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這是今天中午吃飯時從報紙得到的消息.(肺炎病逝享年87歲.)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9%99%B3%E4%B9%8B%E8%97%A9
他在謝天一文裡的領悟:
"即是無論什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
就感謝天罷。無論什麼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遺愛與遺產,即是需要眾人的支持與合作,
還要等候機會的到來。越是真正做過一點事,越是感覺到自己貢獻的渺小。"
其實,想到國高中的生活,真的還蠻痛恨填鴨式的教育,
只是為了考試,考試,英數理化,其實我覺得好好上國文課才是真的.
不是為了考試,而是養成一個正常的人,養成一個對於自己母語文充足的表達能力.
我想很多國高中的國文老師應該都很頭痛吧,把表達能力培養好,才能夠有更深的創作能力.
喔,忘了陳之藩是劍橋的電機博士.... >_<
有時候,當馬英九在喊林書豪是台灣人,教育部在考慮發給他身分證(雙重國籍?)時,
我真的超生氣的,因為台灣培養不出林書豪與陳之藩這樣的人,
而至於中華民國身分證,那一堆排隊等待的外籍新娘應該比林書豪還需要吧!!
國內有哪個政治人物,是真的為了這塊土地的人民好好想想的?真的百年大計,
不能因為政黨輪替就從零開始,要讓這塊土地的人,喜歡在這居住!!而不是移民美國,
遷居香港,或是多重國籍,而我們卻以他們的祖籍沾沾自喜.
我們這年紀,大概就是這樣,前面的先知者越來越少,卻又發現自己卻有無有前人的能力,
做為後起晚輩的榜樣,想到這兒,真覺得有愧於天...難以像陳之藩那樣謝天,
因為他,著實的將上天賦與的天分,好好的貢獻給我們了,而我們自己呢?想想真的很慚愧 [X-(]
ps.談到李家同,上星期假日騎單車走小路去吃飯,剛好就遇到李家同,與他的學生,
原來他們是來學校散心+拍照的,剛剛到他的網址看,資料真的很多,很多作品也都有網路版
(他是作者應該還ok),雖然是個簡單的網頁,但是裡面東西真的超級多,我突然想到系上一位老師,
他前幾年退休後,就一直忙於把他以前的資料,照片,翻拍成電子檔,我想,凡走過必留下足跡的網路,
也會記憶他們過去的那段美好的戰役.如果就像紙本那樣,淹沒在時光中,未免太可惜了.
就像蔡藍欽的網站(http://tsailanchin.com/),有時候還是會去看看他,就像看看老朋友一樣.
李家同個人網站:http://erdos.csie.ncnu.edu.tw/~rctl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