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從小就已養成集郵習慣,那是因為父親在貿易公司上班,常有外商訂購商品或是文件來往上,
郵票就自然也就多多:世界各國郵票都很漂亮,只是重複收到的太多,
小孩子難免就不知到如何處理多餘郵票,就到處黏貼牆壁‵書桌`木頭櫃子...
到了國中時(民國60多年),臺灣郵政總局發行郵票大約幾乎一整年都有買到,
每次都買3~4套以上送給親朋好友,這些購買習慣一直延續到出了社會求職後,
大概是民國90年前就沒在投資購買.
高中曾經將多餘的成套郵票折價賣給集郵商,真的虧很大啊!
原票值如果成套是48元(郵局發行),集郵商那裡還要將48元折價9折,
那也還要看郵票本身的價值`發行量來認定,怎麼說都是不划算.
還好沒將民國60年左右發行郵票賣掉...
現在郵票快被歲月中的堆積遺忘了,上一次看見時已經是3年前在整理櫃子,
順手翻開集郵?時,五味雜存的想著,
要不,與愛好集郵同好互動交流,線上網拍也是門路,時間久了只好任其變黃或者再賣掉...
現在資訊發達已經多元化,郵票成了上年紀的兒時記憶懷舊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