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5,667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2292973
欣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雨思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孤獨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藏
作者:
欣
日期: 2013.07.31 天氣:
心情:
你脫離了莽撞的年紀,
開始學會了耐心,
更明白了以前不明瞭的許多事,
而其中最珍貴的是,
你還學會珍惜。
愛過人、也被人愛過,
被傷害過,也同樣傷害過別人……
而這些,都豐富了你的生命。
這些,都讓你變成了現在的自己。
你開始試著靠自己去定義時間的意義,
不再當它是阻礙,而是一種助力。
--肆一
藏
發現那只紙箱,
才驚覺自己的某些行為愈來愈像母親與祖母。
高齡九十四的阿嬤雖然失明仍然保存「藏東西」癖好,
眼前的姑且不提,
就說四五十年前她兩眼炯炯有神、身手矯捷
還是個年輕祖母的那時候;
轄區內有五個孫子,
皮的皮、懶的懶,愛哭的愛哭、貪吃的貪吃。
很快地,她制定「鞭子與胡蘿蔔」規章予以管教。
鞭子,無須贅言,胡蘿蔔,
換算成當年物資就是蕃薯餅、蜜餞、果子及金柑仔糖等零食。
祖母雖不識字卻是個精算高手,
她對孩童的咀嚼、消化能力甚有研究,
其名言是:鐵塊放入小孩嘴裡都會溶,
還說我們「餓到青狂狂,連桌腳嘛強強欲拖去嚼」。
因此,為了延緩零食被吃光的時間,
她最愛買一小包硬梆梆的金柑仔糖犒賞「員工」,
經濟實惠,最適合用來驅趕小鬼。
我們領得那粒深褐或五彩的小糖球,
必定立刻放入口中以免滾落於地找不著,
癡癡地吮吸一會兒後,
忍不住從嘴裡掏出來觀看它被溶解的程度,
如掏眼珠般小心翼翼,通常是,
放回嘴裡沒多久,它就溶光了。
溶光了,當然再去討一顆!
不約而同,五個小鬼又纏上來,
阿嬤兇巴巴地說:「沒有就是沒有!」
於是耍賴的耍賴、跺腳的跺腳,
年紀小的乾脆躺在地上哭喊、翻滾,狀甚痛苦;
阿嬤掏出口袋以證明所言不假
──這真是重要的一刻,同時啟發我們兩件事理:
一、大人會說謊,二、糖果被藏起來了。
小鬼們一哄而散,跑入屋內,
在客廳、穀倉、眠床、密腳、衣櫥分頭翻找,
齊力「抄家」,終於抄出日曆紙包著的糖球,
一人一顆,剩餘的放回原處
──當然,沒多久,被移往他處,
再不久,又換一處,直到只剩那張薄薄的日曆紙。
藏匿與搜尋的戲碼不斷上演,阿嬤的手法愈來愈複雜,
我們破解的功夫也愈來愈純熟,
甚至出現馬戲團才看得到的疊羅漢
或體育老師不敢教的民俗雜技。
問題來了,阿嬤刻意追求高難度的分批藏匿術,
以致連她自己都忘了還有一些藏在哪裡?
每隔一段時日,
總會在穀倉一角找到長滿青霉的椪柑兩個,
在棉被縫隙看到黏成一團的五顆糖果
或在碗櫥頂端一頂斗笠下發現四片軟趴趴的餅乾,
螞蟻走成的虛線比我們的嘆息還長。
零食本屬奢侈品,又被如此糟蹋,難免惹出「民怨」,
自此之後我們要求她「權力下放」,
務必平分完畢,讓我們吞入腹內一了百了,
或各自藏匿自行負責
──由此衍生之手足鬩牆情節,
如誘拐、共謀、爭吵、偷取、打架、哭訴則不在此詳述,
參照現今政治生態即可。
移居臺北,阿嬤老了,五個孫子長大後皆承續家族基因,
從嗜糖小童轉骨變成討厭甜食的人,
慶生時迫不得已買生日蛋糕只為了有個地方可以插蠟燭,
昔日哭喊糖果、在地上打滾如喪考妣的情景已永遠消逝。
這確實剝奪了一個祖母的樂趣,
若孫子孫女喜好甜食,
她可以到處購買鳳梨酥、綠豆椪、牛舌餅犒賞員工,
如今,她無計可施,只能問:
你鄉下阿姑做的醬油要不要拿一瓶回去?
我母親的藏匿哲學是不藏謂之大藏。
昔年,她手上無零食管轄權,小孩不會找她,
但女孩們總會對母親的抽屜、衣櫥感興趣,
東翻西找,偷偷挖一點面霜抹臉,穿上大衣照照鏡子,
甚為滿足。
在我們看來,她不只不藏而且不收,
東西、物件隨意置放,如此鬆散,
誰也不會懷疑她有什麼收藏。
有一次,我問她當年出嫁戴什麼金飾,她回房一會兒,
竟現出一條令人眼睛一亮的項鍊,
我心想:
「嚇!妳的房間被我們翻過上百次了,
怎從來沒見過這玩意兒?真會藏哩!」
我因此懷疑她一定具有蜘蛛人功夫,
能飛簷走壁、倒吊晃盪,才能藏得天衣無縫。
藏匿的樂趣就在「攻於心計」的過程
──不被他人找到又不致連自己都找不到,
前者難,後者更難。
因此,藏功猶如設定密碼,皆屬一種自我挑戰,
而且,自己一定要戰勝自己,
否則,領不到錢事小,所藏之物曝光事大。
祖母與母親最重要的一次藏匿戰役不是防著我們,
是針對從未謀面的人,小偷。
十幾年前,我還住在娘家。
有一陣子社區頻傳竊案,小偷連白晝亦出沒,
左鄰右舍皆遭殃,財物損失慘重,轄區警方雖加強巡邏,
但怎麼巡也巡不到案發現場。
照這種進度,遲早會輪到我家。
家人商量對策,既然不願花數萬元更換鐵門鐵窗,
只能消極因應;
各人藏好錢財珠寶,家中儘量保持破舊、雜亂
(平日即已如此),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用品,
要偷就請便,只要小偷不嫌重。
某日清早,我剛起床,見母親蹲在陽台整理花木,
從背影看,大約是替植栽換盆添土。
我走近,她嘻然傻笑,彷彿做什麼不可告人之事被逮到,
此時我才看見地上有一牛奶罐,
她招認,所有的金飾已用塑膠袋層層包覆,
置於罐內,現正要藏入花盆裡。
我大笑,讚她一流。
只見她速速覆土,把原來那棵半死不活的榕樹種回去,
土上又佈置了石頭、蛋殼、煙蒂,將盆景放回窗台原處。
我很放心,甚至覺得可以夜不閉戶。
相較於母親的「掩埋法」,
祖母因視力退化必須儘量單純,
省去複雜手法以免造成自己不便。
我們盤問數次,她不露口風。
後來,一再保證不會告訴小偷、我們也不會去偷,
她才吐實;
原來,她把數萬元現金用報紙、塑膠袋包好,
偽裝成一條豬肉狀,
藏入冰箱冷凍庫,與貢丸、魚、排骨、雞肉共處一室。
這招「急凍法」堪稱出神入化,
至此我非常放心,除了小偷找不著,
我相信想得出這種妙招的祖母這輩子不會得老人癡呆症。
不久,某個鼾聲大作的夜裡,小偷果然來了。
料想他無處下手又不想業績掛零,只好偷書包。
天亮,準備上學的小弟找不到書包,
隨後在陽台發現書本、作業散落一地,
裝車票與零用錢的皮夾被丟在花盆上,
損失兩百元,那是他當日的營養午餐與晚餐費。
可怪的是,我們一點也不在意被闖空門,
甚至懊惱自己睡死了沒看到賊兒臉上複雜的表情。
唯一激動的是兩百元苦主,他很氣,
罵小偷為什麼不乾脆把課本、作業一起偷走?
我們提醒他,「才兩百元,不要要求太多。」
冰箱裡那條「五花肉」愈來愈瘦了,
舉凡叫瓦斯、收報費、清潔費或身上欠缺現金時,
就把那條五花肉拿出,無須退冰,即取可用,
剩餘的復歸原處。唯一提出質疑的是一位瓦斯先生,
「鈔票怎是冰的?」「不然怎樣?你要燙的嗎?」
就像幼時,金柑仔糖只剩那張日曆紙,
阿嬤藏的五花肉最後也只剩那張報紙。
本文摘錄自:《微暈的樹林》
https://www.facebook.com/bookclub.tw?fref=ts
標籤:
瀏覽次數:
53
人氣指數:
1453
累積鼓勵:
7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2
1
雨思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