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5,667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735433
玉竹劍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莊子南華經 第十二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莊子南華經 第十四集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莊子南華經 第十三集
作者:
玉竹劍虹
日期: 2010.05.16 天氣:
心情:
摘自 縱談古今 節目 菩提門 顏進平 師父主講
Keying‧河洛語翻譯: 芳瑜
諸位前賢大德大家好,多謝您們的愛護以及支持!又再度按時收看縱談古今,共修莊子的南華經。
上一段故事只剩下一個結尾,我看我還是先來恭讀經文,再來白話解釋:
「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山土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秕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這一段就是說,像藐姑射的這個神人,他們的境界,已經達到任何事物都已經沒辦法,對他們有所損傷了,即使是那種濤天大海,神人若是在海水之中,也不怕會淹死;那種亢旱,熱得能夠將金石給融掉、土沙都燒焦了....溫度熱到這種程度,對這種神人來說,他一點點都不會感覺熱感覺燒;就或許就是我所謂「後面又有更離譜的說法」這都沒有關係。反正用我們凡眾生,現在頭腦裡面所裝的這些知識,要去了解神人的境界,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強迫你們來相信有像接輿所說的,這位神人的這種說法。你不相信,這樣算起來你算是正常,若是像連叔、接輿他們這些人就算是不正常了,我們現在不是要辯論說,是不是真的有這種人?他們真的有辦法達到這種境界?這個故事的內意,不外也是要傳達說:名位、權勢、榮華、富貴....這是對一般世俗人來說,有效,是人人要追求的;若是對於淡薄名利、安貧樂道....所謂「知足常樂」的一些修士來說,天下名位對他們來說:是真正如浮雲那一般。
這是這兩天,我們道理研究莊子要傳達的經義,並不在追求到底世間有沒有這種神通那麼廣大的神人,並不在這裡,這裡不是重點,下面這句,它就能夠將這些方外的修士,肩吾嘴上的「神人」,說他們身上光是撣下來,那些所謂的塵埃、污垢就對了,也就是說他們思想、行為那種最不淨的、最骯髒的,將那些湊起來就能夠做出堯舜這種人出來了。我相信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歷史,被我們奉為「有道明君」的,首推就是「堯帝」與「舜帝」,在我們這些後生對於堯舜,不只是稱他們為天子而已,上面都加一個「聖」字,聖人的聖,稱為「聖天子」。像這種人人公認的有道的明君與這些藐姑射的這些神人比起來,他們身上所謂那些骯髒的就能夠做出像堯帝舜帝這種人出來了,所以,堯帝舜帝若與這些神人比起來,他們就像塵垢、像米糠一樣,這樣你光是用這種比喻,就應該能夠了解:我們世俗凡夫,一天到晚用心計較,要去追求的名利、權勢、榮華、富貴,實在是等於粗糠、等於垃圾、等於塵垢了。
連堯舜被稱為有道的明君與這些神人比起來就像粗糠,等於完全沒有用這樣就對了,所以若是聽到莊子用這種故事來形容,我相信這兩天來,大家對於名位、權勢、榮華、富貴....應該多多少少也能夠去除一些那種執著之心了,不要像這次的總統選舉,就好像在選聖人那一般,只要有一個漏洞,大家能挖就儘量挖,都互相在挖瘡疤,從來也沒有一位總統候選人,在選舉的期間,有那種很好的政見來發表。我不要再去談它了,政治的歸政治;修身養性,歸我們修身養性的工作,這是我有感而發;
這些修士,他們能夠將這些名位,看成是塵垢、是粗糠,這些世俗人,為何這些世俗人他們一天到晚,用心計較所在追的所在逐的,是一些這些修士他們看成是粗糠、是塵垢的東西?若真的是這樣,大家實在是要感覺非常的悲哀!我們竟然是在追求粗糠、追求一些污垢,也難怪藐姑射山的神人,他們哪有可能會來跟我們這些凡夫眾生一樣去理天下事呢?這是這段經文的內容。而事實上要傳達的,就是叫我們不要一天到晚,只是在追求那種能夠暫時擁有的身外之人、事、物而已,那些都不能真正永遠擁有的,只是能夠稱為「暫時擁有」,既然是暫時,在節目裡面,我不知道說過多少遍了:「暫時就是等於不是真實」,不是真正擁有嘛!既然沒辦法真正的擁有,我們何必將很難得的人身,也就是我們的生命,去浪費在求得那種暫時擁有的人、事、物的身上?
這是莊子用這種故事來比喻,要啟示我們說:「降生為人,絕對不是要叫我們追求名位、權勢、榮華、富貴的,你若是有智慧,你就要學習像藐姑射這個神仙,這些神人他們所得到的,是一種能夠遨遊於物外,逍遙自在的那種心境,名位、權勢與這些神人比起來,就好像是無用的粗糠、污垢。」用故事來說法我是最愛的為什麼呢?因為更加容易掌握、大家也比較能夠理解那個意思,掌握也比較能夠正確。所以這幾天來一直出現堯要將帝位禪讓給別人,結果碰得一鼻子灰啦!跟我們現在目前用盡心機,再怎麼樣計較就是要向上面爬,要去求得名與利,比起來實在是差得有夠多;人家藐姑射山這些神人,他們所得到的,才是真正永恆的擁有,我們如何地用心計較所得到的,只能夠稱為「暫時擁有」而已。
繼續這段經文的比喻,也是有主角堯帝的出現,我先來恭讀經文之後,再來聽故事,再來的這段經文,也是有這幾天我們的主角,就是千思百計想要將帝位,找一個賢人能夠來禪讓的帝堯,我先來恭讀經文之後,再來繼續白話說故事:
「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越人斷髮文身,無所用之。堯治天下之民,平海內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窅然喪其天下焉。」
這一段就是在說,宋國的人去到越國,看到越人都是剃光頭,沒有人戴帽子,宋人看到這個情形說:「啊!妥當了!這若是回去做帽子來這裡賣,一個人一頂我就發了,所以回去就找一些朋友出資金,大量就下去生產帽子了,就高高興興浩浩蕩蕩,運這些帽子運到越人的地區,那個時候差不多是現在浙江省地帶,浙江省地帶當時都是屬於蠻荒,比較不文明的地方,所以這些越人他們是剃光頭的,身上都有刺花,宋人看到這裡沒有人戴帽子,這若是拿帽子來這裡賣,一個人買一頂我馬上就有錢了,真的就回去集資做很多帽子,就運到越地要來賣帽子。」你們想想看:他們這些人都剃光頭,身上都刺花,沒有人戴帽子,真的啦若是直接想,一個人買我一頂帽子,我馬上就有錢了,可是他們那裡就沒有人有戴帽子的習慣,你帽子運到那裡,你想有用嗎?一頂也賣不出去!
這出現在莊子的《南華經》上面,但是我們近代,也真的有人有這種想法,在二十幾年前,那時候我們台灣過去南非的人還不太多,就是國家派出去的一些農耕隊,這些農業人才,到那裡幫忙他們務農,才有一些人過去南非,有看到南非的黑人都打赤腳,他就想說:「喔!這若是到這裡開一間鞋廠就妥當了,大家都需要鞋子,一個人若是買一雙,我光是做鞋子來賣這些黑人,我就發了!」這是真人實事就對了,可是你想,若是當時進入南非開鞋廠,想要賣給這些打赤腳的黑人,會有人買嗎?後來有人將我們在穿的那種,很輕的用海棉做的,這樣簡單一邊釘四個或六個洞,就壓下去的那種,就是現在差不多我們在家裡面,在穿的那種輕輕的海棉鞋,那種的在南非便宜,這些黑人方便拖著就能夠走了‧又不會被刺到又輕輕的而已,這樣就會有銷路啦;你若是叫他們來穿像我們一般在穿的鞋子,他們穿得住嗎?所以有時候在看事情,又不是像我們想的:喔!啊這些越人都剃光頭都沒有人戴帽子,這若是回去做帽子,運到這裡來賣就妥當了!誰知道這些帽子去到越地,對於南蠻之人,他們沒有戴帽子的習慣,真的一頂都賣不出去,等於這些帽子,在這些越人他們的眼光,是沒有用的東西。
這節故事,首先就以「越人集資金做帽子,想要運來賣這些剃光頭、身上刺花的這些越人,結果沒有用。」現在才話轉到說,帝堯為了要治理天下,想說能不能海內的政治都能夠非常清平,他一直都認為他的能力還不夠,為什麼呢?並不是帝堯他不勤政愛民哦!若是在歷史上,堯舜都是一位有道的明君,可說是受萬民非常的欽敬,可是因為當時時常在做大水,因此百姓受到洪水的威脅,生命財產時常都可說是處在那種無保障的狀態之下,帝堯他都一直感覺:是不是我的福報不夠,沒辦法庇蔭這些萬民?他在位那麼久,時時都在做檢討與反省,所以他一直希望找一個福報更大、更有能力的賢人,出來為這些萬民百姓謀福利。這一點絕對不是虛偽的,絕對不是像他的老師許由,在應他說:「好,你就好好繼續做下去,我不能奪人之美。若是壞,你不要將你不要的東西要推給別人,這樣你也不夠意思。」絕對不是像許由所說的這樣;當然許由他說的角度也是很正確啊!你不要的東西要給別人這樣哪有理?他實在是真正為百姓,希望有那種比他更有才能的人來貢獻天下,為了這個他又老遠地跑到....跑到肩吾他不相信的,北海的仙山,藐姑射之山,來這裡找四位神人,也就是來到藐姑射修行的方外的隱士。
當然有的人說:「許由也隱居在藐姑射」,王倪、被衣,但是經典上只有談到帝堯來到藐姑射之山,拜訪四位方外的修士;我們也可以說:「四位像接輿所說的那種神人,來到藐姑射之山,也見到他心目中想要來參訪的四位有道的修士,也都見到了,結果呢,他不但這四位他所謂的賢人,一位都沒辦法請到,接著聽這四位神人跟他說的話,卻讓他產生一種茫茫然,不知道要如何是好的心境。」天下是人人用心計較要追求的地位,這個帝位、這個天下來到這裡,竟然好像粗糠好像垃圾那一般,是沒有人要的;《莊子南華經》裡面,故事的編排比喻可說是很美,他要描寫帝堯來到藐姑射之山找這四位的修士,希望邀請他們出來治理天下、造福萬民,他先用宋國的人做一些帽子運到越國,要去賣那些剃光頭、身體刺花的這些番人,這些帽子去到番邦地帶一點點用都沒有,他先用這樣來做,帝堯到藐姑射之山,見到這四位神人之後,才像這些宋人運到越國的那些帽子一樣,這樣的比喻你們聽起來,你們感想如何?若是再做更深入的想法,你們會感覺非常悲哀的!那個帝王之位,是我們每個人可說是用心計較,是想要去得到的地位。
台灣小歸小,也有兩千三百多萬人口,做總統不是像那首歌:「人人有機會」,有機會沒有錯,但是那個機會,是兩千三百多萬分之一,大家差不多目標用比喻的啦,差不多都在名位上面,這些東西是被人看成垃圾,我們兩千三百多萬的生命,竟然都投入在爭奪垃圾的鬥爭裡面,悲不悲哀呢?悽不悽慘呢?你們自己想想看就好了?!不要說什麼叫作悲哀啦!這個悲哀也是只有降生為人,才有辦法享受的七情六欲其中之一,我們這篇還是在《逍遙遊》之內,相信這幾天的共修,莊子用那麼多的故事比喻,要如何獲得「逍遙自在」的心境,就算沒辦法掌握七八分,也有辦法捏兩三分,就算捏不到沒有關係,今天開始耳朵聽清楚來,後面還有很多莊子教我們,要如何獲得逍遙自在生活的道法,我也一樣先來恭讀經文,再來白話解釋: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以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喔!我說實在的,若是叫我讀《佛經典》,有很多朋友若是遇到我,他說你若是在讀《佛經》,有辦法這樣那麼順暢,用我們的「河洛」發音這樣嗄嗄叫,實在是很欽佩你,但是我說實在的,現在我若是在讀這些古文時,就會煩惱發音是不是正確,有時候實在是唸得很不順口,我相信你們聽得也感覺很不舒服,沒有關係白話解釋下去,你們聽起來就會感覺:嘿!就是那麼簡單;古文若是沒有研究一下,真的光是要用看的用聽的,確確實實很難去理解,沒有關係,這是一個機會讓我訓練,將這些古文發音讀得正確,這樣我來說所謂的《四書五經》、或是《道德經》,我心裡障礙就能夠減輕,我若是不要為了分神、怕發音不對了,我的思緒就對了,也就是思緒能夠更流暢,這陣子剛好正在訓練,等到唸得順暢了,真的中國的《道經》,尤其是《南華經》,大家聽了一定會感覺非常過癮,說故事比較聽得懂,閒話少說一些,爛戲愛拖棚,現在男主角已經出來了,在莊子的時代,若是沒有惠子來逗嘴,莊子一定會感覺黯然無光,就是有惠子能跟他逗嘴,所以才能夠讓莊子盡情來發揮他的道法、表達他內心思想那種脫化逍遙的境界。
現在男主角以及男配角已經出現了,依照戲劇的編排,卡麥拉開始惠子就走過來了,對莊子說:嘿老莊啊!魏王不知是拐到哪條筋在高興,送了我一把那種種起來,可以很大粒、很大粒的葫蘆瓜種子,就像魏王跟我說的:『葫蘆瓜能夠種得那麼大一粒』,我首先也不相信哪,我就真的回去種,也真的有長哪!喔那個葫蘆瓜大到多大呢?我這樣從頭部切開灌水進去量,能夠裝五石足足的水」,若是以我們現在的這個,有的人會讀成「五石」;應該叫作五石,「一石」是古早的「一百二十斤」,「五石」也等於「一千一百斤」的水,這樣你想想看,這個超大型的葫蘆瓜,種起來的葫蘆瓜有多大一粒,那麼大粒的葫蘆瓜,我現在傷腦筋了,這若是說要種來煮的,你想古早的那個時代,左右鄰居有時候要串個門子,就得走上一二個鐘頭,說一粒剖一剖送左右鄰居吃也不可能,現在把它晒乾要用來做酒壺,喔一次裝一千一百斤的水,哪有那麼大的酒壺,若是將它剖對半,要來做水瓢就對了,哪有那麼大的水缸,你想能裝得下一千一百斤的水、五石水的葫蘆瓜,晒乾所做的瓢子,要怎麼使用呢?而且你想那麼大粒的葫蘆晒乾,那種質材不夠硬,那麼大支,很容易一下子就打破了,若是不要將它變成瓢或是酒壺,就光是要放就傷腦筋了,那麼大個也不知道要放在哪裡,實在是非常佔地方,所以我不如就把它給打破丟掉,沒有用。
這是惠子遇到莊子在跟他說,魏王送他那種種起來那麼大的葫蘆瓜,大但是沒有用哩,要吃也吃不完,要做工具也做不得,要放是有夠佔地方,不如就打破丟掉好了,大哪有什麼用。莊子是專門出世來漏氣惠子的,所以惠子只要開口,莊子就都一定要挖苦他一番,這樣他才過癮,現在過癮的把柄又被莊子捉到了,他就跟惠子說:不要在這裡說大與小啦!那是你笨拙,你不會實際去利用這個大,所以你感覺大就沒有用,這是不對的概念,我比喻給你聽啦!有一個生意人光是到宋國地帶,宋國很多人在從事於漂布、染布的行業,因為漂布、染布等於差不多手整天都是浸在水底,而且漂藥有時候又會傷害手,只是整天這樣,手都時常浸在水裡很容易龜裂、甚至於會長疹子,從事那個行業,當然他們針對手浸在水底產生皸裂,他們自然就會從經驗上,研究出一種專門在抹手龜裂的藥膏,效果可說是有夠好的,這個生意人光是聽到,這些在從事漂染的這些工廠,他們都有這種那麼好的抹手龜裂的藥膏,人家他的頭腦動得多快啊,他就去找這間工廠的老闆說,我甘願用一百兩金子,跟你買這個藥膏的處方,這個開漂染工廠的老闆,聽到別人要向他買藥膏的秘方,出一百兩的金子,他就趕快召集家裡面的人,開這個緊急的家庭會議,當然有的人會持反對的角度,他認為這是我們祖傳的秘方,這若是流出去,以後大家都會做了,我們這個藥就不值錢了,但是一百兩的金子,那個吸引力實在是太了,所以由這個家庭的主事者,就對他的這些家人說,到我們這樣好幾代人了,大家做得那麼辛苦,我說實在的,若是要賺一百兩的黃金,你想我們就得要繼續做幾代人,才有辦法賺到這些錢?今天是我們有錢的一個機會,反正這個藥那麼好,就算這個秘方流出去,也等於救世啦!何況又有錢可賺,也不是他們買這些藥要去開漂染的工廠,跟我們拼生意,不會啦!不會啦!我看人家他們是生意人,他們有別種的作用這樣,所以經過家庭會議開完,決定將這個抹手龜裂的藥膏的處方,賣給這個生意人。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莊子南華經》,「惠子」與「莊子」已經出現了,再來的故事,很多都是他們兩個人在辯論,可說是非常精采,我相信這十幾天來,大家每一天都沒有缺席,在聆聽莊子傳達給我們的道法、教我們要如何在生活中獲得「逍遙自在」的心境,不要曠課!
明天同一時間,空中再來結緣共修,再見!
標籤:
瀏覽次數:
54
人氣指數:
54
累積鼓勵:
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莊子南華經 第十二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莊子南華經 第十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