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92973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一百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最後都被收進抽屜裡了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過了30歲
作者: 日期: 2012.09.10  天氣:  心情:
房子

那是一幢外表很漂亮的房子,走進去一看卻發現竟是四壁蕭然,乏善可陳。你想,這樣的房子,住起來怎麼會舒服呢?

所以,親愛的,不要只顧著向外開發,卻忽略了內在的追求。

外表的華美是給別人看的,滿足的只是虛榮而已;內在的舒適是真正安頓自己的,滿足的才是你的心靈。

如果只是表面風光,裡面卻一片冷寂,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呢?

因此,親愛的,與其當一幢華麗卻空洞的大宅,寧可是一棟溫暖而怡人的小屋。

文/【朵朵小語】


感情奉獻度
下列花朵中,最喜歡哪種?
A 白色網紗圍繞的紅色花朵
B 棕色網紗圍繞的紅色花朵
C 白色網紗圍繞的橙色花朵
D 棕色網紗圍繞的橙色花朵

------------------------

過了30歲,愛情變得不單純?
摘自2010-01康健雜誌134期
作者:康健雜誌編輯部



年過30的愛情,似乎沒有學生時期的單純,我開始會評量對方的工作、
看他的未來前途、看他的家境....看很多很多條件,好像自我設限又更多。
專家解答林萃芬/松德診所及聯合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

所謂年過30的愛情沒有學生時期單純,有時是跟我們的需求愈來愈多有關。

學生時代會單純愛一個人,想的只是我會愛一個人,或是渴望被愛,
想投入一段感情。並不是你現在沒有以前單純,
而是你對感情、對親密關係的期待、需求和考量,
都比學生時代多很多,比如你會考慮共組家庭時,
對方有經濟能力,最好還有房子,也希望對方能跟自己的家人和諧相處。


在情感世界裡,我們經常是一個需求被滿足後,另一個需求就跑出來;
比如一開始覺得經濟能力很重要,但是當金錢物質被滿足後,
又會覺得被愛也很重要。

所以很多人的不幸福,來自於一個需求被滿足後,下一個需求沒有被滿足,
當一再不滿足,產生不幸福感。

我身邊有很多男女性朋友,都很渴望被愛,也渴望成家立業,安定下來,
但為什麼一再落空?一方面是他們的需求和期待很多很強烈,
而且每一個都很重要,難以取捨,另一方面是出社會後,目的性變得很強,
很少是因為喜歡就投入,而如果對方不符合自己的目的就會被刪除,
所以在情感這條路上遇到很多的挫折,且往往因為目的性太強以致忽略
其他更重要的訊息。

像你自己所說的「好像自我設限又更多,朋友勸我,重要的是內在....」,
我猜你的自我設限,可能就是你的期望和需求很多,另外你的目的性也很強,
遇到一個人時,你就會先問,他能不能符合你的目的。




不要期待別人來滿足你


期待和需求以及目的性這兩者之間,有時是互相衝突的。
比如,有些人說我只要一個安定的家,實際上他要的不只是一個安定的家,
他還期待別的。

再如,有些人說找一個有才華有能力的人,但對方可能就很忙,
沒有太多時間陪你。
如果要個能陪你的人,他可能就沒有太多事業和賺錢的能力,
甚或是經濟上不能獨立,要靠你的人。

情感這條路,是一條自我探索的道路,如果你想要達到你的期待和需求,
其實是要對自己很了解,而不是把希望都放在別人身上。

很多人感情會出狀況,是因為期待對方幫你解決你的需求,
而不是渴望自己、了解自己。把願望和夢想都放在別人手上,
容易產生衝突和矛盾。

所以如果真的回到17歲,你會快樂嗎?
很多人事後回想自己十幾、二十幾歲的戀情,都發現曾經受過很多傷,
選錯了人,因為那時經驗不多,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對方是否適合自己。
很多人渴望「單純」,結果卻只是「不想想太多,不用思考太多」。
所以當你真的回到17歲,未必就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因為那時自我了解不多,
沒辦法選到適合自己的對象。

這是為什麼很多早婚的人會抱怨,當時太年輕,糊里糊塗就選了一個不適合的對象。



先花時間相處和交往


另一個自我設限是擔心和害怕。
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年紀愈來愈大,不敢再投入,怕失敗或浪費時間,
一定要選一個對的才敢投入,但怎麼樣才知道是對的,所謂的Mr.或MissRight?
我建議,一定要有耐性;從朋友做起,從了解一個人開始。

要找到真正對的人,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而且要花時間跟對方相處,
才知道誰是適合自己的,也要鍛鍊自己看人的能力。
不是只有出去約會看電影,還要跟對方聊天互動,觀察他的反應和個性,
看兩個人有沒有共同可以聊的,不然結婚之後都沒話說,又會後悔當時太急,
找錯對象,活在懊悔之中。

焦慮和著急很容易讓人失去判斷力,也會忽略很多重要的訊息。
與其焦慮,不如去欣賞和觀察周遭的人事物,有時幸福自然而然就會出現了。




探索自己的情感歷程


在了解別人之前,當然要先了解自己,這在情感發展的歷程是很重要的。
觀察分析自己會被什麼樣的人吸引?你對別人通常會有什麼樣的期待和希望?

感情遇到挫折後,可以找一個諮商心理師談談,並不代表自己有問題,
而是重新整理,自己曾經談過什麼樣的戀愛?曾經帶給自己什麼啟示或禮物?

有很多人會陷入不愉快的情境中,走不出來。
我建議,既然感情發生了也結束了,何不去想想,
在相處的歷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如果後來的相處跟當時的認識有很大的落差,
也要去想想到底差別在哪裡?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可提醒自己忽略了什麼。

每一樣東西都可以去探索,比如說,你覺得自己看錯了人,可以去想當時發生了
什麼事,為什麼會看錯人,而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在自我防衛,以後不敢再投入
另一段感情。

有些人在感情匱乏或寂寞時,很容易被某種人所吸引,只要對自己好一點點就
情不自禁投入。或是在剛結束一段感情,對自己很沒信心時,就急急投入
另一段感情,也是會碰到不對的人。
其實應該放慢腳步想想,自己發生了什麼事,重新再出發,我想這是我們情感教育
很需要加強和學習的。

停下腳步的好處是,不會把上一段不愉快的問題或經驗帶到下一段關係,
比如說,如果上一段感情是被劈腿背叛,沒有處理好,下一段關係就很容易不安,
隨時隨地戒備對方的行蹤,查勤或做預防措施,有可能把一段好好的感情給毀了,
進入一個不是很正向的循環互動。

感情要愈來愈成熟,就要用心了解自己,也了解別人,注意情境的轉換,不要自我安慰,但也不要矇著眼不看。




誠實面對自己所在乎的條件


至於期待,究竟是麵包還是愛情重要?

每個人在乎的不一樣,但要去接受自己所重視的,不要自我隱瞞。
不要明明很重視對方的外貌,卻說自己在乎個性,結果婚後出現很大的失落。

而一旦做了選擇了,就要接受自己所選的,有好有壞,有長有短,不可能什麼都要。
選了自己最在乎的部份,也要去想,那麼不能被滿足的部份,自己是否能自處或
自我滿足?


比如你最在乎經濟條件,但如果金錢物質滿足了,
對方沒時間陪伴你,你能不能自處,把自己照顧好?
一定要讓自己朝正向發展,而不是一直跟別人要東西,久了對方也無法負荷。

我推薦你看兩本書,
《從外在行為洞察人心》、《從說話模式洞察人心》(方智文化),
幫助自己觀察別人,也更了解自己,做一些調整。想得到真正的幸福,
自我了解和學習非常重要。(吳若女採訪整理)




答案分析

  
選擇A:

你持有“你終究是你”,“我終究是我”的思考方式,因此很難犧牲自己來幫助他人,

同時也忌諱他人過問或干涉本人的事情。你厭倦互相約束,每件事情都會計算清楚,因

此很難交朋友或異性朋友,即使交異性朋友也會因本人的冷漠而破裂。你的自主性與獨

立性很強,隨之可以憑自己的努力戰勝一切困難,相反,因為你缺乏協助性與寬容性很

少迎合他人,因此很有可能寂寞一生。

  
選擇B:

你的本性善良、仁慈,經常為了朋友或情侶作出奉獻,而且又在對方接受本人的奉獻與

努力的同時感受莫大的喜悅。你的人生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你胸懷為他人奉獻與犧牲的

高貴情操,更有甚於偶爾忘記本人的存在而捨己為人,這樣也許會失去本人的價值,以

至本人的人生失去意義。

  
選擇C:

你的為人誠實而純真,一向盡力為朋友或情侶付出努力,可是因為你缺乏這方面的天分

,而且方法不當,因此經常遭受失敗。你的這些失誤與失敗恰恰又具有突出本身魅力的

神秘的力量,不僅可以使你的朋友或情侶每每也會感到幸福快樂,還會使你的朋友或情

侶反為你奉獻或給予你更多的關心。與其說你是個為了他人獻身的奉獻者,不如說你是

為了贏得他人的奉獻與關懷及愛戴的幸運兒。

  
選擇D:

你的大腦非常靈活而發達,不僅可以自如地掌握對方言行,而且因為感性發達,還可以

適當地為對方調節個人的慾望與希望,以至對方感到滿意。時而你也會發揮奉獻與犧牲

精神,時而又會向對方要求協助與關照,如此,你可以保持均衡的言行,使對方快樂。

在這方面也可以說別有才能。在愛情方面也是個天賦才能的花花公子。
標籤:
瀏覽次數:77    人氣指數:1677    累積鼓勵:8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一百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最後都被收進抽屜裡了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9-11 03:46
她, 40歲,彰化縣,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10 20:23
他, 49歲,新竹縣,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