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638756
 耕耕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幸福的理由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思念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刺鳥
作者: 耕耕 日期: 2011.03.26  天氣:  心情:
刺鳥(The Thorn Birds) 原作:柯莉‧麥考林

書中以一對相差甚多的戀人,瑪姬與大他十八歲的神父洛夫為主軸,他們也是這段傳說的最佳詮釋


「刺鳥」源於居住於大不列顛及愛爾蘭的塞爾特民族傳說。
傳說中刺鳥,一生都在尋覓帶刺的樹,
只有當牠往最尖的刺撞去時,
才會在極度苦痛的臨終前唱出一生最清脆婉轉美得無與倫比的歌聲,
以生命作為換取的歌聲也是最讓人動容的。


刺鳥影集人物
瑪麗卡森:芭芭拉史坦威(Barbara Stanwyc)
洛夫神父:李查張伯倫(Richard Chamberlain)
瑪姬:瑞雪華德(Rachel Ward)
路克:布萊恩布朗(Bryan Brown)
瑪姬的母親:珍西蒙絲(Fiona:Jean Simmons)
瑪姬的父親:李察凱利(Paddy:Richard Kiley)
瑪姬的女兒:梅兒溫寧漢(Justine:Mare Winningham)


背景設在二O年代,講述神父洛夫‧迪‧布里卡沙 (Ralph de Bricassart) 因得罪某位主教,被放逐到澳洲偏遠教區,這個教區包括了鐸基達 (Drogheda) 在內。鐸基達住著一位全澳最有錢的人,瑪莉‧卡森太太。因卡森太太的關係,洛夫認識了她的弟弟派迪‧克里律 (Cleary) 一家人,也因此認識了瑪姬(Meggie)。克里律家的孩子都是男孩,瑪姬是唯一的女兒,但她並沒因此受到重視,反因為她是女兒,極少被父母注意。洛夫心疼瑪姬長期以來被家庭忽略,對她付出比常人更多的關懷。

瑪姬是澳洲牧場主人的獨女,洛夫是教區神父。照理他們無法相愛,更不可能結合。但是他們兩人卻相愛了,而且愛的相當真誠--即使命中注定他們無法結合。因此雖然他們被迫面對破滅的愛情幻夢,但是彼此心中,仍存有這份愛情的執著,即使為它的甜美馥郁,必須付出極高的代價而延至下一代!

不只是因為兩位作者都以敏銳的觀察力和女性的細膩筆法,娓娓道出一個家族的成長過程;更因兩本書都是以一對年輕人的戀愛故事為主,為一個時代做橫斷面的描繪──「飄」故事以南北戰爭為背景,而「刺鳥」則顯現了一個二十世紀前後的澳洲牧場的狀況。但是「刺鳥」的內容要較「飄」更為深廣。除了兒女私情之外,作者更以悲憫的胸懷,將神職人員內心的苦悶、矛盾,赤裸裸的描繪出來。

在作者筆下,神職人員並無異於常人,也要受到命運的控制,也承認自己的渺小。而他們比起一般人,更要受到宗教、良心、理智三者的控制,時時處於天人交戰時的矛盾心境。放棄了最想要的的世俗之物來獲得服侍神的高尚地位,雖然到最後,對上帝的愛終能遏止私慾,使得心緒如止水;但是悲劇已成,永遠也無法挽回了。

書中人物,鮮明強烈,柯立瑞家的三代女性,更有突出而生動的描寫,如費的深沉、瑪姬的堅強、賈斯汀的玩世不恭。此外,瑪姬的父親、兄弟,和那些努力工作的典型牧人,也都有如您身邊的人物。而男女主角兩人的內心始終在愛情、慾望、禁忌、迷離間掙扎著。他們的關係就像是一團漩渦,將他們周圍的人也不斷捲入.......

誠如麥考林女士所說:「有些人就像刺鳥一樣,一手造成自己的悲劇,雖然自作自受,卻又表現的十分壯烈。」事實上,有多少人不是經常眼睜睜地看著雙手造成悲劇,除了掩面而嘆外,卻什麼也做不出嗎?我們又有多少人能逃的了一如刺鳥的命運?誰又能擔保自己不是一味不顧現實地尋找到有刺的荊棘,而終日恓恓惶惶,直到最後才在極度痛苦中,享受到那一剎那的狂喜?」
標籤:
瀏覽次數:19    人氣指數:619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幸福的理由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思念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4-02 16:43
她, 61歲,高雄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