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器
今天去喜來登參加年度的小原流聚會
與會中安排了一場
莫內的光和影...藝術解析
聽師姐演講解說...(她是美館藝工隊大隊長)還親自前往~莫內~的故鄉朝拜過呢!
其內容精湛精闢...確實上了一課深度之旅
場外還有16名師姐的插花賞析
份外優雅...且各自獨具特色..賞心悅目!
其中不外乎運用了一些特殊花材...有的還須自山裡野外人家商確取得~
真是所謂用心和真心
當然~
好的花材還得配好的花器
才能彰顯非凡氣質...一整個感覺都變得不一樣呢!
最近迷上一種陶器
~~柴燒~~
齁~~超級好看!!
柴燒是一種合乎大自然循環的燒成方法,為何呢?
因為柴燒是以自然的物料為燃料,比較於現代工業的燒成物料,如重油.瓦斯.電等所必須付出的環境
污染代價低,並且木柴燃燒後所產生之黑煙為碳素,飄落至地面後有淨水的功能,這是一般較容易被
忽略的,其實天地造就大自然的力量,遠比人為塑造的力量來的更深不可測.
柴燒的基本源由,是從能提昇溫度的窖窯形態衍生而來的,因窯的類型不同所燒成的效果亦不
相同,台灣位處於亞熱帶,所以大致窯的類型,也因氣候和溫度及所需物品之條件而較為需求穴窯式
的燒成模式,也就一般較為人知的蛇窯,在大陸因土地面積較大,成品之需求量大,所建構窯的大小也
比台灣大,卻稱之為龍窯,此乃東方文化的特殊性而來,而連房式的登窯,大致上於日據時代日本人統
治期間所建構而延伸的較多,但據歷史考究也是由中國北方傳至高麗後再流傳至日本,可是後續發
展上,反倒是因日本將窯的功能性發揮到更高的階段,產生了許多適合人文用途的方式,去發展出日
本的區域性文化,也就是國際間為何如此多的陶藝工作者前往日本學習柴燒的原因,單一就原始性
的柴窯燃燒火燄類型分類的話,可分為直燄式窯.橫燄式窯.半倒燄式窯.倒燄式窯等類型,也因窯的
類型不同燒成模式,效果也不盡相同,更何況柴燒的根本設定,要從作品呈現效果設定再選擇窯的類
型,所用的土,燒法.溫度與燃燒時間等,其反應的效果也因此而異,目前國內製作燒製柴燒的認定,絕
大部份是以溫度為準則,以致忽略了太多基礎的正確方式,
柴燒作品燒成效果約略區分為,落灰.火色.土味.氧化還原共存(或稱窯變).金屬彩光及上釉等,落
灰成釉為目前大部分作者的操作模式,效果上以木灰所含的鐵發色,能涵蓋之色系如,淡黃色.黃色.
黃綠色.茉綠色.翠綠色.深綠色.棕色.藍灰色.灰黑色.黑色.白色等,釉面上可藉由燒成曲線高低持溫
達到流動結晶或乳濁失透性.........
關於~~柴燒~~太深奧了!!
但是它古樸質美..耐深度心賞..頗具文人風!!
齁~~我好愛啊!
我一定要買一個柴燒花器來...滿足一下我的文人風!!
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