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562068
 舞魅孃傳奇~安娜貝爾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莎亞與大家分享一件好消息哦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莎亞相信因果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阿嬤ㄉ愛與哀~~序言
作者: 舞魅孃傳奇~安娜貝爾 日期: 2014.09.02  天氣:  心情:

阿嬤ㄉ愛與哀序言




    阿嬤這一個稱謂,對很多人來說,就是一個很深很深的情感回憶

因為在她們身上所散發出的慈愛光輝

多數時候是在懵懂無知的幼小心靈時,最簡單與直接的感受,

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年齡,

面對可能多數父母都必須要為三餐糊口而工作,

阿公阿嬤通常是在照料小人們時,付出心力最多的家長

只是年齡層上的差異

阿公阿嬤和爸爸媽媽有著觀念上的落差與鴻溝,

因此很多想法上,也一定會有很多的爭執。

最常見的問題

大概就是在小兒身體健康與對醫療用藥的看法方面有所歧異

年輕的父母會覺得小孩生病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因為那是小孩增加抵抗力的一個必經過程,

而西藥裡面的成分多數是有所謂的抗藥性,

吃多對小孩的成長與發展並非是好事;

然而,阿公阿嬤們在孫子一點小小的感冒就要帶去給醫院,

一定要多吃藥才會安心;這雖然是很常見的一件兩代之間會爭執的事情,

卻也訴說著阿公阿嬤疼孫是天性

   

在十幾年前,還算正常適婚年齡(26到30歲左右)就結婚的時代,

很多父母正常情況下大概50出頭歲就升格成為阿公阿嬤,

在這樣的年紀裡面,因為還有餘力與體力,

所以跟孫子之間一定會累積很多共同的回憶,孫子的成長過程中,

阿公阿嬤的寵愛或許更勝於父母親的愛

這樣的情感一旦建立起來,寵愛很多時候就會不自覺無限上綱到溺愛,

而這些曾被溺愛的人,會反省的倒還知道所謂的感恩

知道阿公阿嬤這些愛是因為疼惜

而更加珍惜這所謂三代間的緣分與愛

而不會檢討的人,就把阿公阿嬤溺愛與付出,

當作是理所當然,而當這所謂的“理所當然”

因為很多因素,促使那些阿公阿嬤不再有能力溺愛,

讓原本習慣了的享受頓時之間被剝奪了,

孫子在不去探究原因的情況,

便開始用極端的手段對待那些曾經溺愛他們過的阿公阿嬤,

為的只是要讓自己享受以久的有求必應,可以繼續存在;

很多阿公阿嬤對孫的愛,也因為他們自己的盲目,付出了代價,而變成了哀

   

愛變成了哀,在這些阿公阿嬤的心目中是多麼不堪的人生故事;

特別在現階段婚姻速食,

或是父母親因為生存養育的壓力而不得不去努力工作拼經濟,

造成父母在小孩的生長過程中,關係關心並不深厚,

而生長於親情倫理較為深厚的時代背景裡的阿公阿嬤,

在他們可能已不是家中經濟的主力,

自然就是肩負著照顧孫子的責任,隔代教養的矛盾,

在這社會上也開始見怪不怪,

孫子輩的如果能自己照顧與要求自己,


當然是阿公阿嬤最大的驕傲;然而,偏偏多數人,

還是讓阿公阿嬤的愛,逐漸變成了哀

這樣親情倫理的起落百態,在老年化的社會結構裡面,

我相信也一定不會有歇止的一刻,於是,這本書的出版,

是藉由作者的一些親身的經歷與案例,

用不同的阿嬤個案來探討一些親情人倫乃至一些社會問題與教育,

希望用正面的想法與思維,來傳遞一些愛的種子,

只願阿嬤們或者是家長們的愛,

用付出愛的人與被愛的人不同的角度,

來讓這倫理間的親情,

可以多點討論的空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家裡面的教育,不論對內或對外,

才是最容易影響一個人成長過程的價值觀與想法的因素。



PS:莎亞將一些親身的經歷與案例,寫成書,不是為名為利,

只為了透過阿嬤ㄉ愛與哀這本書,喚醒社會更加ㄉ關懷長輩對我們ㄉ愛,

讓社會充滿更多溫暖ㄉ人情味與正面能量ㄉ大愛。

等出書完成時,

莎亞會將賣書ㄉ收入部分捐給弱勢團體來幫助真正需要幫助ㄉ人。

人生無常,活在當下.行孝當下.行善當下、愛在當下

莎亞希望大家可以為社會付出溫暖,

大家可以量力而為,將正面大愛ㄉ能量落實在生活中,有錢捐錢,有力出力

去幫助這個社會大家心中認為信任又需要幫助ㄉ弱勢族群,

為自己和家人種福田結善緣

莎亞在此再次ㄉ感恩這些信任莎亞ㄉ阿嬤們,

因為你們ㄉ分享,才有這些真人真事ㄉ故事,

莎亞在此除了對這些長輩們說聲感恩

更祝福天下所有ㄉ長輩們,平安、健康.喜樂


標籤:
瀏覽次數:94    人氣指數:1094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莎亞與大家分享一件好消息哦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莎亞相信因果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