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92973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旅行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七秒鐘的記憶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失去的智慧
作者: 日期: 2015.07.02  天氣:  心情:
  聰明不代表智慧。聰明是一種生存的能力,它多數是得益於一種遺傳;
而智慧,是一種生存境界,它更多的是後天的一種修為。

  ——題記


  在這個世界上也許有很多聰明的人,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並不多,包括我自己。
我承認自己是一個比較聰明的人,但我卻不敢說自己是一個特別智慧的人。

  聰明的人,總是靠耳朵,靠眼睛。
所謂耳聰目明。然後便是一張能言善變的巧嘴。這些我都具備。
生活中的我,是一個原則性很強的人。
或許,我有一顆若水柔心沒錯,我總是特別友善的看待與對待生命中的那些人那些事。
如果我尊你敬,沒問題,我們的關係一定可以一直維繫下去,因為我本性是一個比較長情的人。

  可是,如果我敬你一丈,你卻侵我一厘,我可以讓,視為無心之失;
你又犯我一分,我也可以退,當作人與人相處的一種寬容。
但如果你依舊冒犯,那我便會懷疑這是不是有點挑釁的味道。我將不會再做出任何退讓。

  如果說,我亦是一個性情剛烈的女子,那麼也許就會體現在這個時候。
不管是怎樣的一種感情,如果從一開始我就沒有真誠在意過,
也許,最後的好與不好也就會變得不那麼重要。
可正是因為自己從來都是很真誠友善的付出,所以才會不能接受別人的主動冒犯。
有時候大腦的思維邏輯會變的很強烈,在我心中,會出現許多的假設與為什麼?
然後總是力求對錯分明,對的人可以寬恕,但錯的人必須要有一個抱歉的態度。否則我將不能接受。

  可現實生活卻告訴我,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哪有那麼明辨的是非與對錯?
就算有,也不容易講的那麼清楚。


  在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我才豁然開朗,生活,不僅需要一種聰明,它更需要一種智慧。
而智慧靠的是心,所謂慧由心生。


  聰明的人總是用腦思索,剖析,這個沒錯,它是一種理性的思維方式。
但智者是用心領會,了悟究竟,這更是一種言行的嚮導。
一個聰明的人,也許他的想法,見解以及判斷都是沒有錯的,
正是因為感知了這些正確的力量,所以聰明的人往往在事情的面前容易激怒,衝動,急於申訴辯論,
恨不能所有人都能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不容許有一點含糊。

  而一個真正的智者,在面對事情的時候,
他會以一種緘默與優雅的姿態,用一種淡定從容的方式,
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
聰明人鶴立雞群,超人一籌;而智者往往含而不露,以出世的姿態,做著入世的事情。
顯然,聰明的人,是不足以與一個智者對抗的。

  在現實生活中,聰明能帶來財富和權利,智慧卻能帶來千金難買的快樂。
故求財聰明足矣,若求脫離煩惱,卻是非修智慧不可。

  聰明人一般情況內心是比較率真純簡的,直來直去。
所以很多時候,聰明人也是凸顯的,鋒芒畢露的;
而智者是相對比較有城府的,他是喜歡深藏不漏的。智者隱於人後,卻以無為而達到無所不為;

  聰明人或許會將自我的維護做的很明顯,遇事能言善道,語言犀利;
而智者卻是辯才無礙,柔和如風,卻能以不爭之勢而達到無所不爭之目的。

  聰明人善於處世,懂得人情世故,左右逢源,所以會顯得熱鬧活躍一些;
智者卻因甘於淡泊而顯得冷清孤傲,淡定從容。
聰明人比較敏感,因而煩惱也多;而智者卻能達到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從而遠離煩惱。

  聰明的人能在很多時候把我機會,知道什麼時候該出手;
而智者卻更懂得什麼時候該放手。
所以,拿得起來的是聰明人,而能夠做到適時放手的,是智者。

  這樣看來,這世上的聰明人並不多,
估計十中有一;而世上的智者,就更不多了,估計百里都難有一。
所以,做一個聰明的人不容易,做一個智慧的人,就更是難上加難。



聰明不等於智慧
文/心柔
http://www.xinyawx.com/wen/9655.html




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是暫借的
文/網路


人生無法重來,沒有失去也就沒有成長

人生若是一所學校,失去就是最重要的一課。

我們終將失去一切,但真正重要的東西卻永不會失去。

反而應為短暫的人生中能擁有如許美好的事物而心懷感謝。

失去的經驗就像在心中鑿一個洞,
但你也能從這個洞流出愛,
也能留住別人的愛。

人生在世就是不斷的失去。
我們擁有的一切都只是暫借,
我們何
嘗真正擁有什麼?

想要「留住」什麼或努力避免失去都無法帶給你安全感。

臨終的人知道他將失去什麼,
也因此分外知道珍惜,
是活著的人
習於自欺欺人。

嚐過痛苦的人終將變得更堅強更成熟。

多數人一生中總是不斷地對抗失去,
卻不了解生命即是失去​​,失去即是生命。

人生無法重來,沒有失去也就沒有成長。



內在有些東西是不會失去的

當我們一一向每一樣東西告別時,
會發現內在有些東西是不會失去的。

假設某人的孩子出生即失明,
面對失去這沉重的打擊可能會有如
下五種階段的反應:


否定

醫生說他的眼睛不會跟著東西移動,
但也許長大一點就
好了。


憤怒

這些醫生是做什麼的,
為什麼沒有早點告訴我們!
上帝
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們!


討債還債

等他大一點有學習能力,
也會照顧自己,
我一定能
面對這個問題。


沮喪

太悲慘了,他的未來會大受限制。


接受

反正問題來了就盡力解決,
她還是可以享有充滿愛的美
麗人生。


或許唯一能確定的是時間可以治療一切

然而治療過程未必都是直線進行的,
而是比較像坐雲霄飛車,
你才覺得將爬到幸福的頂端,
突然跌落絕望的深淵;
你以為自己一直在退步,卻發現其實是迂迴前進,而下一刻似乎又回到原點。

這就是治療過程,你終將治愈,你終將找到幸福。

也許失去的再也找不回來,但你會復原的,
在人生的某一個十點你會恍然大悟,
你曾深深痛惜失去的人或物其實不曾真正為你所有,但你將以另一種形式永遠保有他們。


失去所愛的痛苦終究是人生最難承受的

失去不只是讓心變得更柔軟,
有時候讓人變得悲傷、孤單、空虛。

愛過後失去總比未曾愛過好。
回顧你的一生和失去的一切,
你或許很難一下子看到自己的成長。

但你必然會有所成長,嚐過痛苦的人終將變得更堅強更成熟。

人到中年可能頭髮漸稀,但也了解了頭皮下的東西更重要。

退休後可能收入減少了,卻得到更多自由。

老年時可能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卻發現過去付出的愛有了回饋。



失去身外之物,你會變得更自由

失去身外之物或許讓人不捨,
但你會變得更自由,
也會發現人生在世無所掛礙才能瀟灑自在。有時候一段情感的結束會讓人認清自
己,看清自己的本質,而不是別人眼中的自己。

你可能在失去以後才領悟到失去的東西是如此可貴。

死別不是最慘的,生離才讓人難以忍受。

喪親是最讓人心痛的,
有趣的是經歷過離婚或離別的人來說,
他們終於明白死別不是最慘的,生離才讓人難以忍受。
對於死去的人我們總能找到新的方法分享他的生命,
讓他永遠活在我們心底;
但知道一個人還活著卻不能與他共享生命,恐怕比永遠的死別更痛苦,
也更難解脫。



傾聽臨終的人談話,
你對失去會有不同的體會,
尤其那些曾被判定死亡的人常會說出共同的經驗。

第一,他們不再懼怕死亡。

第二,他們知道死亡不過是脫去肉體的

軀殼,就像脫去一件不在需要的外衣。

第三,
他們死時會有深刻的圓滿的感覺,
覺得和萬事萬物合而為一,完全不覺得失去什麼。
他們完全不感到孤單,而是覺得有人與他們同在。


失去將使人與人結合起來,讓人更能懂得彼此關懷

我會以過去不曾想過的方法扶持朋友,也能完全體會他們的感受。

這就是失去的正面意義,
失去將使人與人結合起來,
彼此產生更深的了解;

讓人更能懂得彼此關懷,這就是生命經驗所辦不到的。

和失去同樣痛苦的事患得患失的心理折磨。
人生有時候不免要忍受這虛懸的痛苦。


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是暫借的

多數東西對我們的意義不在於東西本身,
而是它代表的意義,
而這些意義是永遠拿不走的。
一個人生命的失落或可能失落總會影響到
很多人。失去可能讓人愈離愈遠,也可能因此緊緊相連。

只要生命持續流動而未停滯,時間就會治療一切。

每個人有他經歷失去的時序與方法,
造物主慈悲地給我們否定的寬限,時間到了感覺就會浮現。

不管多麼複雜糾結的失落感,我們總會用自己的方法慢慢復原的。

因為悲傷是極度個人的,
只要生命持續流動而未停滯,
時間就會治療一切。


失去是成長的標記,證明你有能力浴火重生

無論你怎麼努力都不能避免失去,
更不可能創造一個沒有失去的世界。

人不可能活在一個沒有失去的世界,
所有擔憂雖可能發生,但不一定會發生。

走出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經歷痛苦。

失去和跌倒很類似,不管失去人或物,失去平衡或別人的認可,
所有失去都有一些共通點。經過火焰的洗禮,你徹底改變了,變成晶瑩的寶石。


有些東西是永遠不會失去的

在臨終的病人發現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和親人的心,
有些東西是永遠不會失去的,你曾感受到的愛和你曾付出的愛永遠都不會失去。

生命不只有失去。



標籤:
瀏覽次數:20    人氣指數:220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旅行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七秒鐘的記憶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