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91723
 響尾蛇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癌症信號&生飲土豆汁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煙火(Fireworks)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中醫調理 ~改善掉髮~
作者: 響尾蛇 日期: 2012.02.08  天氣:  心情:
~中醫調理 改善掉髮~
文/常春月刊

明明未滿而立之年,卻因為「少年白」─滿頭斑白的頭髮,

令小和外表顯得比同年的朋友老,三千煩惱絲一直困擾著小和。

頂著花白毛髮,不只影響外觀,從中醫的角度來看,

也可能是身體發出警訊,提醒你需要好好照顧自己。

不只是長白髮,異常的掉髮、頭皮出油、長頭皮屑、發癢,

都可能是身體的臟腑出現問題,輕忽不得。

中醫認為「腎藏精,其華在髮」,而「肝藏血,髮為血之餘」,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劉佳祐解釋,

頭髮的生長有賴於血,生機歸於腎,腎為先天之本,其華在髮,

頭髮的生長情況能反映我們「肝」、「腎」的健康狀態,

也就是「腎精」、「肝血」是否充沛。

現代人耗氣多,髮早白

腎氣、肝血充足的人氣血通暢,表現在頭髮顯見濃密而有光澤

反之肝血虧虛的話,沒有足夠養分可送達末梢的頭皮,

髮則顯得無光澤、易脫落、乾枯、變白。

遺傳性少年白是相當常見的原因,遺傳性白髮可能與染色體

顯性基因,或黑色素細胞缺乏相關。

年齡也是影響腎氣的因素之一,一人在中年之前仍有充足的腎

氣,但過了40~50歲,「腎精」就會逐漸衰退,而年紀愈大,

腎精愈不足,表現在頭髮上,就是顏色漸漸轉白。

不過,現代人日常生活作息已不似古人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加上普遍工作忙碌、壓力繁重,使得身體過度「耗氣」,

腎氣提早不足的情形愈來愈多

「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急白頭」的故事聽來雖有些許誇張,

許多人在過勞、情緒極為煩悶時,頭上的白髮一根根冒出的情

形,這就是長期下來體力透支,腎精出現過度耗損所致。

劉佳祐的一位竹科男病患就是如此,一陣子緊鑼密鼓的工作奔波

後,竟冒出許多白髮,所幸求醫後經過調整體質,有好轉情形。

睡眠情形也會影響腎氣,長期睡眠不足、睡眠品質不好或是經常

晚睡熬夜,會大量耗損腎氣及肝血,也會使氣血疏通受阻,讓人

未老先衰,頭髮自然也白得快。

愛吃重口味,也容易掉髮

此外,生重病、久病或產後婦女,也會有腎虛的情形。

劉佳祐就常遇到因罹患癌症接受化療的病人,

因掉髮及白髮情形嚴重而求助於他,治療方次多以補充氣血為

主。另一種體質──「濕熱內蘊」型,也會影響頭髮健康。

素體血熱,起因飲食起居失宜,濕熱內生,熏蒸髮根導致脫髮。

《黃帝內經‧素問》中說:「膏粱之變,足生大疔。」

就是常吃口味重、油脂多、油膩的食物會導致濕熱內蘊,

易患疔瘡之類的疾病。《讀醫隨筆》中也說:

「病痙者,其人必平日濕重而氣滯,或血燥氣澀也。」

即濕熱體質者體內濕氣較重,且容易引起氣滯,

或者有血燥熱、氣機不暢的現象。

濕熱是指人體內的濕與熱同時存在的現象,

內濕常因臟腑正常功能失調所致。消化不良、暴飲暴食、

飲食太過油膩、口味過重,都會加重臟腑負擔,

位於中焦脾胃肝膽最易受損,特別是脾最易受濕困,

脾不能正常運化致使「水濕內停」。

而辛辣或者熱性的食物吃多了,人體會滋生內熱,體內陽氣過

盛,陰並制陽,也易產生熱象;水濕滯留過久會化熱,而陽熱的

人,則因水濕入侵而形成濕熱。

所謂「濕熱內蘊」是指濕熱蘊於中焦脾胃及肝膽。

水濕阻滯氣機,與熱邪相合,形成濕熱交困的局面,

陽熱受水濕困阻而難正常運行,水濕受陽熱熏蒸而使陽氣更受損

傷,所以,濕熱體質者常表現出體內濕與熱並存的現象。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酒傷肝膽脾胃,容易生濕熱,濕熱體質者應

戒除菸酒;同時,辛溫燥烈、大熱大補、口味重、油脂多、油

膩、甘甜的食物盡量少碰。

~中醫護髮6招~

1 攝取黑色食物:

中醫認為腎主「黑」,所以一般黑色食物多入腎,可補益腎精。

建議日常飲食加入黑色食物,如海帶、黑芝麻、黑木耳、黑豆、

黑糯米、烏骨雞等等,能補血養髮。

2 依醫師建議服用藥物:

藥材的部分,包括杞菊地黃丸、加味逍遙散、小柴胡湯、

桃紅六君子湯加蒼朮、黨參、女貞子、旱蓮草都可達功效;

另外,配合當歸、何首烏補血,丹參活絡氣血,桑椹、熟地、

枸杞、黑芝麻等養肝腎,血液循環暢通,

就能讓毛囊獲得養分再生。

3 依體質養生:

《 肝腎虛虧者 》:中醫認為「乙癸同源」,乙即是肝癸是腎,

因此補腎也能同時養肝,除了多吃黑色食物外,

寒性體質者可補充柿子、桑葚、荔枝、桂圓等。

另外,行氣養血的加味逍遙散,加上能同時補、洩的六味地黃

丸,也是養肝處方。而對肝最好的飲食方式就是少吃辛辣、刺激

性食物,不去「激怒」它,油炸燒烤,咖啡跟茶太燥容易上火。

《 脾虛濕盛者 》:表現為頭部多油黏膩、毛髮光亮頭皮搔癢,

有時伴有食慾不振、腹瀉、脹氣、舌質紅、舌苔厚等症狀,

建議以健脾除濕為主,包括綠豆、扁豆、絲瓜、薏苡仁、冬瓜

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 脾胃功能不佳者 》:平常較易取得山藥或四神湯,

都具有強健脾胃的功能。山藥能健脾胃,促進消化吸收之外,

還可補益腎精,經常胃部不適食慾不振的人,是很好的保健食

物,四神湯中的蓮子、芡實、茯苓、山藥,具有健脾效果。

而加味逍遙散、參苓白朮散、小柴胡湯能幫氣虛者補脾胃;

四君子湯:黨參,茯苓,白朮,甘草,是醫師常開的藥方。

4 情緒平穩、不熬夜:

《黃帝內經》提到:「人臥則血歸於肝。

因此,充足睡眠,肝臟才能良好修復。中醫提到「怒則傷肝」,

情緒起伏過大,很容易影響到肝;

晚上11點至凌晨3點,血液流經肝、膽,

此時應讓身體得到完全的休息,否則肝的修復功能受到影響,

無法養足肝血,連帶影響頭髮無法正常生長。

5 按摩穴道,暢通氣血:

頭髮健康既然和「肝」、「腎」有關,因此,

敲打肝經及腎經,疏通經絡,讓氣血順暢運行,也有益頭髮生

長。肝經行小腿的內側,而腎經則較長,

由足部小趾下,斜走足心,到內腳踝後側,

然後沿著小腿、大腿內後側上行,最後到腹部、胸部。

或是按壓太衝、太谿穴,可疏通肝腎經絡,太衝穴位在肝經,

取穴位置在腳大拇趾與第二趾骨結合處,腎經的太谿穴,

在腳內踝後側1吋的凹陷處,各按壓3~5分鐘,同時保肝固腎。

足三里、三陰交、陰陵泉可健脾,

足三里:位於外側膝蓋眼下方3吋、

三陰交:在腳內踝尖上方距離4指寬、小腿脛骨內側

       是脾、肝、腎三經經過的交點,

陰陵泉:在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處,

各按壓3~5分鐘,都能強化脾胃功能,幫助消化系統運作


頭部按摩也有不錯功效,每天利用5分鐘,以指腹從髮際向頭頂中

央畫小圓,揉捏、輕輕扣打,按壓位於頭頂的百會穴,能促進血

液循環,刺激毛囊生長、防止掉髮。或是以梳子或手指,由前往

後梳頭,可促進頭皮氣血暢通,讓營養充分供給頭髮生長


6 規律運動 促血液循環:

多做運動游泳、氣功、導引、瑜伽,全身都能動的舒展動作,

讓五臟六腑能夠伸展,也能使全身氣血運行順暢。

現代人生活工作型態多半久坐不動,

回家又常累到癱在沙發上,變成「沙發馬鈴薯」,因此,

肢循環很差,加上整天待在低溫空調環境,更不利血液循環。

因此,抽不出時間運動時,至少在辦公室要找機會動一動,

例如固定1小時起身去廁所或茶水間,接手機時也可起身走動。

另外,開車族將車停在距離家裡或公司遠一點、

公車族可以提早兩站下車,都是「偷時間」走路運動的方法。
標籤:
瀏覽次數:48    人氣指數:1448    累積鼓勵:7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癌症信號&生飲土豆汁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煙火(Fireworks)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