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7,884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443671
長空孤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交心的悸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留住愛情的,是上半身。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長相與內涵
作者:
長空孤鷹
日期: 2008.10.03 天氣:
心情:
如果你問禪宗祖師:
「如何是修行」?
他會回答你:
「肚子餓了吃飯」、「口渴了喝水」、「睏了就睡覺」。
乍聽之下,不就每個人都很有修行了嗎?
非也!
佛法就是那麼令人難解,
且模糊不易辨別與世間法的差異,
其原因就出在我們不懂我們這一念心。
同樣的問題,有人說修行有三個過程。
第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看山還是山、看水仍是水。
姑且不論意義如何,第一和第三又有何差別呢?
佛法的修持重在內心的淨化,
不了解心,總是會讓人認妄為真,
不明事理,錯把
「傲慢當信心」、
「怯弱當忍辱」、
「貪愛當慈悲」、
「無知當智慧」,
將愚者奉為智者,智者視同愚者。
從表面上看「傲慢與信心」都是不可動搖相;
「怯弱與忍辱」都是安住不動相;
「貪愛與慈悲」都是關懷愛護相;
「無知與智慧」都是不著取相。
這之間的差異又是如何呢?
傲慢的人,心如執守城牆,
當有外力衝擊時,
只是一昧的守護自己所認知的,不管他人對錯與否。
然而當自己所認知的部份受到他人的批判而無法回應時,
不是氣極敗壞就是意志崩潰。
他是以不正見為基礎,以愛染為相,所表現出的行為。
信心的人,內心柔軟,當受他人質疑時,
會先懂得自我檢示,看看自己所認知的是否有誤,
若確定無誤,會堅持不變,並能提出看法;
若是認知有誤,會立即改正,接受他人正確的見解。
因此他是不斷向上進步的,他是以正見為基礎,以正思惟為相,所表現出的行為。
當信心的人不斷解構自己的看法,接受他人更正確的理念時,
外人批評他為「沒有主見」,而將傲慢的人視為「立場堅定」。
因此有信心的人卻不發一言,而傲慢是愈講愈大聲。
怯弱的人,心中滿是自我的利益,
受到他人官大、聲大的壓迫而退怯不敢向前,
寧可扭曲自己的想法,來逢迎獲取自身的安危及利益的保障。
他是以不正見為基礎,以愛染為相,所表現出的行為。
忍辱的人,心中是為了成就善事,讓事情趨向圓滿。
堅持自己的理念,有因緣能仗義直言,無因緣時能堅忍不動,等待時機。
經中有故事就說明了忍辱的真義:
佛陀在因地修行時,曾做為眾鳥之王。
一次在帶領鳥群覓食時,不幸落入獵人網中,全被困在籠子裡。
獵人每天以豐盛的鳥食供給,
鳥王見此情形告誡眾鳥,不可貪食過多,只要能維持生命就足夠了。
有些鳥接受了鳥王的告誡,有些仍受不了美食當前的誘惑。
日子久了,聽從鳥王話的都日益消瘦,而另外的一群卻身形肥胖。
當有一天瘦小的鳥兒們,都能從籠子的縫隙中鑽脫到籠外,
隨著鳥王展翅高飛,那些平日貪著美食的鳥,只能在籠子中坐以待斃。
他是以正見為基礎,以正思惟為相,所表現出的行為。
當忍辱的人,為了成就善事,
等待時機之時,外人責罵他們「不識時務」,
而將那些怯弱不言的奉為「能曲能伸」,
雖然如此那些忍辱負重的人雖飽受不平,終能有更美好的結果。
道生大師倡言「一闡提皆能成佛」受僧團排擠,
被視為異端邪說,最後受大般涅槃經的印證,而能名留高僧史;
而那些阿諛奉承的怯弱者,雖有名利雙收,終究遺臭萬年。
貪愛的人,得失心重,
在自己所愛的人、事、物中,全心全意不計方法的愛護付出,
就怕之中有一絲的變卦。
然而當人變心、事變化、物變壞時,
卻都反目成仇,棄之不理。
他是以不正見為基礎,以愛染為相,所表現出的行為。
慈悲的人,樂於幫助他人,
盼望他人能向上向善,因此對於他人所提出的要求,
認為無益於身心的成長時,會以予否決或責備。
他是以正見為基礎,以正思惟為相,所表現出的行為。
當慈悲的人,
對於別人所提出的要求不能滿足乃至給予指正時,
外人宣稱他為「不盡人情」,
而將貪愛之人,無度滿足他人的行為稱為「有情有義」,
因此慈悲的人被排斥在外,
貪愛的人廣受大家歡迎,也難怪良師難逢、知己難尋。
無知的人,或為對事物未曾聽聞,或為對好壞無法判別。
未曾聽聞則無欲得取,無法判別則不知去取。
當所見所聞都清楚明白時,不取者,可有幾人?
智慧的人,對於善惡好壞都能辨別其相,甚致了知善惡好壞都是依彼此而成立。
少了善,惡不得而知;少了好,壞無從判定,就在這樣的智慧中,不取真實有的善惡好壞。
當智慧的人能明辨世間是非善惡之時,外人感嘆言「心思複雜」,
而將那些無知的人讚為「赤子之心」。
因此一些在世間打滾一圈了知人情事故的人,
最後都想回歸到那最原點「什麼都不知道最好」,
卻忽略了「真智不取」的內涵。
語云:「善惡一線、佛魔一念」,
他們的長相可能都一樣,如何看出他們的差異,
你就得先了知這「一線、一念」之中的內涵了
標籤:
瀏覽次數:
61
人氣指數:
2641
累積鼓勵:
12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交心的悸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留住愛情的,是上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