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6,269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516681
tomhuang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我只是一普通的蜘蛛-蛛兒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你聽信「創業迷湯」?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40兆資產掌門人的管理心法─風
作者:
tomhuang
日期: 2005.07.17 天氣:
心情:
40兆資產掌門人的管理心法─風險管理得好 成長才會更快
文/沈耀華、林正峰
全球市值第二大的保險集團——ING集團董事長陶曼特6月9日首度造訪台灣,分享ING集團如何在快速購併成長過程中,同時能兼容文化,又能積極創造長期的穩健成長。
ING集團是荷蘭的多元化金融服務業者,橫跨保險、銀行與資產管理三大領域,集團總資產高達一兆三百六十五億歐元〈約合新台幣四十兆元〉,約當全球外匯存底第一大國——日本外匯存底的一‧五倍,也是台灣第一大金控集團國泰金控〈含子公司資產〉的十五倍。過去十年來,藉由多次購併,十年內,總資產增加六.六倍。
五十三歲的陶曼特〈Michel Tilmant〉去年四月上任,是首位非荷蘭籍的董事長,出掌這家來自荷蘭的金融集團。
由於資產規模龐大,ING集團向來保守,但投資銀行家出身的陶曼特上任後,展現明快的作風。其一,為加快決策流程,並釐清權責歸屬,大刀闊斧砍掉四百多個委員會,以達到組織結構單純化。
過去,「許多議題常卡在總部的委員會,有時候在小組內過度的研究,反而沒有人來做決策,」ING台灣區總經理陳丕耀分析;其次,陶曼特也賣掉十六項非核心投資,讓資源能更集中在主要目標。
所謂的主要目標,包括:其一,隨著高齡人口增加,衍生的服務與商品〈譬如年金相關產品〉,這是未來的高成長市場;其次,擴大在亞洲市場的影響力。過去一年來,陶曼特四度飛越大半個地球造訪中國,為了加速攻占這個全球企業覬覦的市場。
他說:「在一番調整之後,我們交出不錯的營運數據,也帶給股東回饋,去年的股東整體報酬率大約在二五%。」
這次,陶曼特在二十四小時旋風訪台期間,特別接受《商業周刊》專訪。當許多人認為,如果耗費精神在將風險管理妥善,便無法追求成長時,陶曼特認為,剛好相反。從長期來看,你能把風險管理得更好,才不會陷於起起伏伏,才能成長更快。以下是訪談摘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從一九九一年,荷蘭第一大保險公司合併荷蘭第三大銀行,組成ING集團以來,你們就持續透過購併策略,在全球市場快速成長。在這過程中,ING如何處理集團內部的文化差異,甚至是衝突?
如何管理不同市場:在各個面向建構一致的專業文化
陶曼特答〈以下簡稱答〉:唔〈停頓思考〉,首先,我真的不認為有所謂的文化「衝突」,應該說是文化的多樣性〈Diversity〉。ING在全球五十個國家設有據點,公司內部擁有多樣性的文化,這是很好的事。我相信,文化多樣性是公司很棒的資產,從長期來看,ING會在全球各地市場發展,培育與保護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激發不同的想法與創意,有助於促進公司在不同市場的管理與成功。
但是公司應該在幾個面向建構一致性的專業文化,譬如企業治理的方式,當公司運作時,如何保持透明、簡化,以便在面對目標時,能夠以同樣的方式來進行;又譬如檢視與追求績效的方式,這也需要靠專業文化,來確保員工受到相同的訓練,而不必擔心他們來自哪個國家或地區。
專業文化的指標,應該是放諸四海皆準。所以,重點是,以專業文化為標竿,並輔以尊重不同地區的文化特性。
問:ING做為一家大型且經營作風講究保守穩健的企業,如何一方面能做好高標準的風險管理,另一方面又要維持強健的成長動能?對許多企業來說,這是兩難。
管理風險的步驟:先承擔風險,再分散風險
答:沒有所謂兩難。如果你想要追求長期、穩定的成長,你就「必須」〈加重音〉做好妥善的風險管理。譬如經營一家銀行,會面臨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營運風險、成本風險、匯率風險等等,一般來說,如果你沒做好風險管理,從長期來看,經營績效若不是偏低,就是起起伏伏。當經營意外狀況頻傳,你必須花費心思與成本在處理意外,就沒有能力持續推動成長。因此從長期來看,你能把風險管理得更好,才可能成長更快。
問:所以追求成長應該先迴避風險?
答:不是這樣,追求成長,不是說你不要風險,反而是你「應該」〈加重音〉正面承擔,進而管理風險,並且以高度專注的態度來處理。所以,步驟是,先承擔風險,接著分散風險,並對風險給予合適的對價〈pricing〉,如此一來,承擔風險就不是問題。
價格是很重要的,真正危險的狀況是,你雖然集中心力在風險上,卻給了錯誤的對價,結果讓自己陷入麻煩。所以,管理風險的真諦是,你要敢於承擔風險,管理它,接著給風險一個適當的價格,這才是一個正向的循環。
常聽到的完全錯誤觀念是,企業如果耗費精神在將風險管理妥善,就無法追求成長,其實剛好相反,正確的觀念應該是:企業若先能把風險管理好,它們自然能帶來成長。
問:這是很好的啟發,不過即使能將風險管理好,一個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的集團,要在保險、銀行、資產管理三大領域都做好,也幾乎像是不可能的任務,譬如花旗集團〈編按:花旗稍早將集團內保險業務全數出脫〉就沒能成功,ING如何能做到三者兼顧?
答:我想,我們能讓各種複雜的業務都得到妥善的管理,重點在於我們讓各種業務流程、組織、投資項目都趨向單純化。正因如此,我們過去一年來,處分了非核心資產。同時,我們也提高營運透明度,讓各業務部門獨立運作,以避免利益衝突的問題發生。
問:管理好風險,同時又能維持成長,聽起來似乎很容易,但當你們要切入新市場,特別是高風險的新興市場,是如何做決策?
評估風險的法則:以科學計算,結合常識判斷
答:風險來自不確定性。對於我們做的每件事,我們所處的每項業務,都必須做好評估,了解下檔風險在哪裡,先訂出我們願意承擔損失的極限,同時,我們會對投入的資本與必須承受的風險,隨時做追蹤評量。
問:那您所謂的下檔風險限度是多少?可以舉出一個比率來嗎?
答:我可以跟你這樣說,我們有個非常精密的評估法則,大概是像這樣的格位〈抓起筆,畫一個表格〉,每格欄位中,都有數個項目,譬如這是我們在某個地區的業務(以筆指向欄位的項目之一),我們在這裡承擔什麼風險?我們投入的資源有多少?這是個很精密的公式,這跟火箭科學一樣複雜〈大笑〉。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我們一方面經由科學計算來評估,另一方面,我們也同時需要以常識來協助輔助決策,要怎麼結合科學計算與常識的判斷,不至於偏廢,這個過程是複雜且重要的。
標籤:
瀏覽次數:
67
人氣指數:
267
累積鼓勵:
1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我只是一普通的蜘蛛-蛛兒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你聽信「創業迷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