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92973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父母一生只有一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盛夏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在愛裡直說無妨
作者: 日期: 2012.07.13  天氣:  心情: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張愛玲

----------------
在愛裡直說無妨,親密關係裡溝通,更能了解自己
鄧惠文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愛情啊愛情,究竟是怎樣的玩意?張愛玲所書寫的「愛」準確地掌握愛情發生時間、空間、緣份的神奇運作,那一聲詢問既含蓄又期待,隱藏不住戀人嘴邊隱隱地笑意。

  然而,隨著時間日久,沈醉的戀人們能成日談情說愛,卻在磨合時氣急敗壞!從熱戀期、穩定期、或者陷入錯愛當中,腦中無數地問號冒出,爭執讓好脾氣全變了樣,愛情,怎麼讓每個人都歇斯底里?就算好不容易排除萬難,走進婚姻,仍然要為金錢、外遇、小孩困擾,「從此幸福快樂的日子」究竟何時才會來到呢?

  在電視節目上針對兩性關係侃侃而談的心理治療師鄧惠文,以專業的素養和和煦的語氣,面對不同感情狀況,總能指出當事人不曾見到的盲點,在《非常關係》中,她解答了47個我們最想知道的問題,讓天下有情人掙脫兩性關係的迷思。

  然而,面對愛情的不同階段,總有不同的難題必須要面對,是否能有「通則」能夠來處理這一切呢?鄧惠文在《直說無妨: 非常關係 2》當中,歸納了不同時期的幾大問題,點出其中徵結,並用簡單易懂的大原則來詮釋,在愛當中受挫或看不清的人們,在鄧醫師的直言當中,更能看清感情最真實的樣貌。

  誠品站訪問鄧惠文醫師,談談寫作風格的轉變,也請鄧醫師繼續「直說無妨」,為不同階段的有情人們,解答愛情的迷惘。


誠品站:您的新書書名《直說無妨》,正是所有深陷愛情中的男女要溝通時以及身旁朋友理性勸導時最需要的關鍵字!面對在感情中的男女,是否不容易直說?

鄧惠文:許多人來心理諮商時,內心都期待能聽到能夠「扭轉僵局」的建議,也認為這是心理諮商和找朋友聊最不一樣的地方。但是事實上,人只能聽自己已經準備好要聽的話,立即的建議往往不被接受。

  身為一個心理醫師,我會聆聽對方的陳述,聽多了之後,我可能已經知道問題的癥結了,但要是直接說事實,對方聽得進去嗎?與其說出事實,我更重視「針對你的問題,你現在需要聽到什麼話,而能夠找到力量。」

  舉例來說,有人來找我諮詢「是否要和男友分手」,我所說的不會是「你應該跟他分手」之類的決定,不會是「這種爛人分開算了」的安慰勸解話,更不是說「分手只是一時的,他還是會回頭」這類加強假象的謊言。

  愛情沒有絕對的好壞,端看從哪個角度切入,心理治療就是幫助他檢視,讓對方同時能夠承受好與壞的面向,更深入的瞭解自己。人都需要有被愛以及愛人的能力,被分手不是被拋棄,即使提出分手也是在思考之後,讓自己可以成為拋下他人的一方。

  當心理醫師當久了,我非常不能直說,但是上電視節目後,許多問題諮詢並沒有辦法花很長的時間陳述傾聽,必須要再兩分鐘之內「直話直說」,對我來說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所以這本書是我在需要立即給答案時,試圖把一些事情用操作型的方式和定義講出來,這是書寫風格的轉變。但我自己讀完之後也覺得「說得好直」,怕讀者不能承受,也想問持續在讀我的東西的讀者「直說真的無妨嗎?」

  不過我還是要重述:如果大家想約我心裡諮商,期待我對問題給解答,很抱歉可能無法得到想要的答案;但如果想要瞭解自己如何面對問題,很歡迎你來。


誠品站:您在書中點出女性習於口是心非的習性,鼓勵女性直說,也鼓勵男性說一些善意的謊言,鼓勵男性柔軟。似乎男女特質在愛情當中必須互相對調?

鄧惠文:鼓勵女生「直說」,不等於要不經思考修飾的說話,也不是選擇更尖銳更強烈的話語字句,而是勇敢說出內心真正的想法。

  例如希望先生男友週末陪著自己,但是願意直接開口說「週末可不可以陪我」的女生很少,大部分都會用酸溜溜的口氣說:「也該出去走走了吧!」「又要待在家玩網路遊戲囉?」「這禮拜該不會還要回你媽家吧?」但是這並不是直說。女生會說:「我已經表達出內心的不滿啦!說得很直接了!」可是你期待與對方接近,說出口的卻是一種指責。

  為何女生不能好好的說?有幾種原因,第一種是可能不瞭解自己內心要的是什麼,不知道怎麼表達,所以只好「見笑轉生氣」,脫口而出的話就是負面的。第二種是面子掛帥,害怕說出口的需求被拒絕,所以先用惡劣的態度防衛,招致對方惡劣回應也不怕。只要內心繞彎了,對方就無法回應需求。

  而對於男生來說,該說的話不見得是「善意的謊言」,同樣要說出內心的感覺,但是話說出口之前要多想想:「這是我真正想說的話嗎?」

  像我書中所舉的例子,女生會追問男生:「是我煮的菜好吃,還是你前女友煮的菜好吃?」很多男生的回答都會讓女生生氣,或者用一種不想回答的態度反應,但男生們其實都很清楚自己的感覺:「你為何要跟我前女友比?現在和我交往的是你,你為何要拿翹呢?」

  事實上,若是真的把前女友的菜和現任女友的菜統統擺在男生面前,哪個男生會不知道要吃誰的呢!有些時候男生回答不出女生想聽的答案,不是不會說,而是「不想說」,感覺到女生想當公主被呵護被寵,自己卻不被尊重,所以生氣了。

  所以,男女在說出需求之前,都要碰觸自己真正的感覺,溝通才會順暢。


誠品站:最近正是學校的畢業季,有些學生情侶在各自奔往前程時就分手了,但有些情侶能仍走下去直至結婚,這其中的差別在哪裡呢?若是因為環境差異,極可能導致分手,是否仍要繼續努力維持呢?

鄧惠文:學生時代的戀情和進入社會成人階段的感情不太相同,因為每個人畢業後的發展很不一樣:有人選擇出國,男生可能要當兵,畢業一段時間後有些人變得更社會化,但有些人始終很像學生。

  若是兩個人希望未來能夠一起走下去的話,就必須要看彼此生涯發展是否能夠配合;要是兩個人選擇的路非常歧異,若一方想分手,也是很難避免的。

  學生情侶通常最常遇到的情況是兵變,為什麼會發生呢?都是因為其中一個人所關注分享的事情,另一方已經無法參與了。女生出社會後,男生去當兵,女生要面對職場競爭,有的會遇到有成就的男人追求,而男生所談論的往往只有當兵的故事,或者懷念學生時期的點滴。當兩人所關注的事情越來越不同時,往往就會導致兵變了。

  不過我也要勸男生,不用因此灰心喪氣,覺得被否定,還是要好好過自己的日子,或許退伍之後,有一天能再遇到,彼此有一致的人生經驗與方向時又復合了。只是男生要理解女生剛出社會時的衝擊很大,依賴性強,當時或許只是找了一個暫時的伴侶,若能夠理解就能再續前緣,但若是機緣錯過了,就放下吧。

  我認為,感情不需要太過努力去維持,而是去瞭解兩個人為何會交往或者分開,能夠諒解別人,也能肯定自己,當留則留,該消失的就讓它走吧。

誠品站:許多戀人在走入婚姻前,在討論婚事細瑣時很容易起衝突,且此時要與雙方家庭磨合,面對這種時刻的衝突,戀人要如何運用智慧解決呢?

鄧惠文:我觀察到,在婚前爭執的戀人們,很多時候吵的不一定是家人的看法,反而是去測試對方是否能夠從家人的連結當中獨立出來。

  我在做婚前諮商時,看到最多的情況都是男女各自有要維持的立場,但是牽拖爸媽,不肯退讓。有些男生好努力才追求到女友,但未來結婚後希望老婆大部分都聽自己的,所以想要在婚前挫挫女方的銳氣來維持自己的威嚴,無法明著來,就把爸媽拿來當例子。

  許多人都會談到婆媳問題,認為夾在中間的丈夫很可憐,但是我覺得很多男人是無意識當中把媳婦或公婆弄成對立,就是因為自己在婚姻中有不安感,或者期待在婚姻中獲得一些權力,也不想溝通或衝突,認為抬出長輩就萬無一失了。

  通常我會建議兩個人是否可以開誠布公的討論,先不要說「我爸媽就堅持要這樣」「兩老向來很頑固不會改變的」,而是先分享自己的看法,總能有技巧的找到解決之道。

  現在的長輩跟過去相較起來,因為很怕被說頑固,態度都蠻開明有彈性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討論,所以,戀人們不要再拿爸媽當擋箭牌啦!


誠品站:許多人在婚姻或戀愛中久了容易疲乏困頓,很希望恢復熱戀時的心情,此時是否仍適宜保有「神秘感」呢?

鄧惠文:保持神秘感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內心只開放出一定的比例,有一些部份始終不讓外人窺見,但這不是好方法,對方會覺得你是「攻不進去的堡壘」。還有另一種方法是內心不停的成長轉變,就能保持驚喜感,對方就能一直發現你的新風貌。

  男女關注內心成長的部份不太相同,男人涉獵大量社會經濟金融政治的書,在知識思考方面的成長很多,但是由於社會觀念,比較抗拒心靈成長方面的資訊,因為大多談的都是情緒和親密感。但是女人也不要因此看輕男人,對於宇宙觀或人生觀的思考,男人不見得差。

  夫妻常常會對對方所關注的內容不感興趣,高喊「這個我不懂」而放棄,把責任丟給對方,但是不管是男人所擅長的金融投資,或者女人所關注的親子教養,都和家庭息息相關,所以兩邊要互相帶動,齊頭並進,若只讓任何一方擔起全部的責任,未來出問題時,很容易起紛爭。


誠品站:如今有許多「學歷高、外貌好、收入高」的女性享受著快樂的獨身生活,但是她們所承受的社會壓力也很高。獨身女性要如何調整心態呢?

鄧惠文:就心理醫生的看法來說,若是內心要是沒有缺口,社會壓力應該是可以排除的。以這樣條件的女性看來,除了偶爾被家人催婚、被別人私底下嘲笑,但應該可以克服外在壓力的。

  這時候,可能要確認自己內心是否有焦慮。心理醫生常聽到每個問題的起源是「我想如何如何,但我爸媽如何如何」,但我會說「你只需要專注自己的感覺,不需要關注其他人的想法,或者承認自己其實也有這麼多種想法,我們再一一的釐清」。

  若真是一名「三高女性」,已經克服了社會種種難關,為何會擔心社會壓力呢?所以更主要的是問自己「為什麼不結婚?為何不能安心?」若是把時間都用在氣憤社會壓力上,是很可惜的。

  身為一名「三高女性」,僅是社會條件拉高了,我們要努力把內在思維,也提升到同樣的高度。


誠品站:和古早時代相比,當今的戀人夫妻能夠相處與溝通的時間機會變多了,但反而溝通卻似乎更為困難,為什麼呢?「溝通」究竟有沒有祕訣呢?

鄧惠文:從古到今,溝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談到溝通的秘訣,可能寫十本書都寫不完,不過我認為要訣有以下幾點。

  一、準確:要瞭解自己的想法,想要溝通什麼。

  二、同理:要瞭解自己的焦慮程度,會不會採取某些防衛而不說出真心話,要把那些障礙拿掉

  三、尊重:不管對方的想法是否和自己相同,都要尊重對方的看法。

  只要每個人都能抱持著這種態度來溝通,每次都能有一些進步的!與大家共勉。



月深深雲中留

隱隱寥寥悽悽

花不見愁汐無邊

窗外暖暖風慢

孤燈零落滿容

回首荏苒舊事

黯夜曲盡摟虛空

多少幽思誰知

2012.7.11



有時候

用心 傾聽 溝通

比任何承諾都好

"勿鎖自心 勿損他人 發乎自然 無愧於心"
標籤:
瀏覽次數:144    人氣指數:1944    累積鼓勵:9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父母一生只有一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盛夏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