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4501
 somebod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重金屬樂史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擁有越多時 給的越少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剛好vs最好
作者: somebody 日期: 2019.02.24  天氣:  心情:
剛好,最好.............原文刊載於2017年12月5日《聯合報》作者 王文華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凡事追求完美,無法忍受一點瑕疵或不確定。
因而給自己和別人,極大的壓力。
最後弄巧成拙,反而把事情搞砸?
這樣的人,可能是父母、老闆、客戶。
他們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但也連帶影響了孩子和員工。
我曾是這樣的老闆。但後來發現,其實有更好的方法。

首先要澄清,「追求完美」是美德。
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因為「追求完美」而成功。
它把產品的每一個細節,做到「最好」。
但蘋果有巨大的資源,能把「最好」,當成大、小事的目標。
一般公司或個人,沒有這些資源。
沒這些資源,卻又不問優先順序,大的、小的、相干的、不相干的事都做,
而且都要做到「最好」,結果就是老闆累得半死
員工天天加班、眾人怨聲載道,什麼事都沒做好。

我在紐約參觀了「Away」這家新創公司。
他們走跟蘋果截然不同的路線,在「剛好」和「最好」之間,
有意識地做了平衡。「Away」賣硬殼的行李箱,
外型跟高檔行李箱很像,但價格比較親民。
他們的策略是,在硬體上不求「最好」,只求「夠好」和「剛好」
(他們的行李箱可以為手機充電)。
這樣才能壓低價格、拉高CP值,吸引到年輕人。
但只求「剛好」更重要的原因,還不是成本,而是把資源,
移到能發揮自己專長、建立自己特色的地方。他們專長是說故事。
所以「Away」的定位不是行李箱公司,而是旅行生活情調公司。
他們精心打造的,不是行李箱的外殼,
而是年輕人喜歡的關於旅行的內容。
所以他們出實體和線上雜誌,報導名人最感動的一次旅行。

經營社群媒體,分享顧客彩繪行李箱的照片。
做錄音節目,請來賓談在尼泊爾跟雪巴人相識的故事。
他們的實體店,只有百分之卅的空間陳列行李箱,
其他空間,讓顧客喝咖啡、看旅遊書、想像一場美好的旅行。
把某些事情做到「剛好」,並不是偷懶或擺爛,而是策略性地割捨和專注。
這樣才能把顧客最在意的、最能發揮自己專長的事,做到「最好」。
賣行李箱,表面上看起來是製造業。但本質上,這是一家行銷公司。

成立不到兩年,已募到三千一百萬美元的資金。
投資人看上的,是他們抓到了「旅行」,
這個符合時代氛圍和目標客群需求的主題。
走出「Away」在格林威治村的店面,我想起台灣。
這半年,我離家去旅行。
無法像從前一樣,密集地跟台灣同事溝通,幫他們做到「最好」。
但奇妙的是,他們反而做得更好。
最重要的,他們和我都因此而更快樂。

所以對待員工和子女,我們都需要適時地go away。
想清楚哪些事要「最好」,哪些只要「剛好」。
選對了比例,一切會更好。

換言之,選擇伴侶是否也如此...... [(-|]
標籤:
瀏覽次數:280    人氣指數:1420    累積鼓勵:57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重金屬樂史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擁有越多時 給的越少
 
住戶回應
 
時間:2019-02-28 12:25
他, 58歲,新北市,政府機關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9-02-27 23:57
他, 58歲,新北市,政府機關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9-02-24 21:34
他, 61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