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81934
 水瓶靈~Faceboo見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葡萄營養價值高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心測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國外家長懲罰孩子的藝術
作者: 水瓶靈~Faceboo見 日期: 2010.06.16  天氣:  心情:

國外家長懲罰孩子的藝術零體罰時代,孩子怎麼管教?


體罰是無法培養理性溝通、分辨是非能力的孩子,更是違法!零體罰時代,孩子怎麼管教? 看看國外家長懲罰孩子的藝術吧


 


新西蘭父母冷處理:讓孩子體驗後果


新西蘭 Bernny 兒子2歲半,女兒半歲


在新西蘭,打孩子是一種違法行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會體罰孩子。如果兒子在公共場所鬧騰,只要不影響到別人,Bernny一般都會採取冷處理的方式對待孩子,比如隨他鬧去。如果影響到別人,Bernny會將孩子抱走,將他放在一個比較開闊而安靜的地方,讓他繼續鬧,直到他鬧夠。


Bernny認為,孩子鬧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他的某些目的。


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鬧騰沒有效果,他自然會選擇放棄。


有段時間,老大總喜歡往花園的魚池裏扔鵝卵石,並且屢教不改。Bernny會對兒子說:「你看看,你把小魚砸痛了,把水池弄亂了。水池不漂亮了吧」然後Bernny會要求兒子把水池裏的石頭撿出來。有的時候,兒子可能也會耍賴,不肯去撿石頭。


如果兒子耍賴,Bernny一般不會強迫他去,他會自己下去把石頭撿出來給兒子看。如果正好碰上兒子鬧著要跟爸爸玩,Bernny就會借機對兒子施行教育:「你看看,你把石頭扔進水池了,現在我要去撿石頭,沒有時間陪你玩。」這時候,兒子會體驗到他不良行為的後果。於是,他會明白,他真的不能把石頭扔進水池。


Bernny認為,孩子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點而已,因此,Bernny主張父母把孩子當成人看,從孩子小的時候起就教他學會承擔責任,學著約束自己。


日本父母避免當眾處罰:給孩子留下尊嚴


日本 TsukuBa 兒子2歲半


對日本家庭來說,父親是絕對的權威。正是因為習慣了服從,所以日本人才成為最守紀律、最富於集體主義精神的民族。如果孩子犯了錯誤,日本父母會採取各種措施懲罰孩子。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計劃,甚至讓孩子餓上一頓,或者進行適度的體罰等等。


但是,如果孩子在公共場所犯錯,父母一般不會當眾處罰孩子。


TsukuBa像大多數的日本父母一樣,她認為在公共場所處罰孩子是不符合禮儀規範的行為,而且也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因此,她會在回家之後再對孩子的表現進行點評,或者給孩子一些懲罰。


韓國家長懲罰有新招:沒收孩子的手機(泛指心愛的物品)


對於那些任性不聽話的孩子們,作為懲罰,父母如果不希望使用體罰或者把他們和活章魚一起關進衣櫥的話,可以考慮沒收孩子們的手機。


韓國一家廣告公司的研究表明,手機現在已成為韓國青少年最鍾愛的私人用品(泛指心愛的物品),沒收他們的手機無異於讓他們抬不起頭來。


Cheil Communication的調查結果顯示,對於13到15歲的青少年,有77.5%認為手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裝備,對16到18歲的年齡階段,這一數字是76.7%。


調查表明如果失去手機,青少年會感到孤獨無助。沒收他們的手機,將是一種很有效的懲罰。


美國家長的法寶:「計時隔離」


在美國的家庭及幼稚園中,父母和老師常常用一種叫做「計時隔離」的方式來「懲罰」一時不守規矩的孩子。


例如:當孩子在家不聽話瞎胡鬧,或者和別的小朋友打架時,父母就會把他抱進他自己的臥室,讓他獨自呆上3分鐘。3分鐘後,父母會準時把他抱出來,並借機對他進行說服教育,督促其改正缺點。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幼稚園,這種教育方法都很有效而且對孩子具有一定的威懾力。這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美國法律規定,小孩必須隨時有成人陪伴和保護,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很少被冷落或孤立無援的情感體驗。因此,一旦被隔離而受到「冷落」,必然會從心理上產生強烈的震撼。


其次,孩子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從眾心理和群體意識,把孩子從群體中隔離開來會使他們感到自己被區別對待了,從而產生一種「不平等」的感覺,孩子對此是非常敏感的。


這也暗示他們:淘氣是不為大家所接受的。另外,讓淘氣的孩子暫時離開,可以緩解大人和孩子的緊張氣氛,使孩子能夠冷靜地反思自己的行為。


零體罰時代,孩子怎麼管教?


更多資訊請參閱親子天下專刊


2007年親子天下專刊 文/黃維明、何琦瑜


最常見的爭議,或許可歸納為四大迷思:

迷思一:「我們都是這樣被打大的,如今不是也好好的嗎?」

根據《天下雜誌》調查,八成以上的父母贊成體罰。近八成的父母覺得,體罰是管教孩子有效的方法。多數的父母和老師,在「打的教育」中成長,不覺得「打」有什麼不對,「為什麼專家說的那些危言聳聽,沒有發生在我身上?」


美國密蘇里大學品德教育教授馬文.柏柯維茲(Marvin W. Berkowitz),特別釐清這種「賭注的心態」,他強調,心理學和生物學上的真理很少是絕對的,研究結果經常是機率問題。換句話說,你經常打孩子,這個孩子的心裡會受磨難的機率就會比較大。但你的孩子有可能毫不受損害嗎?是的,是可能的,但這是一場賭注。


「如果你賭輸了,你可沒有權利去承擔這樣的風險,因為你孩子的損失,遠大於你的損失。不要嘗試說服自己,那些會傷害其他孩子的言行事物,不會傷害到你的孩子,有些賭注和自我欺騙,是父母絕對不該做的。」馬文強調。

迷思二:零體罰入法之後,教師動輒得咎,會造成教師不願意或不能管教,放棄管教權,這將使得老師撤守,學生失控。

零體罰立法時,因為對「體罰」的定義不清,以及如何才違法沒有明確的標準,也沒有配套的教師輔導管教辦法,造成了學校內的寒蟬效應。「的確有些資深教師會覺得,現在小孩太難管了,如果連罰站都不能罰的話,不知道該怎麼管小孩,」桃園縣同德國中教務主任陳幸慧反應。


「之前有個判決,老師打學生一巴掌六十萬,當然老師打學生不對,但是當法官做了這個判決,讓老師不敢或不願意管教學生,學校做為教育最後一道防線的功能就癱掉一根柱子了,教師完全沒有反擊能力。如果今天學生打老師,學生只要到病床上一跪,老師就原諒他了。可是你有看過家長原諒老師嗎?所以我一直覺得老師是蠻弱勢的。」一位資深校長激動地道出教育第一線人員的心情和憂慮。


全國教師會諮商輔導處處長楊益風也無奈地指出,關於體罰標準的爭議,帶給教師極大的困擾,「我們贊成零體罰,但家長也要求我們管教孩子,請給我們一個清楚的標準。」


攤開爭議的核心,或許更應該釐清的,不是「怎麼樣才叫體罰」、「如何體罰才不違法」,而是「體罰,不等於管教」。面對零體罰時代,家長和老師需要找出更好的「管教」方法。


在立法前就宣誓全面禁止體罰的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清楚表示,「我不能接受因為不能體罰,所以品格教育、老師的教導就會大打折扣,如果老師還是要用體罰才能管教學生,那表示老師的專業能力式微。」

板橋地院少年觀護人、長期關注親職教育的作家盧蘇偉,也直指目前討論方向的錯誤,「目前討論體罰的命題根本是錯的,一直在討論老師可不可以體罰,弄成老師好像很愛處罰學生,看起來好像一直在爭取體罰。事實根本不是這樣,應該討論怎麼樣可以讓我們老師不需要用體罰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當我們推動零體罰入法,是希望多建立一些正面的管教方式。其實沒有立法之前,已經有老師不需要棍子,他的教學經驗豐富精彩,我們希望零體罰後,多一點正面的例子出來,讓大家往正面思考。


因為現在正面的例子不夠多,大家的思考模式就會停留在:『打人不行、那罵豬可不可以』,就變成在不好的當中,挑選沒那麼不好的。我們教育的目的,總不會一直在想如何罰,應該要想如何教。可不可以更有創造性,而不是將我們過去用過的方法,挑一個不會被制裁的。」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語重心長地解釋。

迷思三:嚴師出高徒、棒下出孝子,會體罰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根據《天下雜誌》調查顯示,七成五的家長同意老師體罰,超過八成的家長也曾經為了管教而體罰小孩,顯示家長的觀念,仍然停留在「不打不成器」的傳統。而家長,經常是促成體罰的「共犯結構」。


桃園縣議員、也是家長會長的舒翠玲不避諱地說,其實很多會體罰的老師,都是教學認真負責的嚴師,很多家長還千方百計的要把小孩擠進嚴格的老師班上。

「有些家長會跑到學校求老師打小孩,還有家長哭著求老師說,『你不打,我要怎麼辦?』」一位中學主任無奈地說。


積極推動零體罰的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史英一再強調,許多大人認為疼痛可以增加理解,畏懼可以造就德行,其實都是謊言。體罰只是將「強者對付弱者的方式」複製給下一代。

全國家長聯盟祕書長陳松根分析,整個台灣社會的教育教養觀,還處於戒嚴時期的「訓練觀」而非「教育觀」。訓練,在乎達到目的,過程不容懷疑。有效的「訓練」,需要透過高壓的手段,在封閉的環境中,提供答案,用賞罰作為工具,讓孩子達到目標(升學)。


仰賴高壓、負面懲罰的效用,使得我們教養出「被動的下一代」。

教育部訓委會主委柯慧貞舉例,曾經有老師說,他不得不體罰學生,因為學生反應,如果同樣做一件事,做得不好的學生沒有受到處罰,那做得好的學生就會抱怨,也乾脆不要做了。


「這後面反應的觀念是什麼?學生做一件事,只是為了不要被打、不要被處罰。這樣的影響是什麼呢?我們的孩子,做很多事並不是主動的,而是基於害怕。使得我們培養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是你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不知道自己的長處,也不知道自己要學習什麼。孩子的學習是被動的,是因為怕被處罰或被打,」柯慧貞憂心地說,這樣的教育觀,無法培養出主動積極、有競爭力的未來人才。

專家學者一致指出,提供正面的學習動機、鼓勵孩子主動學習與探索,才是「嚴格」的教師和父母應該著力的方向。

迷思四:會體罰的老師都是壞老師,我們應該予以譴責制裁。

這是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最擔心的「效應」。吳忠泰表示,對教師來說,零體罰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文化過渡,是整體社會文化轉換的過程。很多過往曾經體罰學生的老師,並不是出於惡意,或是壞老師,而是還沒有足夠的管教輔導知能,社會應該在過渡期提供更多正面案例,和管教輔導的培訓課程,幫助教師成長。


陳松根也認為,這是整個社會的文化價值觀的改變,把責任壓縮在一個老師身上,並不完全公平。


解決方案

為了解決教師的疑慮,提升校園內輔導管教的知能,教育部和各縣市教育局,都已經開始積極準備更多「正面管教」的培訓與宣導課程。四月初,訓委會將釐清體罰定義,並訂定輔導管教辦法,提供更多正面管教的範例。
相關民間團體也分擔了教育與培訓的責任。例如人本基金會成立教師工作坊,推動班級管理的研習。全國教師會也特別舉辦「面對零體罰」研習營,引進加拿大衝突解決學院所研發的「中性第三者」課程。計劃培養五十名種子老師,推廣不體罰的管教方式。

吳忠泰解釋,所謂「中性第三者」,就是在學生發生衝突時,教師要扮演第三者的角色,客觀看待衝突的根源。如果是師生間的衝突,教師也不要裁判兼球員,妄下判斷,而是要將問題轉移給輔導老師或校方。「老師不是萬能的,承認自己沒有立場解決,並不可恥,反而是專業的展現。」吳忠泰說。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徹底推動校園零體罰的配套措施,需要提供更多的專業輔導人員介入,這卻是目前教育現場極為缺乏的瓶頸。「目前班級還是過大,老師授課時數過高、負擔太重,責任也過重,」宜蘭縣復興國中校長陳志勇反應。


在美國或先進國家的中小學,每班不僅有導師,更會配置心理師或輔導師。吳忠泰強調,如果教育行政當局無法增設輔導教師的人力,就必須降低授課時數,讓老師有更多時間與耐心輔導學生。

家長站起來

零體罰時代的來臨,光靠校園與教師的改變,仍不足以竟全功。家長的角色與態度,更是舉足輕重的關鍵。


全教會處長楊益風舉例,各界都推崇北歐的做法,但他們的社會支援體系很完善,當老師遇見學生不寫作業時,老師可以立刻打電話通知家長處理,如果家長不負起督導責任,家長可能會接受處罰,最嚴重的情況,可能被剝奪親權。「我們的社會做得到嗎?」楊益風反問。

苗栗竹南國中訓育組長黃旭君觀察,家長如果願意配合,很多案例是不需要動用處罰的,「通常孩子出了問題,學校會通知家長,家長如果願意解決的話,很快就能解決。但有時就是家長不配合。多數的狀況下,如果家長和老師,孩子的主要教養者彼此理解,站在同一陣線,孩子的管教是容易達成的。」

如何管教小孩,家長本身也需要成長與學習。輔導犯罪青少年的盧蘇偉強調,孩子需要不斷的經驗去教導他什麼是對的,而不是懲罰他什麼是錯的,「孩子做錯了你打他,這在我們輔導裡面效果是很差的方式。因為他產生跟人的連結和制約,我做這件事情的時候,警察不在就可以做,父母不在就可以做,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自律。」


更多資訊請參閱/親子天下專刊

標籤:
瀏覽次數:38    人氣指數:438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葡萄營養價值高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心測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