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89834
 易中路easy wa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價值標準-道德門?任意門?!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個為母的基本希望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魔球-激勵故事分享
作者: 易中路easy way 日期: 2011.12.22  天氣:  心情:


今天引用了網路書局[博客來]的三本書介..

"魔球"的故事是我這幾天逛網路看到的...這故事,也搬到大螢幕.11/11日上檔..應該還是院線片吧!很想去看!

我愛這個故事,就像昨天"面對面"的[謝先生]說的..我引用一下:他舉例評論現在的熱門新聞"北韓領導人的神格論"說:許多中國古代帝王,以及一些(掌權者)[這句是我加上的]...

都是會把自己或這個政權神格話..以鞏固自己的合理性..

關於這點,我本身也是有這種作為..我很喜歡怪力亂神..喜歡神話........



但是,我覺得主持人說的很對..(這位主持人的主持風格我認為比較客觀..當然會有所偏..但是,比起其他政論節目的主持人所引領的風格有所不同..)

我喜歡他敘述事情的原委,而不太表達自己的主觀判斷..且給予來賓相當的論述空間..也
可以將不同論述的兩方來賓的衝突,作一個適當的化解..這是我喜歡看此節目的原因之ㄧ..

我想,法律人應當就是如此吧!做公道伯~


講起本節目,有連結到政治相關..這又講到政治了!

我其實認為媒體所扮演的角色其實也是很重要.這是人民在家休息所要換得一種心靈的慰憩
感。有時候,就是不論話題內容是甚麼?總是希望可以平衡報導或者公平的釋放訊息..這樣的國家才能讓人民有所安慰吧!至少,不是被各種怪異跟亂象的訊息所淹滅~

像一些報紙..打開來,看到圖片都會被嚇到..畫面很驚悚...是怎樣?挑膽子王嗎?


好怪的世代!把人民當特種部隊訓練..不是一天到晚被嚇,就是要接受一些跟生活本身無法接軌的事件~

唉~真的是有很多感而發~

今天是要分享"魔球"的故事.人當然要實事求是..像我,就不適合做這樣的夢..因為,我不是符合這樣的實際才能,這點,我是有自知之明的!

不過,我仍有對有才能之成功者有所崇拜情結,所以,我很愛聽這樣的故事!會很激勵我!

至少,我可以曉得,如果我有實力,也不用怨天怨地.那是自己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問題!

我喜歡以這樣的故事來激勵自己,多充實自己,至少,機會是等待準備好的人~

與大家共勉之~


以下有三本書介,都是同一個故事衍生的內容~

很精采的真人真事!

有機會,應該要看一下~


在這個世代,兩極化的社會結構下,我想,很多人都會需要這樣的激勵的~






魔球策略=小規模,大成功!

 

 

魔球—逆境中致勝的智慧(紀念版)
錢少,人少,公司小,如何致勝?
這本書的故事主角是美國的「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

長期以來,這是大聯盟中預算最少、二線球員最多的隊伍。
他花在球員薪資上的預算,一年只有洋基隊的三分之一。

但是,這支窮酸球隊卻在外界一片不看好中,不斷贏得比賽,
寫下世界棒球史上一頁驚異的傳奇。

運動家隊寫下的傳奇,不僅是棒球傳奇,
也是廣被投資與企業界熱烈討論的商業個案。

因為,運動家隊在職棒大聯盟所遭遇的困境,簡直是當前全球企業界的縮影:
無論哪個行業,經營者如今都處於「贏家通吃」的焦慮中。

怎樣才能用相對有限的資源,與市場上的超級巨獸對抗?
在這強者恆強的世界,如何用這麼少的錢,用一般球隊不想要的成員,
創造如此耀眼的成績?

本書不僅榮獲多項獎項,也是企管課堂上備受歡迎的討論個案,
並獲得台灣多位管理學者的推荐肯定。



********************************************

作者簡介
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
  普林斯頓大學、倫敦經濟學院畢業。曾任所羅門兄弟公司債券交易員,後來為《紐約時報雜誌》撰稿,擔任《新共和雜誌》資深編輯、英國《觀察家週刊》美國版編輯。他以《老千騙局》(Liar’s Poker)躋身國際暢銷作家之列。目前他是財經界最受歡迎的專欄作家之一,數以百萬計的讀者──例如彭博新聞社的用戶──每週都可在網路上閱讀到他的見解獨具的文章。這本書被公認是職棒文化與團隊管理的經典名作,至今仍然在亞馬遜網路書店受到讀者熱烈討論。



深度推薦
top


【導讀】以小搏大的傳奇文◎蔡鵑如

二○○七年,運動家隊戰績很難看。七十六勝八十六敗。一九九九年以來,頭一次勝率低於五成。對照前一年打進美聯冠軍戰的表現,落差過大。

當然,我們運動家,喔,不,應該是「運痛家」球迷都知道,傷病不斷,是二○○七球季以惡夢收場的元兇。
但二○○七年的運動家隊,是一支難得花錢的球隊。全隊薪資近八千萬美金,衝上大聯盟十六位,對運動家隊來說,這筆錢證明是糟糕透頂的投資。

魔球這本書,是一個對棒球運作不太熟稔的財經作家,路易士,因為被運動家隊小蝦米力抗大鯨魚故事好奇,感動,而深入發掘他們成功秘密──在阮囊羞澀的劣勢中,如何以效率,以數據,以精準獨樹一格的選秀眼光,在相信(迷信)金錢至上論的大聯盟,打造一支可以贏球的隊伍。

一再強調的重要概念──不單在球隊運作上,在企業戰場上,在股市交易中,一概通用。

不要被看似血脈賁張,其實用處不大的數據蒙蔽,強調上壘率和選球,抗拒盜壘、觸擊等小球策略,是比恩的指導原則。書中第八章的主角──選球機器哈提伯,受傷遭棄,比恩看上他的高上壘率和選球功力,以九十萬美金萬吸收他。二○○五年,重拾棒球生機的哈提伯投效紅人隊。少了哈提伯,比恩重施故技,找來身價暴跌的湯瑪斯(Frank Thomas)。

湯瑪斯曾是美聯ΜVP,他是綽號「重傷害」、曾紅透半邊天的巨砲,但腿傷讓白襪在二○○五年,捨棄這位曾是看板人物的球星。一個半月後,比恩以區區五十萬美金年薪外加表現獎金,網羅他從前想都不敢想,也要不到的湯瑪斯。湯瑪斯的棒球生涯,在運動家隊回春。他的全壘打,打點,上壘率,長打率,攻擊指數都是全隊第一,季後賽首戰,老湯以兩支陽春砲重創雙城王牌山塔納(Santana),並助運動家十六年來首度打入美聯冠軍賽。身價也回春的湯瑪斯,跟藍鳥隊簽下兩年一千八一十二萬美元大約,琵琶別抱。屢試不爽的比恩,再把腦筋動到另一位前巨星皮耶薩身上,但花了八百五十萬簽皮耶薩,算盤打錯了。皮耶薩因傷只斷斷續續打了半個球季。

回到運動家二○○七的災難球季。那是個警訊,就像路易士再三強調,比恩不是天才,他會犯錯。但過去,他的確以高人一等的理性判斷,讓運動家球迷把他視為狂熱宗教領袖,五體投地。球隊沒錢,用長約綁住年輕潛力選手,免得碰到薪資仲裁,是比恩愛用的招數。三巨投齊托,穆德,哈德森,三游搭檔查維茲和提哈達,都提前綁長約。

在理性組軍的比恩心中,只要對球隊有利,他六親不認,穆德和哈德森都被交易掉。二○○七冬天,談判桌上的比恩,再次驗證他是路易士筆下「A球員」的高手,令他隊恨得牙癢癢的討厭鬼。從穆德交易中,換來的投手哈倫(Dan Haren),成為近年運動家的王牌投手,但比恩把哈倫交易到響尾蛇隊,並把響尾蛇農場裡六大潛力新秀掃光,吃人不吐骨頭。

二○○二年選秀會,路易士曾活靈活現,描述比恩難得與球探有共識,對史威許賞識有加的故事。但二○○七年底,比恩卻跟剛簽五年長約的小史,分道揚鑣,把他交易到白襪隊。熟悉的故事。白襪提出交換史威許,比恩不為所動,直到白襪不斷加碼,奉上三位潛力新秀,比恩才「依依不捨」放走史威許。小史不但是運動家隊的火力指標,還是延續吉安比打造出的運動家隊「輕鬆打球、兄弟會式」更衣室風格的繼承人,更是球迷的最愛。

舊金山紀事報主跑運動家隊的記者史勞瑟的部落格,在小史被賣掉當天,被抓狂暴怒和欣喜若狂的兩派球迷塞爆。媒體有的稱讚比恩痛宰(bean)白襪總經理威廉斯(K. Williams),有的擔心運動家隊「從此沒趣味」,一支重建中、失去投打明星球員的隊伍,戰績、票房都堪憂。這兩次交易(或者說,搶劫),比恩從響尾蛇和白襪農場搶來九個不到二十四歲的超級新秀,有四位左投,完全基於未來戰力配置考量。他很清楚,球隊短期內可能沒有奪冠機會,需要清倉換取更多優秀小聯盟選手,重建基本面。

運動家隊不小心多花錢的二○○七年已經過去,二○○八年大聯盟開幕日身價排行出爐,運動家回到過去水準,以四千七百九十萬美元位居倒數第三,省下金額三千一百九十七萬高居第一,薪資排名從十六掉到二十八名,只高於馬林魚和光芒隊。最貴的還是破兩億的洋基,破億的有十一隊。但有趣的是,向來是冤大頭代表的金鶯隊,開始節省開銷,從近一億美元,縮減到六千七百一十九萬,從第十落居倒數十名。弔詭的是,二○○七前薪資前十名,只有三隊打進季後賽。在未設薪資上限的大聯盟,花錢真的可以買到勝利嗎?運動家隊過去十年五度打入季後賽,幾次差點讓洋基和紅襪在第一輪提前打包的故事,馬林魚隊在二○○三年,以倒數第十的五千四百萬薪資,奪得世界冠軍的例子,似乎又證明,金錢決定論並非必然。這也是比恩和路易士揭櫫的,棒球最有趣的地方。

記得二○○六季後賽,運動家又率先在第一輪聽牌,多年來搶不下關鍵第三勝,反被淘汰的傷心往事,讓球員們提心吊膽。齊托說,萬一又過不了季後賽第一關,愛看足球的比恩,恐怕就會跑去當大聯盟……呃……大聯盟足球的總經理了。

還好,他們贏了。還好,二○○七年六月,運動家隊延長和比恩的總經理合約,到二○一四年。

小蝦米吃大鯨魚、以小搏大的傳奇,應該,還會繼續演下去。

(本文作者為運動家隊球迷,曾赴競技場球場看球十餘次。為親眼目睹二○○二年四月,傑森吉安比首度回奧克蘭,對上老東家的戲碼──詳見魔球第七章,甚至請假從台灣飛到現場觀戰。)




【導讀】小團隊應有的智慧文◎沈雲驄


他們錢少名氣低,為什麼會成功?

《魔球》要說給我們聽的,是一個以小擊大、麻雀變鳳凰的真實故事,要讓我們看見的,是一個在一無所有、什麼都不如別人的困境中,突圍而出的智慧。「一本精采的棒球書,也是極佳的企管書」,這是美國《富比世》雜誌給予本書的評價。

假如你熱愛棒球,這本書一定會讓你愛不釋手。不過,讀這本書,你不需要是棒球迷。從管理的角度閱讀就會發現,《魔球》是個精采的商業個案。

這本書的故事主角:美國的「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長期以來都是大聯盟中預算最少、二線球員最多的隊伍。它花在球員薪資上的預算,一年只有約四千萬美元(最富有的洋基隊,薪資整整是他三倍之多),在整個大聯盟中的排名,不是倒數第一,就是倒數第二。而他們用這種預算所聘請來的球員,許多也是一般球隊和球探眼中,不值得搭理的二、三流貨色。

但是,這支窮酸球隊卻在外界一片不看好中,不斷贏得比賽,擊敗一支支比他富有的球隊。有好幾個球季,還差點淘汰擁有最高薪球員、享有最優渥條件的超級強隊洋基隊。

不僅如此,二○○一年球季該隊的當家一壘手、曾經獲得美國大聯盟最有價值球員的大吉安比,被以一億兩千萬美元的天價挖角到洋基隊時,運動家隊不僅沒有如外界所擔心的重創,反而繼續屢創佳績。奧克蘭運動家隊已經成為大聯盟中最有價值的球隊,寫下世界棒球史上一頁驚異的傳奇。

怎麼可能?照說,在這強者恆強的世界,財力不如人只有挨打的份,為什麼他們可以用這麼少的錢,用一般球隊不想要的球員,創造如此耀眼的成績?為什麼那些財大氣粗、擁有無數高薪聘來明星球員的球隊,無法擊敗這支什麼資源都缺乏的團隊?

運動家隊寫下的傳奇不僅讓棒球迷津津樂道,也引起投資與企業界的注意。因為,運動家隊在職棒大聯盟所遭遇的困境,簡直是當前全球企業界的縮影:無論哪個行業,經營者如今都處於「贏家通吃」的焦慮中;跨國企業、大財團的觸角,侵入了幾乎每個角落。

新創事業和中小型企業想要生存,無法避免與財大勢大的對手周旋,而在財力懸殊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不是自己先打了退堂鼓,就是在困境中左支右絀。如何才能用相對有限的資源與市場上的超級巨獸對抗?

為了解答這個企管專家與職棒球迷都感到好奇不已的問題,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花了一年時間,調閱了美國職棒的歷史資料,深入運動家隊球員的更衣室,甚至親眼觀察球隊的選秀過程,加上無數的研究與訪問,完成這部作品。

財經界的讀者對於路易士不會感到陌生,我在「彭博通訊社」資料庫中最愛看的內容之一,就是路易士的專欄。他先前的知名暢銷書《老千騙局》(Liar’s Poker),更是金融界耳熟能詳的著作。不過,很多金融界的讀者並不知道,其實路易士也是個棒球選手,十四歲就加入棒球隊的他,差點就成了職業球員,多年來他對棒球始終無法忘懷,使得他近來的寫作興趣逐漸在金融之外,轉向了棒球。

然而,路易士所寫的棒球書,不僅僅是棒球書,也是很好看的財經書。長期浸淫財經世界,使得他與傳統球評有著不同的觀察角度,筆下談起棒球來,也儼然展現特殊的「路氏風格」。例如,在這本《魔球》中,路易士談的不僅是運動家隊成功的原因,也在告訴我們一個「以小擊大」的道理。這種寫作風格讓棒球界耳目一新,也讓關心財經的讀者能從中得到啟發。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閱讀市場上很少有一本討論棒球的著作像本書般受到如此高度肯定。除了《時人雜誌》(PEOPLE)推崇本書為「年度最好的書」,《華爾街日報》、《TIME》、《NEWSWEEK》等雜誌的書評也大力讚揚本書。「路易士為我們寫了一本多年最好看的棒球書!」《紐約時報》書評說;《富比世》則讚許本書「充滿啟示」,本身就應該「在名人堂中有一席之地。」出版本書的諾頓出版社告訴我,這本書在美國光是精裝本就賣出了近三十萬冊,隨後發行的平裝本也廣受歡迎。

路易士認為,運動家隊之所以能屢創佳績,有很多原因。而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經營者勇於打破成規,「重新思考」遊戲規則。球隊的經理比恩,一開始就很清楚自己的球隊沒有洋基隊的財力,無法用高薪吸引市場上最搶手的球員;他也很清楚,就算硬湊出預算找到一、兩個明星打者,對球隊而言也未必是好事,因為管理球隊和經營企業一樣,是一種團隊戰爭,無法靠一、兩個明星球員致勝。他需要的,是個別談起來相對「便宜」,合起來作戰又能發揮團隊戰力的球員。

比恩也看出,棒球員市場上有太多人名不符實,有些被過度高估,有些則受到低估。因此,他拒絕與一般球隊一樣瘋狂追逐那些價值受到高估明星球員,而是找出各種統計數據精確分析,然後依據自己所需要的選手類型,在「價值被低估」的球員名單中,找到自己付得起錢、也能夠對團隊帶來貢獻的選手。「你不該做的事情,就是學洋基隊,」比恩說。「關鍵不在於擁有多少錢,而在於是否懂得把錢花在刀口上。」

克里門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兩位經濟學家Jahn Karl Hakes和Raymond D.Sauer根據《魔球》中的這個論點,調查了一九九九年到二○○四年之間棒球員的生產力與薪資之間的相關性,結果發現,確實如路易士所言,在這段期間的前半段,美國球隊對於球員戰力的評估方式是極沒有效率的,而那些有能力正確解讀數字意函的球團經理,往往能從中獲利。

類似運動家隊這種成功地以小搏大的情況例子,其實在企業界並不少見。著名的聯邦快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創辦人史密斯成立聯邦快遞的時候,就面臨和運動家一樣的艱難困境││強敵環伺、自己卻資源有限。一九七一年當聯邦快遞成立時,市占率最高、已經有二十五年的歷史的Emery Air Freight主宰了市場,更糟的是:沒有人相信史密斯想要在貨運業中切割出「快遞」市場的構想可以成功。他試圖說服,卻經常無功而返,創業前他曾經將這個構想寫成研究報告,結果卻拿了個C回來;創業後他很長一段時間財務困窘,募資也四處碰壁。

然而,就像運動家隊的比恩,史密斯確實看到了市場遊戲規則中「沒有效率」的空隙。例如,他發現當時的貨運業者的航線使用非常沒有效率,而他可以藉由新的航線規劃,讓貨物可以用更短的距離、在更短的時間內送達;再比方說,他也看到當時業者處理貨物的流程極無效率,而他可以在提高效率之後大幅降低成本。這種勇於打破現有成規、重新檢視遊戲規則、然後從中找到新的機會的態度,不僅讓聯邦快遞成功打敗市場巨人,也創造了今天傲人的規模。

這就是路易士在《魔球》中所要告訴我們的智慧。誰說,贏家一定通吃?

(本文作者為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財經作家)
 




目錄


top

導讀 「數位革命」棒球版
導讀 小團隊應有的智慧
推薦序 別說你懂棒球
作者序 運動競技vs.金錢遊戲
第一章 天分的詛咒 
第二章 用統計數字找球員 
第三章 採納新觀念 
第四章 無知的球場 
第五章 夢幻名單 
第六章 扭轉劣勢的科學 
第七章 打擊的死角 
第八章 專挑﹁好球﹂的打者 
第九章 交易桌上 
第十章 解析被低估的投手 
第十一章 人為因素 
第十二章 換個腦袋思考 
結語 原來,是全壘打 
後記 深入棒壇的宗教戰爭 
謝詞  






top

  我寫了這本書因為我愛上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關於一群懷才不遇,四處碰壁的職業棒球隊職員,他們當中有許多人被認為沒能力在大聯盟討生活,不過後來卻成為大聯盟職棒最成功的球隊。不過寫這本書的念頭來的更早,早在我找到愛不釋手的故事,早在我找到好理由之前。老實說,它一開始是個很中性的問題:為何職棒最窮的球隊之一奧克蘭運動家隊,能贏這麼多場比賽?
  十幾年來職業棒球隊經營者一直宣稱職棒已經不再是運動的競技而是金錢的遊戲。職棒球隊彼此間的貧富差距,遠大於其他職業運動,而且迅速擴大中。2002年球季開打時,最富有的紐約洋基隊全隊總薪資高達一億兩千六百萬美元,至於兩支最窮的球隊奧克蘭運動家與坦帕灣魔鬼魟隊,薪資不到洋基隊的三分之一,四千萬美元。再往前推十年,全隊薪資最高的紐約大都會隊,年薪則有四千四百萬美元之譜,薪水最低的克利夫蘭印地安人隊,只花了八百多萬美元。薪資間的差距意謂著,只有最有錢的球隊才請得起最好的球員。沒有錢的球隊只能找到老弱殘兵與二流球員,幾乎注定要失敗。或許這也是美國職棒經營者的共識。
  我也差一點接受此一論點。財大氣粗的球隊通常是贏家。不過看到過去幾年確切發生的事後,我不得不疑心。分區墊底的球隊,包括遊騎兵隊、金鶯隊、道奇隊與大都會隊,都是花了大筆鈔票最後卻輸到脫褲子。光譜的另一個極端是奧克蘭運動家隊。過去幾年間,運動家隊的薪資不是最低就是倒數第二低,贏得之例行賽場次之多,僅次於亞特蘭大勇士隊。他們連續三年打進季後賽,過去兩季只差幾次出局險些淘汰最有錢的紐約洋基隊。
  他們到底是怎麼辦到的?洋基隊畢竟是棒球界鈔票決定一切理論裡,最財大氣粗的典型。洋基隊與紐約早已達成共識:用金錢買進成功並不是羞恥的事。或許因為他們臉皮特別厚,洋基隊總是執美國職棒業界牛耳。早在一九九九年,大聯盟職棒總裁艾倫‧塞利格就以「怪胎」稱呼奧克蘭運動家的成功。「怪胎」說法與其說是種解釋,還不如說是不願正視「他們如何辦到?」問題的逃避藉口。他們有什麼秘密?美國職棒第二窮的球隊,如何克服金錢障礙,在完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例行賽拿下的勝利,比起其他廿九支球隊只輸一隊?進一步說,棒球的成功到底是啥?為何那麼多有錢人用錢換取成功受挫?這些問題讓我著迷,這本書則試圖找出答案。
  第一個答案論點相當明顯:在美國職棒,財力多寡遠不如如何花錢重要。當我第一次造訪奧克蘭球團辦公室,他們才剛以三千四百萬美元的代價,自季賽拿下驚人的的一百零二勝。在那一年前,也就是兩千年球季,他們只花兩千六百萬美元,贏了九十一場,並拿下分區優勝。來自曼哈頓的帕帕斯律師,是業界公認之棒球財經的權威之一,他點出奧克蘭運動家與其他球隊可以量化的差別。一支常規編制廿五人的大聯盟球隊,最低總薪資是五百萬美元,另外還要花兩百萬美元應付傷兵以及四十人擴編名單中的其他球員。考慮到棒球比賽中球運的吃重角色,一般大聯盟球員與願意屈就最低新資之菜鳥球員球技相對之有限差距,一支以最低薪資球員組成的球隊,在一六二場例行賽最少拿下的勝場,大概是四十九勝。帕帕斯的棒球財經衡量指標是:每支球隊拿下第四十九勝後,每勝一場在最低消費的七百萬美元外,還要再花多少錢?額外再贏幾場球,球隊每一場要花上多少金錢?
  過去三年,奧克蘭運動家隊每多贏一場,大約只花了五十萬美元。另一支每多贏一場只花六位數字的球隊,是明尼蘇達雙城隊:每一勝67萬五千美元。財力雄厚、揮金若土的球隊,如巴爾的摩金鶯或德州遊騎兵隊,每多一勝要花上近三百萬美元,是奧克蘭運動家隊的六倍以上。奧克蘭與其他球隊比起來,似乎自成一格。如果是其它一般產業,奧克蘭運動家隊可能早已併吞其他球隊,建立起棒球霸業;不過這終究是棒球,他們只能讓有錢的球隊在場上難堪,最多不過這樣。
  奧克蘭實驗的底層,就是一種願意重新思考棒球的精神。棒球該如何經營,如何作戰,誰是最適合的球員,還有為什麼?奧克蘭運動家隊總經理比恩,瞭解他永遠不會有洋基隊般之天文預算,開始努力找出棒球中無效浪費處。實際上,他尋找的是棒球的新知。奧克蘭運動家隊球團於是展開一項相當於系統科學化的棒球調查,重新檢視的內容從球員腳程的市場價值,到大聯盟平均球員與頂尖三A球員間固有的差距。他們就是這樣找到物超所值的買賣。被奧克蘭運動家隊買來或徵召而來的球員,大多是人們不假思索、深植棒球運動之傳統偏見的犧牲者。奧克蘭運動家隊經營團隊的研發部門將他們從偏見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有機會展現自己真正的價值。棒球隊可以是人類理性之可能性與侷限性的故事主角;棒球運動可以是一項非科學文化,對於科學方法的回應,甚或視若無睹的例子。
  如我所言,我愛上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是關於職業棒球以及棒球人。故事中的主角被職業棒球搞得雞飛狗跳,神奇的是,他也找到方法讓職棒「雞犬不寧」。為了進一步了解這個人,以及他所激發的革命,我花了幾天時間與多倫多藍鳥隊總經理里奇安迪相處。里奇安迪是比恩在奧克蘭的老同事,現在他正開心地忙著以跟運動家差不多的激烈手段,重組改造自己的新球隊。在我與他會面之前,剛開始被各方嘲諷的里奇安迪,已經贏得包括最難寵取悅之老牌棒球記者的尊敬。2002年球季結束前,多倫多市球迷很怕里奇安迪會投奔一直向他招手的波士頓紅襪隊,出任紅襪總經理。紅襪隊一直表示他們也想見賢思齊,以運動家隊模式進行球隊重造。
  隨後在一場紅襪隊的比賽中我嘗試引誘里奇安迪侃侃而談聊他自己。在那幾個月之前,他以頗為堅定的口氣對我表示,比恩與其他職棒總經理間差距之大,令人訝異。他會盡量高舉一隻手,然後盡量壓低另一隻手說:「比恩在這裡,其他人都在那裡。」正當我們坐在場邊,觀看波士頓紅襪隊輸給煥然一新的藍鳥隊時,我問里奇安迪他是否願意考慮這個可能性:他是否跟他在奧克蘭分道揚鑣的老友一樣,善於經營棒球隊這項怪行業。他只是對我笑笑。毫無疑問,比恩是最棒的,問題是為什麼。





讀者書評

    



/ 台灣台北
2009.05.01看黃國華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身為棒球迷與交易員背景的我,2005年首度閱\讀這本書時就對書上所提到的「另類」觀點大感驚豔,也見證一場由債券交易原理與手法所衍生出的「棒球革命」,而書中的一些思考角度也大大地影響與改變我對於投資與棒球的想法。這本書的主角「奧克蘭運動家隊」,長期以來都是大聯盟中預算最少、二線球員最多的隊伍。它花在球員薪資上的預算,一年只有約四千萬美元(最富有的洋基隊,薪資整整是他三倍之多),在整個大聯盟中的排名,不是倒數第一,就是倒數第二。而他們用這種預算所聘請來的球員,許\多也是一般球隊和球探眼中的二、三流貨色。但是這支窮球隊卻在一片不看好中,不斷贏得比賽,擊敗一支支比他富有的球隊。有好幾個球季,還差點淘汰擁有最高薪球員、享有最優渥條件的超級強隊洋基隊。


作者Michael Lewis曾經是個債券交易員,他看到了其中奧妙與棒球的變革的重大推手:運動家隊的總經理比恩,比恩在球員時期沒有在大聯盟闖出天名號,卻在不到三十歲的黃金年紀自動引退轉為球探,他一改傳統的選秀模式,從賽伯計量學大師詹姆斯與兩位華爾街交易員所開發的奇特系統,看到了交易與棒球兩個世界的相同關連:「鬆散無根據的資料造成無法彌補的低效率。」,於是他推翻了傳統的方法,他不看打點、打擊率、盜壘這些數據,卻重視當時完全被漠視的上累率、保送率與被三振率這些「不夠豪邁」的數字;更不在乎速度、身材、肌肉這些先天條件,他甚至不要那些年輕的高中畢業生而卻青睞較成熟的大學棒球校隊球員:比恩相當重視統計數字,而早期的棒球界卻把它視為「不入流的怪異術數字消遣」,不過時至今日,這些統計數字卻成為一門棒球界的顯學,重視數據底下蘊藏的真實意涵,並以此為標準,藉由電腦資料理性選秀,比恩接掌運動家隊總經理的第一個十年,運動家五度打進季後賽。

比恩的棒球哲學是用最少的球員薪資獲得最高的勝率,把無名小卒組成贏球機器,並利用交易的技巧在職棒選秀會中替球隊挑到最便宜但卻最好用球員,並把自己一路培養的明星用超高轉隊金或取得一些優先權來替球隊爭取到更多的選秀資金與更優先的選秀資格,本書的第九章「交易桌上」就是描寫選秀交易的精彩內容,也是本書最好看的一段。

比恩不看新秀的外在,他比較重視選手的自制力,認為能夠忍住棒子不亂揮棒的能力是天生俱來的,並非靠後天訓練,所以他運用大量的電腦計算哪些新秀具備這種特質,因為他不認為透過訓練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特質;有趣的是這位幾乎是獨攬大權的球隊總經理竟然不看比賽,以免受球場氣氛影響到他對數據的客觀判斷,好像投資者不看盤一樣,越是離盤面越遠,越可以抽離自己的情緒而對數字保持冷靜。

本書的一個有趣例子就是哈提伯的故事,他是一位被所有球隊拒絕的過氣捕手,因為他的手臂已經無法傳球牽制盜壘者,而運動家隊的比恩找上他,開了兩個條件給哈提伯,一是較低薪資,這對一位已經快要喪失大聯盟舞臺的人是可以接受的、二是改守從來沒守過的一壘。比恩根本不在乎他一壘的守備能力,他看上哈提伯的是「消耗對方投手的能力」,哈提伯與投手的對戰球數是大聯盟最高,換句話是他可以把投手黏到耗盡力氣,可怕的是他的三振率還真是低;所以,比恩看到別的球隊看不到的東西,利用別人無法算計到的無效率去進行「低薪資套利」的機會,用最便宜的金錢換到一個上壘機器與消耗投手的怪物。

追求效率與找出數字間矛盾是本書一再強調的概念,不單在球隊運作上、在企業戰場上、在股市交易中也可以試用。看完這本書可以得到兩個啟發:一是「過去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不一定是對的,往往還錯的離譜。」,二是「別被表面的情緒蒙蔽了客觀的數據。」

評:五顆星




蔡明順
/ 台灣台北
2006.06.24看蔡明順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我不是棒球迷,但是這本書讓我從球隊的經營故事中,理解經營公司與經營球隊一樣,關鍵不在於擁有多少錢,而在於是否懂得把錢花在刀口上。聰明地分配資源,才是小公司突圍制勝最重要的成功\關鍵。

美國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是大聯盟中預算最少、菜鳥最多的隊伍之一,但是,這支窮酸球隊卻在外界一片不看好中,不斷贏得比賽,最後成為大聯盟中最有價值的球隊,寫下棒球史上的傳奇。書中主角比恩,重新思考棒球的精神。棒球該如何經營,如何作戰,誰是最適合的球員,還有為什麼?奧克蘭運動家隊總經理比恩,瞭解他永遠不會有洋基隊般之天文預算,開始努力找出棒球中無效浪費處。實際上,他尋找的是棒球的新知。奧克蘭運動家隊球團於是展開一項相當於系統科學化的棒球調查,重新檢視的內容從球員腳程的市場價值,到大聯盟平均球員與頂尖三A球員間固有的差距。他們就是這樣找到物超所值的買賣。被奧克蘭運動家隊買來或徵召而來的球員,大多是人們不假思索、深植棒球運動之傳統偏見的犧牲者。奧克蘭運動家隊經營團隊的研發部門將他們從偏見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有機會展現自己真正的價值。棒球隊可以是人類理性之可能性與侷限性的故事主角;棒球運動可以是一項非科學文化,對於科學方法的回應,甚或視若無睹的例子。

回到我從事的軟體業的商業環境中,應該體認自己跟大型公司相比我們仍然只是小型企業(ISV),在面對資源有限、人員有限、預算有限的狀況下,如何運用自身優勢以小博大,合縱連橫大廠關係,讓自己茁壯擴大市場佔有率,提昇公司獲利與豎立品牌形象應是值得思考與努力的方向。任何大型企業都有他曾經經歷重要轉折時刻,我希望此刻我是站在浪頭上的衝浪者。








黃金小蕃茄
/ 台灣台北
2005.07.12看黃金小蕃茄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商戰中運用統計分析,在限制條件下,找出最佳可行解的絕佳案例。這不只是一本棒球書,透過作者的剖析,經營一隻球隊就好比經營一家公司,透過各種量化的工具來挑選合適有潛力的球員,在球隊預算的限制下來達成年度勝場最多化的目的。透過作者生動的描述,是否你也看到了以小博大、天無絕人之路的機會





魔球~逆境中勝的智慧

【導讀】以小搏大的傳奇文◎蔡鵑如

二○○七年,運動家隊戰績很難看。七十六勝八十六敗。一九九九年以來,頭一次勝率低於五成。對照前一年打進美聯冠軍戰的表現,落差過大。

當然,我們運動家,喔,不,應該是「運痛家」球迷都知道,傷病不斷,是二○○七球季以惡夢收場的元兇。
但二○○七年的運動家隊,是一支難得花錢的球隊。全隊薪資近八千萬美金,衝上大聯盟十六位,對運動家隊來說,這筆錢證明是糟糕透頂的投資。

魔球這本書,是一個對棒球運作不太熟稔的財經作家,路易士,因為被運動家隊小蝦米力抗大鯨魚故事好奇,感動,而深入發掘他們成功秘密──在阮囊羞澀的劣勢中,如何以效率,以數據,以精準獨樹一格的選秀眼光,在相信(迷信)金錢至上論的大聯盟,打造一支可以贏球的隊伍。

一再強調的重要概念──不單在球隊運作上,在企業戰場上,在股市交易中,一概通用。

不要被看似血脈賁張,其實用處不大的數據蒙蔽,強調上壘率和選球,抗拒盜壘、觸擊等小球策略,是比恩的指導原則。書中第八章的主角──選球機器哈提伯,受傷遭棄,比恩看上他的高上壘率和選球功力,以九十萬美金萬吸收他。二○○五年,重拾棒球生機的哈提伯投效紅人隊。少了哈提伯,比恩重施故技,找來身價暴跌的湯瑪斯(Frank Thomas)。

湯瑪斯曾是美聯ΜVP,他是綽號「重傷害」、曾紅透半邊天的巨砲,但腿傷讓白襪在二○○五年,捨棄這位曾是看板人物的球星。一個半月後,比恩以區區五十萬美金年薪外加表現獎金,網羅他從前想都不敢想,也要不到的湯瑪斯。湯瑪斯的棒球生涯,在運動家隊回春。他的全壘打,打點,上壘率,長打率,攻擊指數都是全隊第一,季後賽首戰,老湯以兩支陽春砲重創雙城王牌山塔納(Santana),並助運動家十六年來首度打入美聯冠軍賽。身價也回春的湯瑪斯,跟藍鳥隊簽下兩年一千八一十二萬美元大約,琵琶別抱。屢試不爽的比恩,再把腦筋動到另一位前巨星皮耶薩身上,但花了八百五十萬簽皮耶薩,算盤打錯了。皮耶薩因傷只斷斷續續打了半個球季。

回到運動家二○○七的災難球季。那是個警訊,就像路易士再三強調,比恩不是天才,他會犯錯。但過去,他的確以高人一等的理性判斷,讓運動家球迷把他視為狂熱宗教領袖,五體投地。球隊沒錢,用長約綁住年輕潛力選手,免得碰到薪資仲裁,是比恩愛用的招數。三巨投齊托,穆德,哈德森,三游搭檔查維茲和提哈達,都提前綁長約。

在理性組軍的比恩心中,只要對球隊有利,他六親不認,穆德和哈德森都被交易掉。二○○七冬天,談判桌上的比恩,再次驗證他是路易士筆下「A球員」的高手,令他隊恨得牙癢癢的討厭鬼。從穆德交易中,換來的投手哈倫(Dan Haren),成為近年運動家的王牌投手,但比恩把哈倫交易到響尾蛇隊,並把響尾蛇農場裡六大潛力新秀掃光,吃人不吐骨頭。

二○○二年選秀會,路易士曾活靈活現,描述比恩難得與球探有共識,對史威許賞識有加的故事。但二○○七年底,比恩卻跟剛簽五年長約的小史,分道揚鑣,把他交易到白襪隊。熟悉的故事。白襪提出交換史威許,比恩不為所動,直到白襪不斷加碼,奉上三位潛力新秀,比恩才「依依不捨」放走史威許。小史不但是運動家隊的火力指標,還是延續吉安比打造出的運動家隊「輕鬆打球、兄弟會式」更衣室風格的繼承人,更是球迷的最愛。

舊金山紀事報主跑運動家隊的記者史勞瑟的部落格,在小史被賣掉當天,被抓狂暴怒和欣喜若狂的兩派球迷塞爆。媒體有的稱讚比恩痛宰(bean)白襪總經理威廉斯(K. Williams),有的擔心運動家隊「從此沒趣味」,一支重建中、失去投打明星球員的隊伍,戰績、票房都堪憂。這兩次交易(或者說,搶劫),比恩從響尾蛇和白襪農場搶來九個不到二十四歲的超級新秀,有四位左投,完全基於未來戰力配置考量。他很清楚,球隊短期內可能沒有奪冠機會,需要清倉換取更多優秀小聯盟選手,重建基本面。

運動家隊不小心多花錢的二○○七年已經過去,二○○八年大聯盟開幕日身價排行出爐,運動家回到過去水準,以四千七百九十萬美元位居倒數第三,省下金額三千一百九十七萬高居第一,薪資排名從十六掉到二十八名,只高於馬林魚和光芒隊。最貴的還是破兩億的洋基,破億的有十一隊。但有趣的是,向來是冤大頭代表的金鶯隊,開始節省開銷,從近一億美元,縮減到六千七百一十九萬,從第十落居倒數十名。弔詭的是,二○○七前薪資前十名,只有三隊打進季後賽。在未設薪資上限的大聯盟,花錢真的可以買到勝利嗎?運動家隊過去十年五度打入季後賽,幾次差點讓洋基和紅襪在第一輪提前打包的故事,馬林魚隊在二○○三年,以倒數第十的五千四百萬薪資,奪得世界冠軍的例子,似乎又證明,金錢決定論並非必然。這也是比恩和路易士揭櫫的,棒球最有趣的地方。

記得二○○六季後賽,運動家又率先在第一輪聽牌,多年來搶不下關鍵第三勝,反被淘汰的傷心往事,讓球員們提心吊膽。齊托說,萬一又過不了季後賽第一關,愛看足球的比恩,恐怕就會跑去當大聯盟……呃……大聯盟足球的總經理了。

還好,他們贏了。還好,二○○七年六月,運動家隊延長和比恩的總經理合約,到二○一四年。

小蝦米吃大鯨魚、以小搏大的傳奇,應該,還會繼續演下去。

(本文作者為運動家隊球迷,曾赴競技場球場看球十餘次。為親眼目睹二○○二年四月,傑森吉安比首度回奧克蘭,對上老東家的戲碼──詳見魔球第七章,甚至請假從台灣飛到現場觀戰。)




【導讀】小團隊應有的智慧文◎沈雲驄


他們錢少名氣低,為什麼會成功?

《魔球》要說給我們聽的,是一個以小擊大、麻雀變鳳凰的真實故事,要讓我們看見的,是一個在一無所有、什麼都不如別人的困境中,突圍而出的智慧。「一本精采的棒球書,也是極佳的企管書」,這是美國《富比世》雜誌給予本書的評價。

假如你熱愛棒球,這本書一定會讓你愛不釋手。不過,讀這本書,你不需要是棒球迷。從管理的角度閱讀就會發現,《魔球》是個精采的商業個案。

這本書的故事主角:美國的「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長期以來都是大聯盟中預算最少、二線球員最多的隊伍。它花在球員薪資上的預算,一年只有約四千萬美元(最富有的洋基隊,薪資整整是他三倍之多),在整個大聯盟中的排名,不是倒數第一,就是倒數第二。而他們用這種預算所聘請來的球員,許多也是一般球隊和球探眼中,不值得搭理的二、三流貨色。

但是,這支窮酸球隊卻在外界一片不看好中,不斷贏得比賽,擊敗一支支比他富有的球隊。有好幾個球季,還差點淘汰擁有最高薪球員、享有最優渥條件的超級強隊洋基隊。

不僅如此,二○○一年球季該隊的當家一壘手、曾經獲得美國大聯盟最有價值球員的大吉安比,被以一億兩千萬美元的天價挖角到洋基隊時,運動家隊不僅沒有如外界所擔心的重創,反而繼續屢創佳績。奧克蘭運動家隊已經成為大聯盟中最有價值的球隊,寫下世界棒球史上一頁驚異的傳奇。

怎麼可能?照說,在這強者恆強的世界,財力不如人只有挨打的份,為什麼他們可以用這麼少的錢,用一般球隊不想要的球員,創造如此耀眼的成績?為什麼那些財大氣粗、擁有無數高薪聘來明星球員的球隊,無法擊敗這支什麼資源都缺乏的團隊?

運動家隊寫下的傳奇不僅讓棒球迷津津樂道,也引起投資與企業界的注意。因為,運動家隊在職棒大聯盟所遭遇的困境,簡直是當前全球企業界的縮影:無論哪個行業,經營者如今都處於「贏家通吃」的焦慮中;跨國企業、大財團的觸角,侵入了幾乎每個角落。

新創事業和中小型企業想要生存,無法避免與財大勢大的對手周旋,而在財力懸殊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不是自己先打了退堂鼓,就是在困境中左支右絀。如何才能用相對有限的資源與市場上的超級巨獸對抗?

為了解答這個企管專家與職棒球迷都感到好奇不已的問題,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花了一年時間,調閱了美國職棒的歷史資料,深入運動家隊球員的更衣室,甚至親眼觀察球隊的選秀過程,加上無數的研究與訪問,完成這部作品。

財經界的讀者對於路易士不會感到陌生,我在「彭博通訊社」資料庫中最愛看的內容之一,就是路易士的專欄。他先前的知名暢銷書《老千騙局》(Liar’s Poker),更是金融界耳熟能詳的著作。不過,很多金融界的讀者並不知道,其實路易士也是個棒球選手,十四歲就加入棒球隊的他,差點就成了職業球員,多年來他對棒球始終無法忘懷,使得他近來的寫作興趣逐漸在金融之外,轉向了棒球。

然而,路易士所寫的棒球書,不僅僅是棒球書,也是很好看的財經書。長期浸淫財經世界,使得他與傳統球評有著不同的觀察角度,筆下談起棒球來,也儼然展現特殊的「路氏風格」。例如,在這本《魔球》中,路易士談的不僅是運動家隊成功的原因,也在告訴我們一個「以小擊大」的道理。這種寫作風格讓棒球界耳目一新,也讓關心財經的讀者能從中得到啟發。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閱讀市場上很少有一本討論棒球的著作像本書般受到如此高度肯定。除了《時人雜誌》(PEOPLE)推崇本書為「年度最好的書」,《華爾街日報》、《TIME》、《NEWSWEEK》等雜誌的書評也大力讚揚本書。「路易士為我們寫了一本多年最好看的棒球書!」《紐約時報》書評說;《富比世》則讚許本書「充滿啟示」,本身就應該「在名人堂中有一席之地。」出版本書的諾頓出版社告訴我,這本書在美國光是精裝本就賣出了近三十萬冊,隨後發行的平裝本也廣受歡迎。

路易士認為,運動家隊之所以能屢創佳績,有很多原因。而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經營者勇於打破成規,「重新思考」遊戲規則。球隊的經理比恩,一開始就很清楚自己的球隊沒有洋基隊的財力,無法用高薪吸引市場上最搶手的球員;他也很清楚,就算硬湊出預算找到一、兩個明星打者,對球隊而言也未必是好事,因為管理球隊和經營企業一樣,是一種團隊戰爭,無法靠一、兩個明星球員致勝。他需要的,是個別談起來相對「便宜」,合起來作戰又能發揮團隊戰力的球員。

比恩也看出,棒球員市場上有太多人名不符實,有些被過度高估,有些則受到低估。因此,他拒絕與一般球隊一樣瘋狂追逐那些價值受到高估明星球員,而是找出各種統計數據精確分析,然後依據自己所需要的選手類型,在「價值被低估」的球員名單中,找到自己付得起錢、也能夠對團隊帶來貢獻的選手。「你不該做的事情,就是學洋基隊,」比恩說。「關鍵不在於擁有多少錢,而在於是否懂得把錢花在刀口上。」

克里門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兩位經濟學家Jahn Karl Hakes和Raymond D.Sauer根據《魔球》中的這個論點,調查了一九九九年到二○○四年之間棒球員的生產力與薪資之間的相關性,結果發現,確實如路易士所言,在這段期間的前半段,美國球隊對於球員戰力的評估方式是極沒有效率的,而那些有能力正確解讀數字意函的球團經理,往往能從中獲利。

類似運動家隊這種成功地以小搏大的情況例子,其實在企業界並不少見。著名的聯邦快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創辦人史密斯成立聯邦快遞的時候,就面臨和運動家一樣的艱難困境││強敵環伺、自己卻資源有限。一九七一年當聯邦快遞成立時,市占率最高、已經有二十五年的歷史的Emery Air Freight主宰了市場,更糟的是:沒有人相信史密斯想要在貨運業中切割出「快遞」市場的構想可以成功。他試圖說服,卻經常無功而返,創業前他曾經將這個構想寫成研究報告,結果卻拿了個C回來;創業後他很長一段時間財務困窘,募資也四處碰壁。

然而,就像運動家隊的比恩,史密斯確實看到了市場遊戲規則中「沒有效率」的空隙。例如,他發現當時的貨運業者的航線使用非常沒有效率,而他可以藉由新的航線規劃,讓貨物可以用更短的距離、在更短的時間內送達;再比方說,他也看到當時業者處理貨物的流程極無效率,而他可以在提高效率之後大幅降低成本。這種勇於打破現有成規、重新檢視遊戲規則、然後從中找到新的機會的態度,不僅讓聯邦快遞成功打敗市場巨人,也創造了今天傲人的規模。

這就是路易士在《魔球》中所要告訴我們的智慧。誰說,贏家一定通吃?

(本文作者為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財經作家)
 
 


top




導讀 「數位革命」棒球版
導讀 小團隊應有的智慧
推薦序 別說你懂棒球
作者序 運動競技vs.金錢遊戲
第一章 天分的詛咒 
第二章 用統計數字找球員 
第三章 採納新觀念 
第四章 無知的球場 
第五章 夢幻名單 
第六章 扭轉劣勢的科學 
第七章 打擊的死角 
第八章 專挑﹁好球﹂的打者 
第九章 交易桌上 
第十章 解析被低估的投手 
第十一章 人為因素 
第十二章 換個腦袋思考 
結語 原來,是全壘打 
後記 深入棒壇的宗教戰爭 
謝詞  






top

  我寫了這本書因為我愛上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關於一群懷才不遇,四處碰壁的職業棒球隊職員,他們當中有許多人被認為沒能力在大聯盟討生活,不過後來卻成為大聯盟職棒最成功的球隊。不過寫這本書的念頭來的更早,早在我找到愛不釋手的故事,早在我找到好理由之前。老實說,它一開始是個很中性的問題:為何職棒最窮的球隊之一奧克蘭運動家隊,能贏這麼多場比賽?
  十幾年來職業棒球隊經營者一直宣稱職棒已經不再是運動的競技而是金錢的遊戲。職棒球隊彼此間的貧富差距,遠大於其他職業運動,而且迅速擴大中。2002年球季開打時,最富有的紐約洋基隊全隊總薪資高達一億兩千六百萬美元,至於兩支最窮的球隊奧克蘭運動家與坦帕灣魔鬼魟隊,薪資不到洋基隊的三分之一,四千萬美元。再往前推十年,全隊薪資最高的紐約大都會隊,年薪則有四千四百萬美元之譜,薪水最低的克利夫蘭印地安人隊,只花了八百多萬美元。薪資間的差距意謂著,只有最有錢的球隊才請得起最好的球員。沒有錢的球隊只能找到老弱殘兵與二流球員,幾乎注定要失敗。或許這也是美國職棒經營者的共識。
  我也差一點接受此一論點。財大氣粗的球隊通常是贏家。不過看到過去幾年確切發生的事後,我不得不疑心。分區墊底的球隊,包括遊騎兵隊、金鶯隊、道奇隊與大都會隊,都是花了大筆鈔票最後卻輸到脫褲子。光譜的另一個極端是奧克蘭運動家隊。過去幾年間,運動家隊的薪資不是最低就是倒數第二低,贏得之例行賽場次之多,僅次於亞特蘭大勇士隊。他們連續三年打進季後賽,過去兩季只差幾次出局險些淘汰最有錢的紐約洋基隊。
  他們到底是怎麼辦到的?洋基隊畢竟是棒球界鈔票決定一切理論裡,最財大氣粗的典型。洋基隊與紐約早已達成共識:用金錢買進成功並不是羞恥的事。或許因為他們臉皮特別厚,洋基隊總是執美國職棒業界牛耳。早在一九九九年,大聯盟職棒總裁艾倫‧塞利格就以「怪胎」稱呼奧克蘭運動家的成功。「怪胎」說法與其說是種解釋,還不如說是不願正視「他們如何辦到?」問題的逃避藉口。他們有什麼秘密?美國職棒第二窮的球隊,如何克服金錢障礙,在完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例行賽拿下的勝利,比起其他廿九支球隊只輸一隊?進一步說,棒球的成功到底是啥?為何那麼多有錢人用錢換取成功受挫?這些問題讓我著迷,這本書則試圖找出答案。
  第一個答案論點相當明顯:在美國職棒,財力多寡遠不如如何花錢重要。當我第一次造訪奧克蘭球團辦公室,他們才剛以三千四百萬美元的代價,自季賽拿下驚人的的一百零二勝。在那一年前,也就是兩千年球季,他們只花兩千六百萬美元,贏了九十一場,並拿下分區優勝。來自曼哈頓的帕帕斯律師,是業界公認之棒球財經的權威之一,他點出奧克蘭運動家與其他球隊可以量化的差別。一支常規編制廿五人的大聯盟球隊,最低總薪資是五百萬美元,另外還要花兩百萬美元應付傷兵以及四十人擴編名單中的其他球員。考慮到棒球比賽中球運的吃重角色,一般大聯盟球員與願意屈就最低新資之菜鳥球員球技相對之有限差距,一支以最低薪資球員組成的球隊,在一六二場例行賽最少拿下的勝場,大概是四十九勝。帕帕斯的棒球財經衡量指標是:每支球隊拿下第四十九勝後,每勝一場在最低消費的七百萬美元外,還要再花多少錢?額外再贏幾場球,球隊每一場要花上多少金錢?
  過去三年,奧克蘭運動家隊每多贏一場,大約只花了五十萬美元。另一支每多贏一場只花六位數字的球隊,是明尼蘇達雙城隊:每一勝67萬五千美元。財力雄厚、揮金若土的球隊,如巴爾的摩金鶯或德州遊騎兵隊,每多一勝要花上近三百萬美元,是奧克蘭運動家隊的六倍以上。奧克蘭與其他球隊比起來,似乎自成一格。如果是其它一般產業,奧克蘭運動家隊可能早已併吞其他球隊,建立起棒球霸業;不過這終究是棒球,他們只能讓有錢的球隊在場上難堪,最多不過這樣。
  奧克蘭實驗的底層,就是一種願意重新思考棒球的精神。棒球該如何經營,如何作戰,誰是最適合的球員,還有為什麼?奧克蘭運動家隊總經理比恩,瞭解他永遠不會有洋基隊般之天文預算,開始努力找出棒球中無效浪費處。實際上,他尋找的是棒球的新知。奧克蘭運動家隊球團於是展開一項相當於系統科學化的棒球調查,重新檢視的內容從球員腳程的市場價值,到大聯盟平均球員與頂尖三A球員間固有的差距。他們就是這樣找到物超所值的買賣。被奧克蘭運動家隊買來或徵召而來的球員,大多是人們不假思索、深植棒球運動之傳統偏見的犧牲者。奧克蘭運動家隊經營團隊的研發部門將他們從偏見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有機會展現自己真正的價值。棒球隊可以是人類理性之可能性與侷限性的故事主角;棒球運動可以是一項非科學文化,對於科學方法的回應,甚或視若無睹的例子。
  如我所言,我愛上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是關於職業棒球以及棒球人。故事中的主角被職業棒球搞得雞飛狗跳,神奇的是,他也找到方法讓職棒「雞犬不寧」。為了進一步了解這個人,以及他所激發的革命,我花了幾天時間與多倫多藍鳥隊總經理里奇安迪相處。里奇安迪是比恩在奧克蘭的老同事,現在他正開心地忙著以跟運動家差不多的激烈手段,重組改造自己的新球隊。在我與他會面之前,剛開始被各方嘲諷的里奇安迪,已經贏得包括最難寵取悅之老牌棒球記者的尊敬。2002年球季結束前,多倫多市球迷很怕里奇安迪會投奔一直向他招手的波士頓紅襪隊,出任紅襪總經理。紅襪隊一直表示他們也想見賢思齊,以運動家隊模式進行球隊重造。
  隨後在一場紅襪隊的比賽中我嘗試引誘里奇安迪侃侃而談聊他自己。在那幾個月之前,他以頗為堅定的口氣對我表示,比恩與其他職棒總經理間差距之大,令人訝異。他會盡量高舉一隻手,然後盡量壓低另一隻手說:「比恩在這裡,其他人都在那裡。」正當我們坐在場邊,觀看波士頓紅襪隊輸給煥然一新的藍鳥隊時,我問里奇安迪他是否願意考慮這個可能性:他是否跟他在奧克蘭分道揚鑣的老友一樣,善於經營棒球隊這項怪行業。他只是對我笑笑。毫無疑問,比恩是最棒的,問題是為什麼。




 
導論
第1章 投資還是賭博
投資過程與結果
第2章 打敗大盤指數
投資是專業還事業
第3章 貝比魯斯效應
期望值的頻率與程度
第4章 學做市場中的黏菌
根據市況調整投資策略
第5章 操弄風險或風險玩弄
投資的風險、不確定性與預測
第6章 投資中的「神射手」
連續常勝紀錄靠技巧還運氣
第7章 時間就是財富
短視的規避虧損與投資組合周轉率

Part 2 投資心理學
導論  
第8章 斑馬為什麼不會得胃潰瘍?
壓力與不盡理想的投資管理
第9章 向特百惠聚會學投資
影響投資人的心理因素
第10章 管好你自己
決策中的情感因素
第11章 市場中到處都是孔雀魚
模仿在市場中扮演的角色
第12章 了解行為財務學
小心錯用行為財務學
第13章 真不愧是凱因斯
長期期望、歸納法與事後諸葛

Part 3 創新與競爭策略
導論
第14章 萊特兄弟也能教你做投資
為什麼創新勢不可免
第15章 用消去法創造績效
腦部發展對創新的啟示
第16章 跑在市場前面
創造性毀滅與期望值的關係
第17章 你的投資組合中有沒有果蠅?
產業變化加速對投資人的意義
第18章 擊敗「深藍」
如何平衡長線與短線策略
第19章 老虎伍茲發威的奧秘
找出市場中的「老虎」
第20章 人一推斷就會遇上衰神
別被平均本益比愚弄了
第21章 盛極而衰的市場循環
回歸平均數與轉機

Part 4 科學與複雜理論
導論
第22章 螞蟻、迷宮與心智多樣性
投資成功的組織思維
第23章 來自蜜蜂的投資啟發
集體的智慧與異想
第24章 善用輿論優勢
以集體力量發現機會、解決問題
第25章 從尾巴看市場
肥尾分布與投資
第26章 聖彼得堡矛盾的兩個教訓
挑戰伯努利定律
第27章 門房的美夢
聽從個體意見可能減損你的財富
第28章 征服拉普拉斯妖魔
因果關係在市場中的角色
第29章 增加功力
冪次法則對投資人的意義
第30章 數字塔
公司規模、成長率與評價

結論 融會貫通與投資前途



投資人經常犯的觀念錯誤是,以為好結果是因為好過程,結果不好暗示過程不好……。
投資是一種「機率」與「選擇」的遊戲
從尋常的地方嗅出不尋常的機會,跳脫傳統思維,投資大獲全勝!
不論賭博、賽馬還投資:勝率不到五,照樣賺錢!
全壘打王貝比魯斯:做對的程度才重要!
大滿貫球王老虎伍茲:最適者得生存
NBA傳奇球員張伯倫:保持連勝紀錄靠技巧
學做市場中的黏菌:考慮市況而非屬性分類
投資組合周轉率要1年績效才會好
看孔雀魚擇偶:模仿不能讓你出頭天
斑馬不得胃潰瘍:放長線釣大魚沒壓力
螞蟻和蜜蜂都是你的好榜樣:採納集體智慧
利用肥尾分布、冪次法則提升投資戰力
橫跨生物學、人類行為學、社會學、心理學、認知科學、經濟學、碎形幾何學……
超越傳統投資理論界限,打破成見、短視、謬見
融會貫通各學門知識,與大師同步思考 





台灣大學財金系教授 沈中華 專業推薦
  莫布新在不尋常地方,看出有關人類行為科學的真知灼見,又用高明之至的手法娓娓道來。我是生物學家,不知道本書是否能夠讓你致富──看來像莫布新這樣多才多藝的投資大師,最可能幫助你達成目的──但是這本書的確可以讓你對人類的行為深感興趣、了解程度大增。──薩波斯基 史丹福大學神經生物學教授、《斑馬為什麼不會得潰瘍》作者
  具有恆久價值的投資書籍很少,一看再看仍然能夠得到啟發的書更少,《股票作手回憶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與《金錢遊戲》是其中的佼佼者,現在你可以把本書列入這種傑作之林。莫布新這本書是有關投資思維的頂尖傑作,彙集了學術界與投資圈最重要的識見,好比投資智慧的博士論文,內容極為有趣,如果你想了解世界最高明的投資大師怎麼思考,你一定要看這本書。──米勒(Bill Miller)美盛資本管理公司(Legg Mason Capital Management)執行長
  本書深入探討行為經濟學與認知科學中、人類經濟選擇理性與不理性的領域,清楚說明其中令人大開眼界的新發展。莫布新透徹了解這些學科對投資、購物與現實生活中其他決策的影響。凡是對人性科學以及人性對財務天地有興趣的人,都必須看這本書。──平克(Steven Pinker)哈佛大學約翰史東(Johnstone)紀念講座心理學教授
  本書觀念獨到、極為實用,投資人和分析師都應該一看再看,莫布新超越群倫,對價值創造的了解無人可比。──克里斯汀生 哈佛大學商學院席吉克(Cizik)紀念講座企管學教授、《創新者的兩難》作者
  莫布新提出高明的見地與眾多的例證,透徹說明利用跨科系方法了解財務或科學界決策方針的價值。他用極為高明的方法,跨越了嚴謹的科學與市場挑戰之間的鴻溝。──韋斯特(Geoffrey West)聖大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總裁、傑出教授




魔球投資學


Part 1 投資哲學
標籤:
瀏覽次數:641    人氣指數:3021    累積鼓勵:11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價值標準-道德門?任意門?!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個為母的基本希望
 
住戶回應
 
時間:2011-12-26 11:40
她, 40歲,桃園市,交通/運輸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12-22 15:22
他, 57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