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和蕭邦, 那個人的作品比較難彈? 我猜蕭邦的意境較需要用感覺來表達, 所以比較難.
我有 Rubinstein 演奏蕭邦 mazurka 的卡帶, 韻味十足, 百聽不厭.
我另有一張 Rachmaninoff 彈奏他自己鋼琴第2協奏曲的唱片, 以及 Rachmaninoff 與 Kriesler 鋼琴提琴合奏的卡帶.
另外我還有 Arrau, Gilels, Horowitz, Kempff, Richter, Cortot, Pollini, Michelangeli, Lupu, Ashkenazy, Brendel, Argerich, Gieseking, Perahia, Gould, Delarrocha, Serkin 等鋼琴大師的唱片或卡帶, 都是原版.
外行人這樣搜集名家唱片和卡帶的應該不多 .
我搜購聆聽的唱片及卡帶不只這些.
小提琴方面我有 Kreisler, Heifetz, Oïstrakh, Menuhin, Stern, Milstein, Szeryng, Franciscatti, Perlman 等一代宗師的演奏, 其中 Kreisler 是拉他自己的作品 Liebesleid, Liebesfreud, Caprice Viennois...等.
大提琴呢, 我有Casals, Founier, Tortelier, Starker, Rostropovich, Ma 等大師的演奏唱片及卡帶.
milstein 跟 zuckerman 都灌錄過 beethoven 的 romance # 1&2, 聽過後我的音樂界朋友說 zuckerman 拉的比較好.
差矣, 二人的錄音相差幾十年, 灌錄技術相差甚遠, 後者的音質和清晰度當然好多了.
再者, 顫音並不是拉得越明顯越長就代表越好. 有人拉小提琴是故意避開所有的顫音.
milstein 和 horowitz 都是俄國猶太人, 各為20世紀小提琴和鋼琴大師. 二人在一次聯手出國演奏時投奔西方.
細膩的傅聰能將雄渾的貝多芬作品詮釋得很出色嗎? 我沒聽過, 所以不知道.
難到斯文的段譽就一定練不成陽剛的降龍十八掌嗎?
或者誰能說豪邁的喬峰就永遠不能掌握玉女劍法的精髓呢?
不過我聽過一代大師 Gieseking (1895-1956) 彈奏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
樂風超敏感的 Gieseking 彈出來的貝多芬果然不雄渾. 不過一般人認為應該雄渾有力的貝多芬在 Gieseking 的演繹下呈現了出人意料之外的美感. 它的輕盈..."就像自盛滿了香檳的酒杯杯底往上冒的晶瑩氣泡".
所以說, 對人對事對物, 都不要太主觀或先入為主.
外行人在這裡不知所云的聊得口沫橫飛, 但一知半解有一知半解的樂趣, 全懂後就滿足多而樂趣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