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智慧』
『什麼是智慧』...智慧就是懂得下一步,該怎麼走。
一件事情,本來只是單純的【一件事】,
然而如果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就會產生【焦慮】;
焦慮累積,會形成【壓力】。
【壓力】不能解決,就變成【問題】;
而【問題】太多又生出【煩惱】;
【煩惱】久了,就變成【抑鬱】和【痛苦】。
這說穿了,就是【沒智慧】。
一個心情,原本也只是單純的【心情】,但是如果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平撫,
起伏不定的【心情】就形成【情緒】,
【情緒】累積下來,就產生【憤怒】;
【憤怒】積壓久了,就變成【怨恨】;
【怨恨】轉向自己,就變成了【悲傷】。
【悲傷】會引發【恐懼】,
而【恐懼】加上了不穩定的【情緒】,
就會變得【神經質】和【情緒化】。
這一樣也是【沒智慧】。
引自教育家《喬丹》《David Starr Jordan》的話:
『【智慧】是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
【技巧】是知道怎麼做,
而【美德】就是身體要力行。』
當害羞的時候,把自己忘了。
當欠缺不足的時候,數數你擁有的幸福。
當不順心的時候,把焦點放在美好的事物上。
當猶豫不決的時候,試用一下《富蘭克林》的辦法。
當遇到問題的時候,改變問話方式。
當擔心憂慮的時候,安排三十分鐘憂慮時間。
當聽到流言的時候,必須【過三關】再說。
當徬徨失措的時候,你可以用歸零思考。
當失敗的時候,把錯誤當經驗。
當壓力太大的時候,讓肌肉放鬆下來。
當緊張不安的時候,儘可能地呼氣。
當懊悔的時候,精力集中在【現在我能做什麼?】
當憤怒的時候,從一數到十。
當懷恨的時候,饒了別人讓自己解脫。
當爭吵的時候,不說最後一句話。
當被批評侮辱的時候,用漠視取代對抗。
當情緒低落的時候,盡速轉移焦點。
當心情不定的時候,只要觀察而不認同。
當疲勞倦怠的時候,假裝積極熱情的樣子。
當乏味無趣的時候,練習【新生活運動】。
當痛苦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
當不快樂的時候,不要預設條件。
當寂寞的時候,主動付出愛與關心。
當憂鬱的時候,先診斷再治療。
當嫉妒的時候,不要跟別人比。
當不滿的時候,去想想更糟的人。
當害怕的時候,哪裡痛,就往哪裡紮。
當顧慮太多的時候,做對的事,不當對的人。
當不好拒絕的時候,Just Say No。
當挫折的時候,給什麼,就要什麼。
當患得患失的時候,注重過程,不在意結果。
當負擔太多的時候,把【加法】改成【減法】。
當忙亂的時候,刻意【慢半拍】。
當溝通不良的時候,先聽再說,以問為主。
當感情失合的時候,列出十個缺點,視而不見。
當情人變心的時候,隨他去吧。
當陷入困局的時候,站在較高的地方看看自己。
當放不下的時候,想像你已經不在人世了。
當失去的時候,去享受,並分享所有的一切。
當效率不張的時候,善用時間三步驟。
當迷失方向的時候,快設定目標。
當壓抑的時候,把情緒發洩出來。
當不被尊重的時候,先學會尊重自己。
當怠惰的時候,趕快踏出第一步。
人生或許無法重新來過,沒有無奈只有無能,沒有如果只有如此。
但或許應該停下來,想一想,下一步,該怎麼走?

做人的尺度
人生九品
下三品:
自信,自信能成就一切但不傲慢;
謙虛,自知要學無止境但不自卑;
認錯,自省有缺點缺陷知錯能改。
中三品:
感恩,感恩得到的一切;
知足,滿足享受的一切;
無為,安住現成的一切。
上三品:
捨得,給予大眾分享所得;
包容,容納自他一切生命;
覺醒,覺悟宇宙人生真相。
做人的尺度
1、擠不進的圈子,不要硬擠,難為了別人,作賤了自己。
2、跨不過的門檻,不要硬跨,跨過了是門,跨不過就是坎。
3、做不來的事情,不要硬做,換種思路,也許會事半功倍。
4、拿不來的東西,不要硬拿,即使暫時得到,也會失去。
5、人生的道路上,常常會站在岔道口上徘徊,只要走錯一步,就可能影響一生的前程。
6、在沒人知道自己付出的時侯,不要表白。
7、在沒人懂得自己價值的時侯,不要炫耀。
8、在沒人欣賞自己才能的時候,不要氣餒。
9、在沒人理解自己志趣的時侯,不要困惑。
10、被人理解是幸運的,不被理解也未必不幸。
做人低調一點,你會一次比一次穩健;做事高調一點,你會一次比一次優秀。
11、認識一個人靠緣分,瞭解一個人靠耐心,征服一個人靠智慧,和睦相處靠包容。
12、與人為善,成就他人的同時不知不覺也成就了自己。
一己是人,眾人是天;謀事在人,成事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