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相當多未開發國家對於台灣農業技術的高度需求,不難得知咱們以農立國的美麗寶島早期是個超威的農業社會.農忙需要蠻力,不需要太高的智商,因此男人遠比女人來得有用處,父系社會的生成,其附庸就是"拎伯說了算"的權威、重男輕女的對待以及不勝枚舉的女人被壓榨得慘兮兮的哀戚故事...
時代不斷的在進步,工、商業逐漸取代了農業,現今男人能做的工作,女人絕大部份也都能做,換句話說,男人不再是家庭生存的唯一要件.當拎伯只能偶爾對著鏡子說了算...父系社會已然式微.話雖如此,仍然有很多男人無法跟上社會的脈動,腦袋裡裝的依然是稻穀與牛糞,呃...腦袋裡裝的依然是"大男人"的思維,以正面來解讀,是擔當與責任,那麼,以負面呢?就供需關係來解釋,應該會比較容易了解...
當配偶、子女完全依靠著男人維生,大男人主義或許勉強可行.
當配偶、子女不完全依靠男人維生,尊重與分工是維繫家庭和諧的首要條件.
當配偶、子女完全不依靠男人維生,這種時候還敢"大男人"...承上述,負面的解讀就是搞不清楚狀況.
婚姻不是你愛我、我愛你就什麼都OK,還囊括了兩個家族的融洽程度與互動狀況、夫妻之間的相處方式與生活態度、下一代的孕育規劃與教養問題等等...我想,不論男女,在尋覓或約定終身伴侶之前,都應該先把功課給做足了,否則,貿貿然的結了婚之後,當與日俱增的不是彼此的親密而是歧見與爭端...離婚,不難,不可不知的是傷了感情、損了荷包是一回事,內心深處的遺憾甚至是無法抹滅的痛苦記憶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