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378784
 ⚽️晨星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肯定自己、尊重差異,是學會包容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誰會是這一波房地產盛世的終結者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GDP數字 暗藏投資密碼
作者: ⚽️晨星 日期: 2010.08.23  天氣:  心情:

台灣上半年亮麗的GDP背後隱藏玄機,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高達13.27%,第二季12.53%,上半年13.1%,遠高過市場預估的10%。成長動力主要來自投資,尤其是固定投資及存貨,前者是兩岸關係改善激勵廠商的投資意願,後者是廠商看好今年景氣堆積庫存。



不過,對照經濟櫥窗的股市表現,似乎提出一些警訊。上半年GDP優於預期,最主要是去年基期太低,但下半年在基期墊高下,GDP將會溜滑梯,根據主計處最新修正預測,第三季經濟成長率6.9%,幾為上半年的一半,第四季跌到只剩1.37%,是上半年的一成。以開高走低形容還不夠,簡直是自由落體。



歷史經驗顯示,股市是GDP的先行指標,去年底台股收8,188點,今年元月創8,395高點,領先第一季GDP出現封頂。公布第一季財報的4月,再創8,190高點,又領先第二季GDP見高。



若主計處估計的第三季GDP成長率為上半年的一半水準是正確的,台股很難站穩8,000點。研判今年最低點將落在第四季,即全年GDP最低的一季,7,000點支撐將遭受考驗。



過去擔任台灣經濟火車頭的出口,受下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美國、中國、日本、歐洲景氣趨緩影響而貢獻減少,民間消費雖然成長,但差強人意。由於上半年存貨大增,可是下半年出口下滑,將使廠商消化庫存的時間拉長,對身為歐美科技代工的台灣電子業來說是中期利空。



這可以解釋為何面板雙虎上半年財報優於預期,但股價積弱不振?就是庫存太高。因為電子占台股權重超過五成,所以消化庫存將壓抑電子股,使台股在公告上半年財報結束後的9、10月進入修正期,大盤走勢將取決消化庫存的快慢。



多數民眾感受不到亮麗GDP的好處。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比率,從2000年的13%升到目前的56%,國內薪資因此沒有成長,但物價及房價上升,致使可支撐所得提高有限,民眾消費能力跟不上GDP成長。



1986到1996年的十年間,台灣平均GDP成長7.5%,薪資成長6%,薪資有跟著經濟增加,這段時間民間消費尚可。可是近15年來,台灣薪資幾乎原地踏步,因為台灣接單大陸出口的模式興起,今年中國27省市基本工資平均調漲28%,原來薪資成長在大陸。



一般受薪階級無力改變國內薪資問題,但可以在股市投資彌補不足。然而選股要有巧思,相較台灣薪資原地踏步,大陸基本工資飛快成長;相較台灣民間消費差強人意,大陸火紅。雖然中國下半年經濟也趨緩,但最新發布的7月零售銷售年增18%,依然顯示內需暢旺。



試想9月後,投資機構開始針對歐美景氣下滑而下修相關企業的獲利能力,依賴歐美市場的電子股資金遭排擠,最有可能流向中國內需族群。中概內需今年以來漲幅不小,理應漲多休息,但電子業庫存調整過渡期,將再使中概內需躍居主流。

標籤:
瀏覽次數:41    人氣指數:641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肯定自己、尊重差異,是學會包容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誰會是這一波房地產盛世的終結者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