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5,667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2292973
欣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呢喃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誰能守候你一生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佛洛伊德的近視眼
作者:
欣
日期: 2012.10.01 天氣:
心情:
正的愛情不應該存在利害和算計,
但諷刺的是,如果男女談情說愛的時候,
不運用一些心機,不暗藏一些心計,卻往往追不到心儀的對象。
因此,男人為了獲得女人的青睞,總會耍弄心機,說些甜言蜜語,
同樣的,女人為了吸引男性,也會故作矜持,暗留一些心計。
正因為男女交往之初難免蒙上欺騙的面紗,
雙方常常被表面現象迷惑,
總是弄不明白對方的舉止與內心究竟有什麼相互關係,
也分不清楚哪些是別有用心的謊話,哪些又是可以相信的真心話。
--凌雲
「自我感覺良好」讓我們活下去:推介「佛洛伊德的近視眼」
文/admin
你以為你是最瞭解自己的人。你分析自己的行為與動機,以為這代表真正的你。
你不斷做選擇,認為這代表你的喜好與利益。
你反芻回憶,想要拼湊真實。
可惜研究心理學的科學家透過許多研究證實,
人們只是不斷活在「自我感覺良好」的世界—–
其實還多虧「自我感覺良好」的心理機制,讓我們可以快快樂樂地
只專注在眼前的好事,才不會輕易被人生無盡的悔恨、屈辱、失意打倒。
「佛洛伊德的近視眼」是美國維吉尼亞心理學教授提摩西‧D‧威 爾森的著作,
由張老師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取材於作者個人經歷與近年風起雲湧的相關科學
研究,雖然有些例子已傳誦許久,但作者將這些研究結果整合在
「適應性潛意識」(Adaptive Unconscious)的概念底下,
更能讓人看清「自我」的虛幻。雖然人類是地球生物現階段演化的頂點,
但人們往往忘記,我們看似能主宰地球、甚至造成 千萬生物滅亡的大腦,
也不過是從青蛙、蜥蜴與老鼠的大腦一點一滴世代演化而來。
大自然不會刻意變出一台精密的電腦,人類大腦的演化,
一定是從舊有的功能做 些轉換,適者生存,然後不斷重複。
這過程一定是「能用就好」,能應付生存競爭就好,
其他就馬馬虎虎、不需要浪費太多資源去打造
(太精密的大腦會消耗許多養分,原始人類也不可能負擔)。
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人類每分每秒都要處理、過濾億萬計的知覺訊息。
而大腦的處理方式,就是讓「適應性潛意 識」去「自動化處理」。
作者以美國的雷根總統為例:
雷根總統負責對外交涉、公關,名義上他是美國總統,很有影響力,
但每天有數百萬公務員執行美國政府大大 小小事情,他勢必無法瞭解許多
執行的細節。
我們的「意識」也是如此,許多動作、思考都近乎「自動化」的完成了,
我們真正能清楚插手、瞭解的比重並不大。
而操控「適應性潛意識」的包括我們的習慣、既定印象、概念浮現的可近性
(所以廣告會有影響力),而另一個有強大影響力的,
是「使自己舒服地看待事物的慾 望」,
作者稱為「感覺舒服」(feel-good)。
這又稱為「心理免疫系統」,免除我們心理不舒服的威脅。
從前具有心理背景的工作者常會說:
「你看他又 運用了什麼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
現在滲入大眾文化的說法則是:「你看他真是自我感覺良好」。
就如佛洛伊德說的:心理防衛機轉在心智後巷運作,使我們看不見自己在
扭曲事實時,通常比較有效。
人類的「自我感覺良好」也是會悄悄運作,在我們不知不覺中作出短瞬間
讓我們覺得舒服愉快的決定—-但這些決定不見得符合自己的最大利益,
也可能會傷害自己或傷害到別人。
但這種「感覺舒服」也是人人所需。心理學家發現,人們會過度高估傷痛、
悲劇、親人死亡對自己的影響。其實大部分人很快就能從負面事件中恢復,
因為人類天生就有「找理由」合理化的本能。親人死亡可說是回歸天國,
老闆指責就說他帶有偏見,發展不順 就說自己懷才不遇、現在沒背景的
年輕人都如此,找出一個讓自己舒服的理由,讓事情變得正常、平常、
可以預期,之後,就可以逐漸淡忘,然後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邊讓人愉快
飽足的瑣事。
作者說:「人們被鼓勵用過於正向的眼光來看自己,一定程度內,這是健康的」
人類既然被塑造成感情豐富的生物,相對的,總要有 個遺忘挫折的機制,
否則事事糾纏難忘,也就無法勤奮工作了。
只是,這種逐漸淡忘的機制,同樣也會讓人類無法長期保留「快樂」的感覺,
所以再甜美的愛情也會 如「挪威的森林」般淡忘。
看完「佛洛伊德的近視眼」,你會對人類的「自我」到底代表什麼產生懷疑。
書裡還說「人預測自己的行為比其他人對 他的預測還不準」、
「生命故事跟事實不會一致」、「人們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感覺、判斷與行為的原因」
、「人無法直接讀取自己的『心理歷程』」、「人無法瞭解 自己的解釋是虛構的」
,而人們也擅長靠「後見之明」來顯得自己能掌握一切—-以上都有科學研究佐證。
不過,就如同作者說的:「事實證明,有時自我欺騙 一下也不錯,
因為它能使我們對自己、未來保持正面樂觀的態度」。
知道自己的大腦如此脆弱與不可信有什麼好處嗎?
正面來看,這可讓我們不再 羈絆、別再迷惘、毋須繼續陷入在過去不可挽回的記憶。
沒有所謂事實真相,也不用再窮心追逐,別再計較往事的枝枝節節。
這可讓我們好好「活在當下」—- 反正所有的記憶都會在編織與重塑的過程中
逐漸消逝,好好體會、細心思索與沈醉在現在的種種感覺,
別讓你的「適應性潛意識」給欺瞞了,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
當你不曉得自己到底喜歡誰時,問問身邊的人。照書上所說,
旁觀者可能比你更清楚你最愛的是誰。
Up On the Roof
Carole King
標籤:
瀏覽次數:
146
人氣指數:
1546
累積鼓勵:
7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1
1
呢喃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誰能守候你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