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招AQ訓練培養孩子「輸的起」
還記得「蔣公在小溪邊,見魚逆流而上而得到人生啟發」這個勵志故事吧?在少子化的現代社會,孩子都是父母手心上的寶;人生旅途一路平安順遂,是家長對孩子最深切的期望。
但在現實環境中,平步青雲並非人生常態;挫折、困難、挑戰,往往才是真實的人生滋味。面對生活逆境,如何教導孩子從小面對、處理,甚至接受,從小培養孩子「逆境智商」,才能讓寶貝越磨越成器!
看著寶寶天真無邪的可愛小臉,父母總忍不住呵護在手掌心上,希望盡自己所有的能力,永遠保護他;但孩子終究會長大,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身邊,自己面對看似繽紛,卻也無情的花花世界。
在充滿失望、挫敗的現實環境中,樂觀、積極、思想正面的人,可以化悲憤為力量,化阻力為助力;但悲觀、消極、缺乏意志的人,一遇困難,就只會退縮、逃避、甚至放棄,惡性循環的人生,往往就此展開。
慈濟綜合醫院台北分院身心醫學科邱姵寧醫師提醒,除了傳統的IQ(智力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EQ(情緒控制商數Emotional Quotient)與SQ(社交商數Social Quotient)等能力培養外,還需將其整合成AQ(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寶貝才能如同鑽石般,散發出堅毅、自信、璀璨的光芒。
打造堅忍兒Part 1─認識AQ
所謂AQ(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是一項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中,引發高度討論的「熱門名詞」。最早用於企業管理研究的AQ(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中的專任暨推廣講師劉玫伶指出,所謂的逆境商數,是指我們在面對逆境時的處理能力。
邱姵寧醫師並補充提到,要分析一個人是否具有AQ(逆境商數),主要在於觀察,當處在偶發狀態下,個人面對問題、困境的能力;以及有否跌倒後爬起的能量?有否調適情緒,積極尋求資源解決問題等人格特質?
1、面對突發挫折,如何快速爬起。
2、面對困境、挫折的忍受度。
3、面對挫折時的正向情緒、心境調適。
4、突發狀態下,以積極、清晰的思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AQ養成 仰賴「多Q」結合
邱姵寧醫師進一步解釋,當面對難關、挫折時,首要工作就是解決當前問題。有了EQ,可以先幫助我們調整正向思考模式,以平靜、冷靜的心來面對問題;接下來,依靠IQ,我們才能有足夠智慧與判斷力,思考該怎麼解決問題?
但是,並非所有困境都能憑藉一己之力完成,透過IQ的判斷,我們有時需適時依靠SQ,透過社交能力,以尋求外界支援協助。透過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與尋求協助,「3Q整合,就能建構出成熟的AQ反應」。
當面對挫折與困境,一般成人在憤怒、失望、擔心、難過的反應背後,較會適時抽離或隱藏情緒;不過對小朋友來說,由於未受過強烈的社會化制約,情緒起伏、反應較大,對於「不順遂」環境的反抗度,會較大人強烈。常見反應,分述如下:
1、情緒波動強烈,容易出現哭鬧反應。
3、尚未受過社會化的情感制約,不易隱藏情緒,對困境的耐受度較低。
打造堅忍兒Part 2─認識孩子常見挫折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一)出生至12~18個月→基本信賴對不信賴
(二)12~18個月至3歲→自主對羞愧與懷疑
如果學習過程不順利,說話說得結結巴巴,水杯裡的水灑得滿身都是,或是一覺醒來發現尿床了,可是會讓孩子羞愧無奈,媽媽無奈抓狂!若爸比媽咪此時大聲斥責,或嘲弄揶揄,不要以為寶寶還小聽不懂,你的一句玩笑話,可能會讓寶貝幼小的心靈大受傷喔!
(2)分離焦慮挫折:
(3)資源剝奪挫折:
(4)認知偏差挫折:
打造堅忍兒Part 3─教養與因應
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不同,所展現的人格特徵也千奇百怪。有的孩子天生好動、開朗,也有孩子天生穩重、文靜,寶貝們對挫折的忍受與理解程度各不相同,面對「好放棄」、「易悲觀」、「愛抱怨」的小寶貝,家長如何有效提升孩子的AQ(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綜合專家意見,教您輕鬆打造「堅忍兒」!
(1)「好放棄」OUT
〈b〉陪同孩子思考困境:挫折之所以發生,一定是有錯誤環節出現,找出問題癥結點後,家長可進一步與孩子一同思考「怎麼會發生這個問題?」找出問題,釐清原因,能訓練小寶貝條理式的思維邏輯,降低焦躁不安。
讓孩子知道,今天他的一切想法,對問題解決,都是會有幫助的。
小叮嚀:父母態度 重要關鍵
1.你真是一位沒用的孩子
2.我怎麼生到這麼懶惰的孩子
3.你怎麼這麼沒志氣,還沒做就說不行
4.連這點小事都害怕,這麼沒出息,長大怎麼得了
5.你一定是不會的啦
6.在不用功一點,你一定會考最後一名
7.你都胡思亂想
8.不要老是愛管別人,請管管你自己
9.還沒做你就說不會
10.不檢討自己,只怪別人
(2)「易悲觀」OUT
〈a〉找出孩子難過、悲觀原因:試著去了解孩子之所以凡事只往壞的看,是因為找不到解決方式,還是不願面對挑戰,找出負向思考的癥結點,才能對症下藥。
(3)「愛抱怨」OUT
「孩子的慾望與不滿猶如無底洞,只要稍不順從就愛哭鬧、愛抱怨?」對於事事欲求不滿,易心生厭惡抱怨的小孩,常讓爸媽好不困擾;搞定「愛抱怨」小霸王,父母可以情節輕重,給予機會教育:
〈a〉抱怨可以,但只能一次:「愛抱怨」,在某種程度上,也可算是一種情感抒發,適度抱怨,具有情緒宣洩的功能,但過猶不及,凡事愛抱怨,可就不是件好事了。建議家長可與孩子相互約定,抱怨可以,但只能一次;並適時教育,窮抱怨而不解決,只會浪費時間。 小孩
〈b〉適時獎勵,增進動力:光灌輸孩子一堆大道理,儘管正確,但寶貝就是聽不進去。這時父母可與孩子「約法三章」,並視情況給予鼓勵與獎勵,讓孩子嚐點「甜頭」,培養AQ(逆境商數)能力,會讓他更加有動力!
總結:有效提升AQ技巧
如何增強0─3歲孩子對挫折的耐受力,劉玫伶老師建議,有10大指標可協助父母,成功打造堅忍兒:
2.有效與孩子溝通並積極聆聽。
3.改變「負面腳本」:試圖將困境賦予另類解釋,是讓子女知道,解決問題還有許多另類辦法。
4.協助小孩型塑自信心。
5.接受小孩本性,協助他們設定切合實際的期望和目標。
7.協助小孩了解「錯誤」是一種可以從中學習的經驗。
9.教導小孩做決定及解決問題。
10.以提升自律和自制力的方式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