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寧願對的迷迷糊糊,也不要錯的清清楚楚。
時間是好公司的朋友,是平庸公司的敵人。
對於所有追求財富的人,巴菲特有兩條具體規則:規則一,不要賠錢。規則二,不要忘記規則一。
何謂內在價值?他是一家企業在其餘下的壽命中可以產生的現金的折現值。
我之所以是一個好的投資者,是因為我同時是企業家;而我之所以是一個好的企業家,是因為我同時也是個投資者。
市場就像上帝,只幫助那些自己努力的人,但與上帝不同的是,市場不會寬恕那些不清楚自己在幹什麼的人。
投資觀念
理智的人們會漸漸趨向於類似童話舞會中灰姑娘的行為:他們知道,總是投機於已大大高估的公司,就像在舞會上待的太久一樣,只會招來傻瓜和老鼠。華爾街會把任何東西賣給投資者,當投機看起來輕易可得時,它是最危險的。
一九七九年,證券組合經理們覺得,只要近期的未來不確定,那麼最好避免持有股票。巴菲特指出:未來從來都是不確定的。你為興高采烈的輿論付出了過高的價格。
我們只不過簡單的嘗試在別人貪婪時沮喪,而在別人沮喪時貪婪。投資不能沒有思考,為賺取超額利潤,投資者必須小心的估計公司經濟的基本情況,靠追逐最新的投資策略和潮流並不能保證成功。
投資者不應該只盯住股票價格不放,而應當用企業家的眼光和所有者的心態去關注被投資的公司。因為他們和企業家一樣,本質上追求的東西是相同的,即:公司的價值和創造價值的能力。而用短期的股票價格波動來評價一個公司的成敗則犯了一葉障目的錯誤。
巴菲特始終覺得,把血汗錢交給一家公司,是投資人和公司的精神結合。只有陪襯的結合,才會帶來令人滿意的成果。精神上的衝突,只會帶來痛苦。
大部分的人對大家都感興趣的股票感興趣,而實際上,當沒有人對股票感興趣時,才是你對他感興趣的時候。熱門股票很難作。如果企業經營出眾,不管現在的價格如何,其價格最終一定會隨之上漲。
遠離市場
在股票市場上,情緒的力量往往比理性的力量更為強大,貪婪與恐懼往往促使股價或高於或低於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投資者的情感比公司的基本情況對股票的價格有更強大的衝擊力。當人們貪婪或恐懼的時候,常常會以愚蠢的價格購買或出售股票。
股票市場好像一個躁鬱精神病患者。股票市場不是你的導師,他的存在僅僅在於使你買賣股票。如果你認為股票市場比你聰明,那就把你的錢交給它—去投資指數基金。如果你已經作了充分準備,弄清楚了你所投資的公司,並且相信你比股市更瞭解自己的企業,那麼請你遠離市場。
如果你注意到股市,那麼頭腦裡唯一的問題應該是,『最近有沒有什麼人幹了什麼蠢事,可以讓我有機會用一個好價錢買一個好公司的股票?』。
那怕股票市場關閉一兩年我也不在乎。畢竟股市每週六日都關閉,我從未就此著急過。當然,活躍的交易市場是好的,他會時不時的為我們展現出令人垂涎三尺的機會,但這決不意味著這是必須的。當某些股票的價格受到華爾街某些『牧群』的影響,並被最感性的人,最貪婪的人或最沮喪的人推向極致的時候,我們很難認為股市是理性的。事實上,股市價格經常是不可理喻的。
查理和我通過企業營運結果,而不是通過每日甚至每年的股價報盤來告知我們的投資成功與否。市場可能會對企業的成功忽略一時,但最終它會證實企業的成功。
研究結果證明,決定企業收益與股價的關係密切程度最大的因素是時間。他們發現時間越長,相關性越大。如果時間夠長,一個效益好的企業定將產生強勁的股票。『只要企業的內在價值以令人滿意的速度增長,那麼他是否也以同樣的速度被別人認可他的成功就不重要了。事實上,別人晚些認可他的成功反而是件好事,他可以給我們留出機會以較低的價錢買進高質量的股票』。
長期投資
巴菲特一直認為,投資者只要購入具有增長潛力但股價偏低的股票,並長線持有,必會獲得可觀的回報。經歷多年股市風浪考驗的股神在年報中重申,BRK不會購入不能長期維持競爭優勢和營利能力的公司股份,即使科技公司對美國社會和經濟帶來再大的貢獻,BRK也無意購買。
巴菲特是一個長期投資家,他的愛好就是尋找可靠的股票,把它盡可能便宜的買進,盡可能長久地保存,然後坐著看它的價值一天天的增長。巴菲特幾乎總是在股市低迷的時候低價買進,然後捂在手裡作長線投資。在某些投資季節裡作長線投資就意味者將交割日放在下一個投資季節營利的時候,巴菲特則將他當前的投資捂上幾年幾十年,經過牛皮市場和多頭市場,直到一個陽光更為燦爛的日子。
在馬拉松比賽中,你想跑第一的前提是必須跑完全程。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曾經取得過投資市場這個馬拉松的階段性第一,但並未跑完全程。
近乎怠惰的按兵不動,正是我一貫的投資風格。買進一家頂尖企業的股票然後長期持有,比起一天到晚在那些不怎麼樣的股票裡忙得焦頭爛額要容易的多。
巴菲特對於手中所持有股票的漲跌與市場股價指數表現的差別,可以說是毫不關心。他知道,只要企業本身擁有傑出的營運績效,總有一天這樣的績效會反應到股票的價格上。
如果你打算擁有一家傑出企業的股份並長期持有,但又去注意每一日股市的變化是不合邏輯的。你將會驚訝的發現,不去持續注意市場的變化,你的投資組合反而變的更有價值。
集中投資
分散投資不等於使風險得到分散,同樣,集中投資雖然有風險集中的弊端,但只要把握得當,堅守一定的操作紀律,風險還是可以控制的。少就是多,一鳥在手勝過百鳥在林。
正確的投資方法是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那些你瞭解,而且對其經營深具信心的企業。要耐心等待,因為只有等到退潮的時候,你才知道誰一直在光著身子游泳。應當記住,我們一生中真正重大的決策機會不多,比如說是二十個,當你做出一個決定時,你必須記住這樣你就少了一個機會。
巴菲特相信,只有當投資者不清楚自己正在作什麼的時候,才需要廣泛的分散投資。這些一無所知的投資者如果想擁有普通股,他們應大量選擇各種證券並且分階段投資。成為指數投資者並不是一種恥辱,實際上指數投資者會比絕大部分專業投資者幹的更好。
如果你是一個略知一二的投資人,也瞭解商業經濟學,而且發現了五到十個具備長期主要競爭優勢而且價位合理的公司,這時,傳統的分散投資對你是沒有意義的。只有經過投資定律檢驗的股票才值得購買,否則千萬不要購買。要有耐心的等待適當的企業出現。
如果你擁有一個最出色的公司,意味著最低財務風險和最佳長期發展前景,那你為什麼還要將你的現金投入那排在第二十名的公司?而不去追加對最佳選擇的投資呢?一個母公司如果擁有一個前程燦爛的子公司,無論出多高的價錢,他也絕不會輕易賣出這家子公司的。
『好的東西,當然是越多越好』。所以,如果我們遇上一家優秀的公司,最好當然是能夠把整家企業買下來。最好的公司就是不需要增加投資的公司。很多企業雖然是賺錢,但所賺到的盈利卻是不停的投入公司裡用來增添設備器材用的。這種企業,等到競爭力不夠時,多年累積的盈利都要泡湯。即使是永遠能保持競爭力,這種企業的投資報酬率不會使我們大富。因為這些公司的盈利雖然每年都在增加,但這增加卻是因為資金的增加促成,就像銀行裡定存的利息,如果我們永遠不將利息拿出來,那我們的盈利也是每年都在增加,即使利率沒有改變。
『我越來越相信,正確的投資方式是把大量的金錢,投入那些你瞭解,而且對其經營深具信心的企業。有人把資金分散在一些他們所知有限,又缺乏任何買點的投資人上,以為可以以此降低風險,這樣的觀點其實是錯誤的。選擇少數幾種可以在長期拉鋸戰中產生高於平均收益的股票,將你大部分的資本都集中在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漲跌,堅持持股,穩中取勝』。
所謂的多元化理論者認為:十個比一個好,一百個比十個好。指數化基金從定義上也是支援這種多元化戰略的。我們對於多元化這個詞聽得太多,以致於我們對它的不可避免的結果—業績平庸都可以充耳不聞。少就是多。簡單才是真理,這就是集中投資法的魅力所在。
本質優良,經營得當的企業通常股價都較高,而一旦見到價格低廉的績優股票,他會毫不猶豫的大量收購,而且完全不受經濟景氣及市場悲觀氣氛的影響。只要他相信這項投資是絕對具有吸引力的,他就會大量購買。巴菲特堅信,只要企業本身擁有傑出的營運績效,總有一天這種績效會反映到股票的價格上。
價格波動是集中投資的必然副產品,傳統積極動態證券投資中使用廣泛的多元化組合,會使個體股價波動產生的效果平均化。但平緩的旅程亦是平淡的旅程。當以躲避不愉快為由,將股票的升跌趨於平均的時候,你所獲得的也只能是平均報酬。巴菲特本人就是一個忽略波動的大師。
『只要你能頂住價格波動,擁有三支股票就足夠了』。你所需要做的第一步是不斷改變自己的言行及思維方式。獲取新的行為和思維方式並非一日之功,但當你漸漸的教會自己面對市場的詭譎多變,處變不驚,鎮定應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對你所做的每一項投資,你應該都有勇氣和信心將你淨資產的10%以上投入此股。所以說理想的投資組合不應該超過十個股票。然而集中投資並不是找出十家好股然後平均分配,需要按照比例分配投資資本。
集中投資是廣泛多元化,高周轉率的反論。在所有積極動態的投資戰略中,只有集中投資有機會在長期時間裡獲得超出一般指數的業績。但它需要投資者耐心持股,那怕其他戰略似乎已經超前也要如此。從短期的角度我們認識到,利率的變化,通貨膨脹,對公司收益的預期都會影響股價。但隨時間的加長,持股企業的經濟效益趨勢才是最終控制股價的因素。
集中投資包括:一、選擇十到十五家在過去投資回報高於一般水準的公司。你相信這些公司有很高的成功機率,而且能繼續將過去的優秀業績保持到未來。二、將你的資金按比例分配,將大頭壓注在機率最高的股票上。三、只要事情沒有變的很糟,保持股本原封不動至少五年(超過更好)。教會自己在股價的波動中沈著以對,順利過關。
由於集中投資經常在價格上落後於股市,你不要錯誤的以為可以以此藉口忽略對公司業績跟蹤的責任。誠然,集中投資卷商不應該淪為股市狂想的奴隸,但是你應該對你所持股公司的所有經濟波動做到心中有數。
如果你擁有的是一家很差的企業,你應該將他出售,因為丟棄他你才能在長期的時間裡擁有更上乘的企業。但如果你擁有的是一家優秀的企業,千萬不要把他出售。一項低周轉率的集中投資戰略應該產生的結果是只擁有少數幾種證券,但這幾種證券卻代表他整個投資的大部分比例。如果某些人建議投資者賣掉他最成功的投資,理由是他們佔據整體投資比例過大,這就相當於讓公牛隊賣掉麥可喬丹一樣,因為他對公牛隊的作用太重要。
做好刻苦研究你擁有的企業,以及你擁有企業的競爭對手的準備。你應當做到沒有人比你更瞭解這家企業或這個行業。除非你願意進行五年以上的投資,否則不要實施集中投資策略。長期的投資期間會增加投資的安全性。永遠不要舉債進行集中投資,一個不靠舉債的集中投資策略將會使你盡快達成目標。請記住,銀行突然要求提前償還部分欠款的通知對一個結構良好的證券投資組合具有毀滅性的意義。
避免風險
既然我在三十年前沒有遇見電腦業中會出現如今的情況,而且大多數投資者和公司經理也沒有遇見到,為什麼我現在非得認為我可以預言其他快速發展的公司的將來?我們反而會專注於那些易於理解的行業。一個視力平平的人為什麼要在乾草堆裡找繡花針呢?記住,如果技術太複雜,我們會弄不明白。
我們喜歡以合理的價格收購一流的企業。巴菲特不作的事情跟他作的事情一樣重要。賺錢的秘密不在於要冒險,而是要避免風險。『遇到惡龍,我們不試圖取而殺之,而是避而遠之』。
投資時不受他人的影響而堅持自己的觀點,做到不應外物,悲喜由己。多樣化的投資並不能賺錢,而只是為了掩蓋自己的愚蠢所採取的行為。想要有所收益,就應當眼光準確的投資於少數幾種股票。賺錢的秘密不在於冒險,而是要避免風險。
『中庸之道』是唯一讓我感到舒服的投資策略。我們的投資將以實質價值而非熱門股作為投資的選擇基礎,並將會減低長期的資本損失。我絕不會丟掉我所熟悉的投資策略,儘管這方法現在很難在股市上賺到大錢。但我不會去採用自己不瞭解的投資方法,這些方法未經理論驗證過,反而有可能產生巨大虧損的風險。
我們並不依據別人認為股票市場將會怎樣來買進和賣出股票,股票市場的行動方向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我們何時買賣是正確的。但我們對公司的精確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我們是否是對的。換言之,我們往往集中精力於應該發生什麼,而不是它應該在何時發生。你並不是因為別人同意你的意見你就是對的或是錯的,你是對的,因為你的事實是對的,你的推理是對的。那是使你正確的唯一東西。
巴菲特說,他的成功秘訣很簡單,他專門挑選那些一尺高的欄杆來跨過去,而不是專門找那些七尺高的欄杆,嘗試跳過去。投資不像跳水比賽,儘管你嘗試投資很難懂的公司,即使對了,也不會獲得像跳水那樣的難度動作的額外加分。
一定要在你自己能力允許的範圍內投資。能力有多強並不重要,關鍵在於正確瞭解和評價自己的能力。投資的成功並不在於你知道多少,而在於真正明確知道你到底不知道什麼。投資人只要能夠避免大的錯誤,就很少在需要作其他事情了。
巴菲特並不只是避免分析上的複雜,對企業經營業務也有明確的要求。他通常拒絕投資下面幾類公司的股票:一、正在解決某些難題。二、由於以前的計畫不成功而準備改變經營方向。根據經驗,那些多年來生產相同的產品,提供同樣服務的企業,往往有最好的投資回報。而那些正在轉變主營業務的企業,則可能出現重大的經營失誤。
劇烈的變革和豐厚的投資回報通常是不相等的。但出於不可解釋的原因,這些投資者對這類公司未來的收益寄予厚望,卻忽略了這類公司的現狀問題:經營方針的重大轉變很少能真正起作用。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優秀的企業和以便宜的價格購買有問題的企業,前者更具增加投資收益的可能。
『我非常強調確定性。如果你這麼做了,那麼風險因數的問題就與你毫不相關。只有在你不瞭解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時候,才會有風險』。
巴菲特一直強調,如果不瞭解公司的運作機制,就去購買該公司的股票,那麼這種想法和行動是非常可怕的。他所購買的企業一定是他瞭解,由可以依賴的管理者經營,並具有盈利能力。『一家出色的企業可以是一個不錯的尋找機會的方向,但未必總是一個好的購買物件』。
我把確定性看的很重,只要這樣做了,那風險因素的全部想法對我就無關緊要了。風險來自於不知道自己正在作什麼。
價值投資
用格雷厄母的價值方法所購買的股票價格如此之低,以致於這些公司的經營只要『打個嗝』,投資者就會賣掉它。巴菲特把這種投資策略稱為『煙屁股』方法,一個投資者走在大街時,看見地上有一個煙屁股,便撿起來吸上最後一口。儘管這樣吸煙很糟糕,但它的價格卻使這最後一口怎麼說也還算值得。
巴菲特發現,單單靠低價買入並不能解決問題,最重要的還是看企業的前景,沒有前景的企業,其股價再便宜也不值得投資。另外,如果找到一家好的企業投資,那麼除非這家公司發生變化,否則就不該將其脫手。
『才智是情感的僕人,而不是情感的奴隸』。一匹能數到十的馬是傑出的馬,但不是傑出的數學家。一家能在本業內富於效率的紡織品公司是傑出的紡織品公司,但不是傑出的公司。
對於巴菲特來說,他喜歡購買在任何經濟環境中都能有機會獲利的企業。選擇並擁有能在任何經濟環境中獲利的企業,時間將被更聰明的運用。而不定期的短線持有股票只能在正確預測經濟情勢時才可以獲利。
巴菲特假設明天你將有一個機會選擇該投資哪家企業,為了讓它更有趣,還假設一旦你已經做出決定,便將無法改變。此外,你還必須對這家企業投資十年,最後,因為擁有這個企業的所有權而產生的財富,將會隨著你結束持股而歸於你的名下。要把購買股票看作是買下一家企業。
股票投資,實質上投資的是上市公司的發展前景。如果一個公司具有獨特的動力和巨大的潛在價值,則投資人不應因該公司處於一時的困境而不去購買其股票。如果一個公司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能維護股東利益的管理人員來經營運作,則該公司的股票定有發展潛力。如果一個公司的商譽良好且仍在逐步上升,則該公司的股票必將有巨大的投資價值。
當我們投資股票的時候,應該把自己當作是企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分析家,證券分析家或宏觀經濟分析家。如果人們不是被企業經營,而是被某些膚淺的瞭解吸引到一場投資中的話,他們更有可能再剛一看到某些不對或損失的苗頭時就嚇跑了。我們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是因為我們關心的是尋找那些我們可以跨越的一英尺障礙,而不是去擁有什麼能飛越七英尺障礙的能力。
當巴菲特考慮增加一項新投資時,他首先看看他已擁有的投資,再看看新購入的股票是否比原來的更好。如果你打算購入的新股並不比你知道的其他股票好多少,這說明他沒有達到你的門檻要求。這樣就淘汰掉你所見到的99%的股票。
標準普爾500指數也是一根量尺,他是由500家公司構成,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資本報酬。為了逐步超出這500家的業績—及提升業績標竿—我們必須聚集並管理一批公司的證券,他們的經濟效益要優於上述500家公司經濟效益的平均加權指數。
沒有一個能計算出內在價值的公式,你懂得這個企業就算。評估一家企業的價值,部分是藝術,部分是科學。不要擔心價值投資者會匆匆搶購完所有便宜的交易,因為實際上,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不多。
大公司的定義是,那些能在二十五年或是三十年內仍然保持自己大公司地位的公司。購買優秀公司的一個原因是其強勁的成長力道。購買行為一旦結束,他的投資者只需要坐在那裡,把他們的工作都託付給公司的經理們去作。世界上很多鉅額財富,都來自於對一家單一的奇妙企業的擁有。如果你瞭解這一行,你涉足的其他行業就不必太多。
預測股市
巴菲特並不從事敵意收購,並偏向以現金方式收購。他對預測未來不感興趣,對扭轉局面也不感興趣。巴菲特似乎對轉虧為盈有種類似美國老兵陷入越戰泥沼後的焦慮。
就像人們因為擔心股票市場而浪費時間一樣,為經濟而煩惱同樣浪費了人們大量的時間。巴菲特從來不把時間精力花在分析宏觀經濟上,他只有一個先天形成對通貨膨脹的看法。投資者經常預先對經濟情況做出推測,然後去選擇那些符合這種邏輯的股票。巴菲特覺得這種想法非常愚蠢。首先,如同沒有人可以預測股市走向一樣,任何人都不可能預測經濟趨勢。其次,如果選擇在特殊經濟下才會盈利的股票,你不可避免的要進行頻繁的交易和投機行為。無論你是否正確預測了經濟趨勢,你的有價證券的價值都將根據下階段的經濟收益而調整。
在給經紀人建議的付費方面,巴菲特考慮多少呢?『永遠不要問理髮師你是否需要理髮』。對股市行情的預測者:『從預言中你可以得知許多預言的資訊,但對未來卻所獲無幾』。
如果我不能在一個五千億美元的市場上賺到錢,哪麼數千公里之外的其他地方顯身手恐怕也只是一廂情願罷了。
沒有人能完全正確預測市場,即便有人聲稱他們預測到了,他們做出第二次準確預測的機率要遠小於他們擲硬幣成功的機率。股票市場是一個複雜的適應性系統,他處於永遠發展變化的狀態下。簡單的預測系統從短期來看可能會生機勃勃,但他最終會失敗。你可能受到預測變化的誘惑而忍不住去擁抱他們,但這是莽撞的行動。巴菲特說股市經常是有效率的,當他處於有效率狀態時,訊息在市場上隨處可得,投資參與者快速行動制訂股價。但請注意,他並沒有說市場永遠是有效率的。市場投資制訂的價格與企業內在價值不完全相符的情況時有發生,股價與企業內在價值脫離的原因是各式各樣的,包括心理反應過度和經濟判斷失誤。集中投資者處於有利的地位,可以充分利用這種價格偏差,但如果他們將宏觀經濟預測或股票市場預測在某種程度上包括在他們的模式中,他們的競爭優勢就會減弱。
企業管理
管理人員不但要求勤奮和聰明,而且也必須誠實,因為如果不誠實,那麼前兩個特質也會害慘你。管理人員的出發點必須和投資者的出發點一樣,從企業前途角度考慮。你需要誠實的經理人員,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從增加股東財富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去追求辦公大樓的氣派。
理性是我管理BRK控股公司的主要風格,而這正是許多企業管理者所缺乏的。但是,對於一個基本情況極差的企業,即使讓一個聰明,有聲望的管理人員來管理他,也不會有什麼變化。因為當慣性驅使發生作用時,理性是脆弱無力的。
如果一家公司多次忽視低投資報酬率的事實,執意將多餘現金進行再投資,那麼該公司的現金會成為越來越沒有價值的資源,公司股價也會相映下跌,利潤回報日益惡化。現金富裕,股價較低的公司往往會吸引公司併購者的注意,這也就是公司現任管理階層任期終結的開端。
誤導公眾的總經理,最終也將會誤導他自己。研究一個人的失敗比只關心他的成功更重要。
巴菲特不太看重每年的經營結果,而更關心四五年的平均數字。他總說,企業獲利的回報並不是像行星圍繞太陽運行的時間那樣一成不變。他對那些雖然沒有實際價值,卻靠在會計上耍花招而獲得驚人的年終業績資料的作法相當反感。
巴菲特認為,每股盈餘只是個煙霧彈。因為大多數企業都保留上年度的一部份盈餘用來增加股權資本,所以沒有理由對每股盈餘感到興奮。這與把錢存到儲蓄帳戶上,並讓利息以複利方式累積增長是完全一樣的。對經營管理獲利狀況最重要的衡量,是已投入股權資本的收益狀況,而不是每股盈餘。
優秀企業的投資決策,會產生令人滿意的業績,即使沒有貸款的幫助也一樣。而且,財務槓桿比較高的公司,在經濟增長緩慢或衰退時,是極為脆弱的。巴菲特在債務方面的考慮是相當保守的。不過,一旦確實需要舉債,巴菲特並不畏懼。實際上,他更願意在預期未來使用狀況時借貸,而不是臨時抱佛腳。真正有吸引力的商業機會很少,所以巴菲特希望BRK能枕戈待旦。『如果你想打中罕見的,移動迅速的大象,就得一直帶著槍』。
應該注意會計上的每股收益只是判斷企業內在價值的起點,而不是終點。首先要明白,並非所有的利潤都是同樣被產出的,那些相對於利潤具有過多資產的公司,所報告的利潤只是表面的。因為通貨膨脹實際上徵收了資產密集企業的通行費,導致這類企業的盈餘化為泡影。所以,只有當分析家們瞭解預期現金流量時,會計上的利潤才有利用價值。
高成本營運的管理者趨向於尋找途徑增加成本,而低成本營運的管理者卻總在尋求減少成本的途徑。好的管理者應該是『不論利潤創了新紀錄還是正面臨壓力,始終積極地削減成本』。巴菲特對於BRK的獲利能力十分敏感,他瞭解任何企業經營所需合適的職員數目,也堅信對於每一美元銷售,都應有一個合適的費用水準與之對應。
投資標的
巴菲特認為,如果企業內在的經濟情況不好,管理人員再優秀也是無濟於事。他只對那些內在經濟狀況如此之好,以致於即便是傻瓜也能將其經營的好的企業感興趣,從而願意向這些企業投資。
你應當投資於一家甚至連傻子都能經營的企業,因為有朝一日,可能真有傻子會這麼做。因此我喜歡那種根本不需要管理仍能賺大錢的行業,他們才是我喜歡從事的那種行業。
在未來有貢獻者方能生存的社會裡,只有兩種公司值得我們今日拿出血汗錢來作投資:一是品牌公司(消費者因為認同品牌不管怎樣都會購入產品的公司),二是最有效率公司(有關行業中,操作成本最低的公司)。
如果您購入行業裡的領導公司,並不表示您能確保永遠的獲利。但如果您購入的是行業裡成本最低的公司,他的抬頭霸佔市場,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原因很簡單,沒有人能夠擊敗它。透明度,資訊自由流通,消費者變聰明這世界三大趨勢,將會促成這些公司的成功。
品牌公司使您不必擔心後有來者,會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操作,而把您推進商業歷史的墳墓。研究家發現,很多品牌一直以來佔據重要的市場地位,有些已經成為家庭裡的一個成員,是每個人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一位研究文化價值的學者評論說,英國人越來越重視這些品牌,是因為家庭和宗教的價值觀在下降,而人類是需要文化來彌補精神空虛的,剛好品牌就完成了這項任務。
今日在資金,技術和緊接而來的人力自由流通協助之下,除非您能建立類似『品牌公司』的威力,否則不論您有什麼市場或行業創意,很快的就會被人如法炮製。那個時候,行業裡的最終勝利者,不是創造那個概念的公司,而是操作效率最高,因而成本最低的那家公司。
行業的性質,比管理人員更重要。畢竟,人心莫測,管理人員可以變質,但整體行業情形一般就不會那麼容易改變。有些行業容易進入,因此競爭激烈。另一些行業由於消費者注重品牌等的因素,而使得整個行業是年年獲利良好。
巴菲特說過,從第一家民航公司開始,幾十年來,整個民航事業,是沒有半點行業收益的。他開玩笑的說,他設立了一種類似美國戒煙者和戒酒者每次忍不住就可以打電話進去取得諮詢的電話,以便每次他突然想要投資民航公司時,可以打進去尋求諮詢。
巴菲特把市場上的眾多公司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我們應該盡量避免的『產品公司』。第二類是我們應該選購的『消費壟斷』公司。產品公司的特點是,每個競爭者為了爭取生意,都必須從價格和素質方面競爭,兩者對公司收益都不利。巴菲特說這些公司為了吸引顧客,都會拼命打廣告,希望能在顧客腦海裡建立起和其他競爭者不同的形象,但往往都是白費心思和徒增開銷而已。產品公司在市場好時,受益已不算多,一旦遇上經濟不景氣時,大家競相削價競爭,導致人人都面臨虧錢的困境。這是我們應該盡量避免的公司。
避免生產工業產品的公司。工業公司的顧客群不是消費者,而是其他公司。這些公司不會像消費者那樣對品牌產品日久生情,變成情有獨鍾的現象。工業公司的命運並不完全是由自己主導的,勞工成本就是一個例子。
巴菲特也同樣不敢投資於電腦科技。他比較客氣的講法是:他並不明白科技公司的行業情形。他比較不客氣的講法是:電腦科技日新月異,變化快速,你能看到十年後的情形嗎?你能夠確保十年後你的公司還存在嗎?巴菲特對於電腦科技公司所抱持的態度,是和太空航行一樣的:我們很尊敬,支援,和感謝這些偉大人物,但我們卻不想親自去嘗試。
每次讀到這些網路公司的新聞,我就感謝這些投機客對網路進展的財務犧牲。巴菲特對於這些從未有收益的網路公司很不客氣。如果你花錢買入這些網路公司的股票,你並不是在投資。投資的定義是,先要保值,不虧本金,其次才是增值。
案例分析
可口可樂是一種非常中產的飲料。要成為中產階級的飲料其實不難,難的是成為上中下階層都喜歡的飲料品牌。一個億萬富翁,一個百萬富翁,一個受薪工人,都有自己心目中所喜愛的葡萄酒牌子。但可口可樂卻完全沒有階級之分,三種人都有能力像巴菲特那樣一天喝好幾罐的可口可樂,同時也不能夠付出更高的價格來買『更高品質』的可口可樂以炫耀身份。
麥當勞除了讓創業家特許開辦餐廳,但同時總公司本身也擁有不少餐廳分店。這意味麥當勞除了擁有那個飲食事業的部分,同時也擁有不少的產業。在現代科技和商場日益競爭之下,今日的企業,想要穩重但快速的賺錢,就必須避開擁有任何的產業,而不是像傳統古老思想的企業那樣強調必須擁有本身營業的建築物。簡單的來說,如果你生意上的報酬就連產業增值都比不上,那你最好去投資產業,如果你的生意報酬率超過產業增值,那你就應該集中火力於那個生意的運作部分,而不要擁有任何關連的產業,租用會更好。
投資心理
絕大多數的投資人常常會相信自己的股票獲債券能升值,一旦發現原來自己手中所持有的竟是垃圾時,便會走向另一極端,產生一連串的錯誤投資決策。投資時絕不應該抱有盲目的樂觀主義,也不可輕易就悲觀。巴菲特強調,買空賣空這種純粹的投機行為以其操作的不確定性和短期性,最終將會導致投資的血本無歸。
每當華爾街有任何風吹草動時,機構投資者會迅速調整他們的投資組合,他們的行為主要基於保護他們自己以免於跟不上市場形勢,而不是對公司良好內在價值的真正認知。謹慎的行動來自對事實的充分瞭解和理性的分析。巴菲特不以大人物同意他的觀點而自信,也不因為得不到他們的認同而喪失自信。無論人們是否贊同,巴菲特堅持以謹慎的方式管理金錢。
好的企業往往使投資者容易做出投資決策,而困難的企業則讓投資者難以決策。如果購買一家公司股票的決定很難做出,他就不會購買。這種說不的能力對投資者而言是一個非凡的優點。與其到處搜尋並急切購進許多支股票,不如耐心等待一家業績出眾的公司。巴菲特從實踐中認識到,那些管理良好的企業往往價格不菲,他當碰到一個良好的企業以吸引人的價格出售時,他就會敲進很大一筆數額。
多數人認為散戶在投資市場中被迫與大型法人投資機構競爭,對其極為不利。但巴菲特卻不這麼認為,事實上因為大型法人機構的投資者常有一些反復無常和不合理邏輯的行為,散戶只要能夠堅守企業的基本因素,就十分容易獲利。散戶的唯一弱勢是,他可能被迫在不適當的時機,出售手中的股票。
巴菲特認為,投資人必須在財務上和心理上都有充分的準備,以應付市場的變化無常。投資人應該瞭解,股價波動是常有的是。巴菲特相信,除非你能夠眼睜睜的看著手中的股票跌到只剩買進價格的一半而面不改色,否則,你就不該進入股票市場。
如果投資者面對毫無理由的市場下挫,股價下跌,總是驚慌失措,棄股而逃,或者總是無端的擔心,哪麼他就違反常規的將自己的優勢轉變為劣勢。巴菲特經常提醒成功的投資家不僅需要良好的對企業的判斷能力,同時也需要保護他們自己不受市場先生情緒波動影響的能力。
投資者和卷商都被賦予一種信念,認為他們掌握者比別人更好更多的資訊,他們比別人更聰明,所以他們能獲勝,然而它們往往是市場中的失敗者。人們最難想像的一件事就是,你並不比一般人聰明多少,上帝並沒有偏愛誰。然而更令人傷心的是,並非每個人都能夠比一般人聰明,其實在股市上人總會變笨。
根據行為學和心理學的觀點,人遭受損失時產生的痛苦遠遠大過於獲得時的歡愉。人們在面對失敗等負面影響時需要兩倍以上的諸如成功之類的正面影響才能抵銷過去。這就是不對稱的趨利避害心理。將此原理應用於股市,就意味者投資者損失錢的難受程度要比因選擇正確而賺錢地高興程度要大過兩倍。
對損失的躲避心理反映在投資決策上,其影響是顯著而深刻。我們都指望自己做出的是正確的決策,但實際上我們誰都說不準。於是我們寧願相信自己,為堅持相信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我們總是抓住自認為是正確但實際上是錯誤的選擇緊緊不放,總希望有一天會時來運轉,讓事實證明自己的決策是正確。如果我們不賣掉手中的股票,我們永遠也不需要面對我們的失敗,但我們又總是很想很快就證明自己是正確的,於是我們就會在持有與拋出之間痛苦的猶豫不決。
躲避損失心理還使投資者過度保守,因為我們會猶豫不決,最後可能就是消極的持有。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犯了錯誤,但如果你不將錯誤的股票出售,那你實際上就放棄了你能再次明智投資並獲得利潤的機會,這是多麼無奈的一件事!
每個人都必須用邊際效用的角度來進行投資遊戲,其中必須考慮到他自己的心理狀態。如果損失會使你感到難過,有些損失是在所難免的,你不妨採用非常保守的投資方式以保持你的壽命。巴菲特說,只要你有長期投資的眼光,集中投資的風險就成為你自己的風險,這個風險就是你是否能夠保持你對企業真實狀況的信念,而不太關心股市的情況。
相信一定要掌握別人悟出的道理中最精彩的部分。我不相信僅靠自己坐下來,就夢想一切觀點,沒有人是那麼聰明的。你可以從別人身上學到許多東西,事實上,如果你基本上從別人那裡學知識,你無須有太多自己的新觀點,你只需要應用你學到的最好知識就行。有人頑固的拒絕學習,這真是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當學習對他們自身大有好處的情況下,他們還是拒絕學習。多數人對思考改變總是存在著巨大的抵抗力,『多數人寧願死也不願意動腦子,所以許多人後來就真的死了』。
『投資比你想像的要簡單,但也比它看上去的要來的難』。有些投資學家寧願閒聊『市場的舉動』,也不願意花力氣去讀企業的年度報表。但請相信,對市場未來走勢和利率的『酒會閒談』絕不會比你花三十分鐘去讀你擁有企業提供的最新資料更有益。
內文摘自:解讀巴菲特 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