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4,689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515463
沈默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漂泊還是穩定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情人劈腿要不要原諒?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征服微薄就業時代
作者:
沈默
日期: 2009.02.26 天氣:
心情:
來源:網路流傳
失業率5.03%的背後,有一群被隱藏在統計數字外的工作者。他們薪水低、福利少、缺乏保障,
隨時可能丟掉飯碗。他們佔了全體勞動人口的近20%,有將近兩百萬人。在愈來愈彈性化的勞動
市場裡,藍領、白領、社會新鮮人,全都被捲進微薄就業大潮。政府的救失業政策,救了誰?又
能救多久?新工作年代,個人該如何突圍,累積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從北到南,自都市到鄉村,有為數百萬的勞動者,已經落入「微薄就業」。
「微薄就業」指的是:收入少、工作狀態或環境不安全、保障不足的勞動。常見的賣場服務員、
台北橋下的臨時工、近幾年流行的派遣勞工、以及部份工時者,都是主要的微薄就業者。台灣究
竟有多少微薄就業族群?
如果從主計處的定義來看,每週工時不滿35小時者,為微薄就業者;根據統計,2007年下半年的
平均人數有51萬,2008年下半年已增加到76萬人。
若加上工時正常,但工作條件較無保障的契約工、外包工、派遣勞工,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
系助理教授李健鴻指出,根據學界的估計,可能高達150到200萬人口,約佔全體勞動人口15%~
20%。
勞動彈性化的好處的確不少。只是,當全球經濟陷入長期不景氣,工作機會大幅向買方市場傾斜
,多數勞工「被迫」選擇進入中低階的勞動彈性市場,成為微薄就業者。
這群中低階的微薄就業者,薪資與福利常被壓縮。
主計處調查,微薄就業者的經常性薪資僅為全職者的47.6%;其中,佔比重最大的25萬兼職工作
者中,有46%沒有勞保。
而這場微薄就業的狂風暴雨,已從藍領吹到白領,數量還在擴大。
包括銀行櫃台行員、各行各業二十四小時客服人員、行政秘書等白領工作也大幅外包;有學者估
計,部份科學園區廠商將高達一半以上的工作外包,只留下生產線、設計部門、行銷部門、業務
部門。
桃園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毛振飛觀察到的新現象是,企業鼓勵甚至半強迫中高齡勞工優退,優退
後再以契約工回聘,等於用一半的價格聘用經驗豐富的員工。
不只私部門,公部門也是微薄就業現象的推手。台灣公營事業運用派遣勞工的比例高達41%。
台灣迎接「打工國度」的到來並非危言聳聽,而這對於個人、社會、國家又有何影響?
因全球產業分工、景氣連動而受影響的微薄就業者,很可能許多人會身陷「工作貧困階級」,甚
至失業。
主計處統計,去年一整年,台灣長期失業者(失業超過1年)從6萬2千人增為8萬4千人,是10年來成
長最快的一年。在文化大學助理教授李健鴻的訪談研究中,甚至看到為數不少失業4年以上的超長
期失業者。
這群人最有可能跌落貧窮線,成為社會邊緣人。
根據工運界的計算,勞工每人養活家庭應有的最低生活費為23870元;而主計處去年的人力運用調
查統計顯示,每月薪資2萬元以下的人有113萬8千人。未來一年,隨著失業率暴增,預測將有更多
人掉落貧窮線下。
打工維生、逃避就業的怯志青年
除了中高齡勞工,另一個受微薄就業更大衝擊的族群,就是20到30歲的年輕人。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行委員陳柏謙指出,現在沒經驗的畢業生求職不順就回到學校唸書,但這只是
遲延競爭的到來。
李健鴻以「YO-YO族」形容這代年輕人。他指出,過去年輕人的生涯發展是從youth(青年)進入
adult(成人),但現在畢業生短期進入勞動市場後,又回歸校園或進修,像是生涯的復歸,從
youth重回youth階段,他們不視自己為社會上的成年人。
年輕人怯志已讓大學出現兩股現象:一種是過去幾年常見的延畢潮,躲避失業或低薪;而另一種則
認為學歷無用,休學賺生活費。根據教育部統計,過去4年大學生休退學比例從9%增為11.5%。
日本:上班族的滅絕危機
鄰國日本其實比台灣更早經歷「微薄就業」的困境。
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不久前以「所有的上班族都處在滅絕的危機之中」的強烈語氣,提醒工作者
要重新思考在學校所學的職能、技能有多少的安定性?
但相較之下,目前四十歲以下的世代是受到最無情的打擊,而這群人在成長過程中卻無危機意識,
未養成思考和突破的習慣。
大前告訴全球的工作者,當活在國家只會思考「預算不夠就增加稅收」、企業「儘量壓榨員工」的
時代,個人只能練習「荒野求生術」;最重要的是成為一位知性生產的人,培養語言、財務、問題
解決等一整套專業的能力。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副教授劉孟奇則提出「職涯專案化」的概念,他強調要適應工作是一個個專案
,有開始有結束,處於流動的狀態。
標籤:
瀏覽次數:
144
人氣指數:
4724
累積鼓勵:
22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1
漂泊還是穩定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情人劈腿要不要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