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16681
 tomhuang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企業:託付,並承擔風險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BenQ購併Siemens手機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他讓一家美國公司投資報酬率超過
作者: tomhuang 日期: 2005.07.17  天氣:  心情:

他讓一家美國公司投資報酬率超過一百倍─宋恭源導演那斯達克的台灣奇蹟

文 朱紀中

十五年前,光寶入主一家銀行都不敢授信的美國公司,如今,集團董事長宋恭源因這家公司經營績效出色而獲邀為那斯達克按鈕開市。燙手山芋蛻變成金雞母,宋恭源和他的團隊是如何做到的?

剛剛結束「艦隊週」〈the Fleet Week〉慶祝活動的紐約,一夜之間,少了穿著白色筆挺軍服的海軍大兵,但是,遊人如織的街頭依舊熱鬧。

五月三十一日,早上不到九點,時代廣場附近、百老匯大道上,突然出現一群盛裝的台灣人,對著那斯達克〈NASDAQ〉專屬攝影棚外的大螢幕猛拍照。仔細一看,螢幕上秀著
斗大的「Diodes」,原來這天那斯達克邀請這
個已掛牌五年的公司為市場按鈕開市。

成功在美經營IDM廠 為台灣人圓夢

早上九點二十八分,Diodes董事會成員、主要經營幹部和家屬約二十人,在董事長宋恭源〈台灣光寶集團董事長〉帶領下,齊聚那斯達克開市現場轉播的攝影棚,站在啟動交易的按鈕台上,現場導播要眾人用力鼓掌、歡呼,三十秒內,宋恭源先按鈕啟動交易,接著,在揭示板上簽名,這些畫面透過與那斯達克連線的電視網,傳到全美,為他個人、也為光寶集團寫下歷史性的一頁。

那斯達克目前有十九家掛牌公司來自中國,台灣公司只有三家,去年十家新掛牌的亞洲公司,更全部來自中國。新掛牌公司通常會獲邀為開市按鈕,已掛牌的老公司則需股價和營運表現優異,才有資格上台。在一片「中國熱」中,宋恭源,這位出身台灣的美國上市公司老闆,能夠站上那斯達克開市的按鈕台,自是不易。

宋恭源投資的這家美國公司最大股東、持股三二%的敦南科技〈光寶關係企業〉是道地的台灣公司,董事會中除了兩位老外獨立董事,其他董事也全部出身台灣。難怪宋恭源笑著說「這是台灣人的驕傲、是華人在半導體業界的一種成就。」

治理企業有「剪刀手」稱號的宋恭源笑得得意,不是自我陶醉,而是十五年企業改造的辛苦終於獲得報償。出身德州儀器的宋恭源最感驕傲的是,創業三十年來他一直有一個「夢」,就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證明華人也能在美國經營一家像德儀一樣、具備產品研發能力的整合元件製造廠〈IDM〉,透過這個投資案,宋恭源圓了這個夢。

時間拉回一九九○年,當時,光寶集團旗下的旭麗公司剛跨入半導體市場約三年,Diodes是其在美國唯二的客戶,就規模只是一家在北美地區銷售二極體的小型通路商,雖在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掛牌多年,但因家族企業保守經營,股價跌到一股只剩兩美元不到。

入主Diodes三年就回本 市值膨脹四十倍

當時這家小公司在分離式半導體產品中只賣二極體一種,理由是「公司名字叫Diodes〈二極體〉,就只能賣這項產品,若要賣其他產品,就應改名!」負責經營公司的創業家族第二代不僅管理鬆散,對公司營運前景更是信心盡失,每天只等著股價回升到兩美元以上,就要賣股還債。由於經營者的股票都押給銀行,銀行甚至已停止對這家老公司授信。

此時,公司大股東、以軍用半導體知名的Microsemi有意出脫股權,為了穩住客源並拓展北美市場,宋恭源決定拿下這家經營不善的小通路商。幾經談判,光寶集團用每股一.七五美元買下Microsemi手上的兩百萬股,共投入三百五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億一千萬元〉拿下四成股權,成為最大股東。

沒想到這筆投資,三年內就全部回本,十五年來單是市值已膨脹超過四十倍,加計配股、配息和小幅調節的獲利,投資報酬率更逾百倍。

回憶接手這家老公司的情境,第一位被宋恭源選派進駐「輔導」、也是待得最久的生產管理副總經理劉振國說:「當時的經營團隊根本是抱著金飯碗在討飯!」

劉振國是宋恭源在德儀工作時的舊識,原本在德儀負責跨國客戶管理、財務管理,被宋恭源挖角前,差幾個月就在德儀服務滿二十年、可以光榮退休,沒想到,因為宋恭源一通電話,從此轉換跑道,投入十四年改造這家小公司,親眼見證它從年營收一千四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億四千萬〉、成長到去年的一億八千五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十八億〉。

習慣用五年計畫管控企業的宋恭源,只給劉振國兩個簡單目標,只有兩個:第一、單月營收做到五百萬美元,第二、讓公司股價漲到每股八美元。

進入公司,劉振國先裁汰不適任的主管,六大主管被他換掉五個。光寶隨後派駐的行銷主管Mark King,則是從頭學起,先把二極體領域所有產品搞熟,再為公司開闢新的銷售品項。

此外,他們並把亞洲公司擅長的快速反應拿來服務客戶。「管理者的決心很重要,有決心把事情做好,而且努力去做,成績自然不同。」劉振國自信的說。

經過一年多整頓,十四個月後銀行恢復對其授信。在增加銷售電晶體等新產品後,營收不斷攀高,三年後,股價漲到每股十二美元以上。光寶集團小幅出脫後來認購的四十萬股現金增資股,一舉將最初投資的三百五十萬美元本金全數拿回。五年後,年營收突破六千萬美元。「剪刀手」第一個五年改革計畫,只從光寶派了三個幹部進駐,就全數達成。

此外,主要幹部穩定,不像美國企業頻繁演出跳槽戲碼,使得這家分離式半導體公司吸引法人開始投資。

幹部穩定還不夠,會計師出身的Carl自豪地分析:「要求員工勤奮工作,是這家美國公司與其他同業最大的不同。」在招募新人時,公司主管通常會問求職者一個問題:你可以一天上班十二個小時嗎?在這裡,沒有八個小時就準時下班的人,與台灣科技公司一樣,大部分員工必須工作十到十二個小時。

這家美國公司除了具備亞洲企業的勤奮精神外,自稱是半個中國人,大學畢業後只短暫幹過一年分析師,就加入光寶集團從基層業務員做起的Mark認為,光寶集團嚴格要求「CCC」〈cash conversion cycle現金週轉率,指應付帳款減去應收帳款、再減去存貨的週轉天數〉,讓Diodes的毛利率可以連續五季維持在三成以上,獲利率因此打敗所有美國同業。

最新一期美國《商業週刊》統計過去三年成長最快的一百家美國公司,Diodes以累計獲利成長率四二二.七%,排名第四,相較於大部分半導體業者過去一年業績普遍滑落,這家走利基路線的整合元件製造商〈IDM〉因為控管嚴格,獲利反而逆勢成長。

數字管理 只問目標,沒有情緒

面對亮麗的營運數字,宋恭源淡淡的說了一句:「因為找對人,投資案就比較容易成功!」在這位「剪刀手」眼中,Diodes與在日本掛牌上市的光寶日本〈Lite-on Japan〉,都是無心插柳的投資案,但兩個投資案都讓光寶集團獲利超過五十倍。能夠暴賺,關鍵都在找對了人。

但是,要讓這些來自不同國家、出身不同文化的幹部效忠公司,絕不是件簡單的事。打坐二十多年,每天都在學習「放下」的宋恭源點出箇中的訣竅:就是要將公司徹底透明,把所有營運績效全部數字化。「看同事,不是用你的感情或情緒,而是用數字,只問達成目標與否,這中間沒有任何種族或情緒的問題。」宋恭源進一步道出數字管理的精髓。

光寶集團國內外有六家上市公司,集團全年營收超過新台幣二千五百億元。財務長林群說,管理這些公司,宋恭源不必拿文件、開會也不做筆記,重要營運指標全記在腦裡。
不記電話號碼,甚至連司機的電話都要想一下才記得,宋恭源竟然能記住這麼多關係企業的營運數字?宋恭源笑笑說:「要和副總級以上的幹部對話,不記一些數字怎麼行,我的腦中,大概有超過一百五十個數字吧!」

宋恭源三十年的敦南科技總經理盧明光,把宋恭源這套記數字的功夫比成佛家的「空中妙有」境界。盧明光解釋,宋老闆要「放空」自己,所以不做筆記、不記類似電話號碼這些瑣事,屬下寫報告最好只有一頁,但是要做到「一頁管理」,必須那一頁寫的數字全部都要有意義。

這一頁有意義的數字大概只有五項,包括營收、毛利率、產品市占率、與競爭對手差距、以及要達成營運卓越的「CCC」指標。盧明光以自己與宋恭源的互動經驗為例,公司營運全在前述五項指標數字中,為了追求成長,屬下只要提出一個目標,就得附上一套達成目標的合理方法,宋恭源會根據這個目標每個月、或是每季與你檢討。

一旦發覺達成目標的方法有問題,就會一路緊追直到屬下找出合理方法為止。

這套方法說來簡單,要能貫徹卻得經過精密的計算和繁複的思考。難怪宋恭源即使飛到紐約,每天還得收台北的傳真、隨時打電話與屬下討論,女兒因此抱怨,只要回到台灣,爸爸就常常失眠,不能像在飛機上一睡就是八個小時,因為只有上了飛機,才能遠離電話。

新執行長走馬上任 要讓市值成長一倍半

不過,眼前可以確定的是,光寶集團眾多關係中,Diodes短期內將不會讓宋恭源操心。因為在公司營運達到顛峰時,宋恭源找來前德儀資深副總裁盧克修接任執行長,盧克修一上任,就喊出要讓公司市值成長一倍半、達到十億美元的目標,至於達成目標的方法則是積極切入類比式晶片市場。

這個宣示讓法人有些擔心,Diodes股價六月初兩個交易日跌了八%。不過,宋恭源卻信心十足地說,盧克修是策略專家,找對這個大將,公司新的五年成長目標應該可以達成。宋恭源的保證可不是隨便說說,因為盧克修的「十億美元」目標,他早就詳細算過了!
標籤:
瀏覽次數:1323    人氣指數:1323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企業:託付,並承擔風險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BenQ購併Siemens手機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