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764070
 伊勢組織桹聾M石頭布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按Word符號表沒反應,符號不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印字頭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電腦微修講義
作者: 伊勢組織桹聾M石頭布 日期: 2009.12.17  天氣:  心情:
一、晶片的功能、作用及性能,具體內容:
(晶片組、南橋、北橋、BIOS晶片、時鐘發生器IC RTC即時時鐘、I/O晶片、串口晶片75232
、緩衝器244,245、門電路74系列、電阻R、電容C、二極體D 、三極管Q、電源IC
保險F,和電感L、晶振XY記憶體槽,串口,並口、FDDIDE、、ISAPCIAGPSLOT槽、

SOCKET
座、USBCMOSKB控制器,集成在南橋或I/O晶片裏面)
二、主板的工作過程和維修原理
三、主板的架構,晶片焊接及拆裝技巧的訓練
四、主板的重點電路講解:1。觸發電路 2。時鐘電路 3。重定電路 4I/O晶片 5CPU供電電路
6
各種CPU假負載的做法
五、主板測試點:(在維修中講解)
1
ISA匯流排及其走向工具的使用(萬用表、示波器等)
BIOS
引腳及I/O晶片,串口晶片,KB晶片等 2PCI匯流排AGP匯流排及其走向3電阻法實際操作和查走向的技巧
4
CPU SOKET 7的測試點 SLOT 1的測試點 SOKET 370的測試點 SOCKET423 SOCKET 478
SOCKET A 462
168
線記憶體DIMM 184DDR記憶體槽

六、主板維修的方法:
1
觀察法 2、觸摸法 3、邏輯推理法 4、波形法 5、電阻法 6 ,替換法
7
示波器及鎖波法 8。診斷卡法 9BIOS 的燒錄和刷新
七、常見故障的維修及維修
1
,不觸發2,不開機(指CPU不工作) 3CPU供電不對,4,無時鐘 5無重定6不讀記憶體
7
死機 8外設功能性故障 9穩定性故障 10,插槽或插座的故障

CPU
供電電路的原理及維修觸發電路的原理及走向查找和維修

八、典型故障的維修
卡類的維修方法及技巧(顯卡,音效卡, CPU等)
九、總結主板及卡類維修,熟悉及掌握維修流程




主板上各晶片的功能及名詞解釋


晶片組的概念:
晶片組是主板的靈魂,是CPU與周邊設備聯繫的橋樑,它決定主板的速度、性能和檔次。早期586時代由24片晶片組成,現在基本上由2片組成(不包括某些一體化主板)它和人的大腦分左腦、右腦一樣,,也分為南橋、北橋,各自分工明確。
南橋:主管低速設備,它的引腳連向PCI槽和ISA
北橋:主管高速設備,主要是控制記憶體與CPU的通訊及AGP功能。引腳連向CPU和記憶體及AGP槽。
晶片組的功能:
南橋(主外):即系統I/O晶片(SI/O):主要管理中低速外部設備;集成了中斷控制器、DMA控制器。功能如下:

1)PCI
ISAIDE之間的通道。
2)PS/2
滑鼠控制。(間接屬南橋管理,直接屬I/O管理)
3)KB
控制(keyboard)。(鍵盤)
4)USB
控制。(通用串列匯流排)

5)SYSTEM CLOCK
系統時鐘控制。
6)I/O
晶片控制。
7)ISA
匯流排。
8)IRQ
控制。(中斷請求)
9)DMA
控制。(直接存取)
10)RTC
控制。

北橋(主內):系統控制晶片,主要負責CPU與記憶體、CPUAGP之間的通信。掌控專案多為高速設備,如:CPUHost Bus。後期主板北橋集成了記憶體控制器、Cache高速控制器;功能如下:
CPU與記憶體之間的交流。
Cache控制。
AGP控制(圖形加速埠)
PCI匯流排的控制。
CPU與外設之間的交流。
支援記憶體的種類及最大容量的控制。(標示出主板的檔次)

I/O
晶片input/output,(局部I/O)。
I/O
晶片管理:LPI(並口,列印口,PP
COM(串口,滑鼠口,SP
FDD(軟盤機)
KB控制器(鍵盤)
COM
口控制晶片:75232 主板上唯一的一個用±12V電源晶片。


BIOS
: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主要負責軟體、硬體的連接。既屬於硬體,又屬於軟體,其固化了開機自檢程式,以及主板BIOS編寫廠家(CompaqIBMAsus等)的資訊。屬唯讀可編程記憶體,內部固化的程式不會因掉電而丟掉。
BIOS
的功用:提供CMOS設置的程式,進行各硬體的設置及主板的特殊功能設定。
系統配置的分析(CPU的種類,記憶體的容量等)。
提供(POST)(開機自檢)
載入作業系統(98NTUNIX等)
提供中斷服務程式。
BOIS:控制管理著電腦開機自檢過程,回饋回諸如系統安裝的設備類型,數量等資訊,是電腦必不可少的初始化程式。BIOS功用:BIOS中斷服務程式,BIOS系統設置程式,上電自檢,BIOS系統啟動、自舉程式。
BIOS
自檢流程:
1
、首先檢CPU,一切正常都是建立在CPU正常的基礎上。
2
、檢查BIOS,若BIOS本身有問題,自檢是毫無意義的。
3
、檢查KEYBOARD控制晶片。
4
、檢查第一個別16KBRAM
5
、檢查定時/計數器皿8253DMA控制器。
6
、檢查中斷控制器8259A和顯示器。
7
、檢查軟碟和硬碟(有顯後)、有提示。
8
、檢查列印適配設備和非同步通信設備。
BOIS
的容量:
1M 29EE%--1000;2M 020 002 2000-11-23
27,28,29
系列1M2M
INTEL 8280182802

WINDOND
SST ATMEL 等,
新式主板大部分採用方型BIOS,與長形的區別在以後將要有介紹。主要不同在於
它有四根AD,有時鐘線和重定線,沒有單獨的位址和資料線。而且它是與PCI並聯。有33V 5V供電,不能互換。

RTC
:即時時鐘(CMOSRAM)互補金屬氧化半導體。
屬記憶體的一種,用於儲存CMOS設置的資訊。
只需2.2v電壓即可維持其內部資料不丟失。
工作方式:開關機都有電源供應。
與南橋IC相連的小晶振為RTC的標誌,真正RTC電路在南橋內部,頻率是32768HZ
時鐘發生器 (ic+晶振
)
與晶振14318MHZ相連的IC。晶振是一個很穩定的電容。集成時鐘發生器,時鐘分頻器。

作用:為各匯流排、晶片、CPU提供一個固定的匹配的時鐘信號工作頻率。
工作方式:
晶振14.318提供 14.318M的頻率給分頻器
主機電源盒或主板電源部分提供3.3V或2.5V  時鐘發生器分頻、放大 各匯流排(包括PCIISAAGP、記憶體槽等)和各晶片(包括南橋、北橋、I/O等)。

常見元件的代號

SB
:南橋 NB:北橋 CPU:中央處理器 RTC:即時時鐘 R:電阻(RPRN F:保險
C
電容 L電感 Q三極管 D:二極體 U V IC晶片


門電路:(參照30頁內容)數位電路、邏輯電路。(在主板上主要跟電源觸發和重定電路有關,244245是緩衝器)所謂邏輯,就是一定的規律性,或者是一定的因果關係。
表示事物不發生或條件不具備(0~1V)。
1 表示事物發生或條件具備 (3~5V)。
能完成邏輯運算的電路為邏輯電路或數位電路。
反閘:Y=A  或閘:Y=A+B 及閘:Y=A·B 反或閘:Y=A+B 反及閘:Y=A·B 異或閘:Y=A·B+A·B 與異或閘:Y=A·B+C·D 

74
系列:
7404 244 74245 7414 74138
7432 7405 7406 7408 7409
7400 7403 7431

特殊晶片
溫控晶片:
1
LM 75 76 78 79
LM 75
負責CPU溫度

LM 75
負責電壓CPU風扇轉速及主板溫度。
2
SS5597/5595,內速溫控功能。
3
WINBOLD系列: 83781B 溫度監控晶片
83782B
溫度監控晶片
83783B
溫度監控晶片支援6MA33/66晶片
4
、支援DMAG/33的晶片,技——BX—2000+
PROMISE PPC20262
支持PMA66

5
、防偽晶片:ASUS系列多是: AS9912F
*SP
串口速度<並口速度PPUSB速度





CPU插座(SOKET)與插槽(SLOT
CPU 插座與插槽看主板的檔次
SOKET3 486
SOKET4 586 PENTINMU60/66 種586 CPU
SOKET5 586
支持P54K5
CYRIX6X86
SOKET7 586
全面支持P54P55MMX

SOKET8 686
只能安裝PENTIUM PROCPU
SLOT P

SOKET370 P

SLOT A
支持K7 支持AMDCPU
SOKETA
462):K7 支持AMD
CPU
SOCKET 423 SOCKET 478
主板晶片組

由晶片組看主板的檔次
430LX
支持PENTIUM
430NX
支持
PENTIUM
430FX
支援P54晶片組,南北記憶體控制器(雙片)

430HX
支持P54& 55CPU(晶片組,雙片裝)北橋:BGA封裝
430UX
支持P54& 55HX基礎對多媒體(MMX)作優化和精簡。
430TX
全面支持PENTIUMMMXP54CPU
440FX
支持PENTIUMPROSOKET8
+ 440LX
支持CELERONPCPU不超過350
440BX
支援CELERONPPCPU,穩定,速度較快。支持100外頻。

SOKET370 P
支持CELERON CELERONP
SOKET423
支持P4
SOKET478
支持
P4
440EX
LX的簡化版,主要針對低端市場,支持CELERON

810E
集成intel 724顯卡和AC97音效卡,主要支援CELERON代,CELERONP等,支持100外頻,可超至於133外頻。
815E
集成intel724顯卡和AC97音效卡,主要支援CELERON代,CELERONP等,支持133外頻,可超至於150外頻。
815EP
集成AC97音效卡,主要支援CELERON代,CELERONP等,支持133外頻,可超至於150外頻。
i845
i850 支持P4.





部分芯


晶片組CPU架構標準外頻北橋晶片北橋封裝南橋晶片南橋封裝最大記憶體
INTEL440LXSLOT 1
SOCKET37066MHZ82443LX492PIN82371AB324PIN512MB
INTEL440BXSLOT 1
SOCKET370100MHZ82443LX492PIN82371EB324PIN1GB
INTEL440EXSLOT 1
SOCKET37066MHZ82443LX492PIN82371AB324PIN256MB
INTEL440ZXSLOT 1
SOCKET370100MHZ82443ZX492PIN82371EB324PIN256MB
INTEL440ZX-66SLOT 1
SOCKET37066MHZ82443ZX-66492PIN82371EB324PIN256MB
INTEL440GXSLOT 1
SLOT2100MHZ82443GX492PIN82371EB324PIN256MB
INTEL810SLOT 1
SOCKET370100MHZ828,108,280,182,802512MB
INTEL815EPSOCKET370133MHZ82815E,82801BA1GB
INTEL820SLOT 1133MHZ1GB
INTEL845423,478400MHZ82845829011GB
INTEL850423,4784008285082801RDRAM2GB
VIA VP3SOCKET775MHZ82C597456PINVT82C586B208PINPQEP1GB
VIA MVP3SOCKET7100MHZ82C598476PINVT82C586208PINPQEP1GB
VIA MVP4SOCKET7100MHZ82C501492PINVT82C686352BGA768MB
VIA PRO SLOT 1
SOCKET370100MHZ82C691492PINVT82C596324BGA1GB
VIA PRO PLUSSLOT 1
SOCKET370100MHZ82C693492PINVT82C596A324BGA1GB
VIA PRO 133SLOT 1
SOCKET370133MHZ82C693A492PINVT82C596B324BGA1GB
VIA PRO 133ASLOT 1
SOCKET370133MHZ82C694502PINVT82C596B324BGA1GB
VIAAPOLLO266SOKET A266MHZVT8366VT82332GB
SIS 5591SOCKET7100MHZSIS5591553PINSIS5595208PINPQEP768MB
SIS 530SOCKET7100MHZSIS530576PINSIS5595208PINPQEP1.5MB
SIS540SOCKET7100MHZSIS540SIS540
單片1.5M
B
SIS5600SLOT 1100MHZSIS5600487PINSIS5595208PINPQEP1.5MB
SIS620SLOT 1
SOCKET370100MHZSIS620SIS5595208PINPQEP1.5MB
SIS630SLOT 1133MHZSIS630SIS630
單片1.5M
B
ALI ALADDIN VSOCKET7100MHZM1541456PINM1543328BGA1GB
ALI ALADDINPRO SLOT 1100MHZM1621476PINM1543328BGA1GB
ALI ALADDINPRO 3SLOT 1100MHZM1631M1543328BGA2GB
ALI –P4478266MHZM1671 M1535DDDRRAM2GB


-
匯流排的分類
:

u
匯流排相對於CPU或其他晶片的位置可分為

1)
內部匯流排:在CPU內部,寄存器之間和算術邏輯部件ALU與控制部件之間傳輸資料所用的匯流排。
2)
外部匯流排:是指CPU與記憶體RAM、ROM和輸入/輸出設備介面之間進行通訊的通路。
u
按匯流排功能來劃分又可分為:
1)
位址匯流排:位址匯流排用來傳送位址資訊
2)
資料匯流排:資料匯流排用來傳送資料資訊
3)
控制匯流排:控制匯流排用來傳送各種控制信號
u
電腦的匯流排按其功用來劃分主要有
1)
系統匯流排:ISAAT)標準,MCAEISAVESAPCIAGP
2)
區域匯流排:VESA Local Bus PCI匯流排

決定匯流排性能的主要有匯流排時鐘頻率,匯流排寬度,它們的計算公式為:
傳輸速率=匯流排時鐘頻率X匯流排寬度/8




 匯流排類型
 ISA 匯流排PCI 匯流排AGP 介面
字長(位)1632/6464
最大帶寬(位)
166464
最高時鐘頻率
MHz83366
最大穩態資料傳輸速率
MB/s16133266
帶負載能力(台)
>12101
多工能力
YYN
是否獨立於微處理器YN 



主板架構圖2P2.P3.P4主板)



HOST BUS





PCI BUS




ISA BUS


ISA
匯流排:為16位元系統匯流排,ISA槽有98個腳,資料線有16條,位址線有27條,其餘為控制信號線,接地線,電源線和時鐘。其工作頻率為8MHz,資料傳輸速率為16MB/s.
ISA
匯流排(頂視圖)

B A
GND1-I/O CH CK
Reset drv2SD7
+5v DC3SD6
IRQ94SD5
-5V DC5SD4
DRQ26SD3
-12V DC7SD2
OWS8SD1
+12V DC9SD0
GND10-I/O CH RDY
-SMEMW11AEN
-SMEMR12SA19
-IOW13SA18
-IOR14SA17
-DACK315SA16
DRQ316SA15
-DACK117SA14
DRQ118SA13
-Refresh19SA12
SCLK20SA11
IRQ721SA10
IRQ622SA9
IRQ523SA8
IRQ424SA7
IRQ325SA6
-DACK226SA5
T/C27SA4
BALE28SA3
+5V DC29SA2
OSC30SA1
GND31SA0
備註:

1.Reset
:復位,開機瞬間低→高→低。
2.IRQ
中斷請求信號
3.DRQ
DMA請求信號
4.OWS
:零等待狀態信號
5.SMEMW
:記憶體寫指令。
6.SMEMR
:記憶體讀指令。
7.IOW
I/O寫命令
8.IOR
I/O讀命令
9.DACK
DMA回應信號
10.Refresh
:刷新脈衝
11.SLCK
:系統時鐘
12.T/C
結束記數信號
13.BALE
:系統位址鎖存允許信號
14.OSC
:基本時鐘
15.IO CH CK
I/O通道檢驗
16.IO CHRDY I/O
通道就緒
17.AEN
:位址允許脈衝
18.I/O CS16
I/O 16位元片選信號
19.Master
:主控信號



D C
-MEM CS1SBHE
-I/O CS162LA23
IRQ103LA22
IRQ114LA21
IRQ125LA20
IRQ156LA19
IRQ147LA18
-DACK08LA17
DRQ09-MEM R
-DACK510-MEM w
DRQ511SD08
-DACK612SD09
DRQ613SD10
-DACK714SD11
DRQ715SD12
+5V DC16SD13
-Master17SD14
GND18SD15
20
SBHE:高位元組允許信號
21
MEM R:記憶體讀信號
22
MEM W:記憶體寫信號
23
SD7—SD0 8條低位元資料總路線 SD3I/O晶片上去了; SD2Bios聯繫
24
LA23—LA17 7條高位位元址匯流排
25
SA19—SA0 20條低位元位址匯流排SA16-SA0BIOS上去了)
26
SD08—SD15 8條高位資料匯流排








PCI
匯流排:
32位元匯流排,且可擴展為64位,有124個腳(實際上去掉4個定位卡有120引腳),AD線有32條,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最大傳輸速率133MB/S。匯流排寬度32位元(5V) 64 3.3V

PCI匯流排(32位元)底視圖

名稱信號名稱信號名稱
PinSide A1RSide A2RSide B1RSide B2R
1TRST#352+12V535-12V
TCK0
2TMS
TD1350Ground0TDO

3+5V352INTA#526+5V351+5V350
4INTC#528+5V350INTB#526INTD #526
5Reserved543+5V351PRSNT1 #
Reserved
6Reserved
Ground0PRSNT2 #Ground0
7Ground0Reserved
Ground0Reserved

8Reset#477+5V351Ground0CLK734
9GNT#500Ground0Ground0REQ #473
10Reserved1955AD(30)477+5V350AD(31)477
11+3.3V
AD(28)477AD(29)477Ground0
12AD(26)477Ground0AD(27477AD(25)477
13AD(24)476IDSEL593+3.3V
C/BE #(3)486
14+3.3V
AD(22)477AD(23)477Ground0
15AD(20)477Ground0AD(21)477AD(19)477
16AD(18)460AD(16)477+3.3V
AD(17)477
17+3.3V
FRAME#477C/BE #(2)484Ground0
18Ground0TRDY #477IRDY #477TRDY #

19Ground0STOP #477DEVSEL #484Ground0
20+3.3V
SDONE1669LOCK #497PERR #1666
21SBO #1667Ground0+3.3V
SERR #472
22PAR476AD(15)477+3.3V
C/BE #(1)485
23+3.3V
AD(13)477AD(14)477Ground0
24AD(11)477Ground0AD(12)477AD(10)477
25AD(09)477
定位卡Ground0定位卡

26
定位卡C/BE #(0)485定位卡AD(08)477
27+3.3V
AD(06)477AD(07)477+3.3V

28AD(04)477Ground0AD(O5)477AD(03)477
29AD(02)477AD(00)477Ground0AD(01)477
30+5V350REQ 64#1880+5V350ACK 64#

31+5V351+5V352+5V350+5V350
注:1、表低電平有效。2、Reserved為保留線。3、Ground為地。4、AD線為資料位址複合線。





AGP
匯流排:
為圖形加速埠直接跟北橋相連,讓圖形處理器與系統的主記憶體直接相連增加傳輸速率,在顯存不足的情況下可以直接調用主記憶體,分別達到AGP 1X 266MB/SAGP 2X 533MB/SAGP 4X 1066MB/SAGP 8X 2132MB/SAGP總有132腳,AD線有32條,在維修時可以理解為高速的PCI匯流排。
A2 4
腳為RST B2 4腳為CLK AD 線有32 VCC=3 .3V, VDD=1.5V
AGP
底視圖


PinA1RA2RB1RB2R
1TYFEDT#12v5VOVRCNT#
2USBGO-AGP8XUSB+5V
3INTI#GNDINTB#GND
4GNTRST#REQCLK
5ST1VCC3.3ST0VCC3.3
6RESERVEDMB-AGP8XRBFST2
7WBFGNDRESERVEDGND
8VCC3.3SBA1#VCC3.3SBA0#
9SB-STBSSBA3#SB-STBFSBA2#
10SBA5GNDSBA4#GND
11SBA7#SBA6#
12
13AD30AD31
14VCC3.3AD28VCC3.3AD29
15AD24AD26AD25AD27
16AD-STBS1GNDAD-STF1GND
17VDDQ1.5BE3VDDQ1.5AD23
18AD20AD22AD19AD21
19AD18GNDAD17GND
20VDDQ1.5AD16VDDQ1.5C#/BE2
21KEYFRAME#KEYIRDY#
22KEYKEYKEYKEY
23TRDY#KEYDEVSEL#KEY
24PME#STOP#PERR#VDDQ1.5
25PARGNDSERRGND
26VDDQ1.5AD15VDDQ1.5C#/BE1
27AD11AD13AD12AD14
28AD9GNDAD10GND
29BDDQ1.5BEOVDDQ1.5AD8
30AD6AD-STBSOAD7AD\STBFO
31AD4GNDAD5GND
32VDD1.5AD2VDDQ1.5AD3
33AGPvrefgcAD0AGPvrefgcAD1


AGP
的關鍵信號:和PCI類似,但時鐘不同,主要信號來自北橋重定和PCI並聯





USB
匯流排:
為通用串列匯流排,USB介面位於PS/2介面和串並口之間,允許外設在開機狀態下熱插拔,最多可串接下來127個外設,傳輸速率可達480MB/SP它可以向低壓設備提供5伏電源,同時可以減少PCI/O介面數量。
IEEE 1394
匯流排:
是一種串列介面標準,又名火線,主要用於筆記本電腦,它採用級聯方式連接各個外部設備,最多可以連接63個設備,它能夠向被連接的設備提供電源。
IDE
匯流排:
介面有ATA33/66/100,傳輸速度可分別達到33MB/S66 MB/S100 MB/S,主要連接硬碟,光碟機等設備。
SCSI
匯流排:
廣泛應用於硬碟/光碟機/ZIP/掃描器/印表機/CDRW等設備上,它適應面廣,它不受IRQ限制,支援多工操作,最快的SCSI匯流排有160MB/S
AMR
匯流排:
AMR
匯流排插槽其全稱為AUDIO/MODEM RISER音效/數據機插槽,用來插入AMR規範的音效卡和MODEM卡等,這種標準可通過其附加的解碼器可以實現軟體音頻和數據機功能,AMR插卡用AC-LINK通道與AC’97AUDIO CODEC’97,音頻多頻多媒體數位信號編解碼器具1997年標準)主控制器或主板相連。
AMR之外,一些新主板上出現了CNRNCR插槽,CNRJ是用來替代AMR的技術標準,它將AMR上支援的AC97/MODEM擴充到支援1MB/SHOMEPNA10/100M的乙太網,提供兩個USB介面;CNR的推出,擴展了網路應用功能,但它最大的踞在於和AMR不相容,而NCRAMDVIA等廠家推出的網路通訊介面標準,NCR採用了反向PCI插槽,其特點和CNR差不多,但它與AMR卡完全不相容。
外部主流匯流排最大傳輸速率表
串口115KB-230KB/S
並口1M
B/S
EPP/ECP
並口3M
B/S
USB1.11.5MB/S
USB2.060MB/S
IEEE139450MB/S
IDE3
3—167M
B/S
ULTRA ATA33/66/10033/66/100MB/S
ULTRA/ULTRA2 SCSI40/80MB/S
ULTRA160 SCSI160MB/S


.168
DIMM引腳(底視圖)


引腳信號名稱R信號名稱R信號名稱信號名稱R
1GND0D32492GNDD0
2D33492D34492D1D2
3D35492VCC263D3VCC
4D36492D37492D4D5
5D38492D39492D6D7

1D40492GNDD8GND
2D41492D42492D9D10
3D43492D44492D11D12
4D45492VCC263D13VCC
5D46492D47492D14D15
6CB4492CB5491CB0CB1
7GND002NC1GNDNC
8NC1VCC263NCVCC
9CAS496DQM4507/WEDQM0
10DQM5504CS1498DQM1CS0
11RAS496GND002D/CGND
12A1495A3495A0A2
13A5495A7495A4A6
14A9495BA0495A8A10/AP
15A11495VCC263BA1VCC

1CLK1672A12494VCCCLK0
2GND002CKE01865GNDDC
3CS3497DQM6501CS2DQM2
4DQM7504GND002DQM3DC
5VCC263NC1VCCNC
6NC1CB6490NCCB2
7CB7490GND002CB3GND
8D48490D49490D16D17
9D50490D51490D18D19
10VCC263D52490VCCD20
11NC1VREF1NCVREF
12NC1GND002CKE1GND
13D53490D54490D21D22
14D55490GND002D23GND
15D56490D57490D24D25
16D58490D59490D26D27
17VCC263D60490VCCD28
18D61490D62490D29D30
19D63490GND002D31GND
20CLK3673NC1CLK2NC
21SA0002SA1002NCCDA
22SA2002VCC263SCLVCC

注:關鍵信號:64根資料線+16根位址線+4根時鐘+2片選+2行列選通+33V供電 CS為片選 CLK為時鐘 VCC33V NC為空腳,GND CAS行選通 RAS列選通




DDR184PIN
底視圖
PIN
信號線定義R信號線定義R信號線定義R信號線定義R
1SMBCLK
 SMBDATA VDD SA2 

2WP
 GND SA1 SA0 
3D59
 D58 VDD D63 
4DQS#7
 VDD D62 DQM7 
5D57
 D56 GND D61 
6VDD/D
 GND D60 NC 
7D51
 D50 VDD D55 
8DQS#6
 VDD D54 DQM6 
9DCLK2
 DCLK2# VDD NC 
10GND
 D49 D53 D52 
11D48
 NC/CS2 VDD NC/CS3 
12VDD
 D43 D47 D46 
13D42
 DQS#5 GND DQM5 
14GND
 SCASA# CS#1 CS#0 
15D41
 SWEA# VDD D45 
16VDD
 D40 SRASA# D44 
17D35
 SBS0 GND D39 
18GND
 D34 D38 DQM4 
19DQS#4
 D33 VDD D37 
20VDD
 D32 D36 GND 
 定位卡定位卡定位卡定位卡
 
PIN
信號線定義R信號線定義R信號線定義R信號線定義R
1SBS1
 CB3 CB7 VDD 

2GND
 CB2 CB6 A10 
3A0
 DQS8 DQM8 GND 
4VDD
 CB1 DCLK0# DCLK0 
5CB0
 A1 VDD CB5 
6GND
 A2 CB4 D31 
7D27
 D26 GND D30 
8VDD
 A4 A3 BQM3 
9DQS#3
 D25 VDD D29 
10GND
 D24 D28 A6 
11A5
 D19 GND D23 
12VDD
 A7 A8 D22 
13D18
 A9 VDD DQM2 
14GND
 DQS#2 A11 D21 
15D17
 D16 GND A12 
16VDD
 CKE0 D20 BA2 
17D11
 D10 VDD CKE1 
18GND
 DCLK1# D15 D14 
19DCLK1
 VDD VDD  DQM1 
20DQS#1
 D9 D13 D12 
21D8
 GND VDD A13 
22NC
 NC NC NC 
23D3
 VDD GND D7 
24D2
 DQS#0 D6 DQM0 
25D1
 GND VDD D5 
26D0
 VREF D4 GND 

注:1VDD2.5V 4A:地址線
2
GND:接地5DCLK:時鐘
3
D:數據線6NC:空腳
關鍵信號:64根資料+17根位址+6時鐘+片選+行列選通+25V供電+125V數據線的供電




大口鍵盤(586)介面引腳定義:
鍵盤底視圖: 686小口鍵盤和滑鼠底視圖:
RESET DATA CLK +5V
DATA GND




+5V GND
CLK


USB
介面引腳定義:

(輸出)(輸入)

-DATA +DATA

 VCC +5V GND

主機板的電源插座頂視圖

AT
結構的電源
P8
插頭P9插頭

123456123456
橙紅黃藍黑黑黑黑白紅紅紅
PG+5V+5V+12V-12VGNDGNDGNDGND-5V+5V+5V+5V
電流小20A9A0.5A地地地地0.5A20A20A20A

ATX架構的電源電源插座頂視圖



引腳12345678910
顏色橙橙黑紅黑紅黑灰紫黃

電壓+3.3V+3.3VGND+5VGND+5VGND+5V+5V+12V
引腳
11121314151617181920
顏色橙藍黑綠黑黑黑白紅紅

電壓+3.3V-12VGND+5V GNDGNDGND-5V+5V+5V
注:、將14、與地短接後即可觸發(也叫強行觸發,要慎重使用)即14綠為PS-ON與地短路後變為0V,任何時候待命電源紫色9必須為5V。灰色8PG信號。


列印口底視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89 589 559 589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558 559 558 558 589 589 589 589 589 589 589 590 589



COM
口底視圖:

116162
3161641616
51612616177
89



IDE和FDD(頂視圖)

IDE介面定義FDD介面定義
引腳IDE信號引腳IDE信號引腳信號引腳信號
ResetGND1GND2Redaced write(o)
D7D83保留4
Head load(I)
D6D9
5GND6FDHDIN
D5D107GND8
Index(o)
D410D11
9GND10Motor enadle 1 (I)
11
D312D1211GND12
Drive select 0 (I)
13D214D1313GND14
Drive select 1 (I)
15D116D14
15GND16Motor enadle 0 (I)
17
D018D1517GND18
Driect select(I)
19GND20KEY( 未用)19GND20
Step(I)
21DMARQ22GND21GND22
Write data (I)
23DIOW-24GND23GND24
Write enable(I)
25DIOR-26GND25GND26
Track 0 (o)
27IORDY28ALE( 允許)27GND28
Write protect(o)
29DMACK30GND29GND30
Read data (o)
31INTRQ32IOCS1631GND32
Head select(I)
33DA134PDIAG-33GND34
Disk change (o)
35DA036DA2注:“O”表來源於驅動器的信號。“I”表來源於介面控制器的信號。

37CSOfx38CSIfx
39
DASP
40GND
注:
1DMARQ DMA請求信號;2DMACKDMA回應信號;3IORDYIO設備就緒信號;4INTRQ為中斷請求信號;5IOCS16#IO片選16 6






維修部分(主要的維修課程在具體維修中講解,這裏簡單介紹)
不開機故障的檢測方法及順序
1.
檢查CPU 的三大工作條件
l
供電
l
時鐘
l
復位
2.
取下BIOS 22腳片選信號是否有跳變
3.
試換BIOS,查跟BIOS 相連的線路
4.
ISAPCI上的資料線,位址線(及AD),中斷等控制線(這樣可直接反映南北橋問題)
5.
AGPPCICPU座的對地阻值來判斷北橋是否正常
l
供電CPU內核電壓
²
場效應管壞,開路或短路
²
濾波電容短路(電解電容)
²
電壓IC 無輸出
ü
12V 供電
ü
電壓IC
ü
斷線
²CPU
工作電壓相關線路有輕微短路
²
場效應管壞了一個,輸出電壓也會變低
²
回饋電路無作用
²
電壓IC輸出電壓低
lVID 0—4
+5V電壓)
²
電壓IC 無輸出
²
CPU座相連的排阻壞
²
斷線
lVTT 1.5V
²
供電場效應管壞
²VTT1.5V
有對地短路
²
場效應管供電不正常
²
場效應管壞
l
時鐘
²CPU
座與時鐘IC 之間開路
²
時鐘IC 無輸出
²
和輸出連接的濾波電容壞(10皮法)
²
供電是否正常 3.3V 2.8V 2.5V
²
全部無輸出或一半無輸出

²
晶振是否起振 22皮法是否壞
²
有供電,IC
²
無供電,查供電相關線路
²IC

²
查不正常的一半供
l
復位
²
復位電壓低:北橋壞
²
有電壓無重定
Ø
北橋假焊或北橋無復位
Ø
與北橋相連的線路斷開


²
有復位:與北橋間斷線
²
無復位:查重定的產生電路


開機顯示內容及相關故障判斷
1.
顯示顯卡的資料及顯存的容量
2.
顯示主板的型號、出廠日期、BIOS版本內容
3.
顯示CPU的主頻、(外頻和倍頻)
1)CPU
座壞

2)
跳線設置錯誤
3)
北橋和CPU座之間的線路
4.
記憶體的容量
1)
記憶體條壞

2)
記憶體槽壞
3)
北橋壞
4)
記憶體槽接觸不良
5. IDE
介面的狀況
1)
檢測不到

i.
信號線及硬碟、光碟機
ii.IDE
介面斷針
iii.
南橋壞,斷線
2)
檢測錯誤
i.
硬碟、光碟機信號線
ii.IDE
介面問題
iii.
南橋壞
iv.
清除CMOS
6.
軟盤機

1)
設置錯誤
2)
信號線及軟盤機
3)
軟盤機介面
4)I/O

5)
南橋壞
7.
鍵盤、滑鼠
1)
鍵盤、滑鼠壞
2)
相關線路(排阻、排容、電感、電阻、I/O
3)
鍵盤鎖(CMOS、鍵盤鎖相關線路)
4)
南橋或到南橋之間斷線或短路
8.
音效卡
1)
檢測不到
i.CMOS
關閉(清除CMOS
ii.
音效卡及晶振(沒有波形電壓一高一低)
iii.
供電(78L05
2)
雜音
i.
輸入端的供電濾波電容
ii.
輸出端的濾波電容
iii.
音效卡壞
iv.
南橋壞
9.USB
COM口、列印口、遊戲口
1)
介面壞
2)
供電不正常
3)
信號線有問題
4)I/O
或南橋
記憶體相關故障判斷
1.
讀不到記憶體
Ø
槽壞
a)
彈片接觸不好:氧化、彈力失控、開路
b)
槽短路燒壞:兩針短路、損壞
Ø
記憶體相關線路:其中一個槽短路;供電;時鐘;行列選通;線路有開路;數據線;地址線;控制線;北橋壞(多數與北橋線路有關)
2.
數碼跳不完整
C0—C1—C3—C5
(沒有C3C5,則相關線路有問題)
3.
記憶體容量報錯
Ø
記憶體條壞
Ø
接觸不好
Ø
插槽與北橋之間線路有問題
4.
98後缺少字元:記憶體條壞
5.
98後死機:記憶體條壞
6.AGP
槽短路影響北橋、記憶體
7.BIOS
錯或資料丟失
Ø
病毒感染
Ø
升級失敗
Ø
供電不對
注:時鐘IC有時也會引起不讀記憶體
不同主板的診斷卡走數會有不同,常見的有下面3種:
1
00—C0—C1—C3—0b—0d—3d—42—6F—7F—FF
2
FF—C1—1d—2b—3d—42—6F—7F—FF
3
FF—d3—d4—0b—2A—31—3d—4E


音效卡故障判斷

1.
供電
電源插座12V78L05三端穩壓器輸入腳,輸出正5V電壓給音效卡IC
2.
音效卡IC 正常工作時應該發熱

其中1-12腳比較重要,包括供電、晶振的兩個腳、控制信號
3.
晶振
24.576MHz
,旁邊有兩個22PF 的小電容
Ø
一通電就有波形
Ø
98後才有波形
Ø
只有電平,沒有波形,電壓一高一低
4.
功放
只是把音效卡輸出的音頻信號進行放大(功放壞會引起聲小、雜音、無音)

引起音效卡故障的部分問題
1.
供電
2.
晶振
3.
音效卡晶片
4.
功放
5.
音效卡及功放周邊的小電容
6.CMOS
設置錯誤會引起無聲、裝不上音效卡
7.BIOS


顯示部分相關故障判斷

uISA
顯卡
1.
顯卡本身問題
2.
金手指
3.
插槽
4.
ISA各腳對地阻值及相關線路
uPCI
顯卡
1.PCI
插槽彈簧片變形、短路
2.PCI
插槽工作條件:供電、時鐘、重定、AD線及控制線、與PCI 相關的線路
uAGP
插槽
1.
插槽壞
2.
工作條件:供電、時鐘、重定、AD線及控制線
3.
北橋壞
4.
AGP 相關線路(短路、開路)

u
u
u
uVGA
集成
1.R
GBHV 同步(供電)
2.
相連電阻、電感、電容(10PF
3.
經過一個IC 或直接和北橋相連
4.BIOS
錯(VGA顯卡資料)
5.VGA
顯卡佔用記憶體,但必須插第一槽
注:1:電感替換一般大小一樣即可
2
:診斷卡顯示部分的出錯代碼為 0d,2b,31
3:15PIN
顯卡介面的123 分別為紅、綠、藍三個基本信號,1314為行場同步信號

中斷
IRQ0
:系統計時器,負責提供CPU和匯流排所需要的時鐘脈衝
IRQ1
:鍵盤使用
IRQ2
:可編程的中斷控制器
IRQ3
com2, 一般用來連接MODEM(數據機)
IRQ4
com1, 一般用來連接滑鼠MOUSE
IRQ5
:目前為音效卡使用(Soundking KCE815

IRQ6
:標準軟碟控制卡,是1.44MB3.5英寸軟盤機使用
IRQ7
:印表機斷口 (LPT)
IRQ8
:系統即時時鐘,控制目前電腦的時間

IRQ9
:電腦目前將它分配(Soundking KCE MPU-40)相容設備用
IRQ10
:目前沒有連接任何設備
IRQ11
:目前由PCIAGP顯卡共用
IRQ12
:目前沒有連接任何設備
IRQ13
:由負責浮點運算器的輔助運算器使用
IRQ14
:由Primary IDE控制器和SIS 5513 Dual PCI IDE 控制器使用
IRQ15
:由Secondary IDE控制器和SIS 5513 Dual PCI IDE 控制器使用

0 (
釋放空間)
1 Soundkong KCE815 Sound Controller
2
標準軟碟控制卡

3
1
4
直接記憶體訪問控制器

5
釋放空間
6
釋放空間
7
釋放空間


部分信號的名詞解釋



CLK
:時鐘
RESET
:復位
INPUT CPU
:初始化
ADS
:位址狀態
BEO#-7#
:位元組使能
AP
:地址偶校驗
APCHK#
:位址校驗檢測狀態
.DP0-7
:資料偶校驗
PCHK#
:奇偶校驗錯使能
KEN#
:快取記憶體使能
WB/WT#
:回寫/通寫輸入
FLUSH#
:快取記憶體清洗
AHOLD
:位址佔用請求
EADS#
:有效外部位址
HIT#
:命中指示
INV
:無效輸入
IERR
:內部檢驗錯
BUSCHK
:匯流排檢查輸入
A20M#
:地址位20遮罩
PWT
:頁面快取記憶體記憶體通寫
PCD
:頁面快取記憶體禁止
EWBE#
:外部寫緩衝器輸入
M/IO#
:記憶體/IO指示
LOCK
:匯流排封鎖
SCYC
:裂開週期輸出
INIR
:可遮罩中斷請求
DBSY
:數據忙




NMI
:非遮罩中斷請求
BREQ
:內部匯流排佔用請求
HOLD
:匯流排佔用請求
HLDA
:匯流排佔用響應
BOFF#
:匯流排遮罩
FERR#
:浮點數值出錯
IGNNE#
:忽略數值出錯
SMT#
:系統管理中斷
SMIACT#
:系統管理中斷請求
D/C#
:資料/控制指示
W/R#
:寫讀指示
CBE#
:匯流排命令和位元組使能多路複合線
FRAME
:幀週期信號
IRDY
:主設備準備好
TRDY
:從設備準備好
IDSEL
:初始化設備選擇
GNT
:匯流排佔用允許
SBO#
:試探返回信號
REQ64#
64位傳輸請求
ACK64
64位傳輸認可
PERR
:資料奇偶校驗錯誤報告
BALE
:系統位址鎖存允許
REFRESH
:記憶體刷新
LOCK
:鎖定信號
REQ
:匯流排佔用請求
STOP
:停止資料傳送
DEVSEL
:設備選擇
SERR
:系統錯誤報告
SDONE
:監聽完成信號
PAK64
:奇偶雙位元組校驗














主板維修流程圖

1
PCB 有無 open short
2
、有無燒焦的痕跡。

3
、電容有無流液,鼓起,鬆動等。
1
4、注意被別人焊接過的地方。
檢查外觀5、插槽內有無異物或短路。

OK
OK


2
NO

電壓阻值偏小


OK
1
、量CPU電壓對地阻值有無短路。

3
NO2、看COMS跳線有無跳錯。
3
、量POWER ON排針電壓能否夠高2.5V以上。
即不能觸發4、南橋旁邊的32.768kh2小晶振。
5
PS-ON訊號連線是否斷。
6
、量I/O和南橋供電。
OK7
、量I/O迅號有無進出。
8
、查找PS-ON線路,查找POWER ON至南橋門電路
I/O的連線。 A、量三極管有無損壞。
B
、量電源IC的工作電壓12V
1
、無CPU電源5V有無。

C
、量三極管B極與IC之間的連線
4
OND、更換電源IC

A
、量時鐘IC的供電3.32.5
2
、無時鐘B14.318晶振有無波形。

C
、更換時鐘IC
OK
3
、無重定A、量Reset排針電壓是否夠高。
B
、量時鐘IC有時鐘輸出
C
、追排針往門電路或南橋的連線。
D
、南橋壞。

4CPU電壓值不對VID線有無開路或短路。



1
量記憶體的資料負電壓1.25V(DDR)2.5V;清除CMOS
bo2 量北橋的供電電壓

3
北橋壞1 AGP工作
(4*
1.5V 2*3.3V)
252 北橋壞


1
74F244可編程器的供電.(即倍頻調節)
NO
od2 74F244
8)3 PCI
槽之間電阻和排阻.
還是檔機

1
AGP槽之AD
2d2 INTR 訊號
3
北橋供電
4
北橋壞

1
BOIS或換BOIS
2
時鐘發生器不良

263 北橋供電
4
清除CMOS
5
北橋壞

OK
1 I/O
供電
2 I/O
不良
503 南橋和南橋供電
4
北橋供電

1
BOIS或換BOIS
412 BOIS的數據線有無短路

3
MDHD有無短路



檔硬碟1 量硬碟介面
9)2
南橋不良

OK
1
北橋供電
10)
檔機2 南橋不良
3
北橋不良

OK
1 BOIS
NO 2
南橋旁邊電阻,排阻.
11) 3
南橋

不能進系統




OK



1
時鐘發生器
出現LogoF死機 2 I/O不良不穩定也是一樣
12)3
南橋不良
死機4 北橋不良.
5
各參考電壓偏低
.

OK

1
AGPINIT有無斷線

NO 2
AGPINTR有無斷線
13)
顯卡無法裝驅動即不能裝顏色 3 北橋供電或北橋不良





14)


才有HUB- LINK匯流排
INTER801AA/AB/DB/EB
V/A
8233/8235/8237V-LINK匯流排

SIS
961/963

硬碟故障分類

硬碟各部位常見故障匯總:
1
)硬碟的供電:硬碟的供電取自主機的開關電源,四個接線柱的電壓分別為:紅色為正5V,黑色為地線,黃色為正12V,通過線性電源變換電路,變換為硬碟正常工作的各種電壓。硬碟的供電電路如果出現問題,會直接導致硬碟不能工作。故障現象往往表現為不通電、硬碟檢測不到、碟片不轉、磁頭不尋道等。供電電路常出問題的部位是:插座的接線柱、濾波電容、二極體、三極管、場效應管、電感、保險電阻等。
2
)介面:介面是硬碟與電腦之間傳輸資料的通路,介面電路如出現故障可能會導致硬碟檢測不到、亂碼、參數誤認等現象。介面電路常出故障的部位是介面晶片或與之匹配的晶振壞、介面插針斷或虛焊或髒汙、介面排阻損壞,部分硬碟的介面塑膠損壞導致廠家不予保修。
3
)緩存:用於加快硬碟資料傳輸速度,如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硬碟不被識別、亂碼、進入作業系統後異常死機等現象。
4
BIOS:用於保存與硬碟容量、介面資訊等,硬碟所有的工作流程都與BIOS程式相關,通斷電瞬間可能會導致BIOS程式丟失或紊亂。BIOS不正常會導致硬碟誤認、不能識別等各種各樣的故障現象。
5
)磁頭晶片:貼裝在磁頭元件上,用於放大磁頭信號、磁頭邏輯分配、處理音圈電機回饋信號等,該晶片出現問題可能會出現磁頭不能正確尋道、資料不能寫入碟片、不能識別硬碟、異響等故障現象。
6
前置信號處理器:用於加工整理磁頭晶片傳來的資料信號,該晶片如出現問題可能會出現不能正確識別硬碟的故障現象。
7
)數位信號處理器:用於處理前置信號處理器傳過來的資料信號,並對該信號解碼或接收電腦傳過來的資料信號,並對該信號進行編碼。
8
)電機驅動晶片:用於驅動硬碟主軸電機和音圈電機。現在的硬碟由於轉速太高導致該晶片發熱量太大而損壞,據不完全統計,70% 左右的硬碟電路路障是由該晶片損壞引起。
9
)碟片:用於存儲硬碟資料,輕微劃傷時可通過軟體按一定的演算法解碼糾錯,嚴重劃傷時,資料不可恢復。
10
)主軸電機:用於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現在的硬碟大多使用液態軸承馬達,精度極高,劇烈碰撞後可能會使間隙變大,讀取資料變得困難、異響或根本檢測不到硬碟。該故障現象需用專用設備才能讀取裏面的資料。
11
)磁頭:用於讀取或寫入硬碟資料,受到劇烈碰撞時易於損壞,導致不認硬碟。硬碟受到碰撞後受損可能性更大的是磁頭。
12
)音圈電機:閉環控制電機,用於把磁頭準確定位在磁軌上。該電機較少損壞。
13
)定位卡子:用於使磁頭停留在啟停區,IBM等系列的硬碟的卡子易錯位,導致磁頭不能正常尋道。在無開盤維修條件的情況下,可按一定的角度適當敲擊硬碟,使卡子回復到正確位置。
硬碟電機驅動晶片打阻值:
硬碟電機驅動晶片是硬碟電路部分最易損壞的晶片,70%左右的硬碟電路故障是由該晶片損壞引起。而電機驅動晶片到底是否損壞可通過晶片周圍引腳對地打阻值來大致判斷。下列表格是常見硬碟電機驅動晶片各引腳對地反向阻值表。用於確認電機驅動晶片是否損壞。資料測試採用9205型數位萬用表,紅表筆接地,黑表筆指向被測引腳。
對於只有兩面有引腳的晶片,從第一個引腳開始按逆時針方向的引腳用兩列數字來表示,其中第一列表示的是第一面的阻值,第二列表示第二面的阻值。
對於四面都有引腳的晶片,從第一個引腳開始按逆時針方向的引腳用四列數字來表示,其中第一列表示的是第一面的阻值,第二列表示第二面的阻值,第三列表示第三面的阻值,第四列表示第四面的阻值。

硬碟故障提示資訊中文含義
硬碟故障提示資訊的含義
1Date error(資料錯誤)
從軟碟或硬碟上讀取的資料存在不可修復錯誤,磁片上有壞磁區和壞的檔分配表。
2Hard disk configuration error(硬碟配置錯誤)
硬碟配置不正確,跳線不對,硬碟參數設置不正確等。
3Hard disk controller failure(硬碟控制器失效)
控制器卡(多功能卡)鬆動,連線不對,硬碟參數設置不正確等。
4Hard disk failure(硬碟失效故障)
控制器卡(多功能卡)故障,硬碟配置不正確,跳線不對,硬碟物理故障。
5Hard disk drive read failure(硬碟驅動器讀取失效)
控制器卡(多功能卡)鬆動,硬碟配置不正確,硬碟參數設置不正確,硬碟記錄資料破壞等。
6No boot device available(無引導設備)
系統找不到作為引導設備的軟碟或者硬碟。
7No boot sector on hard disk drive(硬碟上無引導磁區)
硬碟上引導磁區丟失,感染有病毒或者配置參數不正確。

8Non 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非系統盤或者磁片錯誤)
作為引導盤的磁片不是系統盤,不含有系統引導和核心檔,或者磁碟片本身故障。
9Sectornot found(磁區未找到)
系統盤在軟碟和硬碟上不能定位給定磁區。
10Seek error(搜索錯誤)
系統在軟碟和硬碟上不能定位給定磁區、磁軌或磁頭。

11Reset Failed(硬碟重定失敗)
硬碟或硬碟介面的電路故障。
12Fatal Error Bad Hard Disk(硬碟致命錯誤)
硬碟或硬碟介面故障。
13No Hard Disk Installed(沒有安裝硬碟)
沒有安裝硬碟,但是CMOS參數中設置了硬碟。硬碟驅動器號沒有接好,硬碟卡(多功能卡)沒有接插好。硬碟驅動器或硬碟卡故障。

13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REPLACE DISK AND PRESS ANY KEY TO REBOOT
CMOS
參數丟失或硬碟類型設置錯誤進入CMOS重新設置參數或者是系統引導程式未裝或被損害

硬碟故障的代碼見表
代碼代碼含義
1700
硬碟系統通過(正常)1701 不可識別的硬碟系統
1702
硬碟操作超時1703 硬碟驅動器選擇失敗

1704
硬碟控制器失敗1705 要找的記錄未找到
1706
寫操作失敗1707 道信號錯
1708
磁頭選擇信號有錯 1709 ECC檢驗錯
1710
讀數據時磁區緩衝器溢出1711 壞的位址標誌
1712
不可識別的錯誤1713 資料比較錯
1780
硬碟驅動器C故障1781 D盤故障
1782
硬碟控制器錯1790 C盤測試錯
1791 D
盤測試錯


硬碟列表
序號驅動器名稱產品型號
1 IBM Deskstar 120GXP (120 GB ATA-100) IC35L120AVVA07
2 IBM Deskstar 180GXP(8MB) (180 GB ATA-100) IC35L180AVV207-1
3 IBM Deskstar 60GXP (60 GB ATA-100) IC35L060AVER07
4 IBM Ultrastar 146Z10 (146 GB Ultra320 SCSI) IC35L146UWDY10
5 IBM Ultrastar 36Z15 (36.7 GB Ultra160/m SCSI) IC35L036UCPR15-0
6 IBM Ultrastar 73LZX (73 GB Ultra160/m SCSI) IC35L073UWD210
7
富士通 MAM3367 (36 GB Ultra160/m SCSI) MAM3367
8
富士通
MAN3735 (73 GB Ultra160/m SCSI) MAN3735
9
富士通
MAP3147 (146 GB Ultra320 SCSI) MAP3147
10
富士通
MAS3735 (73 GB Ultra320 SCSI) MAS3735
11
昆騰
Atlas V (36.7 GB Ultra160/m SCSI) QM336700XC-LW
12
昆騰高能火球
AS (60 GB ATA-100) QMP60000AS-A
13
邁拓
Atlas 10K III (73 GB Ultra160/m SCSI) KW073L8
14
邁拓
Atlas 10K IV (147 GB Ultra320 SCSI) 8B146L0
15
邁拓
Atlas 15K (73 GB Ultra320 SCSI) 8C073L0
16
邁拓
DiamondMax 16 (160 GB ATA-133) 4R160L0
17
邁拓
DiamondMax 536DX (100 GB ATA-100) 4W100H6
18
邁拓
DiamondMax D540X (160 GB ATA-133) 4G160J8
19
邁拓
MaXLine II Plus (250 GB ATA-133) 7Y250P0
20
邁拓
MaXLine II Plus (250 GB Serial ATA1.0) 7Y250M0
21
邁拓金鑽八代
(40 GB ATA-133) 6E040L0
22
邁拓金鑽九代(60GB/
,8MB) (160 GB ATA-133) 6Y160P0_60
23
邁拓金鑽九代(68GB/
,8MB) (160 GB ATA-133) 6Y160P0_68
24
邁拓金鑽九代(80GB/
,8MB) (160 GB ATA-133) 6Y160P0_80
25
邁拓金鑽九代
(SATA) (200 GB Serial ATA1.0) YAR55VW0
26
邁拓金鑽七代
(80 GB ATA-133) 6L080J4
27
日立
Deskstar 7K250 (250 GB Serial ATA1.0) HDS722525VLSA80
28
日立
Ultrastar 15K73 (74 GB Ultra320 SCSI) HUS157373EL3600
29
三星
SpinPoint P20 (40.0 GB ATA-100) SP4004H
30
三星
SPinPoint P40 (80 GB ATA-100) SP8004
31
三星
SpinPoint P80 (160 GB ATA-133) SP1614N
32
三星
SpinPoint V30 (60.0 GB ATA-100) SV6004H
33
三星
SpinPoint V80 (160 GB ATA-133) SV1604N
34
西數禽鳥
WD360GD (36 GB Serial ATA1.0) WD360GD
35
西數禽鳥
WD740GD (74 GB Serial ATA1.0) WD740GD
36
西數禽鳥 WD740GD Beta版樣品
(74 GB Serial ATA1.0)WD740GD
37
西數魚子醬
WD1000BB (100 GB ATA-100) WD1000BB
38
西數魚子醬
WD1000JB (100 GB ATA-100) WD1000JB
39
西數魚子醬
WD1200BB (120 GB ATA-100) WD1200BB
40
西數魚子醬
WD1200JB (120 GB ATA-100) WD1200JB
41
西數魚子醬
WD2000BB (200 GB ATA-100) WD2000BB
42
西數魚子醬
WD2000JB (200 GB ATA-100) WD2000JB
43
西數魚子醬
WD2500JB (250 GB ATA-100) WD2500JB
44
西數魚子醬
WD2500JD (250 GB Serial ATA1.0) WD2500JD
45
西數魚子醬
WD800AB (80 GB ATA-100) WD800AB
46
西數魚子醬
WD800JB (80 GB ATA-100) WD800JB
47
希捷
U6 (80.0 GB ATA-100) ST380020A
48
希捷捷豹
10K.6 (146 GB Ultra320 SCSI) ST3146807LW
49
希捷捷豹
15K.3 (73 GB Ultra320 SCSI) ST373453LW
50
希捷捷豹
36ES (36 GB Ultra160/m SCSI) ST336706LW
51
希捷捷豹
36XL (36.7 GB Ultra160/m SCSI) ST336705LW
52
希捷捷豹
73LP (73.4 GB Ultra160/m SCSI) ST373405LW
53
希捷捷豹
X15-36LP (36.7 GB Ultra160/m SCSI) ST336752LW
54
希捷酷魚
180 (180 GB Ultra160/m SCSI) ST1181677LWV
55
希捷酷魚
36ES (36.0 GB Ultra160/m SCSI) ST336737LW
56
希捷酷魚
36ES2 (37.0 GB Ultra160/m SCSI) ST336938LW
57
希捷酷魚
7200.7 (160 GB ATA-100) ST3160023A
58
希捷酷魚
7200.7 (160 GB Serial ATA1.0) ST3160023AS
59
希捷酷魚
ATA IV (80 GB ATA-100) ST380021A
60
希捷酷魚
ATA V (120 GB ATA-100) ST3120023A
61
希捷酷魚
SATA V (120 GB Serial ATA1.0) ST3120023AS




壞道讓人傷心硬碟缺陷探秘


  硬碟是目前PC系統中最主要的存儲設備,同時硬碟是PC系統中出故障率最高的部件。用戶在使用硬碟過程中,硬碟出現故障怎麼辦呢?如果還在質保期內,當然是儘量找到銷售商要求保修。但現在大多數IDE硬碟質保期只有一年,而大多數用戶都希望一個硬碟能使用三年以上。如果質保期過後硬碟出了故障,就得考慮更換或對它進行修理。
  筆者這幾年來一直從事硬碟維修工作,經常與國內外的同行交流,查閱過大量的外文專業資料,研究使用過多種專業的硬碟修復工具,成功修復了近萬個硬碟。在這裏,筆者與讀者探討一些硬碟缺陷及其修復原理,同時介紹並解釋一些專業修復硬碟軟體中常用到的概念。但筆者暫不探討在各種作業系統下硬碟中的資料結構問題及資料恢復問題,而是直接探討硬碟本身的缺陷問題。
  一、缺陷的分類
  如果經檢測發現某個硬碟不能完全正常工作,則稱這個硬碟是有缺陷的硬碟Defect Hard Disk)。

  根據維修經驗,筆者將硬碟的缺陷分為六大類
  壞磁區(Bad sector),也稱缺陷磁區(Defect sector
  磁軌伺服缺陷(Track Servo defect
  磁頭元件缺陷(Heads assembly defect
  系統資訊錯亂(Service information destruction
  電子線路缺陷(The board of electronics defect
  綜合性能缺陷(Complex reliability defect
  1.壞磁區(也稱缺陷磁區)
  指不能被正常訪問或不能被正確讀寫的磁區。一般表現為:高級格式化後發現有壞簇(Bad Clusters);用SCANDISK等工具檢查發現有“B”標記;或用某些檢測工具發現有磁區錯誤提示等。
  一般每個磁區可以記錄512位元組的資料,如果其中任何一個位元組不正常,該磁區就屬於缺陷磁區。每個磁區除了記錄512位元組的資料外,另外還記錄有一些資訊:標誌資訊、校驗碼、位址資訊等,其中任何一部分資訊不正常都導致該磁區出現缺陷。
  多數專業檢測軟體在檢測過程中發現缺陷時,都有類似的錯誤資訊提示,常見的磁區缺陷主要有幾種情況:
校驗錯誤(ECC uncorrectable errors,又稱ECC錯誤)。系統每次在往磁區中寫資料的同時,都根據這些資料經過一定的演算法運算生成一個校驗碼(ECC=Error Correction Code),並將這個校驗碼記錄在該磁區的資訊區內。以後從這個磁區讀取資料時,都會同時讀取其校檢碼,並對資料重新運算以檢查結果是否與校檢碼一致。如果一致,則認為這個磁區正常,存放的資料正確有效;如果不一致,則認為該磁區出錯,這就是校驗錯誤。這是硬碟最主要的缺陷類型。導致這種缺陷的原因主要有:磁片表面磁介質損傷、硬碟寫功能不正常、校驗碼的演算法差異。
  IDNF錯誤(sector ID not found),即磁區標誌出錯,造成系統在需要讀寫時找不到相應的磁區。造成這個錯誤的原因可能是系統參數錯亂,導致內部位址轉換錯亂,系統找不到指定磁區;也有可能是某個磁區記錄的標誌資訊出錯導致系統無法正確辨別磁區。

  AMNF錯誤(Address Mark Not Found),即位址資訊出錯。一般是由於某個磁區記錄的位址資訊出錯,系統在對它訪問時發現其位址資訊與系統編排的資訊不一致。
  壞塊標記錯誤(Bad block mark)。某些軟體或病毒程式可以在部分磁區強行寫上壞塊標記,讓系統不使用這些磁區。這種情況嚴格來說不一定是硬碟本身的缺陷,但想清除這些壞塊標記卻不容易。
  2.磁軌伺服缺陷
  現在的硬碟大多採用嵌入式伺服,硬碟中每個正常的物理磁軌都嵌入有一段或幾段資訊作為伺服資訊,以便磁頭在尋道時能準確定位及辨別正確編號的物理磁軌。如果某個物理磁軌的伺服資訊受損,該物理磁軌就可能無法被訪問。這就是磁軌伺服缺陷。一般表現為,分區過程非正常中斷;格式化過程無法完成;用檢測工具檢測時,中途退出或死機,等等。
  3.磁頭元件缺陷
  指硬碟中磁頭元件的某部分不正常,造成部分或全部物理磁頭無法正常讀寫的情況。包括磁頭磨損、磁頭接觸面髒、磁頭擺臂變形、音圈受損、磁鐵移位等。一般表現為通電後,磁頭動作發出的聲音明顯不正常,硬碟無法被系統BIOS檢測到;無法分區格式化;格式化後發現從前到後都分佈有大量的壞簇,等等。
  4.系統資訊錯亂
  每個硬碟內部都有一個系統保留區(service area),裏面分成若干模組保存有許多參數和程式。硬碟在通電自檢時,要調用其中大部分程式和參數。如果能讀出那些程式和參數模組,而且校驗正常的話,硬碟就進入準備狀態。如果某些模組讀不出或校驗不正常,則該硬碟就無法進入準備狀態。一般表現為,PC系統的BIOS無法檢測到該硬碟或檢測到該硬碟卻無法對它進行讀寫操作。如某些系列硬碟的常見問題:美鑽二代系列硬碟通電後,磁頭響一聲,馬達停轉;Fujitsu MPG系列在通電後,磁頭正常尋道,但BIOS卻檢測不到;火球系列,系統能正常認出型號,卻不能分區格式化;Western DigitalEBBB系列,能被系統檢測到,卻不能分區格式化,等等。
  5.電子線路缺陷
  指硬碟的電子線路板中部分線路斷路或短路,某些電氣元件或IC晶片損壞等。有部分可以通過觀察線路板發現缺陷所在,有些則要通過儀器測量後才能確認缺陷部位。一般表現為硬碟在通電後不能正常起轉,或者起轉後磁頭尋道不正常,等等。
  6.綜合性能缺陷
  有些硬碟在使用過程中部分晶片特性改變;或者有些硬碟受震動後物理結構產生微小變化(如馬達主軸受損);或者有些硬碟在設計上存在缺陷……最終導致硬碟穩定性差,或部分性能達不到標準要求。一般表現為,工作時噪音明顯增大;讀寫速度明顯太慢;同一系列的硬碟大量出現類似故障;某種故障時有時無等等。
二、廠家處理缺陷的方式
  用戶在購買硬碟時,一般都通過各種工具檢測硬碟沒有缺陷後才會購買。而且,在質保期內可以找銷售商將硬碟退回廠家修理。那麼,廠家如何保證新硬碟不會被檢測到缺陷呢?返修的硬碟又如何處理缺陷呢?首先,讓我們來認識硬碟工廠的一些基本處理流程:

  1.在生產線上裝配硬碟的硬體部分,用特別設備往碟片寫入伺服信號(Servo write)。
  2.將硬碟的系統保留區(service area)格式化,並向系統保留區寫入程式模組和參數模組。系統保留區一般位於硬碟0物理面的最前面幾十個物理磁軌。寫入的程式模組一般用於硬碟內部管理,如低級格式化程式、加密解密程式、自監控程序、自動修復程式等等。寫入的參數多達近百項:如型號、系列號、容量、口令、生產廠家與生產日期、配件類型、區域分配表、缺陷表、出錯記錄、使用時間記錄、S.M.A.R.T表等等,資料量從幾百KB到幾MB不等。有時參數一經寫入就不再改變,如型號、系列號、生產時間等;而有些參數則可以在使用過程中由內部管理程式自動修改,如出錯記錄、使用時間記錄、S.M.A.R.T記錄等。也有些專業的維修人員可以借助專業的工具軟體,隨意讀取、修改寫入硬碟中的程式模組和參數模組。
  3.將所使用的碟片表面按物理位址全面掃描,檢查出所有的缺陷磁軌和缺陷磁區,並將這些缺陷磁軌和缺陷磁區按實際物理位址記錄在永久缺陷列表(P-listPermanent defect list)中。這個掃描過程非常嚴格,能把不穩定不可靠的磁軌和磁區也檢查出來,視同缺陷一併處理。現在的硬碟密度極高,碟片生產過程再精密也很難完全避免缺陷磁軌或缺陷磁區。一般新硬碟的P-list中都有少則數十,多則上萬個缺陷記錄。P-list是保留在系統保留區中,一般用戶是無法查看或修改的。有些專業的維修人員借助專業的工具軟體,可以查看或修改大部分硬碟中的P-list
  4.系統調用內部低級格式化程式,根據相應的內部參數進行內部低級格式化。在內部低級格式化過程中,對所有的磁軌和磁區進行編號、資訊重寫、清零等工作。在編號時,採用跳過(skipped)的方法忽略掉記錄在P-list中的缺陷磁軌和缺陷磁區,保證以後用戶不會也不能使用到那些缺陷磁軌和缺陷磁區。因此,新硬碟在出售時是無法被檢測到缺陷的。如果是返修的硬碟,一般就在廠家特定的維修部門進行檢測維修。

  小知識:什麼是硬碟的磁軌和磁區?磁軌是磁片一個面上的單個資料存儲圓圈。如果將磁軌作為一個存儲單元,從資料管理效率來看實在是太低了,因此,磁軌被分成若干編上號的區域,稱之為磁區。這些磁區代表了磁軌的分段(如圖)。在PC系統中,通過標準格式化的程式產生的磁區容量都為512位元組。這裏大家需注意的是磁區的關係,是作業系統在讀或寫一個檔時能處理的最小磁片單元,一個簇等於一個或多個磁區。

三、硬碟缺陷的處理
  如果不在硬碟工廠中,對普通用戶或維修人員來說,又如何處理硬碟的缺陷呢?前面我們把硬碟的缺陷分為六大類,不同類型的缺陷用不同的處理方法。
  1.對於綜合性能缺陷,一般涉及到穩定性問題,用戶隨時有丟失資料的危險,可以說是用之擔驚,棄之可惜。維修人員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建議用戶還是趁早更換硬碟。
  2.對於磁頭元件缺陷,解決辦法是更換磁頭元件,這對設備及環境要求較高,維修成本也很高。除非是要求恢復其中的資料,否則不值得進行修復。有條件的維修公司可以在百級淨化室中更換硬碟的磁頭元件,對資料進行拯救。
  3.對於線路缺陷,一般要求維修人員有電子線路基礎,要有測試線路的經驗和焊接晶片的設備,當然還要有必需的配件以備更換。目前許多專業維修硬碟的公司都有條件解決這類缺陷。對普通用戶而言,最簡單的判別和解決辦法是找一個相同的正常線路板換上試試。
  4.對於系統資訊錯亂,需要有專業的工具軟體才能解決。首先要找個與待修硬碟參數完全相同的正常硬碟,讀出其內部所有模組並保存下來;檢查待修硬碟的系統結構,查到出錯的模組,並將正常模組的參數重新寫入。筆者用這個方法成功地修復了數以千計有這種缺陷類型的硬碟,而且一般不會破壞原有資料。要想寫某系列硬碟的系統資訊,相應的工具軟體必須有嚴格針對性;該硬碟的CPU專用指令集;該硬碟的Firmware結構;內部管理程式和參數模組結構。一般只有硬碟廠家才能編寫這樣的專業工具軟體,而且視為絕密技術,不向外界提供。但也有一些專業的硬碟研究所研究開發類似的專業工具軟體,一般要價很高而且很難買到。
5.
對於伺服缺陷,也要借助於專業工具。相應的專業工具可以通過重寫來糾正伺服資訊,解決部分磁軌伺服缺陷。如果有部分無法糾正,則要對碟片進行物理磁軌掃描找出有伺服缺陷的磁軌,添加到P-list(或另外的專門磁軌缺陷列表)中。然後,運行硬碟內部的低級格式化程式。這段程式能自動根據需要調用相關的參數模組,自動完成硬碟的低格過程,不需要PC系統的干預。

PC-3000
專業級硬碟修復套件(原產俄羅斯)
  壞磁區是最常見的缺陷類型,下面筆者著重論述。

四、壞磁區的修復原理
  按三包規定,如果硬碟在質保期內出現缺陷,商家應該為用戶更換或修理。現在大容量的硬碟出現一個壞磁區的概率實在很大,如果全部送修的話,硬碟商家就要為售後服務忙碌不已了。很多硬碟商家都說,硬碟出現少量壞磁區往往是病毒作怪或某些軟體造成的,不是真正的壞磁區,只要運行硬碟廠家提供的某些軟體,就可以糾正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從前面對壞磁區的說明來看,壞磁區有多種可能的原因,修復的方法也有幾種:

  1.通過重寫校驗碼、標誌資訊等可以糾正一部分壞磁區。現在硬碟廠家都公開提供有一些基本的硬碟維護工具,如各種版本的DMPOWERMAXDLGDIAG等,其中都包括有這樣的功能項:Zero fill(零填充)或Lowlevel format(低級格式化)。進行這兩項功能都會對硬碟的資料進行清零,並重寫每個磁區的校驗碼和標誌資訊。如果不是磁片表面介質損傷的話,大部分的壞磁區可以糾正為正常狀態。這就是常聽說的:邏輯壞磁區可以修復的道理。
  2.調用自動修復機制替換壞磁區。為了減少硬碟返修的概率,硬碟廠商在硬碟內部設計了一個自動修復機制Automatic ReallcationAutomatic Reassign。現在生產的硬碟都有這樣的功能:在對硬碟的讀寫過程中,如果發現一個壞磁區,則由內部管理程式自動分配一個備用磁區來替換該磁區,並將該磁區物理位置及其替換情況記錄在G-list(增長缺陷表,Grown defects list中。這樣一來,少量的壞磁區有可能在使用過程中被自動替換掉了,對用戶的使用沒有太大的影響。也有一些硬碟自動修復機制的激發條件要嚴格一些,需要運行某些軟體來檢測判斷壞磁區,並發出相應指令激發自動修復功能。比如常用的Lformat(低格)DM中的Zero fillNorton中的Wipeinfo和校正工具,西數工具包中的wddiagIBMDFT中的Erase,還有一些半專業工具如:HDDspeedMHDDHDDLHDDutility等(大家可以上網搜索下載)。這些工具之所以能在運行過後消除了一些壞磁區,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工具可以在檢測到壞磁區時激發自動修復機制。如果讀者能查看G-list就知道,這些修復工具運行前後,G-list記錄有可能增加一定數量。如:用HDDspeed可以查看所有Quantum Fireball系列的P-listG-listMHDD可以查看IBMFUJITSUP-listG-list
  當然,G-list的記錄不會無限制,所有硬碟的G-list都會限定在一定數量範圍內。如火球系列限度是500條,美鑽二代的限度是636條,西數BB的限度是508條,等等。超過限度,自動修復機制就不能再起作用。這就是為何少量的壞磁區可以通過上述工具修復,而壞磁區多了不能通過這些工具修復。
  3.用專業軟體將缺陷磁區記錄在P-list中,並進行內部低級格式化。用戶在使用硬碟時,是不能按物理位址模式來訪問硬碟的。而是按邏輯位址模式來訪問。硬碟在通電自檢時,系統會從系統保留區讀取一些特定參數(與內部低級格式化時調用的參數有密切關係)存在緩衝區裏,用作物理位址與邏輯位址之間轉換的依據。有些專業軟體可以將檢測到的壞磁區的邏輯位址轉換為對應的物理位址,直接記錄在P-list中,然後調用內部低級格式化程式進行低級格式化。這樣可以不受G-list的限制,能修復大量的壞磁區,達到廠家修復的效果。




pc3000
運行地要求:586主板必須要有isa擦槽,32m記憶體,IRQ12中斷沒有被佔用
刷新FW方法:
FW
是指廠商預先寫在硬碟負磁軌上的資訊。可以找一個FW好的盤,FLASH應該是電路板上的ROM把上面的FLASH(比如29f102bb)解下來,利用LAB-TOOL48重抄一份,在裝上去就OK.在硬碟負磁軌上的資訊,就是固件資訊。其實,所謂的負磁軌、0道、正磁軌都不是指絕對位置,而是相對的位置。
如何生成*.ldr*.RAM文件
?
只有Maxtor DSP / Poker IBM的模組可以生成 LDRRAM, 其他的模組目前只有由ACELAB提供。生成的方法如下:

接入一個好盤,選擇相應的模組進入到主功能表

1-1-1,輸入檔案名,生成RAM
1-4,輸入檔案名,生成
LDR
刷寫固件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
。載入LDRRAM以後,不要忙著進行下一步,等硬碟回到待命狀態後(第24燈亮)再往下做。如果硬碟不能回到待命狀態,可嘗試使用電機停轉命令
2
。在寫入新的固件之前,務必做好備份工作
3
。固件文件:RAMLDRRPMSMB中,RAMLDR獨立於RPMSMB。也就是說,可以用ARAMLDR驅動硬碟後寫入BRPMSMB
4
。刷寫固件後一定要主機斷電從起。
5
。如果寫了P表,一定要低格後再做缺陷表。
6
。很多邁拓寫了固件後讀寫變慢,可通過重定4模組或寫回1E#模組解決。
7
。慎用SELFTEST,原因看下一帖。
不用安全模式維修maxtor的方法:
我的體會是:安全模式有的時候反而不好載入ldr用主盤的跳線進入dos先用ac_ident進入硬碟識別程式,如果能識別成功,再進入維修模組載入ldr的成功率很高。有時即便ac-ident無法識別硬碟,再進入維修模組也容易成功。大家試試。ac_ident是專用於WD硬碟的識別程式,對其他品牌不適用。樓主可以試試MTIBM盤,此法大概不靈。
以美鑽一代二代三代和金鑽八代為主。安全模式下,硬碟在剛通電的時候不允許主軸馬達自動起動。
請問希捷的硬碟,有時認盤有時不認,到底是什麼原因?

這種問題在U系列比較常見一般是虛焊問題;有些也是嚴重壞區引起的.希捷 U8 ST38410A 8.4G硬碟一個,因有壞道,想將其作從盤使用,用DM9.56低格後,用Fdisk全分成擴展分區、邏輯分區後,用format格式化在10%無法通過。用效率源、SpfdiskMhdd等工具掃描,已確定壞道144~175個。其中11%32~40%的最為嚴重,占90%的壞道,最多的一處47個,少的3個。用效率源零售版、 Hp Hddreg V1.31版等工具處理,均於10%左右不能通過,原因是硬碟不見了,也就是說主板檢測不到硬碟了。退出關機幾分鐘後,主板又可檢測道到硬碟。再重新開始處理壞道,仍是 10%左右不能通過,硬碟又丟失。拆下電路板焊懷疑虛焊的元器件、更換主機仍是這樣。用效率源零售版的硬碟高級檢測+壞道智慧修復分段檢測修復,雖然能順利通過10%的地段,甚至100%完成,雖然不丟失硬碟,但壞道無法修復。我于0~40%的區段反復修了30遍以上,仍不能修好一個壞道。現請教一下:1該硬碟修復壞道時會丟失(主板不認),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電路板問題還是磁頭或碟片問題,有碰到過類似故障的請指教。 2 、請問HDDL有誰用過。因所有菜單都是天書看不懂,僅猜出退出功能表一項,其餘不知如何使用。本人只想用來修壞道。當然如能傾囊指教更無限感謝。 3 、因該盤僅想作一個分區用,所以沒有用Fbdisk工具處理。請問如果將壞道劃分為一個分區後隱蔽,能否只作一個分區用(從10~40%分一個區,不設主分區),誰有好主意請不要吝嗇指教。
Q
1、當壞道非常嚴重時,導致磁頭在有故障的區域來回動作,使硬碟電路板的工作電壓高於額定電壓,反過來造成磁頭無法正常讀寫。類似推土機,當阻力越大,則推力越大。(自己分析的,不一定對)

2
HDDL的使用方法:進去後------ALT+L(選擇你要修的盤的位置)-------ALT+D,然後回車就開始修了。檢查完後,一路回車即可。
3
、當然可以
hnhdd
版主:第一點的觀點直得商榷。從電工原理上說,任何電路和電源都有內阻(超導除外)。負荷越大,壓降越大,即電壓應越低。所以電壓升高的說法不應成立,應是其他原因。是否壞道修復過程因壞道嚴重,磁頭對壞磁軌反復充、退磁,使磁頭或者碟片發熱,磁頭不能檢測到磁軌,而造成硬碟丟失(主板不認硬碟)?有誰知道真正原因的請發表高論。
隱藏分區也失敗,全分成擴展分區後,分三個邏輯分區。其中壞道集中在第二分區,但FDISK沒有隱藏功能,SPFDISK隱藏也失敗了。是否除了使用PMPQ)外,沒有其他的辦法嗎?我只想將壞道劃分為一個分區後隱蔽,只作一個分區用(從10~40%分一個區隱藏,不設主分區),誰有好主意請不要吝嗇指教。我用了MHDD2.90rhpa命令,顯示的最大容量是40G,按F2狀態指示欄HPA顯示,用nhpa恢復硬碟全部真實容量的命令卻不能恢復,狀態指示欄BUSY要閃一下,狀態指示欄INDF顯示,ERR也顯示,請問nhpa命令是否需要什麼參數或是什麼模組?進入mhdd 程式介面後,按f2 監測一下硬碟,最好把硬碟接入IDE-0 埠上,然後再MHDD>提示符下輸入scan開始檢測。成都效率源科技推出的昆騰LCT10系列物理壞道修復程式。該程式可以對昆騰LCT10硬碟進行物理及劃傷壞道修復。功能是目前最強大的。軟體為免費版本,可對昆騰LCT10(LB)硬碟進行修復,每次最多可修復50個,可複反啟動修復。對加入P-list(工廠級)G-list(安全級) 下載程式後升成磁片,將待修的硬碟插在IDE2口,切記是IDE2口,即CMOS中硬碟查找第三項,否則無效!
昆騰硬碟不敲盤的方法
一種不敲盤的方法:5247
8428
是可以互換的,也就是說他的內部電路是一樣的,為什麼8428就比較穩定,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5247 發熱量就比8428大,這可能是用料問題。在眾多5247的用戶當中常常出現,時認時不認盤,咣當咣當得嚇人聲音時而發生,搞得苦不堪言,而常試著改電祖降電壓,去穩壓管等等。大家都忽略了一個熱漲冷縮的問題。如是板子驅動心盤沒有換過的出現以上的問題,用熱槍加熱烘烤一下,千萬切記不要用任何物件壓5247給他自然收熱和冷卻物體在受熱的情況下,會膨脹,膨脹會產生很大的作用力。在5247工作時候就會發熱膨脹,而他的膨脹係數和板和銅泊都是不一樣的,這樣一來他們就會分離造成虛焊而產生以上的故障。

本人修5247兩年有餘,得出一點經驗,那就是在焊接5247的時候不用外力給他自然熔化相貼,自然冷卻。
從今年2月採用此方法維修5247到現在已經度過酷暑的夏季,反修率大大降低。
在換5247的時候,大家都喜歡用外力作用在心片上,導致通病頻頻發生而怪罪於費力鋪的產品!外力作用於心片上是致命的一點。
解決敲盤5247的問題:
5247
都有一個保護電路。把保護電路中的二級管拿掉OK,不瞭解電路請勿試。
妙手回春拯救報廢硬碟
許多人遇到BIOS中檢測不到硬碟或報錯的時候,就認為硬碟徹底壞了,只能報廢。其實,如果開機後,硬碟在自檢時能聽到磁片旋轉的聲音,估計主電機和控制電路板均無故障,還是有挽回餘地的。需要注意的是,硬碟是一種精密的器件,很脆弱,維修前應先將雙手洗淨,釋放掉人體殘存的靜電再進行操作。無法找到硬碟的情況對於出現“HDD Not Detected”錯誤提示的硬碟,首先檢查硬碟外部資料信號線的介面是否有變形,介面焊點是否存在虛焊。排除以上的可能後,取下硬碟後蓋,露出電路控制板。擰下控制板上的固定螺絲,將控制板與硬碟主體分離。這時可以看見硬碟主體的兩排彈簧片。一排作為主電機的電源,另一排作為硬碟主體的磁頭機械臂驅動線圈電源以及硬碟主體與電路控制板間資料傳輸介面。對於無特殊封裝的硬碟,往往可以看見彈簧片與控制電路板對應部位均有灰塵。用脫脂棉蘸無水酒精清潔,對彈簧片變形的部位校形,並除去氧化層,一般情況下均可恢復正常。

  如果以上處理無效,那就得打開硬碟主體。選擇一個灰塵很少的環境,擰開硬碟前蓋的螺絲(有的是用膠粘牢)。取下硬碟的前蓋,這時就可清楚地看到盤面。首先用數位萬用表檢測磁頭機械臂驅動線圈是否斷路。該線圈的正常阻值為20Ω左右。其次檢測磁頭上的連線是否斷開。每張盤面的兩側均有一個磁頭,每個磁頭均有兩根連線接到磁頭機械臂上的集成晶片上。該晶片常見的型號為H1710Q,作用是將磁信號轉變為電信號,再送到電路控制板處理。磁頭阻值應在23Ω26Ω之間。若磁頭阻值較大,說明磁頭損壞。磁頭連線與晶片H1710Q相連,H1710Q對應腳阻值應在1.7kΩ左右,若在1.2kΩ以下說明該晶片已被擊穿,可與排線一起更換。

若磁頭上的連線斷路,可用直徑0.2mm的優質漆包線取代。一端壓在磁頭的金屬彈片上,另一端焊在H1710Q相應的腳上。注意將漆包線卡在機械臂相應的卡槽內,並用少許502膠水固定,防止硬碟轉動時與漆包線相摩擦。將硬碟各部分復原後,最後用702矽膠將硬碟周圍封死,防止灰塵進入。由於磁頭體積很小,不易將漆包線卡在上面,最好在放大鏡下操作。這時千萬不可用力過猛,否則會造成磁頭損壞,所以要小心加小心。經這樣修復開機後硬碟可恢復正常。  
希捷硬碟維修基本常識:
希捷晶片 U系列:
U4
驅動晶片 23400278 U8 23400278
U10 23400278 U5 23400269
1001244396950D

U6 100143434
6950D
酷魚系列:
BI
驅動晶片 23400269 BII 23400269
BIII 23400269/6950D B4 6950D
酷魚晶片通用型號:23400094可以代替
23400269
電機叮噹規則迴圈盤體壞

ST-U6
43434)自檢後 gala gala gala 盤體是好的,100143434可以替代100124439反之則不行
ST-U6
電機振動輕gada gada聲音100143434壞了(對應圖紙是用手畫的草圖,沒有掃描器,所以沒法發佈要是有人需要我可以給他郵過去)
A
20V電壓上不來BIOS有問題 B、有異響換磁頭驅動晶片

C
、壞道多一般有線路板沒關係D、不轉橫向八爪或驅動晶片壞
E
、不自檢驅動晶片或場效應管壞F、上機響、遮罩後不響電感壞正常10
ST-U5
U6板型想像經驗區別,U5在驅動晶片附近有三個電阻,U64個電阻.
ST
跳線錯,可能引起當當響.ST主晶片短路燒驅動晶片或八爪

摘下八爪不燒.摘下晶振燒八爪
昆騰15G的硬碟用MHDD改容量
一個昆騰15G的硬碟,用MHDDHPA功能改過容量後變成5G,卻怎麼也改不回來
怎麼辦?
1
用我的效率源昆騰LB免費版中的ALT+1功能即可將容量改回

2
PC3000,操作是在QT模組的主功能表第4項,進入後可以在MAX LBA裏輸入下面這個值,保存時選第二項,按回車後要等十幾秒,它會自動返回主功能表,就OK了。

硬碟維修手記之報廢硬碟維修實錄

  前幾貼關於硬碟維修的貼子得到了大家的熱情回信,網友把壓在箱底的壞硬碟都往我這裏發我這都快成壞硬碟回收站了,網友來信最多問的,就是認不出,啟不來的盤,還能修嗎!低格無效的盤還能修嗎,本人始終想弄清楚這些硬碟究竟壞在什麼地方?能否自行修復!於是對這些硬碟逐一進行拆卸、清潔、對換元件或用軟體處理。結果出乎我的預料:15西捷、昆騰硬碟經過以上處理後,竟有12只恢復使用,只有3只徹底死亡。

  微機對硬碟自檢的故障提示一般有兩種:一種是“HDD Not Detected(沒有檢測到硬碟)”,另一種是“HDD Control Error(硬碟控制錯誤)”。現介紹具體的修復步驟。
  先用水洗淨雙手,目的是洗淨手上的油蹟與汗跡,同時泄放掉人體可能殘存的靜電。最好能戴一雙醫用手套再進行操作。本人的15只硬碟在自檢時均能聽到磁片旋轉的聲音。磁片能正常旋轉,估計主電機和控制電路板均無故障。對於“HDD Not Detected”錯誤提示的硬碟,首先檢查硬碟外部資料信號線的介面是否有變形,介面焊點是否存在虛焊。排除以上的可能後,取下硬碟後蓋,露出電路控制板。擰下控制板上的固定螺絲,將控制板與硬碟主體分離。這時可以看見硬碟主體的兩排彈簧片。
一排作為主電機的電源,另一排作為硬碟主體的磁頭機械臂驅動線圈電源以及硬碟主體與電路控制板間資料傳輸介面。對於無特殊封裝的硬碟,往往可以看見彈簧片與控制電路板對應部位均有灰塵。用脫脂棉蘸無水酒精清潔,對彈簧片變形的部位校形,並除去氧化層。本人的7只硬碟經以上處理後,均恢復正常。
  如果以上處理無效,那就得打開硬碟主體。選取一個灰塵很少的環境,擰開硬碟前蓋的螺絲(有的是用膠粘牢)。取下硬碟的前蓋,這時就可清楚地看到盤面。首先用數位萬用表檢測磁頭機械臂驅動線圈是否斷路。該線圈的正常阻值為20Ω左右。其次檢測磁頭上的連線是否斷開。每張盤面的兩側均有一個磁頭,每個磁頭均有兩根連線接到磁頭機械臂上的集成晶片上。該晶片常見的型號為H1710Q,作用是將磁信號轉變為電信號,再送到電路控制板處理。磁頭阻值應在23Ω26Ω之間。若磁頭阻值較大,說明磁頭損壞。磁頭連線與晶片H1710Q相連,H1710Q對應腳阻值應在1.7kΩ左右,若在1.2kΩ以下說明該晶片已被擊穿,可與排線一起更換。
  若磁頭上的連線斷路,可用0.2mm的優質漆包線取代。一端壓在磁頭的金屬彈片上,另一端焊在H1710Q相應的腳上。注意將漆包線卡在機械臂相應的卡槽內,並用少許502膠水固定,防止硬碟轉動時與漆包線相摩擦。將硬碟各部分復原後,最後用702矽膠將硬碟周圍封死,防止灰塵進入。由於磁頭體積很小,不易將漆包線卡在上面,最好在放大鏡下操作。在本人的廢硬碟中,有兩隻系磁頭上的連線損壞。本人在卡漆包線時由於用力過猛,造成一隻磁頭損壞,因此只修復好一隻硬碟,開機後恢復正常。
pc3000
破解版不能刷固件一種解決方法:
把硬碟跳為安全摸式載入ldr再載入ram,在不斷電的情況下把跳線跳為主盤再刷固件。我已今刷好四五個了
WDEBBB
系列通病維修
牌子型號:: WD EB BB系列通病維修

故障現象: 自檢聲正常, 系統BIOS可檢測到, 但不可讀寫. 這是目前WD的通病
解決方法1:用formatting 內部低級格式化。資料會全部破壞。
解決方法2: 1- 2 -1 - 2 進行再生運算操作, 十秒鐘即可, 資料完好.
IBM
硬碟通病的維修:

牌子型號: ibm系列硬碟
故障現象: IBM硬碟IC35L040AVER07-0型號只有上半聲自檢音,沒有下一步尋道音(通病)
解決方法:進入
c:\pc\ibm_ldr\aver
運行
pcibmavr
3-3-1查看RAM版本
,
在功能表中選擇 3-5 載入與RAM版本對應的LDR, 即可其他型號系列對應維修
.
這種維修方法,成功率只有50%,第2中維修方法是寫固件操作,研究之中

西數WD400EB硬碟的故障表現:
1.
首次冷啟動,cmos不認盤;重新熱啟動可以認盤。能認出WDC WD400EB,但容量為只顯示8.5G,且磁區數、磁頭數等資料都不對。
2.
我的機器為winmewin2k雙系統,作從盤時:該硬碟在winme下,機器自檢認作WD400EB 8.5GS.M.A.R.T. None;進入系統後見不到從盤。在win2k下,機器自檢到能源之星標誌過後就過不去了。
3.
DM萬能版和西數DLT兩款軟體的不同選項中,分別有以下提示:
1ERROR/STATUS CODE:0132
2
there was a device error reading drive2.absolute socter 0 count 1.
3
Reading drive 81 I/O Timeout.
各位同仁,請問該硬碟是電路板的問題,還是零磁軌損壞,我自己能修復嗎?

南海硬碟之星:
lformat低格一下,看看能不能正常低格.如果能正常低格的話,一分鐘就停止.然後用dm956版本查看一下最大lba位址值是否完全.如果還是8.4g的話,請問原來就是8.4g?(有些盤改小下來用的).如果不行,就的用pc3000試試呢.自己估計搞不定的.要修請見維修聯盟.找最近地方維修
.
2
、各位大哥,救救我心愛的硬碟吧!!!

有一塊IBM30GB的,轉聲正常,好像沒有磁頭聲。沒有異響。就是找不到。是怎麼回事啊,還有一個昆騰LB的。什麼都正常。電路板也換了。找到硬碟以後就死機,我能確定是硬碟原因用98的啟動盤也不能啟動。有人說也邏輯炸彈。我想也是的。邏輯炸彈怎麼搞啊!!!

南海硬碟之星
有可能ibm通病,只能pc3000試試.
昆騰lb,2種情況:1: 邏輯鎖 2:0道壞昆騰的可以這樣處理一下.先不接硬碟,(可先接上硬碟線,不接電源線)軟碟或者光碟機啟動成功後,然後在接上硬碟電源,啟動lformat.exe做低格.一分鐘退出,然後看看是歐正常.如果不正常就得用pc3000來處理

IBM
硬碟問題與解決方法

75GXP問題的典型症狀:

"GMR
巨磁阻技術,可以賦予75GXP卓越的性能,如果資料聚集密度越大的話,那麼發生錯誤的幾率越大。在一般操作過程中,驅動由於硬碟碟片的摩擦將會產生熱量。即使碟片非常平滑,7200轉的高轉速也會產生大量熱量。另外,馬達和各種晶片也會產生熱量。我們知道,熱量會導致金屬膨脹,硬碟碟片也不例外。硬碟廠商當然這個道理,他們採用晶片來監控碟片的膨脹情況。這樣可以相應調節硬碟磁頭以確保在正確的位置讀取資料。但是就75GXP來說,這種情況並不經常發生。碟片過熱可能變形,影響碟片平坦度,因此可能磁頭無法準確定位資料。結果就是磁頭不停地尋找資料,事情多次發生的後果就有可能產生令人恐懼的聲音,硬碟發出喀噠喀噠的怪叫聲,這是因為磁頭試圖重新定位嘗試尋找資料的反應。" Tweaktown的一篇最新文章對IBM硬碟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和研究,他們說GMR技術不是產生問題的唯一原因,IBM硬碟(75GXP60GXP)問題多發的另一原因是熱量:"20GB Deskstar GXP只有一個玻璃碟片,而40GBGXP有兩個玻璃碟片,60GP GXP有三個玻璃碟片,因為摩擦而產生的熱量是20GB的三倍。" "IBM 60GXP75GXP硬碟缺乏必要的散熱措施,事實上最新的IBM硬碟都非常熱,我們知道熱量會影響電子設備的可靠性。...不僅碟片在不合適的溫度性運行,還有晶片,控制晶片可以在硬碟電路板下方看到,如果不充分散熱的話,晶片就有可能產生問題或者不穩定。" "對於某些發現問題的IBM 75GXP 40GB硬碟,換用同型號硬碟的電路板後問題消失。" 文章最後建議IBM 60GXP75GXP用戶注意散熱,最好採用硬碟散熱器... 嘔,不是說IBM硬碟速度快,噪音小,發熱量小嗎?怎麼又發熱量大了呢?另外IBM硬碟壞道問題應該和發熱量大有關嗎?

解決IBM問題的方法

BTW
,感謝我們的一位讀者,他說他是IBM硬碟代理商維修部的一位技術員,他給我們提供了一些解決IBM問題的方法
:
"
在此補充一些經驗給大家,因為這能解決大部分在此發表不滿意IBM硬碟品質,在使用IBM硬碟出現問題的朋友的心痛問題。硬碟發出吱、吱、吱的尖叫,軟體掃描出現壞磁區,絕大部分是可以用IBM硬碟Drive Fitness工具的ERASE DISK功能清除硬碟資料解決的(只要檢測報告是0X700X74)。但如果問題出現在0磁軌或引導區,硬碟是無法啟動的(但主板BIOS可認出硬碟參數),這種情況可用Drive Fitness做的啟動軟碟在不接硬碟的情況下啟動電腦,在Drive Fitness啟動完後,再接上硬碟,不要太擔心,因為Drive Fitness工具是支援硬碟熱插拔的(因為有RESCAN BUS功能,厲害吧),等Drive Fitness發現你的硬碟後,再使用ERASE DISK功能處理硬碟,這項功能不是低格硬碟,只是將硬碟各磁軌寫零(電子資料不是1就是00 可表示為沒有資料),因此這樣做等於使硬碟恢復到出廠時的狀態(沒人再能恢復硬碟中的資料了,三思而後行!!)。如果啟動Drive Fitness後接硬碟仍有吱吱聲,則要先校正電路板移位問題後再用Drive Fitness。不過治根之法是要確認你的硬碟資料線是否合格。此外,7200RPM的硬碟不能和舊式的硬碟在同一條資料線上串聯使用的,否則快的硬碟會出現分區性錯誤之類的問題。此外,有些用戶在使用IBM硬碟中出現無故BIOS不認硬碟問題,請用電壓表確認電源是穩定的5V電壓。因為IBM硬碟電路中有一個電壓保護設計,電壓過高時,會將硬碟鎖住,防止燒壞電路。如果真正的鎖住硬碟,一般可通過對保護電容短路的方法開啟硬碟,這可讓代理商處理。 IBM網站(在硬碟標籤上)有有關硬碟真正故障的聲音下載,(我無意中發現的,後來找不到了,可能是我的英語水來有限吧)大家可下載聽聽後確認是硬碟硬體故障後再和銷售商說理。不過現在IBM廠家在維修方面對硬碟外觀損壞拒收方面很嚴,請大家動腦處理問題而不是動武解決問題。關於75GXP系列常出現上述問題,其實是由於OEM廠家在20013月份後沒有注意按要求改換新的生產硬碟盤體外殼冷壓模具,部分硬碟盤體電路板近電源位置的鎖定板孔大於鎖板釘,致使電路板易因插電源用力過大而移位元,電路板與磁頭接觸點接觸不良造成磁頭走位元不准,這在後期的騰龍三代硬碟中也發現類似問題,並非IBM硬碟設計上的問題。只要大家在插電源線時注意用力適當即能大大防止問題出現。" 更詳細的說明在這裏。我在這裏補充一下,關於IBM Drive Fitness test,來自AnandtechFAQ: IBM Drive Fitness TestIBM DFT,是用來診斷硬碟問題(在問題發生之前)。軟體採用了S.M.A.R.T.(自監控分析和報告技術),可以讀取在板的錯誤記錄。而一個快速的測試應該足以判斷你所面臨的是什麼問題,當軟體發現問題後,一個錯誤代碼和一個RMA號碼將自動生成。

【原創】用PC3K
IBM
朋友拿來一塊IBM IC35L040AVVA07-0 40G硬碟求助,故障表現為開機BIOS能正確識別,但不能進作業系統,用光碟、軟碟引導,經過比較長時間才能進入可操作介面。貼近該硬碟細聽,還能聽到啾啾的聲音。

根據以往修IBM的經驗,判斷該盤有嚴重的壞道。接到俺的ASUS主板上(第2IDE口設為AUTOSMART關閉),開機,這時,SMART警報出來了,大意是第二主盤出現嚴重錯誤,,請備份你的資料資料等等。
對於華碩主板,即使將SMART關閉,但當硬碟出故障或PG表較滿時,其仍會跳出來發出警告。我曾作過試驗,把這類盤接到其他主板上,同樣關閉SMART,結果其他牌子的板幾乎不會報警。
對於這種情況,用IBM官方發佈的維修程式一般均能輕鬆解決,並不象網上一些人說的那麼玄乎。既然現在手頭有了PC3K,那就用它來練聯手吧。進入PC3KIBM模組,刪除PG列表,退出,重啟。
什麼什麼,怎麼就重啟啦?其實我是為了驗證我的主板是否因PG表快滿SMART才報警的。果然,重啟後報警不再出現,我的猜測得到證實。重入PC3K,直接選邏輯掃描,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完成後報告發現三千七百多個錯誤,全部加入P表後進入內部低格。
內部低格完成後,重啟,用MHDD測試,已全盤皆好!重新分區,高格,裝上WIN98試試,一切順利,這個盤也就修好了。
PC3KIBM的盤,這是第一次。用其他軟體,我已修好過7塊,感覺是IBM的盤掌握好方法技巧,是比較好伺候的。聽廣州的一間硬碟維修公司說,如果IBM的盤在BIOS中不認或著認成怪字元,只要盤體還轉,刷固件就行了。可惜到目前我還沒有接觸過這樣的盤,不然可嘗試一下。
有資料的硬碟 IBM-41G 開機馬達正常。磁。磁的響不能...
其實ibm的硬碟是很好修的(對磁磁響有效)。你原先跳的是|::|盤!跳成:||這樣就可以檢測的到(這是強制主板bios認硬碟)。然後用pc3000v11破解的ibm模組去修!存儲線上論壇裏有的下。修的時候用lba掃描壞道!檢測到壞道時不要掃完中途退出。立刻進行內部低格。我用此法修ibm硬碟次次成功。在用mhdd檢測就沒有壞道了。

如何重寫全部參數模組?  
周老師你好,我有幾塊星鑽硬碟,自檢聲正常,參數也正常,只是無法分區,格式化!我用清除:G-LIST表的方法試過了,不行,只能重寫全部參數模組,如體重寫全部參數模組呢?
清除GL, 糾正常出錯的四項參數沒有
? 1241 1242 1243 1244
Quantum FIREBALL 系列只認參數不可讀寫的修復

對象:Quantum FIREBALL CX LA LB LC LD AS LM等系列
故障現象:自檢聲不完整,但系統BIOS能檢測到型號和容量,不能讀寫
解決方案:
1
、把待修盤接入,進入主菜單

2
、裝入相應的LDR文件
3
、往缺陷表隨意添加一個記錄
4
、退出功能表,將硬碟斷電。重新接通進入菜單。
5
、清除缺陷表,重新掃描所有缺陷並修復。
此種方法,成功率約為50%有些盤有待研究更好的方法。
故障:連續自檢不停,pc3000也是連續不停自檢:

維修方法:進入pc3000後出錯不管它,進入到昆騰主功能表,這時時找不到參數的,然後在給硬碟斷電一次.
1:
進入3-4寫相應型號的
ldr
2:
接著進入修改硬碟參數項,修改lba地址大小,和型號參數(因為讀ldr後清空了).然後確定保存,硬碟自動斷電重起.這時硬碟應該正常的自檢了
.
3:
進入主功能表,lba位址掃描(:le一定要手動封掉0,0 1,0 2,0 3,0 4,0)全是壞道,做一遍伺服掃描即可完全修復.這樣硬碟故障維修有可能硬碟容量會減半.原因是有喲嘎磁頭性能不良,造成硬碟連續自檢不到參數. pc3000維修設備對昆騰硬碟的維修來說是最專業的了,基本上達到85%左右(其中包括0道的維修)pc3000進入昆騰組建以後,選擇硬碟的大小,然後:如果硬碟就是一些物理壞道的話,用程式的5項,lba位址掃描,就行了,自動掃描到100%,然後可以看到壞道的列表,2下回車,系統自動把物理壞道遮罩到p-list中。然後在掃描一遍,確認一遍。就是這麼簡單。

昆騰硬碟砍頭:
昆騰ST系列的砍磁頭很容易的,PCQUST.EXE本身就提供了關磁頭的選項啊,從主功能表操作選3-3-1,裏面就列出了磁頭,一般上面幾個後面顯示是空白的,下面的幾個後面顯示灰色的“Not used”,不改動的就直接回車,跳到下一個,要關的就按空白鍵,就切換到顯示“Not used”了。比如你要關1磁頭,就先回車,等游標跳到1磁頭上時,按空格,就顯示“Not used”,一路回車確定到最下面的,全部設完後會出個提示寫入的,選第一項是斷電後會失效,選第二項是保存設置到硬碟參數表,斷電後也不會失效。讓它寫入好了,無所謂的,關掉以後還可以重新打開。不過0磁頭好象是不能關的。

Quantum Fireball Lct 10 15 (15G)
固件出現問題修復:
1.
PC3000 V12裏找到你所想要修的硬碟一一對應,我以Quantum Fireball Lct 10 15為例.DOS下鍵入SHELL,選擇QUANTUM下的PCQULCT 10按回車後,PC3000 V12進行對硬碟的檢測,檢測完必後有幾個硬碟型號,你選擇所修硬碟對應的型號即可.我們這裏選擇Fireball lct 10 15.0後按回車,進入主功能表,我們將看到十個選項
.
2.
我們選擇第三項對硬碟的軟固件區進行操作. 選擇3.4項載入LDR
.
3.
我們這裏選擇: PCQLCT10.LDR後按回車鍵你會看到下面的狀態寄存器不停的閃爍,這表明正在載入,載入成功後,我們選擇3.2.2.1.1.1.13.2.2.1.1.2.1 3.2.2.1.1.2.2分別載入CP#.如果完全成功載入後,我們重啟電腦或退出進入PC3000AT下重新進行一次檢測,你會發現硬碟就這麼被修好了

維修美鑽命令速查
進入主功能表後按功能表出現的順序列出以美鑽MAXTOR (2B020H2) 系列為例說明

1.
基本修復操作

  1-1 RAM檔操作

    1-1-1 生成硬碟RAM資訊檔

    1-1-2 RAM檔資訊載入進硬碟

  1-2 固件區操作
    1-2-1 固件檢查

    1-2-2 讀硬碟模組到一個目錄

    1-2-3 寫硬碟模組
    1-2-4 模組資料重定

      1-2-4-1 重定DMCS模組

      1-2-4-2 重定ULIST模組

      1-2-4-3 重定G-LIST模組  

      1-2-4-4 重定P-LIST模組
    1-2-5 停轉硬碟

  1-3 載入LDR檔到硬碟

  1-4 生成硬碟LDR

2
壞道表操作
  2-1 查看壞道表記錄
  2-2 G-LIST表轉移至P-LIST

  2-3 清空壞道表

3.
退出

美鑽一代二代系列通病的修復步驟 

美鑽系列硬碟有兩種通病: 起轉後,磁頭響一聲就停轉;認不到正確的型號,系列找不到硬碟容量。兩種通病的原因是一樣的:內部參數錯亂。修復方法如下:
方案一:
1
、將跳線設為安全模式。接入
2
、運行PCMX_DSP,選擇對應的電路板類型。美鑽二代系列的電路板為 ATHENA
3
、裝入LDR (如果還沒有相應的LDR,請接入一個一樣型號的好盤,運行1-4生成
)
4
、裝入RAM (如果還沒有相應的RAM,請接入一個一樣型號的好盤,運行1-1-1生成

5
、進入主菜單,運行 1-2-4-1 1-2-4-2 1-2-4-3 1-2-4-4
6
、退出。並將跳線還原。

注意,在 3 4 5操作過程中,如果出現紅字提示視窗,則說明操作失敗。
第二方案:
如果沒相應的LDR檔和RAM,可用第二方案
:
1
、找一型號參數完全相同的正常硬碟,接入,啟動,選相應電路板類似,進入DSP主功能表。

2
、生成RAM。選1-1-1,看到{threadcontent}0 0按兩次回車,然後輸入一檔案名以存儲RAM
3
、選1-2-5,馬達停轉。
4
、熱交換電路板。
5
、選2-1,馬達起轉。
6
、寫入RAM1-1-2,選擇剛指定的檔案名,回車,寫入RAM
7
、運行1-2-4-1, 1-2-4-2, 1-2-4-3, 1-2-4-4
8
、退出菜單。

美鑽三代認錯型號的修復步驟 
對象: 美鑽三代
故障現象: 系統檢測時認不出正確型號和容量, 一般認作"MAXTOR ARESC64K"
解決方法
:
1
、找一正常的美鑽三代硬碟,接入,PC-MX POKERARESC64K 進入菜單

2
1-1-1讀出其 RAM生成RAM
3
1-4 生成LDR
4
、停轉並進行熱交換
5
、退回 SHELL介面再重新選擇 PC-MX POKER ARESC64K
6
、載入前面生成的RAM

7
、載入前面生成的LDR檔,(選第三項)
8
、進入主菜單,運行 1241 1242 1243 1244
9
、退出菜單,斷電重啟。

此方法成功率在80%左右。若不成功,可用全部覆蓋內部代碼的方法試試。
美鑽維修心德(1.22)
使用工具:PC3k 1.22 DSP / Mhdd / 效率源美鑽專用修復工具 / Lowformat / 螺絲刀一把

今天早上,朋友送來20個美鑽硬碟(都是2B020h1),測試後,4只硬碟壞道,6只轉幾下就停,5只認錯參數,1只轉正常尋道不正常不認盤,2只異響,還有2個不轉。
開始當然先搞最簡單的了,壞道的。美鑽的用效率源就爽了!做好軟碟,用軟碟啟動進入主介面,輸入Ctrl+C進行設置,迴圈時間設置為3(修復次數),閥值設置為200(每多少個點為一步加入列表,讀寫時間設置為3(也就是150ms以內);設置完成後選擇開始複,輸入網址,跳到修復介面,此時設置從0100,加入Plist列表,好了,這個就等吧,搞其他的去了……
然後就是兩個不轉的,三兩下,換了電路板。OK,第一個換了電路板一切搞定,Mhdd測試正常;第二個換了塊板……暈!怎麼不靈了,轉了,不過不認盤。板是從好硬碟上折下來的啊,以為可能盤體問題,放在一邊沒有管。

第二步,來搞一下認錯參數的。從有點壞道的盤上讀了個固件出來,(方法如下:進入PC3k,接上好硬碟,1223 讀模組 2225 讀模組組 3211 RAM 425 LDR)好硬碟的Model2B020h1******1511,第二特徵碼:K.M.B.E,因為效率源說這兩個都對號才好使。讀完成以後,把好硬碟拿下,將壞的硬碟跳成安全模式,接在IDE2的線上進入PC3k,選擇“AH***”開頭那項進入程式(因為美鑽的就是以A開頭的)選擇第二項,寫入LDR,將剛才讀好盤的LDR寫入壞硬碟,左下角那排黃燈閃了幾下,硬碟起轉,接著提示寫入成功;好,再來選擇第三項,寫入RAM,也是將好的寫進去,也成功了;然後再選擇第一項進入主功能表,我們先來簡單的,就是模組重定(方法:28[B開頭那項]1234),復位都成功的話(一般綠色提示表示成功,紅的表示失敗),退出、關機、從啟,認到盤了,Mhdd測試,一切OK,呵,爽,又得一個。這樣幹,5個認錯參數的修好了2個,有一個麻煩一點,就是復位Glist不成功,於是試著清除GlistPlist最好不要去搞哦)然後再復位Glist,嘿嘿,這下好了,復位成功,從啟後一切OK。還有兩個認錯參數的復位了從啟還是不行。好吧,那只有寫固件了,也是先Load LDR Load Ram 進到PC3k主介面後,選擇224 全選,寫模組;226 全選,寫模組組,寫完以後再重定四模組,完成後退出從啟,OK,認到盤了,用Mhdd測試,還好,壞得不太多,丟給效率源完成後面的任務吧,呵呵。還有一個硬碟是K.M.B.A的,好那就找個相同的吧,反正這有那麼多硬碟,還真有相同的,讀好的出來,寫進壞的去……又暈了,怎麼測試全是壞道啊,太多了吧,難不成是要低格,好Lowformat 來了,開始低格……完成測試,怎麼還是一樣啊。哦!有可能是固件不對吧,好再換一個,還是不行啊,乾脆,用老大的給的固件吧,這下更慘,連LDR都載入不了!!唉,搞來搞去都是紅紅一片……算了,先不要理它了,又放一邊去了。
接下來是轉停的,沒有什麼特別的,都是寫LDRRAMMOD,這個怪了,在沒有寫MOD前復位都是成功,不過從啟後有的就認錯,有的還是老樣子,好吧,寫上MOD吧,寫完以後基本上正常,修壞道就OK了。
還有1個轉正常,可是不認盤的。怪事發生了,LDR怎麼樣都加不進去,一錯再錯。沒辦法,熱交換法了。用一個好盤進入Pc3k,選擇主功能表2的最後一項O開頭的,電機停轉,行,小心小心翼翼的換壞盤體上去,再沒有起轉的情況下,寫入MOD,寫完成了,應該都算成功了。可是從開機還是認不到,還是轉正常,不認盤。怪!先不理了。
最後兩個異響,沒辦法,寫LDR完後就開始異響了。沒辦法了。
在做壞道時還有兩個小問題,第一,效率源軟體有時掃描次數要多幾次,不然有時修好了還有。特別是壞道比較多的區域,我們可以將開始結束點設置小一點,如20――40%這樣,一些一些來效果不錯哦!第二,有些壞道效率源可能不太愛修,搞了N次就是不成功,就是原來的地方,暈。。。不會沒救了吧,用Mhdd試了一下,OK了,所以記得軟體要交換著用,可能會效果好哦!
幾小時後,其他修壞道的都修好了,謝謝效率源。
本次維修遺留下來的問題如下:第一,異響的美鑽有沒有得救;第二,LDR載入不了的硬碟是不是也沒救了(換過幾個版本都不得);第三,寫好固件全紅紅綠綠的,用Lf也搞不定,換了幾個固件都是一樣,看看各位朋友有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PC3000
之邁拓攻略:
本文將向大家詳細說明邁拓硬碟(主要是美鑽、星鑽)系列的維修方法(包括敲盤)而不針對某個具體實例來說明。。。。。好了,廢話不說了,進入正題。(本文全部事例如無特別說明,均使用DSP1
22
大家拿到PC3K,最主要的用途是固件和P表。我先從固件講起。

首先,我們要清楚:固件(FIREWARE)位於硬碟0道之前,它是存在硬碟碟片上的,而不是在盤體中的某個晶片中。因此,我們要寫固件,首先要確保硬碟的負道(存放固件的磁軌、UBA)沒有壞道。怎麼鑒別呢,拿到一個硬碟,通電時馬上仔細聽,看硬碟在啟動時(尋道自檢時)有沒有沙沙一類的磨擦聲,如果有,那個硬碟就不必修了。然後我們進到PC3K主介面,將硬碟跳為安全模式接入。這裏我又要提一下,所謂安全(工廠)模式,其實就一個作用:硬碟通電後不會自動起轉,必須由AT指令來喚醒。
接好硬碟後進入DSP模組,這時硬碟會自動起轉,開始自檢。如果正常的話,系統會找到硬碟的參數並在螢幕上部顯示出來。如果沒有,那麼硬碟肯定有問題啦。
我按照以下步驟來處理:
1
。電板正常否?換板試試
2
。載入LDRRAM試試。這裏我要強調一個問題,一個硬碟的固件版本由三部分組成
例如:2B020H1110522-CMBA-A5FBA。其中第一項是硬碟型號(一個條碼),第二項是由逗號格開的4個字母。這一項與固件版本有關,請儘量找相同的。第三項電板號與RAM有關,如果手上的固件沒有你需要的電板號,將硬碟電板換成與固件相符的也行。(當然,有些是可以通用的,看運氣了)。大家不要小看了電板號,要修敲盤的硬碟,這是注意點之一。載入LDRRAM以後,進入基本修復功能表。如果能正常進入,那麼就把固件列表讀出來看看,缺什麼就寫什麼進去。如果什麼都不缺,就做一下重定4模組,一般就OK了。如果不能正常進入,那就有很多情況了:
進入後只有硬碟參數,無型號、不能讀出固件表。可以再載入一次RAMLDR,注意是先載入RAM。如果RAM載入成功,會有一個短暫的載入過程(1---2秒),如果沒有,那麼載入失敗,就把硬碟斷一下電,試試剛才的操作。如果不行,退出DSP,硬碟斷一次電再進,你會有發現的。如果上面兩種方法還是不行的話,就做熱交換吧。
方法1:先找個好的同型號硬碟(安全模式)進入DSP,停轉硬碟,不拔電源線和資料線,將電板換到待修盤體,讀取固件列表。這招對美鑽比較有效,對星鑽就不行了
方法2:做完方法1後,載入待修硬碟的RAM,如果有1---3秒的載入過程後顯綠色提示,那就成功了。這時硬碟會有的一聲響。再載入LDR,成功的話基本上就可以讀寫固件啦。這裏我要特別說明的是,載入RAM的成功率與電板號相關,所以請儘量找相同的。如果沒有,將電板換到好的盤體上做一個RAMLDR!!!!
什麼?還不行,還是敲盤?TMD,看我的必殺技。在熱交換並載入RAMLDR後,退出DSP,硬碟斷一次電後再進DSP,載入LDRRAM(星鑽只載入LDR,進入基本修復菜單後再載入RAMLDR)。應該行了吧???還不行就只有兩條路了:A 換固件再試 B
這裏請務必注意,文中的載入順序按文中的出現順序進行。隨時聽硬碟有無的一聲,只要有了,就可以去讀固件列表,不必再進行後面的步驟。
另外,補充一點,給可憐的硬碟加個風扇吧。
修復Maxtor時,SELFSCAN使用的詳細方法:
1
、設為安全模式。
2
、載入LDRRAM檔,進入標準模式。
3
、檢查結構,記下不能正確讀出的模組編號,另外33#模組必記在內。
4
、寫入模組(前提是事先備份有好模組)。
5
、清除G-LISTP-LIST(有可能不成功)。
6
、選擇start Selfscan, 關電源,將跳設為正常模式再開電源。查看Selfscan狀態,約一分鐘就出現0000,若沒有出現0000,可能是前面沒有完全寫好模組或SA有壞(沒救了)。
7
、選擇Stop Selfscan
8
、關電源,並將跳線設為正常模式;打開電源,正常,OK
原理:開始Selfscan時,硬碟內部的管理程式會自動將許多內部參數初始化並寫入SA中,因此可以解決一些外部程式無法解決的問題
牌子型號:星鑽
故障現象:可正常認盤,不能分區格式化,很像是0道損壞樣的
.
判斷問題:PC3000at掃描會發現全部磁區無法正常訪問。查看G-LIST 發現有許多0 0 0的記錄。

解決方法:清除G-LIST,然後糾正 1-2-4-1 1-2-4-2 1-2-4-3 1-2-4-4
這裏面有很多沒有表明code版本號的固件程式,最好只先用ldrram.固件刷新就有可能不相容的.不然就沒救了的
!
makebad
這兩個命令,使用時要根據一定的情況來處理,例如有一種情況,就是硬碟的壞道是隨即發生的,特別是鑽石硬碟,盤體會有滴答滴答的響聲,但是使用和安裝系統都正常,這時就可以用makebad,會有奇效!!這些不穩定的磁區再通過寫零,就和新的一樣,筆者處理過上百個這樣的問題,對於其他的情況,就不詳細敍述了!總之這個命令是很牛的,但是千萬別亂用,要是硬碟損壞情款而定!!!

故障情況:硬碟啟動時候認盤很慢,等待大概1分鐘之後進入,並且報告Smart出錯,要按F1才能繼續。使用Fdisk分區軟體不能進行分區,換用DM專用程式,分區完成,但是不能格式化。使用MHDD對全盤進行掃描,發現UNC錯誤故障有1489個,ANMF錯誤故障78個,3%-4%以及97%-99%區域讀寫很慢,出現很多紅色的標記塊,其他的區域讀寫除故障錯誤外均正常。使用PC3000查看該盤的Glist表,顯示33789個,顯然已經超過保留值636,有被軟體處理壓縮的可能,或者是固件區模組有異常出錯。
維修過程:
使用PC3000對硬碟進行操作,把硬碟的Glist表清空。然後,對硬碟使用MHDD進行全盤掃描,並且打開寫零功能,記錄下出錯區域和讀寫慢的區域的LBA起始值。啟動PC3000對全盤進行掃描並且把壞區添加到Plist表,次數為4次,默認的時間把它改成90ms。處理完畢後,用Fdiskformat進行分區格式化,發現格式化時出錯,而且分區有一些區域很慢。為此,對全盤又進行一次低級格式化,然後用MHDD再進行掃描,記錄下讀寫慢的區域,還發現有6UNC的缺陷錯誤,估計是PC3000掃描的時候漏掃的缺陷錯誤。使用THDD自動進行修復,把漏掃的缺陷添加進Glist表。查看先前記錄的讀寫慢區域,和現在對比,發現記錄的情況基本一樣,由此鎖定範圍,對2%-5%96%100%進行掃描,並且把Remap功能打開,反復迴圈多次,紅色標記塊基本消失,變成了灰黑色,讀寫速度正常。但還是有一些紅色塊,出現的時間不定,經過十幾次的迴圈,發現紅色標記塊還有8個是不定期出現的,很不穩定。但是此時使用Fdiskformat對全盤進行格式化和分區都已經正常,啟動的時候檢測速度也很塊,F1報錯情況消失。筆者為安全起見,又使用PC3000的精確掃描功能,對讀寫慢的區域進行掃描,記錄下缺陷錯誤378個,退出後生成缺陷記錄檔,把它再寫入Plist表,為此維修結束,耗時6小時。
星鑽硬碟維修後的新發現  
小弟最近發現.維修星鑽硬碟後能找到盤後,結果測試全部是壞道.經過一翻研究發現是1磁頭壞了的原因.PC-3000現在沒有辦法關磁頭啊.請問周老師如何解決.謝謝了.
現在有好多星鑽盤故障一樣. 什麼時候能升級到關磁頭呢?

ACELAB
的技術員說過,Maxtor中只有星鑽可以關頭和關段。但由於程式是集成多種系列的,所以沒有特別加上這個功能。

目前你們可以試這麼一個方法:載入一個單磁頭的好盤代碼後,運行Selfscan,也許有奇跡發生。
Maxtor LDR
RAM文件下載 

http://www.rehdd.com/download/mx_ldr.zip
這裏面的檔是ACELAB技術支援區下載回來的。
命名根據是與模組內容有關,懷疑是內部位址轉換模組的版本號。我研究了一下,發現用1-2-1檢查固件結構時,第二個模組狀態表前面有類似字樣,如: 3AF5 3AF6
MHDD掃描硬碟,出現有規則的彩塊,誰知道怎麼回事?我的硬碟,邁拓金鑽四代,讀盤慢,用MHDD掃描,發現有很多紅色彩塊,且很有規律,斜紅狀排列,也就是說每隔一段就有一個壞塊,哪位仁兄能告訴是怎麼回事,怎麼修,不勝感激,必有重謝!!
你先低格一下或用DM清零。再不行的話,就說明有某個頭不穩定了。

Fujitsu MPG 有自檢聲不認盤的修復
Fujitsu MPG
系列
故障現象: 自檢聲正常,但系統檢測不到. 這種故障是導致Fujitsu IDE硬碟身敗名裂的主要原因.
解決辦法:

1
、將硬碟接入,運行相應程式。不管出現的紅色提示窗,直進到主功能表
2
、檢查內部結構。記下出錯的模組編號。
3
、選一相同Firmware的正常盤,讀出內部所有模組。
4
、將原來發現的出錯模組寫回待修盤。
下次重新通電時,硬碟就可以正常認出。
富士通重寫BIOS的操作步驟

1
、從好盤下載BIOS程式。取一個與待修硬碟相同BIOS版本的好盤,接入後進入相應工具的功能表。選 "Disc firmware zone"--"work with the rom"---"read rom to file",然後輸入一個檔案名(易記且有特點的),回車,約10秒鐘就可將該硬碟的BIOS讀出並存放於指定的檔上。
2
、不退出菜單,直接取下好盤,換上待寫BIOS的硬碟。當DRDY DSC 指示燈亮時,表示硬碟已經準備好。
3
、選功能表 "Disc firmware zone"--"work with the rom"---"Write ROM from file",選擇剛才指定的檔案名,回車。這個過程中硬碟自動停轉,然後再次起轉並自檢。約30秒鐘就可完成BIOS寫入。
MHDD
改容量
先用mhdd找出全好的29G,記下LBA是多少,然後HPA用命令,輸入全好的LBA就成了。




硬碟維修分析
硬碟維修步驟:
1
、首先檢查CMOS SETUP是否丟失了硬碟配置資訊。測量主板上COMS RAM電路是否為電池有故障,或元器件(如二極體、三極管、電阻、電容等)損壞等原因而使CMOS中的硬碟配置參數出錯。
2
、通過加電自測,若螢幕顯示錯誤資訊“1701”“Hard Disk Error”,說明硬碟確實有故障。但也可能是硬碟介面卡未插好、或者硬碟與硬碟適配器的插接處未插好、或者硬碟適配器有故障等。
3
、關機,拆開機蓋,測+5V+12V電源是否正常,電源盒風機是否轉動。以此來判斷是否外電路缺電。
4
、檢查信號電纜線,插頭與硬碟介面卡是否插好,有無插反或接觸不良。可嘗試交換一些電纜插頭試一下。
5
、採用替代法來確定故障部件。找一塊好硬碟介面卡(或多功能卡)與該硬碟介面卡比較,判斷是硬碟介面卡還是硬碟驅動器本身有問題。
6
、觀察步進電機端止檔銷是否卡死,如卡死,用手撥回起始位置。

以上幾個步驟,用戶需要仔細檢查、測試、分析,找出壞的元器件進行修理,或者更換硬碟介面卡。經以上的處理後,只要不是硬碟盤體本身損壞,僅僅是一般性的接插件的接觸不良或外電路故障則多數能夠迅速排除。
硬碟故障分析與處理步驟:
下面僅簡要介紹物理故障的分析與一般的處理步驟:

A
、測電壓法

該測量方法是在加是怕情況下,用萬用表測量部件或元件的各管腳之間對地的電壓大小,並將其與邏輯圖或其他參考點的政常電壓值進行比較。若電壓值與正常參考值之間相差較大,則該部件或元件有故障;若電壓正常,說明該部分完好,可轉入對其他部件或元件的測試。一般硬碟電源與軟碟插線一樣,四個線頭分別為+12V+5V-5V和地線。硬碟步進電機額定電壓為+12V。硬碟啟動時電流大,當電源穩壓不良時(電壓從12V下降到10.5V),會造成轉速不穩或啟動困難。通道系統板擴展槽上的電源電壓為+12V-12V+5V-5V。板上信號電壓的高電平應大於2.5V,低電平應小於0.5V。硬碟驅動器插頭、插座按照引腳的排列都有一份電壓表,高電平在2.5-3.0V之間。若高電平輸出小於3V,低電平輸出大於0.6V即為故障電平。邏輯是怦的測量可用示波器測量或者用邏輯筆估算。

B
、測電流法
如果有局部短路現象,則短路元件會升溫發熱並可能引起保險絲熔斷。將萬用表串入故障線路,核對電流是否超過正常值。硬碟驅動器介面卡上的晶片短路會導致系統析負載電流加大,驅動電機短路或驅動器短路會導致主機電源故障。硬碟電源+12V的工作電流應為1.1A左右。當硬碟驅動器負載電流加大時,會使硬碟啟動時好時壞。電機短路或負載過流輕則保險熔斷,重則導致電源塊、開關調整管損壞。在加大電流回路中可串入流假負載進行測量。如有保險的線路,則可斷開保險管一頭將表串入進行測量。在印刷板上的某晶片的電源線,可用刻刀或鋼鋸條割斷銅泊引線串入萬用表測量。電機插頭、電源插頭可從卡口裏將電源線起出來串入表測量。
C
、測電阻法:
該測量方法一般是用萬用表的電阻檔測量部件或元件的內阻,根據其阻值的大小或通斷情況,分析電路中的故障原因。一般元器件或部件的輸入引腳和輸出引腳對地或對電源都有一定的內阻,用普通萬用表測量,有很多情況都會出現正向電阻小,反向電阻大的情況。一般正向阻值在幾十歐姆至100歐姆左右,而反向電阻多在數百歐姆以上。但正向電阻決不會等於0或接近0,反向電阻也不會無窮大,否則就應懷疑管腳是否有短路或開路的情況。當斷定硬碟子系統的故障是在某一板卡或幾塊晶片時,則可用電阻法進行查找。關機停電,然後測量器件或板卡的通斷、開路短路、阻值大小等,以此來判斷故障點。若測量硬碟的步進電機繞組的直流電阻為24歐,則符合標稱值為正常;10歐左右為局部短路;0歐或幾歐為繞組短路燒毀。
硬碟驅動器的扁平電纜信號線常用通斷法進行測量。硬碟的電源線既可拔下單測也可線上並測其對地阻;如果無窮大,則為斷路;如果阻值小於10歐,則應懷疑局部短路,需做進一步的檢查。




電腦啟動過程詳解

 打開電源啟動機器幾乎是電腦愛好者每天必做的事情,面對螢幕上出現的一幅幅啟動畫面,我們一點兒也不會感到陌生,但是,電腦在顯示這些啟動畫面時都做了些什麼工作呢?相信有的朋友還不是很清楚,本文就來介紹一下從打開電源到出現Windows的藍天白雲時,電腦到底都幹了些什麼事情。
  首先讓我們來瞭解一些基本概念。第一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是直接與硬體打交道的底層代碼,它為作業系統提供了控制硬體設備的基本功能。BIOS包括有系統BIOS(即常說的主板BIOS)、顯卡BIOS和其他設備(例如IDE控制器、SCSI卡或網卡等)的BIOS,其中系統BIOS是本文要討論的主角,因為電腦的啟動過程正是在它的控制下進行的。BIOS一般被存放在ROM(唯讀存儲晶片)之中,即使在關機或掉電以後,這些代碼也不會消失。


  第二個基本概念是記憶體的位址,我們的機器中一般安裝有32MB64MB128MB記憶體,這些記憶體的每一個位元組都被賦予了一個位址,以便CPU訪問記憶體。32MB的位址範圍用十六進位數表示就是01FFFFFFH,其中0FFFFFH的低端1MB記憶體非常特殊,因為最初的8086處理器能夠訪問的記憶體最大只有1MB,這1MB的低端640KB被稱為基本記憶體,而A0000HBFFFFH要保留給顯示卡的顯存使用,C0000HFFFFFH則被保留給BIOS使用,其中系統BIOS一般佔用了最後的64KB或更多一點的空間,顯卡BIOS一般在C0000HC7FFFH處,IDE控制器的BIOSC8000HCBFFFH處。


  好了,下面我們就來仔細看看電腦的啟動過程吧。


  第一步:當我們按下電源開關時,電源就開始向主板和其他設備供電,此時電壓還不太穩定,主板上的控制晶片組會向CPU發出並保持一個RESET(重置)信號,讓CPU內部自動恢復到初始狀態,但CPU在此刻不會馬上執行指令。當晶片組檢測到電源已經開始穩定供電了(當然從不穩定到穩定的過程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它便撤去RESET信號(如果是手工按下電腦面板上的Reset按鈕來重啟機器,那麼鬆開該按鈕時晶片組就會撤去RESET信號),CPU馬上就從位址FFFF0H處開始執行指令,從前面的介紹可知,這個位址實際上在系統BIOS的位址範圍內,無論是Award BIOS還是AMI BIOS,放在這裏的只是一條跳轉指令,跳到系統BIOS中真正的啟動代碼處。


  第二步:系統BIOS的啟動代碼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進行POSTPowerOn Self Test,加電後自檢),POST的主要任務是檢測系統中一些關鍵設備是否存在和能否正常工作,例如記憶體和顯卡等設備。由於POST是最早進行的檢測過程,此時顯卡還沒有初始化,如果系統BIOS在進行POST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致命錯誤,例如沒有找到記憶體或者記憶體有問題(此時只會檢查640K常規記憶體),那麼系統BIOS就會直接控制喇叭發聲來報告錯誤,聲音的長短和次數代表了錯誤的類型。在正常情況下,POST過程進行得非常快,我們幾乎無法感覺到它的存在,POST結束之後就會調用其他代碼來進行更完整的硬體檢測。


  第三步:接下來系統BIOS將查找顯卡的BIOS,前面說過,存放顯卡BIOSROM晶片的起始位址通常設在C0000H處,系統BIOS在這個地方找到顯卡BIOS之後就調用它的初始化代碼,由顯卡BIOS來初始化顯卡,此時多數顯卡都會在螢幕上顯示出一些初始化資訊,介紹生產廠商、圖形晶片類型等內容,不過這個畫面幾乎是一閃而過。系統BIOS接著會查找其他設備的BIOS程式,找到之後同樣要調用這些BIOS內部的初始化代碼來初始化相關的設備。


  第四步:查找完所有其他設備的BIOS之後,系統BIOS將顯示出它自己的啟動畫面,其中包括有系統BIOS的類型、序列號和版本號等內容。


  第五步:接著系統BIOS將檢測和顯示CPU的類型和工作頻率,然後開始測試所有的RAM,並同時在螢幕上顯示記憶體測試的進度,我們可以在CMOS設置中自行決定使用簡單耗時少或者詳細耗時多的測試方式。


  第六步:記憶體測試通過之後,系統BIOS將開始檢測系統中安裝的一些標準硬體設備,包括硬碟、CDROM、串口、並口、軟盤機等設備,另外絕大多數較新版本的系統BIOS在這一過程中還要自動檢測和設置記憶體的定時參數、硬碟參數和訪問模式等。


  第七步:標準設備檢測完畢後,系統BIOS內部的支援即插即用的代碼將開始檢測和配置系統中安裝的即插即用設備,每找到一個設備之後,系統BIOS都會在螢幕上顯示出設備的名稱和型號等資訊,同時為該設備分配中斷、DMA通道和I/O埠等資源。


  第八步:到這一步為止,所有硬體都已經檢測配置完畢了,多數系統BIOS會重新清屏並在螢幕上方顯示出一個表格,其中概略地列出了系統中安裝的各種標準硬體設備,以及它們使用的資源和一些相關工作參數。


  第九步:接下來系統BIOS將更新ESCDExtended System Configuration Data,擴展系統配置資料)。ESCD是系統BIOS用來與作業系統交換硬體配置資訊的一種手段,這些資料被存放在CMOS(一小塊特殊的RAM,由主板上的電池來供電)之中。通常ESCD資料只在系統硬體配置發生改變後才會更新,所以不是每次啟動機器時我們都能夠看到“Update ESCD… Success”這樣的資訊,不過,某些主板的系統BIOS在保存ESCD資料時使用了與Windows 9x不相同的資料格式,於是Windows 9x在它自己的啟動過程中會把ESCD資料修改成自己的格式,但在下一次啟動機器時,即使硬體配置沒有發生改變,系統BIOS也會把ESCD的資料格式改回來,如此迴圈,將會導致在每次啟動機器時,系統BIOS都要更新一遍ESCD,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機器在每次啟動時都會顯示出相關資訊的原因。


  第十步: ESCD更新完畢後,系統BIOS的啟動代碼將進行它的最後一項工作,即根據用戶指定的啟動順序從軟碟、硬碟或光碟機啟動。以從C盤啟動為例,系統BIOS將讀取並執行硬碟上的主引導記錄,主引導記錄接著從分區表中找到第一個活動分區,然後讀取並執行這個活動分區的分區引導記錄,而分區引導記錄將負責讀取並執行IO.SYS,這是DOSWindows 9x最基本的系統檔。Windows 9xIO.SYS首先要初始化一些重要的系統資料,然後就顯示出我們熟悉的藍天白雲,在這幅畫面之下,Windows將繼續進行DOS部分和GUI(圖形用戶介面)部分的引導和初始化工作。


  如果系統之中安裝有引導多種作業系統的工具軟體,通常主引導記錄將被替換成該軟體的引導代碼,這些代碼將允許用戶選擇一種作業系統,然後讀取並執行該作業系統的基本引導代碼(DOSWindows的基本引導代碼就是分區引導記錄)。  上面介紹的便是電腦在打開電源開關(或按Reset鍵)進行冷啟動時所要完成的各種初始化工作,如果我們在DOS下按CtrlAltDel組合鍵(或從Windows中選擇重新啟動電腦)來進行熱啟動,那麼POST過程將被跳過去,直接從第三步開始,另外第五步的檢測CPU和記憶體測試也不會再進行。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冷啟動還是熱啟動,系統BIOS都一次又一次地重複進行著這些我們平時並不太注意的事情,然而正是這些單調的硬體檢測步驟為我們能夠正常使用電腦提供了基礎。





硬碟維修教材
一:結構:
1
:電源介面:接線柱有斷裂現象
2
IDE介面:插針有斷裂、縮回、虛焊現象
3
:跳線:用於設置MASTER/SLAVE
4
:主軸電機驅動

5
:磁頭伺服定位驅動
6
:讀寫電路、選頭電路
7
:前置放大電路
8
:控制電路:控制硬碟的初始化、加電、啟動主軸電機、加電初始尋道、定位、讀寫。
9
BIOS,裏面固化了軟體,與主板的BIOS起類似的作用
10
:快取記憶體:256K-2M,是硬碟與外部匯流排交換資料的場所,硬碟將磁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後通過緩存一次次地填充與清空,一步步地按PCI匯流排的週期送出。
二:硬碟新技術
RAID
技術:用於提高速度,性能及資料安全性,由多塊廉價硬碟構成的冗餘陣列。其中一塊硬碟出問題並不影響系統工作。
介面:分為SCSI類和ATA
DMA
模式:資料不經過CPU,直接在硬碟和記憶體之間傳送,ULTRA DMAINTELQUANTUMSEAGATE等三家公司提出,分為ULTRA DMA 33/66/100,與IDE相容。
SERIAL ATA
:即串列ATA,是INTEL公司發佈的,在同一時間內只會有一位資料傳輸,用四個針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第一針發出、第二針接收、第三針供電、第四針地線。
使用DMA 66/100的條件:首先,硬碟必須支持久ULTRA DMA;其次:主板必須支持ULTRA DMA;再次:作業系統必須安裝有相應的驅動程式;最後:必須使用80 針專用資料線;另外CMOS的相應設置應打開、不要將普通光碟機與UDMA硬碟接在同一個口上、主板本身的相容性問題也可能使DMA工作不正常,對不支援DMA的硬碟或光碟機設置了DMA可能會導致死機。
三:機械部分:
電機:無刷直流電機、音圈電機
磁頭:工作時,飛行狀態,與盤面相距0.2-0.5uM
碟片:盤體由多個碟片疊加在一起,每個碟片有上下兩個磁面,

磁面:所有磁面上相同大小的同心圓構成一個柱面。
磁軌:每個磁面被劃分為成若干個磁軌
磁區:每個磁軌再被劃分成若干個磁區,每個扇512個位元組。
四:技術指標
容量=柱面數X磁頭數X磁區數X512位元組,單碟容量,
轉速:45005400720010000/
平均尋道時間:磁頭從初始位置移動到目標位置所需時間
五:資料的組織與存貯
1
:物理磁區:用磁面、磁軌、磁區三個參數來表示磁片上的某一區域
2
:邏輯磁區:為操作上的方便,作業系統用一個數位來表示分配的磁區
3
:簇:FAT檔系統將一個或多個磁區組織成一個簇。簇是檔系統進行資料讀寫操作的最小單位。簇的大小不僅與硬碟的容量大小有關,而且還與FAT檔系統的模式有關,FAT模式有FAT /16/32兩種。
六:硬碟的操作
1
:低級格式化:對硬碟劃分磁軌和磁區,在磁區的位址域上標注位址資訊,並剔出壞道。
2
:分區,即FDISK:將硬碟劃分為多個分區。同時把主引導記錄MBR寫到硬碟的主引導磁區,即0柱面、0磁頭、1磁區,啟動一個分區。
3
:格式化formAT:在DOS分區空間劃分邏輯磁區,生成DOS引導磁區(即邏輯0磁區)DBR、檔分配表FAT和檔目錄表FDT
資料資訊由MBRDBRFATFDT和資料區組成。MBR用於硬碟啟動時將系統控制權轉給用戶指定的、並在分區表中登記了的某個作業系統區。
七:FAT16檔系統的資料組織結構:
MBRDBRFAT1FAT2
根目錄FDT資料區。。。。
MBR
處於0柱面、0磁頭、1磁區,DBR處於0柱面、1磁頭、1磁區(即邏輯0磁區),FAT1從邏輯1磁區開始。
FAT32
檔系統的資料組織結構:
MBRDBRDBR
副本保留磁區FAT1FAT2根目錄FDT資料區。。。。
DBR
從邏輯0磁區開始,DBR副本從邏輯6磁區開始,FAT1從邏輯32磁區開始
注:硬碟的FAT1FAT2、和根FDT的大小及起止磁區並不固定,它與邏輯盤容量有關,根目錄FDT的大小總為32個磁區
八:NTFS檔系統,用於WINDOWS NT的檔系統。
九:寫補償(PRECOMP),著陸區(LANDS
1
:寫補償:隨著磁軌向盤中心的發展,磁區的有效面積減小,當向磁片寫入資料時,由於磁翻轉的影響可能使相鄰的資料之間相互干涉而產生寫錯誤,為了在內圈較小直徑的磁軌上改善資料的寫性能,當寫入資料時,先進行人為的反方向偏移。用以減小寫電流,即寫入預補償。
2
:著陸區:關機時硬碟磁頭應優先停放的內圈柱面號,該柱面並不存放資料
十:低級格式化
1
:也稱物理格式化;用於測試硬碟介質;為硬碟的每個磁軌按指定的交錯因數間隔安排磁區;通過低格,將磁區ID放置在每個磁軌上,完成對磁區的設置;對磁片表面進行測試,對已損壞的磁軌和磁區作標記;給硬碟中的每個磁區寫入某一ASCII字元。
2
:因長期使用,硬碟上會出現一些壞磁區,這是由於磁區ID丟失引起的,磁區ID是用於區別各個磁區的,作為磁化的映象標記到磁片上,但它也會因長時間的使用而逐漸消失,低級格式化是微機用於刷新磁片上ID的惟一辦法,不能用formAT替代。
3
:間隔因數:是硬碟在讀寫週期中按邏輯順序讀寫磁區之間的物理號間隔數,即正在讀寫磁區的物理號與緊接將要讀取的物理號之間的差值。如果間隔因數為1,則資料在磁片上是按磁區順序連續存放的,磁頭從硬碟上讀取資料時,當其讀完其中一個磁區的內容轉至下一個相鄰磁區上時,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在這期間,磁頭已經轉過了該相鄰磁區一個角度,如果要再讀取該相鄰扇上的資料,磁頭只有等到該磁區再轉過來時才能進行讀取,這樣,讀取一個磁區的資料所花費的時間與硬碟的轉速不相匹配,則讀取一個完整的磁軌資料,實際上硬碟需要轉多圈。
十一:硬碟優化工具:REGCLEANER:清理註冊表垃圾,DISKCLEAN清除垃圾檔,CLEAN SYSTEM DIRECTORY,清除DLL檔垃圾,safeclean utilities:清理垃圾檔,system mechanic,系統機械師,不僅能清除垃圾檔,也能對系統性能進行優化,cleansweep,norton的產品,功能強大全面,被收錄到norton system works 2000/2001中。
十二:norton utilities2000:可用於磁片加速、修正磁片錯誤、NDD(norton disk doctor )
十三:用MIRRORUNformAT備份和恢復
MBR
1
:備份MBRC:\>mirror/partn,此後,系統將詢問用戶要把硬碟分區表保存在哪個軟碟上,並提示用戶將一格式化過的軟碟插入軟盤機,回車後即可在指定的軟碟上建立一個名為partn.fil的檔,該檔就是硬碟的MBR資訊。

2
MBR的恢復:用軟碟啟動電腦,然後插入裝有partn.filunformat的軟碟,鍵入命令unformat /partn,即可將保存在軟碟上的MBR資訊恢復到硬碟上。
十四:用KV3000備份與恢復MBRDBR
1
:用kv3000/B備份MBR,運行該命令後,會在該功能表的最下麵提示將備份硬碟的分區表,插入已格式化的軟碟,按‘Y’後,將硬碟分區表存入該軟碟中,其檔案名為hdpt.dat

2
:如果硬碟有引導區病毒,可以用以下命令備份清除病毒之前的MBR,即kv3000/k,這種格式能夠清除所有引導區型的病毒,並在清除主引導區病毒之前,將已染毒的主引導資訊備份在軟碟A:上,其檔案名為:HDPT.VIRHDPT.VIR檔是預防原硬碟的主引導資訊中有某種加鎖的密碼也在清除病毒時被解除的情況,對於這種清毒後其加鎖的密碼也被清除的MBR,即使備份了也沒有任何用處,若發現這種情況,則應使用該命令格式對清除主引導區病毒前的MBR進行備份,如果此後再發現清除病毒後的硬碟不能引導,即可使用由上述命令格式備份的HDPT.VIR檔,將其原樣恢復到硬碟,然後想其他的辦法修復有毒的主引導磁區資訊。
3
MBR的恢復:kv3000/bKV3000/hdpt.dat恢復,kv3000/k可用kv3000/hdpt.vir來恢復,
十五:用NORTON製作保存系統資訊區資料的應急盤,應急盤中包括硬碟分區表、引導資訊、CMOS配置等硬碟的關鍵資料區資訊。PCTOOLSEDISK.EXEBOOTSAFE.EXE也可製作應急盤。
十六:ghost
1
:可以創建軍硬碟鏡像備份檔案

2
:可以將備份恢復到原硬碟上
3
:支持FAT16FAT32NTFSOS/2等多種分區的硬碟備份
4
:支技WIN9XNTUNIXNOVELL等系統下的硬碟備份
5
:可以將備份恢復到別的硬碟上
6
:在複製過程中自動分區閉幕式格式化目的硬碟
7
:可以實現多系統的網路安裝
十七:硬碟的引導流程:
載入MBR---確認分區---載入DBR---執行DBR引導程式---載入系統檔
十八:硬碟的物理故障
由自檢時的出錯資訊來看
1
:自檢不通過,且硬碟指示燈不亮,顯示資訊為:hard disk errorhdd controller error ,該故障可能是主引導記錄損壞、電路板壞、連接電纜壞。
2
:若自檢後顯示:disk boot failure , track 0 bad, 可能是0磁軌損壞
3
:若自檢能通過,開機後顯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invalid partition table ,一般是硬碟主引導區記錄出錯,可能的原因有:沒有指定活動分區,有多個活動分區標誌(自舉標誌),結束標誌(55AA)丟失,主引導記錄因用戶意外操作或因病毒破壞。
4
:若顯示:error load operation system ,missing operation system ,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disk boot failure.一般是由於DOS引導磁區的錯誤引起的。當硬碟的主引導分區檢查正確後,根據可自舉分區中指出的分區起始位址讀DOS系統引導磁區,若讀操作失敗,則給出error load operation system 的出錯資訊,若能正確讀出DOS引導磁區,則系統將檢杳引導磁區的最後兩個位元組是否為有效標誌“55AA”,若不是則給出“missing operation system "的出錯資訊,如果DOS引導磁區中隱含檔案名資訊被破壞,或者引導程式從磁片根目錄的開始磁區讀取的前兩個檔案名不是當前DOS版本的兩個系統隱含檔,出錯資訊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如果DOS引導磁區記錄格式或系統檔因某種原因被破壞,被引導程式讀入記憶體時發生讀操作錯誤,則出錯資訊為:disk boot failure.對於這類固障,可使用DOS命令“sys c:”或者PCTOOLSNORTON等工具軟體進行修復。
十九:用KV3000修復硬碟分區表:執行KV3000後,在主功能表上按F10鍵,即可對系統的有關參數和硬碟分區表快速測試,如果分區表不正常,KV3000會先將壞分區表保存到軟碟上,然後再自動重建硬碟分區表,使其起死回生。如果硬碟只有一個分區,且FAT表、BOOT區資訊又被病毒嚴重破壞,那麼該功能即使恢復了分區表,盤上的資料也不能完全恢復,更不能從C:盤引導系統,如果有多個分區,一般情況下,KV3000能找到沒有被破壞的分區,在重建分區表後,可恢復那些完好分區裏的資料。
二十:恢復被CIH病毒破壞的C:資料,一般來說C:盤資料基本無法恢復,DEF:等盤是可以恢復的。
1
:用KV3000F10F6
2
:把硬碟取下來,作為從盤掛到其他機器中,運行最新版的NORTON DISK DOCTOR或其他的硬碟修復工具,也許能找到丟失的擴展分區。
3
FDISK/MBR,重寫主引導磁區,此法可能會丟失硬碟中的資料,只能在萬不得已時使用,注意不要在多於四個分區的硬碟上使用,也不要在安裝了COMMANDER等多作業系統管理軟體的硬碟上使用。
二一:用PCTOOLS中的DISKFIX修正磁片錯誤:能自動修復損壞磁片物理的或邏輯存儲結構上的錯誤,包括無效的或受到破壞的主分區表,受到破壞的硬碟主引導程式或標誌,無效或受到破壞的擴充分區表,無效引導區,無效或受到破壞的DOS引導程式序及DOS的參數塊表(BPB),壞引導記錄標誌,壞檔分配表,FAT中無效介質說明,交叉鏈結檔分配錯,檔簇鏈中的壞磁區或其他磁片邏輯結構部題等。
二二:用NORTON systemworks 修正磁片錯誤:用於系統檢測和磁片維護的集成化工具軟體,可修正磁片錯誤,可資料保護,也具有對作業系統出現的錯誤進行檢測和修正的能力。norton antivirus病毒防治,norton cleansweep清除磁片垃圾,norton crashgard系統保護,norton ghost 磁片備份工具,norton utilities磁片維護工具,norton system check系統錯誤檢測及修正,可用於檢測和修正windows的註冊表、系統配置以及磁片錯誤。
二三:硬碟失效固障檢測流程:
1
:用軟碟啟動試讀硬碟,如能讀硬碟,設法修復MBRDBR
2
:如不讀硬碟,使用FDISK或其他可讀取MBR的軟體看系統是否承認硬碟,或進入CMOS SETUP的自動檢測功能看系統是否承認硬碟,如不承認硬碟,用替換法檢查硬碟接插件和硬碟本身,並查看CMOS中是否能對硬碟設置格式化參數。

3
:如能承認硬碟,用FDISKNORTON等工具軟體檢查MBR中的分區表,如MBR中無分區表,設法重建分區表
4
:如MBR中有分區表,查看分區表是否正常,如不正常,修復分區表
5
:如分區表正常,試著從硬碟引導系統,如不能引導,用SYSNORTON等工具軟體修復DBR並重建系統檔
6
:若還不能正常讀取硬碟上的檔,則可能是FATFDT損壞。
二四:FDISK/MBR
FDISK寫硬碟的MBR是有條件的,它們都要依檢驗標誌而確定,硬碟作低級格式化後,第一物理磁區位移1FE-1FFH處的值為0000或其他的初始代碼,FDISK檢測出該單元為非“55AA”例行寫MBR及檢驗標誌,此後運行FDISK命令,若檢驗標誌完好,則不再對硬碟做寫MBR的操作,也不再寫檢驗標誌,僅登錄分區表及初始化DBR等磁區,可見,當硬碟的MBR受損,而檢驗標誌“55AA”完好,常規的FDISK命令將例行不做MBR寫操作,此時,有問題的MBR依然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用FDISK對硬碟重建分區表並作高級格式化,仍然無法從硬碟啟動。FDISK/MBR命令執行後,不管硬碟上的原有條件如何,即使其檢驗標誌完整無缺,也要向硬碟寫入MBR,使用該命令可在不破壞硬碟原有資料檔案的情況下,快速地重建主引導程式和分區表,這對於MBR受損,但檢驗標誌完好的硬碟,即可解決問題。
二五:不丟失原有資料用FDISK重建硬碟MBR
當硬碟的MBR被損壞後,如簡單地用FDISK重建,則會徹底破壞硬碟中的原有資料,這是因為在MBR重建過程中,會對硬碟的DOS引導區,或者FAT表區及檔目錄區等關鍵磁區進行寫某一固定資料00H001H06H,以確保formAT能對磁片順利進行格式化。因此在用FDISK重建硬碟MBR的過程中,如果能阻止對硬碟DBRFAT表區及檔目錄區等關鍵磁區進行的寫固定數操作,就可以在不破壞原來硬碟資料的情況下方便地重建硬碟的MBR

二六:用KV3000修復硬碟系統資訊區資料:KV3000具有備份硬碟MBR和重建分區表的功能,當硬碟的分區表損壞,硬碟失效時,可用KV3000。可處複硬碟系統資訊區資料的幾種情況:
1
DOS引導區的資料完好,硬碟分區表丟失,
2
DOS引導區內的資料完好,硬碟分區表損壞
3
:分區表55AA標誌丟失,不能進入硬碟
4
:分區表被病毒加密,致使不能進入硬碟
5
:分區表被病毒搬移在隱含磁區內的另一磁區上,原分區表被病毒加密,不能進入硬碟,必須重建分區表。
6
:硬碟分區為CDE:。。。。等幾個邏輯盤,硬碟的MBRC:盤的DBRFAT表、FDT表丟失,不能進入硬碟。KV3000可恢復DE:。。。等幾個邏輯盤,原C:盤上的資料不能恢復,資料恢復後,建議用戶將DE:。。。。等幾個邏輯盤上的資料備份出,然後重新對硬碟分區,再高級格式化硬碟。
7
:如果硬碟僅分區成一個C:盤,硬碟的MBRDBR損壞丟失,不能進入硬碟,這種情況下KV3000能重建分區表,恢復硬碟上的資料,但不能從硬碟引導系統,建議用戶從軟碟引導系統,備份出資料後,再高級格式化硬碟。
8
:如果硬碟僅分區成一個C:盤,硬碟的MBRDBRFAT表、FDT表損壞或丟失,不能進入硬碟,這種情況下KV3000只能重建分區表,但資料已無法恢復,建議重新對硬碟做高級格式化。
硬碟的主引導資訊位於硬碟的0柱面、0磁頭、1磁區、屬隱含磁區,在DOS下不能直接看到,KV3000提供了直接查看隱含磁區的功能。執行KV3000,按下F6查看。可看到不能引導的硬碟隱含磁區,查看引導程式和分區表是否正常。常見的主引導資訊有3項關鍵代碼:硬碟主引導程式是第一關鍵代碼,即FA 33 C0等;硬碟分區表是第2關鍵代碼,即80 01 01等;最後兩位元組第三關鍵代碼,即55AA
如果硬碟主引導程式或分區表損壞,硬碟可能會不能自引導或軟碟引導後也不能進入硬碟,可以考慮用軟碟引導系統,按F6進入硬碟隱含磁區,利用翻頁鍵在硬碟的引含磁區內查找,看看是否能找到被引導磁區病毒移位元了的硬碟主引導資訊,有時外來新病毒佔用加加密了001磁區,將原主引導資訊移到其後某一空閒隱含磁區上,這時我們只要再移回去,即可恢復主引導資訊。上面提到的第一關鍵代碼可用“KV3000/K”的格式修復和生成,這裏我們查看的主要是第二第三關鍵代碼,如有,可在磁區表中出現閃動的紅色“80”“55AA”,並響一聲來提示你,下面會出現一行提示:F9=SAVE TO SIDE 0 CYLINDER 0 SECTOR 1!!!,這時按一下F9鍵,就可將剛找到的原硬碟的引導資訊,覆蓋到硬碟001磁區,然後機器會重新引導硬碟,恢復硬碟的啟動性能,或軟碟引導後會進入硬碟。
有時硬碟能啟動,利用KV3000查毒時,報告記憶體有病毒,如果用軟碟啟動機器後卻不能進入硬碟,表明硬碟分區表已被病毒加密,可運行KV3000,按下F6查看硬碟001磁區主引導區資訊是否已被新病毒加密,如果看到的有很大差別,那麼這個表已被病毒加密,備份出來也無用,這時應再用硬碟自行引導,硬碟引導區的病毒被啟動,度駐留到記憶體,在記憶體有病毒的情況下,用F6功能查看,如看到的是病毒已經將硬碟的主引導資訊解密而顯示正常了,這時,再按“S”鍵,將病毒自行解密的硬碟主引導資訊備份到A:盤,備份完後,用完好的軟碟引導機器,執行“KV3000/HDPTDAT”命令,即可將剛備份的的正常的主引導資訊恢復到硬碟,然後,再用“KV3000/K”命令,將已染到軟碟的引導區病毒殺掉,重新引導機器後,一切將會正常。
KV3000重建硬碟分區表,在操作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如果恢復了硬碟的主引導資訊,軟碟引導後,可進入硬碟,但硬碟還不能引導,這有可能是硬碟DOS引導資訊損壞或DOS的三個引導檔壞,這時用戶可用無毒系統軟碟冷啟動機器,運行“SYS C命令傳遞DOS系統,那麼基本上所有因硬碟主引導資訊損壞,或因硬碟011磁區DOS引導資訊損壞,以及因DOS三個引導檔壞的原因而不能啟動硬碟的故障都可解決;2:一般情況下,硬碟的隱含磁區只有0柱、0頭、1扇有用,是主引導區,002扇以後的隱含磁區是空閒區,部分病毒主體有進隱藏在這些空閒磁區內,但是,只要001扇中的病毒初始化部分被殺毒軟體殺掉,再無法調用,那麼這些病毒主體成了無頭僵屍,不必擔心;3:重建分區之前,必須用“KV3000/B”的格式,將當前硬碟0柱面、0磁頭、1磁區的內容先備份到另一軟碟上,一旦修復失敗,可用“KV3000/HDPTDAT”的方法將軟碟上的原備份再返回到硬碟,恢復硬碟的原來狀態。下面就開始重建工作:
執行KV3000,當主功能表出現後,按下F10,就可對系統的有關參數和硬碟的分區表快速測試,如果硬碟的分區表不正常,KV3000會將壞分區表保存到軟碟上,再自動重建硬碟分區表,使硬碟起死回生。
如果硬碟只有一個分區,且這個盤已被病毒嚴重破壞,檔分配表FAT、根檔目錄表FDT、嚴重損壞、資料已經沒有了,那麼這個功能即使恢復了C:盤分區表,也不能使C:盤引導,資料也不能恢復了。如果硬碟有DE:。。。。等幾個分區,一般情況下,KV3000能找回後面幾個沒有被破壞掉的分區,重建一個新的硬碟分區表,然後再用DOS系統軟碟引導機器後,就可進入DE:等幾個分區,將資料備份出來後,再將硬碟重新分區格式化。具體方法如下:
啟動KV3000,按下F10,即進入一測試畫面,首先測試並顯示當前系統的部分資訊,最後檢測硬碟分區表,如果正常,則顯示:HARD DISK PARTITION OKPRESS ANY KEY TO RETURN。。。。
如果顯示no hard disk partition table (no 80),use f6=view fdpt,該螢幕的意思是,沒有硬碟分區表,或沒有引導標誌“80”,可用F6功能再查看硬碟分區表;如顯示:no '55aa' in hard disk partition table .use f6=view hdpt,該螢幕提示資訊的意思是,在硬碟分區表上,沒有分區有效標誌,“55AA”,可用F6功能查看硬碟分區表。
二七:用DISKMAN修復硬碟分區表:
最新版本為V1.20 BATA3,使用該軟體可以手工修改硬碟分區表中包括邏輯分區在內的所有資料,能重建被破壞的分區表,可以按使用者的意願分區,從而使一個硬碟多個作業系統共存。
用手工修改錯誤的分區表的參數的方法:啟動軟體後,讀出分區表後及更新硬碟分區表之前,它會自動檢查硬碟分區參數,並在發現不合理參數時逐一給出提示,發現錯誤之後,你可以手工修改錯誤的參數,方法是:用游標上下鍵盤選擇要修改的分區,按F11鍵進入修改關態,在彈出的修改分區參數視窗中,將游標移動到要修改的參數項,鍵入設定的值後,選確定,退出即可,對修改過的分區,其字型大小旁邊被標記上藍色的字母M,如果分區的大小或位置被改動過,該分區將被視為新建立的分區,其序號旁的標誌變為紅色的字母N,存檔後,該分區的原始引導記錄將不再起作用或被覆蓋。
注意:不要隨便更改分區大小,特別是修改分區起始柱面,起始磁區,起始磁頭參數,這會造邏輯盤資料的丟失,因為DISKMAN不能無損調整分區。
二八:用DISKMAN重建分區表:
如果硬碟分區表被分區調整軟體或病毒嚴重破壞,引起硬碟和系統癱瘓,DISKMAN可能過未被破壞的分區引導記錄資訊重新建立分區表,在功能表的工具欄中選擇重建分區”DISKMAN即可開始搜索並重建分區,DISKMAN將首先搜索0柱面0磁頭,從2磁區開始的隱含磁區,尋找被病毒挪動過的分區表,接下來搜索每個磁頭的第一個磁區,搜索過程可以採用自動或交互兩種方式進行,自動方式保留發現的每一個磁區,適用於大多數情況,對話模式對發現的每一個分區都給出提示,由用戶選擇是否保留,當自動方式重建的分區表不正確時,可以採用對話模式重新搜索,如果重新找回分區,上面的資料都能保留。

二九:DISKMAN分區表資料的保存和恢復:
啟動DISKMAN後按F9鍵,輸入檔案名,插入軟碟後選擇確定即可,如需還原,只需按F10鍵,按提示操作,即可將硬碟分區資訊完全恢復。
此外,DISKMAN能還建立分區,啟動分區,刪除分區,隱藏分區,查看任意磁區資料,還有回溯功能。
三十:硬碟鎖死固障的處理:

由於用戶的誤操作或病毒感染,硬碟可能會產生邏輯鎖固障,其中最的是主動邏輯鎖,這種故障是因為硬碟分區表參數被修改成了一個閉環,電腦在引導過程中,由於IO.SYS檔中有一個很關鍵的程式SYSINT-I,它在系統啟動中很固執,非要去讀硬碟的每一個分區表,而且不把每一個分區表讀完勢不甘休。如果碰上分區表是迴圈的,就鎖死了。其現象是,只要故障硬碟安裝在電腦中,就無法從硬碟軟盤機啟動動系統,即使把故障硬碟安裝成從屬IDE設備,同樣會導致正常軟硬體都無法引導機器,DM能夠繞過BIOS對硬碟的檢測,能夠自已查找硬碟的軟體。用DM修復的方法為:把DM拷到一個好的硬碟上,接上壞硬碟,開機,進入CMOS,除好硬碟外,其他的IDE都設為“NONE”保存設置後重新啟動電腦,進入DOS,運行DM,選中壞硬碟,分區格式化,完成後再重新啟動電腦,進CMOS,識別硬碟或設為AUTO,保存設置後重新啟動電腦即可。
三一:硬碟出現壞道後的外理:
常用的辦法有:用WINDOWS提供的磁片表面掃描命含修復;用DOS/WINDOWS命令SCANDISK修復;用formAT重新格式化硬碟;重新分區,將壞道隔離在一個邏緝盤上不使用;用PARTITION修復;用NORTON工具的WIPEINFO修復,對硬碟低級格式化後再分區,高級格式化。
三二:硬碟“0”磁軌損壞的修復:
如果在對硬碟低級格式化時報告“0”磁軌損壞,實際上是“0”磁軌損壞有兩種可能:一種是0柱面、0磁頭損壞、造成MBR不能寫入;另一種是0柱面、1磁頭(或者是在硬碟分區時指定的邏輯0磁區)損壞,造成DBR不能寫入。這兩種情況都可以用軟體的方法進行修復。“0”磁軌損壞有多種原因,如果是邏輯0磁軌ID標識丟失或損壞,DOS是無法使用它們的,而低級格式化能夠恢復硬碟的磁區ID,低級格式化硬碟的過程中包含了介質的合格校驗。對於0柱面、0磁頭、1磁區上的硬碟主引導磁區MBR物理性損傷的處理有現種方法:其一是修改FDISKEXEROM-BIOS中的INT19H以及MSDOSSYS的程式,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操作困難;另一辦法是調整磁頭分配邏輯,要求在100級超淨空間中打開盤體操作操作。如果不是硬碟的主引導扇區(MBR)損壞,而僅僅是DOS引導磁區(DBR)損壞,可以用PARTITION MAGIC來處理或用PCTOOLSDE命令修復。MBRDBR磁區不一樣,MBR磁區是微機系統硬性規定的與所裝載的作業系統無關的磁區,它必須位於硬碟的0柱面、0磁頭、1磁區;而DBR磁區是用戶在使用作業系統命令FDISKformAT對硬碟進行分區和格式化時,用戶自已定義的邏輯0磁區。
三三:用BADcopy拯救物理損傷磁片中的資料:
BADCOPY
是一個專門從有問題的磁片中拯救資料檔案的工具,它可以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盡可能地讀出任何軟碟、硬碟或光碟中的受損檔,並對實在無法讀出的檔進行智慧修復。最新版本是BADCOPY99V20版。
三四:用EASYRECOVERY恢復丟失的資料:
該軟體可以恢復硬碟中的引導記錄、BIOS參數資料塊、分區表、FAT表、引導區等。當硬碟由於斷電或瞬間電流衝擊造成的資料毀壞,由於程式的非正常操作或系統故障造成的資料毀壞,受病毒侵害,被誤格式化或者誤刪除分區表等情況造成硬碟資料丟失的時候,EASY可以通過以下的修復功能來恢復資料:
修復主引導磁區(MBR
修復BIOS參數塊(BPB
修復分區表
修復檔分配表(FAT
修復根目錄
三五:FINALDATA恢復丟失資料:
可以恢復丟失的資料檔案、主引導記錄(MBR)、DOS引導磁區(DBR)、FAT表及SHIFT+DELETE組合鍵刪除的檔。
三六:其他的資料恢復軟體還有:recoverNTrecover4a1,lost&found等。
三七:用軟體法使老主板使用大硬碟
EZ-DRIVE
:西部資料IDE硬碟的分區和格式化軟體,支援FAT16/FAT32/NTFS分區,也可用於其他品牌的IDE硬碟。用時首先要看跳線是否設為,開機後進入BIOS檢查驅動器設置是否正確。EZ-DRIVE只能在純DOS方式下運行,事先要作一啟動盤,並將ez.exeezhelp.bin檔拷入該軟碟。用軟碟啟動機器,運行EZ.EXE.

 
標籤:
瀏覽次數:1367    人氣指數:1567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按Word符號表沒反應,符號不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印字頭
 
住戶回應
 
時間:2010-05-02 19:11
她, 99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