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16681
 tomhuang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立法院剛剛通過一項決議案: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全球趨勢─投資&接單的通行證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邁向百萬富豪之路 十個要點
作者: tomhuang 日期: 2005.08.13  天氣:  心情:

邁向百萬富豪之路時必須記得的十個要點

書名:《設計西遊記》
作者:Sharon Maxwell Magnus/著
出版社:藍鯨
摘自「骨子裡看設計美國、德國、日本與台灣」一文


在日商公司工作、到義大利留學,再經歷了美國與德國的交流,我深深覺得一個國家的設計,出自其民族的特性。

美國人的創意文化

在美國有個電視節目「When your were out」裡上演著一個有關居家設計的節目,多是男女主人體貼他們的另一半為家的付出,而趁他們外出時請節目單位依據另一半的喜好,設計修改他們的起居室、臥室或花園等等,直到另一半回來時給他一個驚喜。

節目裡你最常聽到的就是awesome這個字,原意是「可畏的」現在美國俚語則有「非凡的、另人驚奇的」新義。無關美醜、喜歡或不喜歡,劇中的男女主角都熱於沈浸在驚喜的氣氛裡,然而「Surprise」不也是創意的變形嗎?

德國人的線性思考V.S.點狀思考

德國人以嚴謹著稱,主要在他們縝密的邏輯思考方式。Designafairs裡有一位設計主管談到公司裡的一位中國設計師,他形容說與他討論事情時,對方的思緒就像飛碟的行徑一樣,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他非常的驚訝,因為不是他所能理解的邏輯路徑。他哪知,我們兩岸的學生正是填鴨式教育出來的,腦子裡只找答案不究邏輯的。這也許是台灣設計師在討論問題時,往往捉不出重點,探不進深處的原因。或許也能解讀我們反應快的假象。

日本設計的細節

日本人是很在意他人目光的民族,如果造成對方的麻煩會非常不好意思,所以送禮文化視他們為消弭可能的愧疚,一種答謝的方式。所以禮品包裝才會在日本蓬勃發展,反應在待人處世上的細節,自然也投射在設計的產品上,你可以從外觀看到佈滿裝飾溝與切削面的小細節看出端倪。而機器人、相機、攜帶型的電子產品,這種微機電的工業在日本更是將「細工」發揮的淋漓盡致。

台灣的…..

當我們討論著什麼是我們的設計時,實際上台灣的設計早就充斥在各個角落,也許是抄襲、也許是模仿、也許還不成熟、也許作過了頭,但都是真實的台灣設計。台灣是文化的匯流處,理應會開出更美的花朵;需要的是「時間的發酵」和「質的提升」,以及真實面對自我的那顆心。我們親切、真實、有人情;我們愛玩、愛唱、頂著小聰明….,這些特色就有待設計師去發覺,那是靈感的源頭、風格的出處。不用口號,台灣的設計可以走得很自然。
標籤:
瀏覽次數:21    人氣指數:21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立法院剛剛通過一項決議案: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全球趨勢─投資&接單的通行證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