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16681
 tomhuang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你累了嗎?「小蠻牛」特別版限量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小小蛋黃 動脈硬化禍首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005臺灣2000大企業》
作者: tomhuang 日期: 2005.08.14  天氣:  心情:
 



《2005臺灣2000大企業IT採購大調查(下)》不景氣時,半數企業會縮減IT投資

臺灣企業以製造業、服務業IT政策較為保守,金融業則不受景氣影響,專案照常進行

在iThome 周刊「2005年臺灣2000大企業IT採購大調查」中,我們設了些意見題,主要是想知道當企業的IT部門受到大環境景氣低迷影響的時候,IT主管所認為應該有的政策有哪些,藉由這一些IT主管們的寶貴意見中,也希望給各企業看看除了本身自己選擇的方案外,是否也可以學習其他企業主管的思維。

根據回覆的問卷,我們發現有超過半數(50.5%)的企業主管認為當景氣低迷的時候,應該要縮減公司的IT投資預算,不應該再繼續投資下去,在這一段景氣不好的時間中更應該與公司一起共體時艱。

當我們將整體的調查對象細分為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時,發現在製造業以及服務業,仍有半數以上的企業主管,都是以縮減預算為最優先的選擇。不過在調查中,我們卻發現有半數(50%)的資訊主管認為,IT政策大多仍然是不會受到景氣好壞的影響,該有的計畫仍然要照規畫推動。

臺灣IT投資政策,製造業、服務業趨於保守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企業,當景氣不好時,會選擇縮減投資預算,許多製造業的主管表示,由於產業類別的關係,該產業本身對於資訊投資的態度就趨於保守,尤其製造業資訊部門的IT政策必須要經過老闆的同意才能推行,其經費大多是掌握在大老闆的手中,所以當景氣不好的時候,IT的專案就會被縮減。

良維科技資訊部門科長吳樹青便表示,該公司的IT部門並沒有實質的決定權,IT政策都必須要遵照公司的政策去進行,尤其公司會優先考量整體的情況,當公司整體營運情況良好時,才會對IT部門下預算,所以當景氣不好的時候,IT部門通常也只能跟著公司的整體規畫,縮減既有的 IT預算。

也有許多企業的資訊部門主管屈就於景氣不好、公司沒錢的情況,像是訊康科技資訊部門經理王立明就說:「景氣低迷的時候,會選擇縮減投資,是因為公司的IT預算支出大多是依公司的政策作決定,老闆不願意拿錢出來投資,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尤其是在景氣不好的時候,公司沒有因此而裁員已經算是很好了,更何況要老闆拿錢出來投資大專案,當然比較困難。」

但是王立明也透露,事實上企業在做預算也沒有一定沒有錢就不投資,只要能把有形的效益突顯出來還是有機會說服老闆,例如當導入專案後能幫公司節省多少成本,老闆也會看到未來的效益而去投資IT設備。

此外,也有許多公司的企業主管表示,公司在景氣不好的時候,以不再增加企業內經費負擔的情況下,首先想到的解決方案就是以節省經費為主,有航空業的IT主管告訴我們,在2003年發生SARS事件,大大的影響航空業者的營運,所以當下的立即措施,就是節省掉IT政策的導入專案,靜待景氣復甦後,再導入專案。

金融業多半不受影響
金融業的各個營業點通常都會分布在全省,因此,其資訊設備的好壞將會影響到企業的營運,尤其金融業者都必須依賴資訊設備處理日常業務,所以大多的金融業,也都異口同聲的表示,IT計畫不能省,該花的還是要花。

一般金融業資訊系統就是金融業的生命,因為許多業務的處理無法指示用單純的人工一件件的作業,金融業依賴電腦的程度很高,安泰人壽保險資訊部門經理李銓林指出,金融業與製造業比較不一樣,因為金融業的一些專案受到政府財政部的要求,許多專案是非做不可,例如像是異地備援就是其中一項被規定必須要做的資訊設備,因此不管景氣如何,就是非導入不可。

此外,太平洋產物保險資訊部門經理許榮崇表示,金融業通常資金較為充足,同時各公司的IT設備就是與其他金融業者競爭的最基本工具,因此,通常已經排定的的IT計畫是不會因為景氣不好而取消。

新竹國際商業銀行資訊部門科長林金水表示,金融業有其長遠的IT投資計畫,往往不會因為景氣不好的因素,就停止IT的投資計劃或是停止導入專案,林金水指出,在幾年前失業率居高不下,許多新竹科學園區的企業進行裁員動作時,該公司仍然進行大型主機的更換動作,當時導入的主機就有上億元。

除了金融業者會不受景氣影響,照既定的計畫導入IT設備外,其他產業像是屬於製造業的維輪實業資訊部門經理史家齊說:「該做的IT設備仍然要繼續做,不做的話企業就會陷入『惡性循環』。」,主要是因為企業的許多資訊設備、流程不好需要改進,但是因為景氣的問題而停止既有的計畫的時候,反而會影響公司的營運。

史家齊進一步表示,之前該公司也有在整體景氣不好的時候,反而花費了數百萬的投資,導入了一套物流平臺,也就是希望能維持公司內的基本營運,並且也希望在過幾年景氣好後,反而可以增加公司的營收。

近1成企業IT政策反向操作,趁機加碼先做好準備
事實上,並非所有企業在景氣不好的情況下,都會做預算的縮減,或者是照既定計畫進行,完成各專案,反而在景氣不好的逆勢中,卻仍有近1成的企業IT主管認為,公司的資訊系統應該要加碼整軍,趁著公司內部業務比較不繁忙的時候,先將基礎資訊架構建構完善,藉由這一個時機導入大型專案時,反而人員有比較多的適應時間,這樣的做法對於企業來說,更可以預先儲存能量,待景氣復甦的時候,公司其他業務就可以立即和資訊系統結合,讓公司在景氣復甦之際,成為該產業的一匹有潛力的黑馬。

維力食品資訊部經理巫彬良便表示,雖然景氣不好,但這個時候正是企業內部各單位最不忙的時候,因此可以預先把想要導入的專案執行,等到專案上軌道以及當景氣好時,各單位人員就可以馬上運作。

維力在2年前景氣不好的時候,仍導入一套系統平臺,主要是在公司內部架設了一套伺服器,並把資料存在公司的資料庫內,讓企業各個營業點可以透過電腦網路傳輸資料,這取代過去運用電話、傳真等方式來做資料的傳輸,巫彬良表示,這一套系統是著眼於未來各地擴充營業點時,可以立即上線使用,導入這套系統也可以減少人力成本的支出,不用駐派相關人員在各個外點維護。因此,現在景氣好轉,得到這套系統的協助,對該公司的業務幫助很大。

大仙企業資訊部門經理高成功也主張在景氣不好做IT專案是好時機,他說:「不趁景氣不好的時候,等到景氣好公司所有人員工作量都大,那時要導入專案時,反而會沒有人配合。」該公司在幾年前景氣不好時,就想要推一套進銷存系統,但是當時老闆覺得景氣不好,沒必要花費那麼多資金在IT的設備上,因此這樣的計畫就停擺。高成功表示,等到日後資訊部門拿到經費可以推行該專案後,反而業務部以及使用部門的員工提出抗議,因為當時這些部門業務太繁忙,導入大型案子,必須要有一個學習過程,所以日常業務反而會受到影響。

對於推動專案的最佳時機,矽品精密資訊部門協理廖學銘的看法則是,在推專案時,不是花錢就可以把所有的事情做好,同時專案不只是需要IT部門的推動,同時也需要各部門的支援,像是該公司在推ERP大型專案時,就是在該企業各單位事情較少的時機推動,主要是讓ERP的學習人員可以有時間上課。文⊙林怡辰

▲TOP



 



 



《2005臺灣2000大企業IT採購大調查(下)》逾4成企業預算吃緊時會凍結大型專案

預算不足卻非做不可的專案,企業主管必須使出渾身解術貨比三家並把錢花在刀口

2000 大企業面對景氣低迷時,有半數以上的企業IT部門主管認為應該縮減投資預算,因此iThome周刊「2005年臺灣2000大企業IT採購大調查」的調查中,也特別詢問各個企業的IT部門主管,當節省IT預算是勢在必行的政策時,2000大企業又如何在撙節經費的情況下作選擇?調查結果顯示,有逾4成(41.2%)企業會取消或是暫緩大型專案,其中又以製造業的比例最高有46.4%。

當企業要撙節預算時,並非只有取消或是暫緩大型專案這一條路可以走,事實上就有近3成(28.7%)的企業,仍然會把原有的專案照既定計畫進行,但是卻會想辦法貨比三家或是盡量殺價,也就是說,企業會有效利用限有的經費,以較為便宜的價錢導入專案,但同時卻仍能保有專案的品質。

而當我們把整體樣本細分到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來看,我們發現金融業有半數(50%)的企業IT部門主管,會選擇計畫照常進行,但是會爭取議價空間,這也是因為金融業有其行業特殊性,許多IT專案是非做不可,但是在照樣的情況下,金融業的IT主管就必須要盡其所能在有限經費中,節省支出成本。

此外,根據我們的統計也顯示,有15.8%的企業IT部門主管,在必須要撙節預算的同時,會選擇停止現有的軟硬體設備升級,主要的原因是,通常軟硬體升級措施並非必要,企業也是希望以一個較不影響公司營運的選擇,把企業的IT架構以及專案推行完善。除此之外,也有1成多(11.6%)的企業會把原本的專案照常進行,但是會妥協原有的理想。

節省預算,近半數企業以暫緩大型專案為優先
根據我們實際探訪各企業在必須撙節IT預算時,選擇取消或是暫緩大型專案導入該選項的企業後發現,由於通常這一些專案較大型、花費較多經費、導入時間長的因素,所以企業希望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暫緩導入大型專案,以免導入後花費過多的經費,同時由於導入大型專案的陣痛期較長,往往會讓企業的營運受到影響,因此就選擇直接取消或是暫緩大型專案。

根據訪查的結果發現,這幾年有許多企業想要導入企業資源規劃(ERP)、財務管理、企業入口網站等大型專案,但是卻因為企業的經費問題,而把計畫暫緩甚至取消,新東亞微電子資訊部門副主任丁國祥表示,該公司本來要推ERP大型專案,但是卻因為公司的經費不夠,而把ERP專案延後1年。此外,像是訊康科技資訊部門經理王立明也表示,該公司也計畫要導入ERP專案,卻因為沒有經費,直到現在都沒有辦法推行。

以服務為導向的航空公司桃園航勤表示,在2003年時該公司本來要轉換電腦系統,預計要把公司內的電腦由DOS系統全數升級到Windows系統,由於該項轉換系統的動作,必須牽涉到許多軟硬體設備的更新,而那時整個航空業又剛好受到SARS事件的影響,公司經費不足,無以負擔如此龐大的費用支出,所以該公司就把2003年轉換系統的動作暫緩,直到今年才開始導入,預計於明年2月完成。

事實上,經過我們的訪查後發現,一些企業假使原本預計導入的專案不會嚴重影響到公司內部營運,也會選擇取消或是暫緩大型專案,像是製造業中的維力食品,該公司原本要增加生產線的自動化加強管理,但也是因為必須要節省預算的關係,而暫緩該項專案,但是前提是,該項專案的計畫即使是在近期內不執行,也不會對公司的營運狀況有太大的影響。

資訊主管建議:想辦法貨比三家或議價,並把錢花在刀口上
許多企業都表示,既然有些專案非做不可,但是卻又必須要節省預算的前提下,就必須要把錢就花在刀口上。像是復興航空資訊部門經理陳仁表示,復興航空今年要導入的會員服務系統,就是即使在沒有太多預算的時候仍非做不可的專案。因為該系統可以把會員資料庫整合到營運系統,讓營運系統可以很快的連結到會員系統,並輕鬆的找出個別的會員資料,例如當顧客需要作里程回饋、訂位等服務時,服務人員可以直接從資料庫內把會員的資料找出來,並可以少打很多號碼、名字、電話信箱等內容,進而節省作業時間,同時也可以提供乘客一個更為的快速的服務。所以,該公司並不會因為沒有經費不足就不導入專案,但是在計劃一定要去執行的情況下,就必須要有效利用有限經費,並做開源節流的工作。

矽品精密資訊部門協理廖學銘表示,因為許多IT設備是有其必要性,所以不會選擇取消或者是暫緩的動作,但是卻會在限有的預算下,與廠商做議價的動作,就是IT部門必須要做的事。富邦建設資訊部門主任許義昌也表示,該公司也不會停掉大型專案,因為該做的專案一定要做,但是企業在面臨經費沒那麼多的情況,更應該學習如何把錢花在刀口上,許義昌建議,公司可以視個別專案、以及個別公司的需求,把較為不需要的系統功能去掉,但是卻仍不會影響專案以及IT系統的運作,這樣做也是節省經費的好方法。

節省IT預算,各企業使出渾身解術
也不乏有許多企業會先暫緩軟硬體的升級措施,主要的原因是通常軟硬體升級措施並非必要,許多企業就以目前不影響公司營運的情況,以節省小經費支出的方式,來把其他投資用在必要花費的地方。此外也有,逾1成的企業雖然會把原本的計劃照常進行,但是卻會妥協原有的理想。

天祥晶華飯店資訊部門張朝富主任表示,該公司在以前要導入防火牆系統時,就因為預算不足的問題,將原本要買的一套10萬元、沒有限定使用人數的防火牆版本,而改成一套3萬6000元、限定10人使用的限定版防火牆系統,而等到了第2年,當公司經費比較足夠時,才再額外買一套沒有限人數的防火牆系統。

毅嘉科技本來要買高階的交換器,但是因為預算不足的問題,所以屈就買了中低階的產品,此外,像是該公司也因為要買國外廠商的頻寬負載平衡設備,後來沒有那麼多經費,而選擇低於國外廠商一半價格的臺灣品牌的機種。

此外,像是富晶半導體資訊部門就不同於其他企業,該公司資訊長許明峰在必須要撙節預算時,會選擇委外服務,他認為有時企業沒有過多的經費去導入大型專案,並且導入大型專案都必須要固定有一群資訊部門的人做導入的工作,此外還必須要不定時的做職進修的學習,許明峰表示,他會選擇專業分工的概念,把公司的IT設備外包給其他公司,自己公司內部的相關人員可以把基礎的IT架構維護好,此外,除了可以節省成本外,也可以讓原本IT的運作更好。文⊙
標籤:
瀏覽次數:28    人氣指數:28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你累了嗎?「小蠻牛」特別版限量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小小蛋黃 動脈硬化禍首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