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96275
 健康張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憂鬱症的實證改善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確實攝取溫暖身體的食物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食不語
作者: 健康張 日期: 2012.07.14  天氣:  心情:
 







 
食不語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人類健康的保證,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就是「食不語」。說起來才短短三個字,做起來可真不容易

 
所謂「食不語」就是要求吃飯的時候最好不要交談,吃飯說話會影響消化。因為進食後,身體需要調動更多的血液流向消化系統的不同部位
,以便使腸道獲得更多的能量去分解、消化、吸收食物。吃飯時談話,會使本該流向胃的血液流向了腦,就會影響胃的消化功能。此外,一邊吃飯一邊說話,還會分散吃飯的注意力,影響咀嚼和消化液的分泌,食物未嚼爛,又不能拌入足夠的消化液,必然會增加胃的負擔。而且說話延長了吃飯時間,飯菜涼了對胃也是不良刺激。
 
細嚼慢咽有助消化,讓唾液與飯菜充分混合,慢慢嚥下去,想像它們的營養會被我們的身體吸收,化為學習、工作、生活的動力。韓國電視連續劇《大長今》裡面長今的老師告訴學生:懂得養生的人,會將一口飯在嘴裡咀嚼三十下再嚥下去。那我們平時也至少可以多咀嚼再咽,當專心咀嚼的時候,又哪有時間去講話呢?
 
此外,吃飯時說話,還可能會引起嗆噎。因為咽喉部是一個四通八達的通道,向上可通鼻腔、口腔,向下後可通食道,向前則可通氣管。吞嚥食物時,為了保證食物通路的順暢,吞嚥反射會進行一系列的複雜動作。一是小舌頭上抬,正好蓋住鼻腔後部,防止食物進入鼻腔;二是咽部一些小肌肉收縮,防止食物往前流入口腔或誤入「耳咽管」;三是喉頭上提,使會厭軟骨蓋住氣管。這樣,四通八達的咽喉就只剩下食道,保證了食物能沿食管進入胃。而如果吃飯時說話、大聲吵嚷或哈哈大笑,都可能幹擾到這一過程,使食物誤入「歧途」,進入鼻腔或氣管,引發咳嗽等問題。
 
的確,吃飯講話引起嗆噎,幾乎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現在,大中城市因工作繁忙,許多人一大早出門,晚上纔回家,因此晚餐時間成了一家人交流的主要時段。如果高談闊論,大人小孩都容易嗆噎,故確有必要說話,也需格外注意,一定要等到口裡沒飯菜了再發話。而且最好慢慢養成飯時不語的習慣,有話可留在飯後講,這樣安全係數就要大很多了。
 
還有一種情形,在吃飯時使用問候之語應謹慎。在學習傳統文化之後,有些朋友在進餐廳吃飯時,會禮貌地問候一句:「大家好!」但正在吃飯的人就可能緊張要答話,如此就易引起嗆噎;也有別人正在吃飯時,有人前去問話,被問的人如果不及時回答,怕對方誤解自己傲慢,回答又有可能嗆著。所以吃飯的時候,以安靜為主。實在有急事,可以示意一下,對方領會了,停下來出去再講,這樣比較好。
 
有一位朋友就談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一天吃完飯,她正倒了一點開水在碗裡涮涮,再把這湯水喝下去。尚未喝完旁邊就有人來問話,她剛一準備答話,就嗆著了。
 
因此我們如果仔細體會,可以說「食不語」不僅是自己要做到,也不要隨便打擾別人的「食不語」。
 
古有訓云:「用齋時不可散心雜話,需心存五觀。」如果我們平時也能以這樣的心來用餐,就很容易生起感恩之心。
 
說來很奇妙,當心中懷有感恩來用餐的時候,面對這一碗飯菜,不由自主地仔細觀察每一粒米飯,每一樣菜,它們是天地之精華,將自己的精氣神無私奉獻,以最好的色香味來供養我們的身心,如此珍貴之飯菜,誠值我們珍惜、珍重、感恩,那我們吃的時候又怎可以隨便應付呢

 
另外,「食不語」,也是一種個人修養的體現。曾見有人嘴裡包一大口飯菜,一邊看電視一邊講話,使飯菜沫都噴出來了,有時甚至從鼻子裡噴出來,如此實在不雅。另外,在單位餐廳,高談闊論會影響整體環境,很多想靜下來享受美食或者思考問題的人,會受其影響,得不到安靜恬雅的用餐環境。
 
其實從小父母就教導:「吃飯的時候不要講話,好好的吃。」細細想來,吃飯安靜,就能細嚼慢咽,不僅能好好把飯菜吃下去,不知不覺之中,也使身心得到安寧,精神集中。而一個心定的人,無論吃飯還是做其他事情,都能專心致志地做好,心無旁騖。
 
看來,「食不語」的學問還真不少,不僅對身體有好處,而且,也是一種良好的修養。相信只要肯堅持,我們都能養成這個好習慣的
標籤:
瀏覽次數:264    人氣指數:884    累積鼓勵:3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憂鬱症的實證改善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確實攝取溫暖身體的食物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7-14 08:18
她, 99歲,桃園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