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735433
 玉竹劍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視孤獨為伴侶,留風光當過客。5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視孤獨為伴侶,留風光當過客。3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視孤獨為伴侶,留風光當過客。4
作者: 玉竹劍虹 日期: 2009.07.28  天氣:  心情:
每個人經常都要問出一個所以然,都說:「到底這件事情要如何解決?」哪有應該如何解決的,只要孤單就能解決掉了,一個人如果孤單的感覺出來就解決掉了,哪還需要什麼解決呢?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用孤單來解決的。要跟別人交往也好,要跟別人相處也好,就算是夫妻也好,男女朋友之間的情愫關係都可以 自己禁的起,按的起,耐的住寂寞....「情奈我何呢?」所以若問情為何物?很簡單,耐的起孤獨,情奈我何呢?這些事項就是通常性的,大家凝聚了太多做人,長久過去以來,都一直沾染的根氣跟習性。雖然大家知道不能離群而所居,那是屬於大家相互彼此的生存環扣,這種生活鍊的需要。但不見得一定建築在每 一個人心靈上,彼此要環扣在那個地方息息相關,才不會弄到最後----一個人哭就一家哭,一家哭就一里哭,一里哭就一鄰哭,一鄰哭就一國都在哭,不會這樣子搞的。

大家心神會懂得在那個地方拿捏尺度,什麼時候能夠立竿見影?什麼時候能抽刀斷水?什麼時候該如何斬草除根?那都是心神在汰換裡,最主要的要素;教授才一再提到:「愈來的聽課層次會愈高,會高到慢慢感覺真的很舒坦,高到聽得懂的時候會感覺到,真的很有意境。」

教授每次談的話,都是慢慢的切入點,從教授本的思考裡面,居然能夠這樣子廣大無邊,不會只有拘泥到所談到一定要著相的一種人事物;教授剛剛只有說:「在一個最惡劣的環境下,就可以讓那一個死刑犯,汰換出一種很乾淨的心靈,來面對以後該走的路途。」當然,大家不需要這麼桎梏的環境,但卻以一個善 知識的帶動跟帶領,因為這些帶領,同樣在這個環境,大家的修持會比較困難,困難度高是因為「誘惑」,「誘惑多當然困難就多。」

同樣台灣有多少人在養寵物,但是沒有一個人因為養寵物,養到明心見性的?只有養到哭哭啼啼,這隻狗好不容易養到十年了,突然往生走了,三天看天花板睡不著的一大堆。教授可以理解,之所以沒有養到那種,明心見性的原因是因為:「牠只是本身生存的一部份,不是全部,本身還會有夫妻之間的口語之爭、還有子女教育對待關係的期待跟希望、甚至於比較有政治見解的人,還可能因為總統大選的輸贏,在那個地方可能三個禮拜不吃飯,也有可能....有太多的東西,會叨擾到自己原本乾淨的心」,不像監獄裡面那與外界完全隔絕的,進了牢房以後就跟那一隻狗在一起,這中間幾乎叨擾不了任何的感受時,突然之間心性會被洗刷的乾乾淨淨。所以要知道是因為環境當中的使然,才更有機會歷練成佛跟仙。

就是因為每件東西都是在試探,每件東西都是要能夠提的起能夠放得下,那就是孤獨感。而那一種孤獨感放得下就是「能夠把那個地方當伴侶」;這一輩子當中,在發覺到心神很壅塞,沒有辦法感覺到很充實時,心情覺得很孤影自憐,就要有辦法做到那一個角度,能夠很自然放出去的,那就是「一種佈施」,那就 是「一種救援」,能自然收回來的,那就是「一種放下」。前端佈施是來自於,對孤獨的那一種另外一種抱負,對人生的一種期待。收回來的就是要「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的一種準備」,這兩個一來一去,就得到一個修持的境界,所以這些東西如影隨形的跟自己走在一起。它像什麼?你只要走在有光線的地方,一定有個影子伴著自己,那是最孤獨的伴侶。

只要知道那個影子是虛幻的,因為沒有身體就沒有影子,相對就可以感覺到周遭所有事項,同樣也是不存在的。那是一種幻景不是實相,所以把周遭的事物呈現在現況,只不過是年月日時,所碰到的虛幻之景。只不過是在人生當種所走的過程,六十年一個運勢在走的時空,一定會碰到的人事物,但這些人事物是來叨擾自己用的,是來妨礙本身修行用的,是來這個地方阻礙明心見性的,沒有錯。但是也是在幫助自己用的,這兩者只要方向搞清楚,一個能掌握住這些方向的人,孤獨感就會慢慢變成,他最珍惜的圭臬,最好的寶貝,也是靠這個東西見道成佛。

所以一個人的見道成佛不是來自於皈依、更不是來自於三寶,是來自於這個地方已經實實在在的感覺到充實,是來自於最孤獨的人。所以那一份的孤獨感,是心靈當中的掏空;更不會在這裡看到,世俗裡面的高低起伏情節的情節,而引發出自己內在跟外面一起在奔岔,不會。

這樣子,那大家就知道什麼叫修行了,修行就是要修這些而已,修到這個部份是一種的境界、修到這個部份是人跟人相處的一種感覺、,修到這個部份,是大家能夠理解的地方。過來再拐個彎,轉個角,既然孤獨要當伴侶,那風光就當過客。很簡單的,這兩者是一種對比,留風光當過客,這番事物,也會折騰人家很多時間,畢竟每一個人從小都是被媽媽,拍手拍大的,會站的時候也拍手、會走的時候也拍手、考試其實全班每一個都考一百分,回來媽媽也給拍手....考的好只是沒聽到兒子說:「大家都是一百分,不只是我而已。」但是小孩的一百分,媽媽就已經很高興了。所以從小就是這樣被捧大的,尤其以現況而言,這些輕少年朋友....過去三四年級當父母親的,帶著現在六七年級、七八年級的孩子,總是褒揚有加,對於孩子當中自信的培養....沒有錯,人生這兩隻手,是為了拉人推人是同一手,這隻手目的也是多幫人家鼓掌用的,能夠提攜別人,給人家對自己有自信用的,但是這種風風光光的視野、事項,要拿捏的準繩對的話,並不是有幾個人能夠做到恰到好處。因為這個恰到好處是要來自於,精神、閱歷、歷練都要合一。不是來自於虛幻、踩高空的,大家不了解,行運的東西可以讓自己風光,就可以讓自己邋遢,今天有辦法穿這個羅紗,有一天就會穿麻衣,很簡單。

風光跟敗落的比襯之間,是靠著時空的到來就告訴結果,任何一項競爭都會有結論,不是贏就是輸,任何一個過程都會讓心裡面,感覺到當時是否有收獲,因為曾經下過苦工在做耕耘;但這是人世間此起彼落,只要在地球表面的人,包括生物的物競天擇,都有這種感覺。一個動物也有成就感,discovery或不管是那些動物頻道播放的那些略食者或什麼東西?甚至於在求偶配偶當中,都有風光跟落寞的有時因為要徵求一個交配時期裡面的配偶,都必需要在這個地方裝強鬥勝,鬥贏了才有資格去取得異性,然後變成是一個配偶在動物界都是以這種方式來做物競天擇。人類何嘗又不是在高等動物裡,每個人這種競爭心裡更來之尤甚,但一甚的時候就糟糕了,就是因為這一個「來之尤甚」,超越了一個人應該持平的水平每一個人都無所不用其極的,往那一個勝利的尖端在做冒進,當要求只要是求風光尺度的人,自己本身沒有辦法拿捏時,那什麼動作不敢做?什麼思考模式不敢做?

為什麼許多事物本身,在作循歸蹈矩的作法,慢慢耕耘的時候,往往讓人家覺得是一種落伍?能夠馬上立竿見影一步登天,反正只要有成功在我手上就可以了。因為他要的是那一種風光,但是,風光的東西擁有的同時,就會要得之也驚,失之也驚;得到這些風光時,感覺到非常恐慌,因為很怕沒有這種內殮跟修為。當有一天這些好的東西,沾染在身上的時候,那種得意忘形的猖狂跟傲慢,可能會樹敵萬萬千,那是在好的時候不了解而已,但是如果沒有那種方式來處理時,自己又不曉得如何取在中庸之道。所以「得之也驚,那失之也驚更怕了。」

過去封神台已經站過了,今天突然變的落魄,怎麼承受的住呢?過去大家都稱贊有多麼能幹的時候,突然今天失敗了要怎麼辦?就像是:「很多高中畢業的學生,認為大學聯考沒有問題,一定是國立的名門大校,但是沒想到考到私立的,甚至於還落到榜尾,有些時候禁不起朋友之間....還是同學之間的嘲諷,甚至 於來到這個地方,有心的問候。」這樣子就有人跳樓、有人自殺....都是來自於,這種風光的拿捏尺度的「得之也驚,失之也驚」;那失掉的話更恐怖,萬一沒有得到怎麼辦?當然就沒有辦法在這個地方,繼續做人、繼續過日子。所以這一種「風光的過客」,是大家在這個地方做人的過程,從二十五歲奮鬥到六十 五年,四十年裡面的殺手。「真正的殺手就是風光」,不是落魄。會殺傷自己的、戕害自己最深的就是在得意時那個時間,絕對不是在失意的時候。
標籤:
瀏覽次數:31    人氣指數:31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視孤獨為伴侶,留風光當過客。5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視孤獨為伴侶,留風光當過客。3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