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42209
 逸雲飄然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弟子規簡說《七》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簡說《九》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弟子規簡說《八》
作者: 逸雲飄然 日期: 2010.03.01  天氣:  心情: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父母親有了疾病,我們要如何照顧才恰當?父母親不幸過世,我們又應當如何料理喪事呢?



經文說:當父母親有了疾病,煎好了湯藥,作子女的一定要先嘗嘗看,是否太涼或太熱?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應侍奉在父母身邊,不可隨意離開父母太遠。當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喪三年,守喪期間,因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傷嗚咽起來。自己住的地方也改為簡樸,並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辦理父母的喪事,要依照禮儀,不可草率馬虎。祭祀時要盡到誠意,對待已經去世的父母,要像對待父母生前一樣恭敬。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疾』是病得很重,很危急。『嘗』是用舌頭嘗嘗看。這裡提到『藥先嘗』是因從前治病下藥均用煎煮的湯劑,所以在父母服藥前,一定先嘗一嘗是太涼或太熱,這樣父母既不會燙到 ,也能發揮藥性,讓父母病情好轉。也就是說,父母親病得很危急時對於看病用藥要謹慎小心,才不會因誤診或用錯藥而危急父母。



在父母重病時,最需要有人照顧。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邊陪伴,照顧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溫暖與滿足的。在父母臨終病重之際,為人子女的我們豈能因為事業忙,或沒有時間而放棄這種機會呢?



二十四孝中有位『親嘗湯藥』的漢文帝,有一次母親薄太后生病一直沒有好轉,漢文帝就不分日夜盡心照顧母后,把侍奉母后當成一件大事來做,怕宮女不夠細心,對於母后的湯藥必定親自嘗嘗,確定熱度和甘苦,才放心地端給母后服用。這樣用心了三年,母后的身子才好轉過來。這件事感動了文武百官及天下的百姓,也流傳至今。正是『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的最好寫照。也是提醒現代人,不要因為事忙而推說無法做到的一個砥礪石。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宰我問老師說:『為父母守喪三年,時間是不是太久了?一年不就可以了嗎?』孔子回答說:『一個有德的君子,居喪期間有好吃的東西,不覺得有味道;聽好聽的音樂,不感到快樂;居住的地方再怎麼舒適,也不覺得心安。』接著孔子又說:『孩子生下來三年之久,才離開父母的懷抱,能夠自己走,自己吃,讓父母稍稍鬆一口氣。而為父母守喪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喪期,宰我是否也想一想,當子女的我們在父母去世後,也能在三年喪期中,時時刻刻想念父母,愛念父母嗎?』



聽了孔子的教誨,就知道經文中『常悲咽』,是想到父母不在身邊,心中自然就湧現思慕之情而悲傷嗚咽起來。父母的影子佔滿了心中,想起父母的恩情深重而無法報答,自然不肯為享受而住在舒適的地方,平時吃的酒肉也摒去一邊,只求清淡。



孔子的學生子路,年輕時家裡很窮,沒有好東西奉養父母親。就到百里外替人做工,換取白米來供養父母。雖然辛苦,但是心中感到非常快樂。後來在楚國作官,常常面對豐盛的食物,卻不由心酸而淚流滿面。這位好勇過人的子路,讓人感到奇怪!原來是子路思念起過世的雙親,已無法接受他豐盛的奉養,自然而悲咽而吃不下!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古代天子守喪三年,把國家大事都交給宰相來處理,自己一心一意守著親喪,把守喪看成是最重要的大事,這樣才合乎禮節。



父母去世雖然很久,祭祀一定要和父母在世時一樣恭敬,所謂『大孝終身慕父母』。父母一生為我們牽腸掛肚,為人子女更應該在祭祀時,深深地思慕劬勞得雙親啊!



人生在世,父母與我們最親,給我們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學習事奉父母的禮節,把孝道當成一項大事業,用心經營,才能立足於天地之間。



井涸而後知水之可貴,病而後知健康之可貴,

兵燹而後知清平之可貴,失業而後知有業之可貴。

凡一切幸福之事,均過去方知。__________________ 諺語



逸雲飄然 99/03/01 晚:22:20
[:)]
標籤:
瀏覽次數:116    人氣指數:5316    累積鼓勵:2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弟子規簡說《七》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簡說《九》
 
住戶回應
 
時間:2010-03-04 19:53
她, 32歲,桃園市,藝術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