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43671
 長空孤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我來自亞特蘭提斯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征服自己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天之驕子
作者: 長空孤鷹 日期: 2006.08.29  天氣:  心情:

自己壞規矩 必然養出驕縱兒女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77 期       作者:李盈穎 
 
 


 
   
暑假期間,你的孩子整天打電動、看電視嗎?有一群父母,
把孩子送到桃園弘化懷幼院,吃粗食、打坐、誦經、灑掃庭廚,
體驗刻苦的生活……
 
   
六月底的一個早上,桃園大園鄉的弘化懷幼院院門外,
一對姊弟從車上走下來,他倆臉色暗沉,打開汽車後車廂,
各自拖著還掛著吊牌的新行李,嘟著嘴,拖著走了十幾步。
弟弟哭喪著臉,回過頭問爸媽說:「一定要住下來嗎?」


這時,弘化懷幼院院長林至信剛與院童搬米回來,
這對姊弟的爸媽拉著孩子上前說:
「林先生,這孩子在家真不聽話!所以……」


在體驗營:睡統鋪、沒冷氣
菜得吃光、作息正常、自己灑掃


這天起,林姓姊弟倆就要住在懷幼院一個月,參加「生活體驗營」。
依照院內規定,這段時間他們不能與父母聯絡,不能帶私人用品,
每天早上五點起床,誦經、打坐、灑掃庭廚,晚上九點就寢,
假日早晨,全院孩童中班以上年紀的,都得繞著產業道路、
在田邊小路走上六公里。


放暑假竟是惡夢的開始,沒有電視、漫畫。
踹著腳,姊弟倆斜眼瞪著林至信。林至信是懷幼院的創辦人,
曾擔任格致國中校長,退休後買了地,
專門收養「沒有政府補助照顧」的孩子,
如父母坐牢、父母離異的孩子。


懷幼院開始出名,是因為有父母把管不動的「天之驕子」送來,
近三年,已有兩百多個孩子參加過生活體驗營。
今年暑假,就有二十五位「嬌客」報到,他們來自士林、土城,
最遠到彰化鹿港,待的時間短則兩、三天,
甚至有位孩子是第二年報到。


孩子來之前,林至信會與父母商量,待足雙方約定的時間,
看看是否能變化孩子在家中「被寵壞」的性格,才能放人,
其間由院方告知父母孩子的狀況。


這天晚上,不到九點,院童們就搬出床墊、棉被、枕頭,
直接躺在櫸木板的房間入睡,房間沒冷氣,
也沒有明確畫分睡覺的位置,
大家東倒西歪就睡下。 
 
隔天一早,在大樹下用飯。院內沒有餿水桶,
因此孩子不僅要將菜吃得精光,
菜湯也要喝盡,每個孩子都給林至信看過盤子空了,
才能去洗鐵盤、拿飲料、吃水果。


在家中:等著大人伺候 
兒子告訴媽媽「你是我的傭人」


七月十五日早上,林姓姊弟的父母出現在院裡,林先生找到兒女,
要他們收拾細軟回家。姊弟倆一聽父親提早來接,不可置信的說:
「我們可以走了嗎?林伯伯有說可以嗎?」


看著丈夫因心疼一雙兒女,比約定時間提早一天來接人,
林太太在旁滿臉不悅。在辦公室,她談起孩子在家的言行說,
她總是在吃飯過後,為孩子遞上水果,有一次忘了切,
大女兒問她:「水果呢?」母親說忘了,
她竟說:「那個本來就是你們大人應該要做的事啊!」


小兒子成績好、聰明,在家幾乎爸媽都順他的意思。
在學校發生的每一件事,
只聽他抱怨:「死××老師、臭××老師,一天到晚管我!
現在換了一個老太婆,哼!長得那麼老,叫她老阿嬤!」
有一天,她正忙,沒顧到兒子要她做的事,
兒子竟對她說:「快點!妳是我的傭人耶!」
這句話刺穿了她的心,她失了魂,走到哪裡都恍恍惚惚。
後來,不管她用積極獎勵,或消極體罰方式矯正孩子的行為,
卻都得不到成效。


她問自己:怎麼會從一個愛孩子的母親,
變成做很多事卻被嫌得一無是處的傭人?
於是,她開始打聽,
哪裡有收容所願意讓她這兩個乖張的孩子體驗「缺乏」的生活,
遂找上門來。
在教育路上:父母以身作則,才是長久之計
然而,這次的生活體驗,卻因為丈夫心軟而提早結束。
「其實我看很多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小孩子是白紙,他們會學。
所以,是大人過分照顧,不是小孩養尊處優;是大人自己沒禮貌,
不是小孩無禮,」林至信說。如果父母自己壞了規矩
當要約束孩子時,孩子還會把他們的話當一回事嗎?


自古有所謂的易子而教,懷幼院也算其例之一。
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鍾思嘉分析,父母教孩子會涉入情感,
若將孩子給老師教、或易子而教,比較冷靜客觀。


姑且不論這些體驗營的孩子回家後,
是否真的能矯正因溺愛造成的偏差行為;
體驗一場原始的簡單生活,
或許可以給他們在一無所缺的價值觀裡,有所反省。
然而,易子而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正所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唯有父母以身作則,才是孩子終身學習的對象。
鞭子教育,大陸體制外學校搶手
近幾年,杭州出了個「西點男孩訓練中心」、
江蘇淮安出了個「行走學校」。
一個學校常喊著「拿鞭來,給我打!」
一個學校則是拳頭與戒尺隨伺在旁。
大陸這兩個體制外的學校最近幾年很「紅火」。
前者一個月的花費約合新台幣八千元,
相當於一個下崗工人兩個月的薪水。
後者學費更高得讓人咋舌,
一進去要收的名目達六項,約六萬六千元,
訓練為期一年,半年內非校方原因退訓者,費用概不退還。
雖如此,大陸家長還是不斷把被寵溺的孩子送過來。


西點男孩訓練中心的口號是「訓練三月,改變一生」。
他們在每間教室和寢室裝攝影機,並且鞭打孩子。鞭子經過特殊處理,
打在身上不會特別痛,但會在同伴們面前公開受懲。
行走學校的理念則是,「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他們沒有數學、國語課,全上體能訓練課程,
可以跟隨學校進行一個月的行走,活動有如在軍隊裡。


然而,最辛苦的還是這些父母。他們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花錢寵溺孩子;
等孩子大了,再花錢去矯正先前種下的惡習。
父母何不在一開始時就把事情做對呢?

標籤:
瀏覽次數:47    人氣指數:3447    累積鼓勵:17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我來自亞特蘭提斯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征服自己
 
住戶回應
 
時間:2006-08-30 08:58
她, 99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