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愛是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感覺, 伴隨而來的卻是人性的弱點
有了情愛才有家庭, 有了家庭的基礎, 才有社會的形成
情愛必然有七情六慾
產生了苦, 帶來了煩
如能用心, 必能將喜樂提升, 煩惱減少
貪嗔癡慢疑是佛教說人心的變化
想要情愛, 得不到卻勉強自己, 是一種貪. 勉強對方接受情愛, 也是一種貪
有了貪念, 最常發生的結果是得不到, 或是失去更多(人.財.時間,心情...)
勉強得到又失去, 雖是回歸原點, 但是內心之痛., 難以撫平
愛一個人是長久的, 不像籃球,足球賽可在時間終了之前反敗為勝,
兩人觀念差距太大, 知難而退也是好的選項
是否適合,自己最清楚, 求神問卜的答案通常與心裡不願接受的事實相差不遠
嗔是惱怒之心無法停止, 因為對方的過錯或是長期不改的陋習, 而大發脾氣或是報復對方也讓他不好過
有了憤怒在心, 無論發不發出來都是一個印記, 或是針對事情不滿, 或是在他處找碴, 不知不覺, 隨處可見
更勝者, 用一些傷害對方的做法, 達到發洩情緒
愛情之中有了生氣與惱怒, 代表彼此的認同感降低了, 除非一方認錯改進或是一方坦然諒解
否則會不斷的循環下去. 別因對方的過錯而懲罰自己的心是一句名言, 生氣不如看的更清楚
改變對方不如改變自己比較容易
癡是迷惑欺騙自己的心, 明知道現實卻不敢面對, 明知道不可為而為, 明知道是陷井還是往下跳
為的是甚麼? 為的是還有希望, 即使是知道事情已不可能挽回, 還是執迷不悟.
癡讓自己陷於情境無法自拔, 越沒希望, 賭的越大, 傷的也更大
借由"受傷"才脫離的了"癡迷", 是下下策, 斷尾求生雖痛但不會全盤皆輸
愛情若沒有了衝動, 無法達到那麼的美. 對方對自己一點點的好, 自己就甘心情願, 死心踏地
自己覺得做到無微不至, 付出了青春, 花時間妝扮, 花了大錢協助, 用心日夜思念, 等待再等待
為何對方還是不夠愛自己, 或是想分手. 實際上是雙方開始就不相配, 遇到不適合的人而不自知
於愛情之中癡了心, 還是要看自己要甚麼, 為何這麼的執迷, 對方的言行合不合理.
慢是心態傲慢, 佔了優勢之後, 忽視相對付出的重要, 不自知的用言語或是行為傷害對方的心
總覺得對方的懦弱是活該, 對方殷勤追求是傻子, 對方的付出是應該, 欺侮對方也不會怎樣
當情勢慢慢的轉變, 仍覺得自己有控制力, 對方沒有其他選擇
愛情之中只收獲而吝於付出, 或有如過客, 無內心的壓力. 時間久了, 感覺會越來越鈍
會覺得大部份的時間是在應付, 自己雖得到了對方的愛, 卻感覺對方不值得自己去愛
實際上愛人比被愛幸福, 心有充份的自主.
疑是心中沒有安全感與信任感, 兩人不在一起的時間, 心中產生種種幻覺與想像, 凡事往壞處想
總覺得對方的優點吸引異性, 對方容易受到誘惑, 對方喜歡追求異性,
不得不追蹤查緝,忙上加忙, 產生憂鬱與躁鬱, 疑神疑鬼, 無中生有, 緊迫盯人.
愛情之中容不一粒沙, 何況是發覺劈腿的嫌疑. 男女固定下來之前, 本就該多交一些朋友
由朋友交往學習相處之道. 等感情穩定之後, 自然就不會有二心.
專情並不是每個人都做的到, 兩人雖相愛, 若相互落差甚大, 其中一方必然想再認識一些異性
不希望一輩子就這樣定下來. 追尋期間必然隱瞞, 事必引起另一方的疑心.
愛情是美好的, 隨之而來心的變化不是這麼容易避免
兩人是否適合在於價值觀一致, 聰明才智相近, 外貌相稱
帥哥美女眾多, 風趣也可能風流, 美麗必然追求者眾
長久在一起, 並非一時愛情衝動可得
自信來自於能力, 不斷的進步才能吸引永久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