樣,這是喪葬的尊嚴。
台灣地狹人稠,卻又缺乏完善的土地政策,
這麼多年下來,可供殯葬設施用地早已不足,
對於喪葬應該要有不同的思維,兼顧環保與尊嚴。
死後與大自然合一,化為美麗花園
法鼓山這幾年積極推廣環保自然葬法,
去(96)年捐出一塊地作為「台北縣立金山環保生命園區」,
這是全國首創的骨灰植存專區,免費提供往生者的骨灰在園區內存。
這個環保生命公園不屬於任何宗教,
也不舉行任何宗教儀式,不焚燒紙錢、香、燭火等,如果需要,
家屬可以先在家中完成祭祀儀式,再把骨灰磨碎後,
帶至生命園區完成植存,與大自然合一,
上面種植各種花卉,變成美麗的花園。
目前國外像是紐西蘭、澳洲都已實施這種頗具環保的自然葬法,
將冰冷的墓園變成風景宜人的美麗公園。
我自己死了之後也會選擇這種方式。
有些人會執著於骨灰,甚至因不捨與亡者分離而將骨灰罈擺在家中,引起家人不安。
其實,骨灰是肉體生命的最後一份,成分是碳,
並不代表什麼意義,當然也不再代表一個人了。
因此,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不留任何一點痕跡,
我的師父東初老和尚生前說:
人非常愚癡,生前貪求這個貪求那個,
求到了以後就占有它,但能佔有多久呢?
死後連身體都沒有辦法保存啊。
現代人對遺體的處理方式,
多半是選擇火化燒成骨灰,
或選擇土葬,親友或兒女挑個好風水佔一塊墓地,
墓地變成亡者的家,墓地上面立著一塊碑,
或把骨灰當作亡者,其實這老早就不是亡者了,
骨灰與亡者不論是精神或生命都毫無關係,
那只是肉體燒成了灰,根本不代表什麼,
只能說代表自然界的一樣東西吧,
頂多保存個幾十年、幾百年,最後仍與大地合一,
所以骨灰是亡者嗎?亡者的神識早就轉世投胎去了。
不要變成「守屍鬼」
骨灰就像早上起床洗臉、梳頭、刷牙、漱口後留下的塵垢、皮屑,
這些東西我們想要佔有或繫在身上帶著走嗎?
這些是很髒的,趕快丟掉吧,
這些東西都不是我們的,不是真正的自己,
而是我們臨時使用的工具而已,
工具壞了,就換了吧,不要捨不得丟棄,
自己也無法解脫,這我們稱為「守屍鬼」,
因為對身體執著、放不下,
死了還要佔一塊墓地,認為棺木就是它的家。
有一次,我們在農禪寺舉行清明大法會,
幾萬個牌位放在往生堂裡,
任何人進去都可聞到一股味道,屍臭味滿屋子。
屍臭味跟死貓、死雞、死狗的味道差不多,
即使打開窗子、開電風扇也吹不散。
法會還沒結束,我要趕去機場,
一上車,往生堂的味道就跟著我上車,跟著我走了幾十公尺,
我覺得不對勁,我就跟它說,留在農禪寺參加法會吧,
不要跟我走,要放下對自己的執著才能解脫。
結果,一下子,味道就不見了。
與父親的神識對話
很多人放不下對自己的執著,包括了彌留期間,
堅持見到子女最一面才肯闔眼離去。
平常,子女忙於工作或住在外縣市或遠在國外,
要子女隨侍在側很不容易,臨終時為什麼非得見子女最後一面呢?
如果認為這是最後一面,不見到就無法安心,
有什麼意思呢?有沒有問過自己這個問題?
這觀念也可以改過來,生命是無限的,
死了之後到另外一個世界,肉體不存在了,
但精神存在,神識也還存在,要見兒女隨時可見。
有些神識回來與子女見面,例如某位作家的父親過世以後,
他很想念父親,有一天他回家,
看到父親坐在床上,他不知道這是夢還是真實,
就問:「父親啊,你怎麼回來了?」
「我回來看看你,不過我馬上就得走了。」
「你要到哪裡去?」
「我到廟裡聽經去。」
那天是他父親的頭七,家人正要為他父親舉辦誦經法會。
後來這位作家想再繼續跟父親對話,父親就不見了。
人往生後,沒有肉體無法說話,用意念溝通,可以很自由自在地來去。
有些人死了之後去投胎了,就無法再回來看家人了,
因為精神(神識)在另外一個肉體上出現。
平常我們習慣擁有很多東西,如果捨不得放下會很痛苦,內心無法平靜。
特別是癌症病患,彌留期間的意識較為清楚,
在這種狀態下對於生前的情(親情、愛情等)、
財務或恩怨,不容易放下,會很掙扎、痛苦,
這時可藉助祈禱、誦經、念佛的力量,
幫助臨終者慢慢平靜下來,讓他內心感覺平安,這很重要。
放棄積極搶救
家屬也經常面臨掙扎,尤其當醫師已經宣佈無法救了,
家人還是希望繼續搶救,否則好像「見死而不救」,內心會有罣礙。
醫療上的積極搶救,給予插管、電擊、打強心針等等,
雖然還有一息呼吸,但身體的負擔太重,臨終者相當痛苦,但家屬無法體會。
當喉嚨插上管子,無法說話,自己根本做不了主,只能任憑他人擺佈。
所以要趁著健康時,事先跟家人交代,生前要預立遺囑,讓我非常輕鬆地走,
不想臨走前還要受刑,這是在虐待臨終者。
我早已經寫好了,放棄積極急救,
當醫師判斷我得走了,非死不可時,就請讓我平安地離開吧。
泣而不哭
臨終時要有尊嚴,離去時也可以用很莊嚴的方式送他最後一程。
我在西藏、印度看到家中即使有人往生
,也不會出現呼天搶地的畫面,親友們安安靜靜,用很莊嚴的方式告別。
親人往生的時候,到底該不該哭?不哭,
好像不孝順或違反人性,其實,哭與泣是有差別的。
哭,是大聲的哭;泣,是小聲的哭,或者是沒有聲音,
只是流眼淚,任何人都需要流淚,釋放哀傷。
如果哭得很大聲,是為自己,但對亡者卻造成干擾與傷害,
當他得走了,親人或愛人在旁邊大聲哭、咒罵,
亡者反而捨不得走,很掙扎,即使捨不得走仍得走啊。
所以,哭,幫不了亡者的忙,只為了自己情緒的發洩。
有些家屬在床邊邊哭邊罵:「你怎麼這麼殘忍,竟然拋下我先走了。」
聽起來好像感情很豐富,事實上對亡者是一種傷害,
他已經死了還要受家人咒罵,對亡者一點尊嚴也沒有。
泣,當然可以,透過流淚將哀傷的情緒表達出來。
華人傳統習俗認為,不大哭就表示內心不哀痛,對親友不好交代,
好像對生者一點感恩之情也沒有,這觀念要改變。
******************
本文摘錄自網路流傳
******************
標籤:
瀏覽次數:
23
人氣指數:
1223
累積鼓勵:
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愛情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遠離痛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