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390330
 amanda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淨空法師談與母親的相處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總有一個人要先走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被溺愛症候群
作者: amanda 日期: 2013.10.06  天氣:  心情: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86606

我家沒有驕寵兒:認識被溺愛症候群,心理學博士教你正確愛孩子
The pampered child syndrome: how to recognize it, how to manage it, and how to avoid it: a guide for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作者:梅姬.曼門
原文作者:Maggie Mamen
譯者:朱浩一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13/05/29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80元
優惠價:9折252元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24元

===============================================

內容簡介

常會發現孩子所聽到的,跟自己原本想說的有些出入,
而問題就是從這裡開始!
心理學博士教你認識「溺愛」與「真正的愛」
正確選擇自己的教養方式

  即使一開始的教養方針沒問題,但因為家長疏於時時注意,而使得親子關係失衡,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孩子將錯誤的訊息誤當成正確的,並對此深信不疑,最終將導致偏差行為。

  當你發現有以下的情況時,請立即購買這本書!

  「養成驕寵兒」的家長特質及孩子行為:

  家長特質:
  □努力想成為一名好父母,十分關切孩子的心理健康,並盡可能讓孩子快樂、舒適善於關懷,並為孩子付出所有心力。

  □選擇以孩子的想法為出發點的教養方式,因為他們相信這樣能使孩子獲得最多的福利與自我認同。

  □認為強加在孩子身上的行為限制,會阻礙他們的發展與自信心的培養,對限制孩子懷罪惡感。

  □認為孩子有權決定,並選擇自己想要的。

  □付出無限時間、金錢、力氣、支持,並相信自己是個好爸媽。

  □不會利用父母的權威來管教孩子,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做是不適當的。

  □避免讓孩子不開心、丟臉,或是有罪惡感。

  □發現自己很難,或根本沒辦法對孩子說「不」。

  孩子的行為:
  □對自我權力有極度膨脹的錯誤認知,強烈認為周遭的人都該服侍他,相信地球是繞著自己旋轉。

  □對負面情緒的忍受度很低,尤其是沮喪、失望、無聊、延誤,及被拒絕;會用發飆、狂怒、不當言詞,或暴力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把過錯推到他人身上,並希望有人幫他們「搞定」所有問題。

  □不願意、也無法正視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影響,缺乏同理心,很難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內疚或是後悔。

  □總是想成為焦點,不單是父母的焦點,更是所有人的焦點。得到的愈多,需要的也愈多。

  □離開家門後,無法順利適應環境的要求,特別是在學校,因為他們不知該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也不懂得尊重師長。

  □經常且不定期地陷入自怨自艾、憤怒、焦慮,或情感上的脆弱,難以自我認同。

  □符合行為或心理失調的基本要件,但觀察孩子生理、心理、發展、基因,或其他本質時,卻找不出病因。

  當孩子主動、自發地對某個行為持續做出同樣的回應時,體內會更容易產化學反應,而隨之產生的連動,可能導致大腦將此行動設定為「本能」,父母應該在孩子的行為模式發展成本能前就出手干預,而非繼續用同樣的方式教養孩子,更不該輕易地用流行趨勢、心理健康,或人道主義等理由去放任這些情形。

  二十多年臨床經驗的心理學博士梅姬?曼門,專業分析種種教養難題,帶領你認識孩子的內在想些什麼,讓父母從一個個案例中,分辨出驕寵兒與心理疾病的孩子之間有什麼不同,並傳授十種有效的教養方法,讓父母在愛護、養育孩子,及維持父母的權威與敬重之間,找到一個有力的平衡,引導父母突破盲點,找出問題根源,用智慧愛孩子!

===============================================

目錄

PART I 孩子被過度溺愛?還是生病了?
§1. 愛孩子,你做對了嗎?
§2. 驕寵兒是這樣養成的
§3. 被溺愛症候群
§4. 憂鬱症
§5. 焦慮症
§6.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7. 行為失調
§8. 學習障礙

PART II 成人的應對方式:如何關懷?如何預防?
§9. 預防勝於治療
§10. 找回秩序的第一步──打破寵溺循環
§11. 父母的重要性
§12. 專家的目標與所扮演的角色
§13. 學校老師與驕寵兒
§14. 十種不用棍子的管教法

尾聲: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



前言

過度愛孩子的下場

  我們太愛孩子了嗎?當孩子崇尚物質,隨心所欲,且佔據我們所有時間與精力時,我們真的會因為太愛孩子,而對他們的脫軌行為視而不見嗎?當他們的心理出現障礙,行為偏差,無法被學校、社會大眾接納,甚至無法擁有一段穩固的感情關係時,我們真的會因為過度寵愛孩子而視若無睹嗎?

  抬頭看看周遭吧!在超市、教室、候診室、其他公共場合──你會發現這是一個事實──寵愛孩子不局限於任何地點,隨處可見。

  似乎是時代造成的,也反映出一個社會趨勢:二十世紀前半的管教方式是由父母主導,而現在流行的是孩子主導的教養方式,就像是棟地基鬆動的大樓,我們的家在最上層,搖搖欲墜。

  我們生活在一個以子女想法為出發點的社會。孩子們的願望與渴求,漸漸被排在第一順位,重要性甚至超過婚姻或家庭的和諧、經濟狀況的考量、父母的精神壓力、日常的噓寒問暖、恬靜的娛樂方式、對長輩的敬重,及我們所熟知的常規。

  由於媒體、廣告的鼓吹,再加上某些心理學家、社工人員、精神科醫師、小兒科醫師的推波助瀾,賦予了孩子掌舵的權力;因此家長再也無法保證,自己能為孩子打下身心健康的基礎──睡眠、充足的營養、運動、新鮮空氣──他們並不是不了解這些元素的重要性,也不是因為沒有能力提供。

  他們躊躇猶豫,是因為孩子不認同他們的想法,他們也擔心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說「不」,被許多父母解讀成「殘忍」、「嚴酷」或過度威權主義。他們被潮流洗腦,認為強迫孩子接受任何不想要、會讓他們不開心,或不合他們意的東西,就等於是虐待孩子。

  善良的家長們迎合孩子的每個心血來潮,且主動抗拒身為父母的責任──對孩子說「不」、規範他們的行為舉止、讓孩子明白責任與義務,及教導他們道德、社會規範、價值觀,及家庭的重要性。

  孩子們不知道如何主動面對問題、如何發揮創意排除問題;更不知道如何待人接物及培養責任感。更別說當面對壓力、挫敗感、失落感時該如何自處,並轉換、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因為,他們是在寵溺中長大的。

  本書所論述的不只是那些深愛孩子、永遠把孩子放在第一順位、且賣力工作,只為了供給家庭成員一切的家長們;也提到學校老師、心理諮詢專家所扮演的角色;及目前的全球性潮流:提倡、支持、鼓勵讓孩子主導教養方式,視醫院的診斷書及藥物治療為家長解決孩子問題的萬靈丹──在此種文化下長大的孩子,將因此置身險境,甚至為整個社會帶來危機。

===============================================

內容連載 頁數 1/2
學習障礙

父母應該用正面的態度支持孩子不甚熟練的嘗試,並鼓勵他一步一步前進,在他有所進步時為他喝采;當他面臨失敗時,幫助他勇敢面對。
父母必須堅強,順其自然發展,看結果慢慢成形,這樣孩子才能學到多一分耕耘,就多一分收穫的道理。

被「寵出來」的學習障礙

臨床心理學博士瑪莉‧ 派佛(Mary Pipher),在《拯救奧菲莉亞》(Reviving Ophelia)一書中說:「透過我的觀察,女孩的數學不好,是因為做數學題目需要某些人格特質──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斷,以及承受挫折,不被它打敗的能力──而這正是許多國、高中女孩所欠缺的。應該鼓勵女孩們去面對困境、冷靜下來,並且相信自己。」

這也難怪驕寵兒有時會出現假的學習障礙。這些被寵壞、依賴心重的孩子,在面對會帶來痛苦及沮喪的問題時,總是直接放棄嘗試,並從父母那裡獲得指引及從不間斷的幫助,因此難以培養解題所需的能力,以及勇於承擔失敗的自信心。

事實上,父母應該保持距離,只在必要時伸出援手,並對自己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有所體悟,要相信孩子能用自己的能力找出方法,來排除他們所遇到的困難。

驕寵案例:無法自主思考的孩子

潔西卡十三歲,就讀八年級,四年前,她被診斷出罹患輕微的學習障礙。當她在跟讀寫能力進行小規模抗戰時,數學能力卻發生了嚴重的障礙。當時潔西卡出現了一種近似恐慌症的情緒,當她知道自己得進行計算時,就會變得過度緊張。

她現在的成績是低空飛過,老師擔心她可能無法升上九年級。她的父母希望能夠進行二度評估,以確認問題的嚴重程度,思考如何幫助她,為她安排一所適宜的高中,並引導她未來能找到一份工作,擁有一個不會用到數學的人生。

在完整的心理及學習能力評估後,確認她是一個聰明的女孩,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她有罹患學習障礙的可能。事實上,正式測試潔西卡的數學能力之後發現,她並沒缺少任何基礎的數學知識,雖然她需要一些鼓勵才能想起許多流程。

然而,學習能力顧問注意到,即使眼前的問題非常簡單,潔西卡仍舊不喜歡思考,她每個問題都想找人幫忙;當拒絕她的要求,鼓勵她自己解答時,她的解題能力其實相當不錯。

獨自一人時,她看起來就像缺乏亮光的太陽能計算機──無法啟動。她坐著,等待,直到有人回來協助她為止。同樣被動的情況,也出現在其他需要主動思考的科目上,例如科學、研究特定主題等,她完全得仰賴大人的鼓勵及推動。

將孩子當成人生課題的父母

對潔西卡的父母做更進一步的調查後發現,潔西卡在家是個控制欲相當強的女孩!她對自己要吃什麼、穿什麼、容忍到什麼程度等,都很有主見。除非父母之中有一人陪在身旁,否則她拒絕寫回家作業。顯然,她至少有兩個僕人(她的父母)試著滿足她的每一個怪念頭。但潔西卡說,他們也不怎麼中用。

她的脾氣不好,只要事情不如她的意,或父母無法提供她期望的幫助,潔西卡就會發飆。父母已經放棄要她做家務,因為他們自己動手比較容易。她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包含:我永遠都不該做我不想做的事;我永遠都要開心,而當我不開心時,某人就該做些什麼來逗我開心;父母應隨時隨地關注我的一舉一動。

她媽媽在家上班,她的責任就是為潔西卡打理一切,就連要求潔西卡幫點小忙都覺得內疚,因此她從不這麼做;而當她不能陪潔西卡寫作業時也會有罪惡感──雖說她也大方承認「自己的數學很差」,因此,數理部分就由爸爸負責。

最後,潔西卡選擇性地學習;對解題更是消極,每一門學科都仰賴大人幫忙。當她覺得太難時,就拒絕嘗試;在大人的影響下,她只學自己想學的東西,也持續尋找自己有學習障礙的跡象。

由於第一次檢查時認定潔西卡罹病,因此她從政府提供的有限資源中,獲得協助,使病情得以改善──她可能繼續剝奪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罹病孩子的醫療資源。

當有人建議她的父母應該退一步,讓潔西卡善用她良好的邏輯力,自己去找出問題的解答時,他們深感懷疑──完全不認為她有這些能力;他們認為潔西卡是他們的人生課題,而事實上,情況演變至此,大部分也是他們自己造成的。

不要急著扶起孩子

讓孩子學著忍耐沮喪及不適,聽起來有點讓人卻步,尤其父母總是希望他們笑口常開──心臟要很有力,才能看著他們掙扎、犯錯、跌倒、爬起,然後再次跌倒──只有少數人有這般能耐;父母只有在看到孩子終於成功、臉上散發出光采時才能釋懷。在孩子嘗試的過程中,要一再地告訴自己,暫時的失敗對孩子是有益的。

父母跟老師有共同的目標──讓孩子獨立學習──實際上大部分的工作都已經委託給老師了;既然身處同一個團隊,父母就應該與老師互助合作,並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與權限。這樣,父母才不會為了緩解孩子的不適,而放棄堅持,並代他上陣,或讓他在還沒完成該做的事以前就轉身逃開。應該用正面的態度支持他還不熟練的嘗試,並鼓勵他一步一步前進,在他有所進步時為他喝采;當他面臨失敗時,幫助他勇敢面對。

父母必須堅強,順其自然發展,看結果慢慢成形,這樣孩子才能學到多一分耕耘,就多一分收穫的道理。

對於人生路上的伴侶,更要彼此信賴,不要因為自己沒善盡對孩子的責任,而感到虧欠、或對另一半生氣。換句話說,父母必須擁有約伯的耐性、所羅門的智慧、索爾的力量註,然後以些微的幽默感與寬大的心胸,將其凝聚在一起──這些特質也許不是與生俱來的,但放心,成為父母後就會慢慢磨練出來。

十種不用棍子的管教法

我們需要很多正面的力量,用以抗衡過去根深蒂固的舊習。如果對自己不夠肯定,請花點時間來檢視自我,找出支撐自己、也能傳承給孩子的信念。

「太棒了!」你可能會這麼說,「這正是我期待已久的!我馬上就會知道要怎麼做了!」你甚至可能會直接翻到這個章節,根本沒打算閱讀本書的其他部分。

然而,若你一路仔細閱讀下來,就會注意到我曾多次指出,教養並沒有任何「正確之道」,因為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而所有父母的個性與作風也都不同。因此,身為父母,隨時對那些「保證有效」的方法存疑才是正確的態度。

做研究時的三個基礎要點:理解、預測、控制。理解一個現象後,就可以預測行為模式,一旦能預測行為模式,就可以進行控制或管理。

同樣的概念也適用於教養及教育──甚至涵蓋生命中的所有層面。如果我們一心只想管理或控制,卻沒有先行理解,沒預先觀察能幫助我們預測未來的行為模式的話,就像是在一個不穩的地基上蓋房子,所有心血可能會在瞬間化為烏有。因此,我強烈建議你從第一頁開始,仔細研讀這本書的所有章節。

===============================================

內容連載 頁數 2/2


十種須用心調整的教養法

接下來提供的建言,我無法做出「無效退費」的保證,因為這取決於使用者如何依自己的需求去調整並運用,以及堅持使用多久。

這些都是共通性的法則,沒有針對特定族群;它們是方法,而不是「準則」。當然,它們是設計來控制或管理孩子的行為舉止──這是父母的責任;而當孩子在教室時,則成為老師的責任。

坊間有幾百本書提供幾千則建言給父母,如果你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是最好的,或你從中採用自己喜歡的也無所謂。重點在於,你是否願意全心去提供孩子一個安全無虞的環境,讓他們成長茁壯。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從中學到處世之道。

戰術一: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言行一致才能得到他人的信賴,這是非常淺顯易懂的道理。當大人總是說一套做一套時,孩子質疑大人說的話也是很正常的事。

信守承諾是劃清底線的方法;越過這條線,就是我們不願讓孩子涉入之處。

問問自己,當孩子企圖橫越高速公路時,你會怎麼做?多數人都會飛快地衝向孩子,將他一把抱起,用盡一切力氣也要讓孩子待在安全的地方;就算孩子已經長大成人,身為父母者,仍會毫不猶豫地保護孩子。就算要橫越高速公路的只是個陌生人,一般人仍可能奮不顧身地衝上去拉住他──因為我們本能地會去阻止危險的事情發生。

但如果今天的情形只有輕度的危險性──孩子推打其他孩子,或在公眾場所奔跑──我們的反應還會這麼強烈嗎?

問題是我們要在哪裡劃出界線,而非我們有沒有能力去劃出這條線。這條線可以因人而異,也可以是全家人都要遵守的規則。這條線對孩子來說,意味著:我們的忍受是有限度的,超過底線我們就會展開行動!

有些人劃出底線,但只是作作樣子,一段時間過後,孩子自然會明白,就算踩在這條線上,也不會發生任何事;而過於獨裁的人所設立的底線則太嚴苛,沒有任何商量餘地。

在決定底線時,需要成熟的思維與一定的彈性。每個家庭訂定不同的規矩,而因為每個孩子的發展階段、對責任的接受度、成熟度,及個別需要的差異,也可能會有不同的限制。

一個孩子爬上無名戰士的墳墓,碰了某個不能碰的東西,或是在博物館、餐廳、校車、或其他公共場合做出不恰當的舉動;某個人(路人、鄰居、營隊輔導員、博物館員工、校車司機)因而靠近孩子及他的父母,要求孩子遵守規則。孩子的父母回答:「他又沒弄壞什麼東西!」

的確,孩子沒有弄壞任何東西;但如果父母所設立的底線,只在他「真的」弄壞什麼東西時才生效,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要到孩子造成實際的傷害,父母才會說「夠了!」孩子內心對底線的解讀就會是:「只要不傷害別人,我就可以為所欲為!」

孩子需要底線,來讓他們知道哪些行為在可接受範圍內。所有健康的孩子都會定期測試這條界線,來確定它還在;同時提醒大人,是否需要再一次評估或調整?而不快樂、適應不良的孩子,會以極端的行為去測試這條底線,如傷害他人、破壞物品,甚至危害自己的生命。

父母堅守自己的底線,孩子的生活也會安全許多。當父母維持一個完整的價值信念,但允許某些特例存在時,就表示這條線是具有足夠彈性的。

舉例來說,平常固定的睡覺時間,可依特殊節慶而有所調整,例如生日、舞會,或家族旅遊。只要孩子對基本規律有所認知,他們就能接受彈性,也知道一旦特殊情況結束後,事物都將「回歸常態」。

比較糟糕的是,父母的態度前後不一,例如,孩子沒有固定的睡覺時間,全依父母當天的心情決定。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會經常吵鬧、爭辯,只在自己想要的時間才願意上床。
父母設立一個底線,並且明確告知孩子,對親子雙方來說都是明智之舉,不要讓孩子單方面去猜界線在哪裡。

戰術二:分辨命令與建議的不同

如果希望家中的溝通能清楚無誤,並讓孩子明白我們是認真的要他去做某事,那麼,讓每個人都明瞭,建議與命令的差異是非常重要的。

命令是單方面的下達,接受的一方如果無法完成,就得承擔後果。在命令句的前面加上一個「請」,例如「請你現在過來吃晚餐。」「請你現在就關掉電視。」「請把你手邊的工作先放著,過來吃晚餐。」「請你先去寫回家作業。」保持禮貌,簡單而明確。

另一方面,建議不一定要照著做,而是提出某句我們可能會對孩子、伴侶,或是訪客所說的話。當我們給他人建議時,不會要對方承擔沒有照做的後果。

驕寵兒的父母會混淆這兩種概念,他們常讓每件事聽起來都像個請求或建議;而將命令解讀為建議,恰好又是驕寵兒最擅長的事。

語意清晰明確,不只能讓孩子明白我們的意圖,同時也能讓大人再次確認到底想說什麼。是給孩子一個建議?還是告訴他不聽話的後果?

戰術三:用行動代替嘴上說說

孩子很快就會忍受不了長篇大論,但大人通常要花一段時間才會意識到這點。這是個以口語溝通的社會,因此,我們習慣使用話語去掌控周遭的人及環境。然而,以實際行動代替口語,其實是更有效而直接的方法。

八年前的某日,我一句話也不說,將一桶快滿出來的堆肥擺在兒子的床上──這一招比長達幾個禮拜的嘮叨更有效──從此以後,他的房間總是保持得乾乾淨淨。

在用餐時間結束後直接將孩子的碗盤收走,把電視關掉,拔掉電話線,把電腦關機,丟掉不合身的衣服,把香菸丟進馬桶沖掉,除非扣上安全帶否則不發動車子……與永無止境的絮絮叨叨比起來,這些直接的舉動會給孩子更深刻的印象。

一次奏效之後,可以試著用說的,但停止碎碎念,用單一字眼的命令(「床!」「睡衣!」「牙齒!」「晚餐!」「關掉!」)已足夠傳遞訊息,也不會浪費寶貴的時間。歷經實際行動帶來的震撼教育之後,孩子知道,爸媽一旦開口,就會毫不遲疑地行動。

非口語的教養方式能讓我們做更多事,可與孩子有更良好的互動;讓孩子知道行動勝於空談,也讓孩子體會到,大人隨時都能掌控局面。

戰術四:善用肯定語氣

如果我們向來言出必行,孩子就會相信我們說到做到,我們也就能「要求」他們去做任何事。

不須大聲嚷嚷,也不須證明自己的能力。不過,我們所說的話要聽起來很有說服力,抬頭挺胸、注視孩子的眼眸,在孩子眨眼之前,絕不先眨眼。

我曾提供孩子兩個選擇:「你自己動手整理房間,或我幫你整理。我的方法是把所有東西掃進一個大垃圾袋,然後丟進暗無天日的閣樓裡。」

他的直覺反應是「不用了!謝謝,我自己來!」──從此以後,我只要拿著垃圾袋說:「我來整理吧?」就可以了。

我真的動手過嗎?沒有!但重點是孩子認為我會動手,這就夠了。

戰術五:決定我們想教孩子什麼

父母及老師們多把焦點集中在消滅那些不受歡迎的行為,也就是叫孩子「不要」去做某些事──這代表我們必須開出一張清單來規範孩子,並且時時觀察孩子的行為,直到某個不好的舉止出現後才能介入。

然而,對孩子來說,注意他的某個行為,就等於鼓勵他繼續做下去;因此,直接告訴孩子我們想要什麼、希望他學什麼,然後以正面的態度去教導他,是最積極簡單的方法。

這乍看之下很簡單的策略,卻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準則。

當我們決定讓孩子學習什麼之後,就會用到第十三章解釋過的學習過程:要從幫他做,到委任他去做,到最後則是徹底放手。

驕寵兒通常須經過指導,才能獨立,並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同時,他們不喜歡被人指使。

這裡有個一石二鳥的辦法,就是列出一張孩子目前能獨立完成的事項清單給他。

選擇幾個簡單的行為,分成「有做到」跟「沒做到」即可,不須考量孩子目前做到什麼程度。這個列表上的句子都跟「我」有關,並使用過去式,這樣當孩子拿在手上時,就能看見自己還需要做到什麼,這才算是真正完成。

□不用別人提醒,我就會自動自發寫回家作業。
□即使我不願意,當別人要我關掉電視時,我會照著做。
□雖然我不喜歡桌上的菜色,我還是乖乖地把晚餐吃掉,沒有抱怨。
□就算我在生氣或覺得心煩意亂時,我還是會保持禮貌。

一旦所有項目都完成後,孩子就可以去找老師或父母,讓他們檢視成果並給予讚賞。

「做得很棒」、「我很為你感到驕傲」……這些話就夠了。不要因為這些小小的改變,就急著給孩子大大的獎品,要讓孩子單獨面對家門外的世界,只做到紙上這些還不夠呢!

(更多內容請見《我家沒有驕寵兒:認識被溺愛症候群,心理學博士教你正確愛孩子》)
標籤:
瀏覽次數:41    人氣指數:41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淨空法師談與母親的相處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總有一個人要先走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