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流淚的地方
那就是我所在的地方
也正是你的寶藏被埋藏的地方
-----------------
關於讚美(按讚):
(轉載)
在英國的時候,看到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隨時都在對小孩做的事說"well done!".有一次,看到一個爸爸跟小孩,小孩的冰淇淋整球掉到地方,小孩還把那球冰淇淋踩一踩.爸爸一開始看到很生氣,可是轉頭又看到身邊很多人,爸爸馬上改口說:『你是在畫畫嗎? 嗯~幹的好,你在畫什麼?畫愛心嗎?』
這小孩其實有點困惑,我們在旁邊看了都三條線.也許小孩心裡在懷疑爸爸是哪裡有問題?這哪裡是畫畫?
這種什麼都說好(按讚)的態度,對於小小孩來說也許是ok,萬一你的小孩到了18歲時很明顯對你做了很反叛的行為時候,你還跟他講說:『喔!你寫這封信來罵爸爸是來探索如何反叛權威,所以以後你可能可以成為政治上的領袖。好!幹的好,爸爸喜歡你辱罵我。』如果你是這樣子的話,那可能你是在表現逃避小孩子對你的敵意.所以這樣的開放在某種程度上,小孩子會覺得非常非常的受汙辱.
臉書好像是一個讓大家密切連結的管道,可是這個連結是多麼的空泛跟薄弱.當你在臉書上寫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也許有人安慰,可是那個安慰有真正在了解你嗎?還是只是藉由一個很傷心的人的空間來講一些自己對人生的想法?
不要什麼都給人家按讚,就像那個爸爸看到小孩的冰淇淋掉了還,以一個兒童心理發展學家,我走在小孩後面都會覺得有這小孩有挫折感,他有可能因為感覺統合不好所以拿不穩那個冰淇淋,冰淇淋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東西,可是這時他的冰淇淋掉了,這時候是挫折,小孩仰望著爸爸,爸爸還跟他說『幹的好!讚』.就像18歲的游姓男子在臉書上心情很挫折的說他要自殺,然後還有朋友給他按讚.
很堆人就是一輩子給人家亂按讚,小孩不管做什麼,大人都給他按讚,所以他就不用去教導、不用跟小孩有衝突.很多父母會跟我說不要去給小孩意見,現在小孩會打大人,還有老師也這麼說.
我覺得現在最麻煩的是家裡面沒有一個適當的管教習慣,所以小孩子累積很多問題到學校以後通通要仰望老師去管教.可是,如果在家裡面父母永遠都按讚,所有的行為老師要去糾正,老師也會怕呀!就我有做老師的朋友,學生會威脅他說:『等一下下課你試試看』,那變成老師也要去討好學生.當社會只在討好孩童、少前的時候,到底正確的道理要從哪裡來?
我是非常反對用權威的方式去講,可是我們能不能夠有這麼擔當說你要去教導某些事情的時候,你要找方法沒錯,可是這個方法的過程當中一定也包含著某種令人討厭、囉嗦的責任要去扛.
*****************************************
有些人總是得與人奮戰
有時候甚至得和自己奮戰
耗盡了生命去戰
在腦海裡就有一齣戲
這齣戲是以挫折沮喪為腳本的
所以
別去演戲碼裡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