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81600
 nini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別小看冷氣團..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詩人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當生命走到盡頭」之讀書心得
作者: nini 日期: 2003.12.23  天氣:  心情:
安寧療護,一個對我很陌生的名詞。當老師說要交讀書心得的時候,我便決定好要看哪一本書了。我選擇了周希誠博士所著作的「當生命走到盡頭」,我很早就開始看了,但都是斷斷續續的。裡面最主要是關於一群醫護人員與二十個癌末病患的臨終關懷故事,我有全部看完,說真的,我還蠻佩服周希誠博士他能夠這樣子真誠而有責任的對待每一位癌末病患,身為護生的我,真的是有太多地方要像他學習。
在醫院裡面都會碰到很多種狀況,書中周希誠博士不但真實的把病人的情況和症狀描述出來,還寫了些病人在面對死亡之前的種種心態。裡面的故事有溫馨的、有遺憾的,其中令我最感到印象深刻的是「醫師,今天再來摸八圈吧!」這篇故事。主角是八十幾歲的歐婆婆,患有肺癌併發骨轉移,而婆婆又只有一個兒子,且患有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自己不良於行,於是就請了個看護工來照顧歐婆婆。但是看護工卻都不積極的照顧歐婆婆,我覺得有時候請看護工來照顧家人難免都會有問題所在,尤其是當自己又不能親自照顧到親人的時候,真的是非常的無奈。我看到書中的內容只覺得自己還是很幸運。自己有那個能力去照顧到自己的父母的時候就要把握,並且要多關愛、多花心思時間在身邊最愛你的人,這樣子的話,就算生命到了盡頭,也還能讓人感到那一絲絲的溫暖,而不會讓我們所愛的人孤單寂寞阿!最讓我意外的是那些醫療人員還陪著歐婆婆打麻將呢!周希誠博士真的是很有耐心以及愛心,犧牲了他的「補眠」計劃,而專程到安寧病房當「志工」,陪老奶奶打麻將,我想那是非常難得的。一般我對醫生的印象都只是幫病人評估一些症狀、診斷疾病以及開藥或是一些醫療措施使病人能夠好些,我還第一次看到有醫生陪病人打麻將的呢!我覺得這樣子很好耶!除了幫病人做好身體的疼痛控制之外,還能讓病人從事日常的消遣,這真的是不錯的方法,安寧療護的意義不也正是要讓病人過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嗎?我們當然都希望讓病人健康、快樂起來,歐婆婆的健康雖然已經不可多求了,但我們還是可以使他有限的日子活的更快樂、更有意義呀!周希誠博士真的跟其他的醫生都不一樣,或許是因為在安寧病房的關係,總覺得他比一般醫療人員都更具有感情、更有惻隱之心。
而內容中,周希誠博士他也有提到病人有時候是醫生的導師,有的時候真的可以從病人的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我覺得這很有道理。或許有的病人的想法會比你想像的還要看的開,也或許有些人還是會感嘆到生命的短暫,但到了生命的盡頭的時候,也不得不面對現實。故事中有些病人真的把生命都看得很透徹,病患能如此平靜的去面對死亡,真的很不容易。病患身體有病痛,醫護人員幫他們控制身體的疼痛,病人也會關心著醫護人員的身體狀況,真的讓醫護人員為之動容,我想在安寧病房的醫療團隊更能深刻感受到這樣的溫馨與感動吧!故事中我也看到不少例子,真的有時候病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有可能是醫護人員的強心劑呢!所以在安寧病房還是會有溫暖的,在病人的心裡面,醫護人員還是很重要的。如果我有機會去安寧病房工作的話,我會讓病人都過得舒適的,我絕對不會認為安寧病房是沒有希望的地方,畢竟我在這本書裡看到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只要找到活下去的理由,我相信希望是可以自己帶給自己的。
看完這本書使我對安寧療護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也知道了醫療人員在處理病患及家屬間的無奈與辛酸,我想,要照顧好一個病人是不容易的,周希誠博士能夠如此用心去學習每一件事物,是很難得的,而我自己也在慢慢的學習怎麼樣可以照顧好病人,不單單只是專業技術知識方面,更要包括病人的心理以及社會等等各方面,我願意學習,也願意努力,我相信自己會做的更好才是。對此,我也改變了一些對生命意義的看法,覺得死亡並不可怕,人總有一死,我知道父母都會忌諱這些東西,所以我都盡量不在他們面前提。如何讓自己活的更有意義才是最重要的吧!如果可以的話,我很願意去照顧那些需要照護的人,而我也相信自己能夠做到這些。
標籤:
瀏覽次數:38    人氣指數:438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別小看冷氣團..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詩人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