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麥當勞看兩岸文化的差異[轉載]
中國大陸與台灣的差異01
李常生 2/19/2012 Taipei
![](http://c-photo.i-part.com.tw/n1v1/0/8/8/5/2005880/photo/book4/13112783998836.jpg)
美國由於地廣人稀,
除了少數大都會區市中心的麥當勞是開在大樓底層以外,
其餘多開在購物中心內,
而在鄉間絕大多數是在自己設計興建的獨棟建築物內營業,
有足夠的停車空間,一層樓的建築物,空間動線合理,
在裡面用餐基本上是一種享受。
![](http://c-photo.i-part.com.tw/n1v1/0/8/8/5/2005880/photo/book4/13112785557052.jpg)
東方由於地稀人稠,商業區以城市中心為範疇,
因此麥當勞多開在精華地段,然這些繁華鬧區土地太貴、
房屋租金太高,因此一般麥當勞多是開在大樓底層,
由於底層租金太高,因此許多麥當勞店分據兩層到四層。
一層僅是做為點餐的地方,二層以上才是座位區。
我在大陸的城市中還看過一樓只是一個入口區,
點餐與座位區都在樓上的麥當勞。
![](http://c-photo.i-part.com.tw/n1v1/0/8/8/5/2005880/photo/book4/13112787684982.jpg)
台灣的郊外地區可以看到一些麥當勞的獨立店,
這些店多半為二樓建築物,也規劃了一些停車位。
在這種獨立店裡頭用餐最為舒適。我個人喜歡西式餐飲,
因此開車碰到這種麥當勞店,通常都會停車光顧。
![](http://c-photo.i-part.com.tw/n1v1/0/8/8/5/2005880/photo/book4/13112788849666.jpg)
在大陸比較少見這種獨立店,
一方面麥當勞還在搶攻都市市場,
還沒法顧及鄉村、郊外市場。
在台灣,甚至全世界都是麥當勞市場大過肯德基市場,
只有在中國大陸,肯德基大於麥當勞,
我聽過許多原因、各種說法,總還是弄不清原因。
我個人是不喜歡進肯德基的,
因為肯德基沒有提供無糖可樂(Sugar free),
再說我認為漢堡原本就是應該夾牛肉餅,
夾了雞肉就有點四不像了。
但是在中國大陸的二線城市往往只有肯德基店,
找不到麥當勞漢堡店。
![](http://c-photo.i-part.com.tw/n1v1/0/8/8/5/2005880/photo/book4/13112786418234.jpg)
至於Buger King, Subway, Pizza Hut…
等都算是小規模的踏入東方市場,
只有在超大都市才看的到。
而我比較喜歡的Jack in the box, In an out, Wendy’s…
等知名店都還沒有投入東方市場。
![](http://c-photo.i-part.com.tw/n1v1/0/8/8/5/2005880/photo/book4/13099201976946.jpg)
據我所知,幾乎在全世界皆是,
當客人在麥當勞用完餐以後,
必然會自動將餐盤端至垃圾桶邊,
依指示分類將垃圾投入該置放的地方,
再將空塑料餐盤放在指定地點,
然後步出餐廳。但是中國大陸不是這樣,
絕大多數的人用餐完畢,
將垃圾及剩餘食物置放在桌上,然後一走了之。
而中國大陸的麥當勞店會有專門服務的人員前來每桌清理垃圾。
我問過許多大陸同胞,
一致的回答是說這樣可以增加就業機會。
如果餐廳客滿,服務人員來不及清理時,
就會見到餐廳桌上到處的是垃圾、殘餚,很不雅觀,
新進去的人想找一個乾淨的桌子都很難找。
在麥當勞點餐通常都要排隊的,
在台灣比較少見會有人不排隊直接衝到前面去點餐的,
![](http://c-photo.i-part.com.tw/n1v1/0/8/8/5/2005880/photo/book4/13112786781524.jpg)
如果你膽敢如此,
麥當勞的服務人員會立刻喝叱你到後面重新排隊,
讓你沒有一點面子。依我在大陸去麥當勞點餐的經驗,
十次總有三五次會看到有人不排隊直接衝到櫃檯去點餐,
此時服務人員不但不制止,而依舊先讓插隊者點餐,
我在後面看了生氣,
往往會指責這位插隊者以及那為不維持正義的服務人員,
但是往往得不到好下場,服務人員與那為插隊者都不理我,
反讓我氣得不吃了,調頭就走。
大陸遇到排隊不遵守秩序的習慣,真是讓人吃驚,
特別是買火車票、站前(包括機場前)等出租車、
醫院等掛號等,插隊成了習慣,都急著想先上車,
而嚴重忽略了「秩序」。
![](http://c-photo.i-part.com.tw/n1v1/0/8/8/5/2005880/photo/book4/13099201974024.jpg)
在台灣吃麥當勞點餐付錢後當場給你的是「真發票」,
也就是可以用的發票,在中國大陸進麥當勞店,
給你的發票是「收據」,是不能報帳用的,
如果你想要真發票,還需事前特別聲明,
他們才會為你準備真發票。這會不會牽涉到漏稅問題,
為什麼沒有人管?我問過許多大陸同胞,
大家也都沒有明確的答案。
![](http://c-photo.i-part.com.tw/n1v1/0/8/8/5/2005880/photo/book2/13049835718904.jpg)
在台灣點麥當勞套餐,可樂送來的是大陸的大杯,
如果你嫌少,你可以加錢送你一杯超大杯,
這種超大杯可樂,在大陸上的麥當勞店是看不到的。
在大陸點餐,送來的可樂是迷你杯,這種迷你杯,
台灣是沒有的,如果你覺得不夠的話,
你就加錢點大杯,
而這種大杯的容量是台灣的一般杯。
對於這個問題,我一直也弄不清楚,
是大陸人飲可樂的習慣沒有台灣人強還是其他原因?
一直找不到正確的答案。麥當勞供應的是可口可樂,
肯德基供應的是百事可樂,
麥當勞店有供應無糖零度(Zero)可樂;
肯德基並未供應無糖的「極度」可樂。
然而在大陸比較小的城市,永遠跟你說零度可樂賣完了,
還沒有補過來,這就是麥當勞犯下的嚴重誤失了,
不應該由於喝的人少而故意不補足,
因而傷害到極少數人的權益。
我因為影糖尿病,因此在麥當勞點餐,
往往會是牛肉漢堡加上生菜沙拉再加上無糖可樂,
但是大陸的麥當勞沒有生菜沙拉可點,
但有一種"玉米杯"可以代替,
只是玉米杯的感覺沒有生菜沙拉吃起來舒服,也更有營養。
台灣的麥當勞在裝潢、衛生、
服務態度上一般會比大陸的麥當勞要強,
當然在排隊秩序上會更顯得具有約束性。
在台灣的麥當勞用餐時感覺比較安靜,
大家講話(交談)會比較小聲,彼此互相尊重;
相對的在大陸的麥當勞用餐比較吵雜,
也比較不注重個人的隱私,
似乎大家拉起嗓門講話才能顯得自我的存在性。
麥當勞也有其隱瞞的成功戰術,原先推出超值午餐,
現在為了不動聲色的漲價,就逐漸推出一些較貴、
較豪華的套餐,掩飾掉低價午餐,
或者是讓你看不到低價午餐的告示牌。
在台灣食用麥當勞的客群當然是以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
但是也會有許多像我一樣,
六十多歲了還喜歡吃西餐的人;
中國大陸不一樣,
大多數像我這種年紀的人對麥當勞有極大的反感。
麥當勞與肯德基這一類的快餐店能夠風行全世界,
也是有其背後成功的支撐力道,店面乾淨、食物衛生,
都讓你看的到、感覺得到。夏天冷氣開的十足,
空間開敞,也讓你喜歡進去坐坐,
再加上你一個人出外旅行,
到了不熟悉的城市,
隨便進到一個不熟悉的當地特色餐廳,往往缺乏衛生,
又很可能被宰(花了大筆得冤枉錢),心裡滿是不痛快。
![](http://c-photo.i-part.com.tw/n1v1/0/8/8/5/2005880/photo/book2/13049835714627.jpg)
台灣的「永和豆漿大王」
和大陸自產的「大娘水餃」、
「真功夫」等中式飲食店也都在發展,
都合中國人的胃
但是總是比不過來勢洶洶的
Mcdonald,
KFC, Pizza Hut,
Starbuck, Burger King….等等。
![](http://c-photo.i-part.com.tw/n1v1/0/8/8/5/2005880/photo/book2/13049835721885.jpg)
我的飲食習慣是希望找一家具有飲食氛圍的餐廳,
感覺得到衛生,價錢還可以付得起,
要有足夠的空調(供應冷暖氣),
飲食本身的好吃與否並不過份重要。
光是這一條要求,
就扼殺了大部份中國大陸的城市街頭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