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21775
 筱羽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唱歌的共鳴腔=超級重要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口腔~鼻腔~如何讓聲音飽滿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如何應用=>共鳴腔
作者: 筱羽 日期: 2011.05.07  天氣:  心情:
由於運用性質的不同,頭部前方共鳴分d:上部共鳴和下部共鳴。一般稱齶以上d“上部共鳴”,齶以下稱“下部共鳴”。
上部共鳴:包括鼻腔、鼻竇、上頷竇、額竇、蝶竇、和篩竇。
下部共鳴:包括口腔、咽腔、喉上部等處。
前面說過,凡是充滿空氣的地方都可以發生共鳴。然而頭腔並不是充滿空氣的腔體,d什l可以引起聲音的共鳴呢?原來,它不是利用有空氣的腔體作d傳聲的共鳴腔,而是利用固體的骨組織的傳導作用而加強聲音的強度。聲音的強度是構成聲音響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骨傳導作用與高音相結合,聲音自然增加響度,因此利用上部共鳴有助於聲音的擴大。
利用上部共鳴的道理,就是利用喉、咽、口的共振,經過頭骨的傳導,引起幾個竇體的共振,來加強聲音的共鳴,我們稱它d“骨傳導”<不是氣傳導>。上部共鳴主要是借助“骨傳導”作用來實現的。在生活語言中,雖然意識不到它的共鳴作用,但在高聲說話或發某些音時,“骨傳導”的共鳴作用也在參與擴大音響的行列。歌唱家所以強調要把上部共鳴利用上,是因d它的共振作用較強,如果和下部共鳴聯合起來,對于高低音的音響以及歌唱中的情感配合,都有著積極作用。

以上網路資料與網友分享
標籤:
瀏覽次數:120    人氣指數:1720    累積鼓勵:8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唱歌的共鳴腔=超級重要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口腔~鼻腔~如何讓聲音飽滿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