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95601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新年大快樂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50萬科技人要轉業
作者: 日期: 2004.12.30  天氣:  心情:

電子業景氣不佳,獲利難以為繼,員工分紅配股明顯縮水,過去人人稱羨的電子新貴,不少人已淪為「科技新貧」。

估計目前約有五十萬名科技業員工想轉業,這批科技人才該如何面對巨大衝擊呢?



每天早上,小倫的媽媽都會開車送小倫到新店大台北華城的康橋小學上課,不過最近他不上課了,



同學都覺得奇怪。後來大家才知道,原來小倫的爸爸在新店的電子公司上班,這幾年公司獲利明顯衰退,



員工配股大不如前,無力再供養小倫去上每年要繳三十幾萬元的「貴族小學」,



只好把小倫轉到住家附近的公立小學,每學期只要幾千元學雜費。



場景再轉到新竹竹北,最近某一家仲介公司接到一個案例,一位在五年前買下二千多萬元豪宅的電子新貴,



最近準備出售他的房子。原因是這幾年股價大跌,當初他在公司配得的分紅股票,



如今價值已從當年的二千萬元跌到剩下三百多萬元,當初向銀行貸款一千五百萬元,



如今每個月要繳至少十餘萬元的利息,讓他興起不如賣掉的念頭,全家人再搬回竹東老家。



電子產業景氣不佳/員工分紅大幅縮水



這些都是活生生的真實案例,電子業景氣不佳,獲利難以為繼,股價也跟著大跌,



員工分紅配股的價值也明顯縮水。過去人人稱羨的電子新貴,實質收入大不如前,



不少人已變成「科技新貧」。



科技新貴的配股真的減少了嗎?根據《今周刊》抽樣調查十家電子大廠,



比較二○○一年及○四年這兩年的平均員工分紅總額,幾乎都大幅縮水。包括人人稱羨
的台積電及聯電都衰退五成左右,
其中台積電平均每位員工的分紅從一八○萬元降到八十四萬元。
至於衰退更多的公司如精英、威盛縮水幅度更達八、九成,英業達也減少七成以上,



每位員工的分紅僅剩十餘萬至二十萬元左右。至於IC設計業中表現最好的智原,員
工分紅也減少一六%,僅有鴻海是逆勢成長,每名員工分紅金額從三一五萬元增加到三八二萬元。
如果再從整體上市櫃公司的分配比例來說,更可以顯出電子業分紅配股「貧富不均」的現象。

根據「台灣經濟新報社」的統計,今年國內所有公司的分紅總額達八○八億元,
其中排名第一位的台積電就配了近一二五億元分紅,占全體上市櫃一○八八家公司的一三‧六%。



至於前十大公司總計配發四三九億元,占全部的四七‧八%,前二十大及前五十大公司分紅則分別占了五九‧八%及七五%。



配股「貧富不均」/拆穿科技新貴假象



換句話說,在國內一千多家上市櫃公司中,排名前五%的公司員工,就享受了近八成的分紅獎勵。



其餘九成五的公司只能分到剩下的兩成分紅,這種五%的企業員工拿走八○%的分紅,



不僅是資本主義下典型「贏者全拿」的案例,也拆穿了被社會普遍認為是「科技新貴」的電子員工,



實際上大部分都是收入普通的「科技新貧」。



的確,社會上對於科技新貴的普遍印象,主要來自像聯發科、台積電這種高配股的公司,



但這樣的公司在電子業景氣不佳的潮流下,已經是少數族群。絕大多數企業的獲利表現不好,加上股價縮水,



分紅自然減少,而且科技業員工薪資水準並沒有比其他行業高,如果分紅再縮減,所得其實非常有限。



因此就目前國內科技業的就業人口約六十萬名來看,有八成對科技業的前景感到憂心,



想轉業的比例更大幅提升,若依這個比例計算,幾乎可以說有五十萬名科技業員工都想轉業。



對此,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溫肇東指出,「過去科技業的高額分紅配股是不正常的狀態,



未來很難再有這種榮景,一定會逐漸回歸正常。」溫肇東認為,想進科技業的年輕人最好想清楚,不要抱著太大期待。



另外,華晶網際網路創投合夥人曾煥哲也認為,員工分紅要減少,



其實意味所謂的科技業並不是那麼「高科技」,大部分人做的事情,都只是高級的組裝員或繪圖員,



所以似乎不應該付給員工那麼多的分紅。



若仔細分析,科技新貴未來拿到的分紅鐵定會持續減少,因為這個制度如今已引起社會極度的關切。



因此政府也規定未來分紅配股的總額不能超過全年盈餘的一半,另一方面是政府計畫在二○○八年對員工配股以實價課徵,



未來員工實質收入會大受影響,預料未來將是許多科技主管要急著想辦法改進的重點。



目前,分紅配股縮水的嚴重性,已明顯影響到科技員工的工作態度。



員工心情沉重/考慮異業轉職



根據《就業情報(Career)雜誌》先前的調查,有七五%的工程師認為他所任職的產業已經或即將步入「微利時代」,



其中包括DRAM(動態記憶體)、光碟片、晶圓代工業的工程師,對本身產業的獲利前景最悲觀。



該雜誌總編輯臧聲遠表示,雖然這個調查是去年做的,但今年情況更嚴重,



員工分紅配股制度的修正已是大勢所趨,科技業員工的不安情緒更加明顯,尤其是四十歲以上的員工。



有超過八成的員工認為「科技新貴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而且年齡愈輕、愈基層的工程師愈擔心。



一位在園區上班的碩士工程師就抱怨說,「現在我們已經不再想什麼股票了,目前我的薪水只有三萬六千元,



如果沒有配股,就只能租房子、騎摩托車,如果能夠把薪水調高到五萬元,二萬元繳房貸,一萬元繳車貸,



剩兩萬元當生活費,這樣至少生活也會像樣一點。」



一位廣輝的工程師也說,「很多人都說科技業的收入高,但卻不問我們的工作時間有多長,



若把我的收入除以工作時間,那我的時薪只有九十四元,只比在麥當勞打工稍好一點。」



另外還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考慮要轉職,而且近七成考慮採取「異業轉職」,



也就是換到別的產業領域做做看,而非只是另外換一家科技公司。



根據多位新竹地區的房屋仲介及汽車銷售員的觀察,目前新竹的豪宅銷售仍然不差,



買家主要仍以電子業者為主,但這種買家都是金字塔頂端的少數族群,一般的工程師生活還是相當清苦,購買力也很普通。



 一位工程師就很無奈地說,「我們去看房子或車子時,很多業務員一問我們是科技新貴,



就直接介紹豪宅或雙B的車,誰知道我們只有能力買個小公寓或是裕隆的車子。」



 



預計○五年下半年/出現另一波離職潮



事實上,二○○○年科技業從高峰跌落下來,許多從業人員境遇相當悽慘,



在電子業進行調整的這段期間內,很多公司不是倒閉就是賠錢,很多電子新貴財富也大幅縮水,



悲慘的例子不可勝數。例如一位前揚智的高階主管,早年從美國回來台灣工作,



加入揚智後以每股八十元認購股票,後來聯發科人馬入主揚智,他也就跟著失業,當初認的股票讓他損失不少錢。

標籤:
瀏覽次數:116    人氣指數:3716    累積鼓勵:18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新年大快樂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