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跟一個朋友談及逆向思考. 投資的第一件入門功就是要訓練自己"逆向思考"! 所有的投資標的都有一個成交價. 成交價=買方與賣方達成協議的價格! 買方=市場的需求端. 賣方=市場的供應端. 投資標的價格偏低的時候(賣方會惜售),買方會出更高的價格,所以價格會節節高升! 投資標的飆漲的時候! 代表什麼,就是市場上大部分的買方都已建立部位了! 等什麼! 等價格上漲要賣! 核心問題來了要注意: 假設原本市場的買賣盤結構各為50% 買盤50% 賣盤50% 投資標的持續上漲代表什麼! 原本的賣盤獲利了結持續釋出籌碼. 買盤陸續買進代表什麼! 資金部位減少,買盤力道會持續減弱. 這時的市場結構是一大堆滿手投資標的多頭等賣點要賣! 而原來賣出的人呢! 早就獲利了結等市場回跌再進場! 應該沒有人一個投資標的賣50元,等70元再接回來吧! 所以要建立起逆向思考,市場狂熱時就市接近泡沫! 幾世紀前歐洲的南海泡沫,鬱金香狂熱就是這樣! 大家都看好時! 代表買盤力道快耗盡! 也就是大家都狂熱時妳就要逆向操作了! 最白的說法: 連轎夫都跳上轎時妳還指望誰抬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