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1915
 Daniel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貧血?地震?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結婚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越族人找中原堂號來比附
作者: Daniel 日期: 2013.06.02  天氣:  心情:

李筱峰專欄:為林媽利醫師敲邊鼓 呼應林著《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

有一次彭明敏教授請吃飯,席中他透露他有平埔族血統。我問如何知道,彭教授說,馬偕醫院的林媽利教授幫他採集唾液進行DNA化驗得知的。這個訊息讓我也興起追究自己血緣的意念。隔天我冒昧致電久仰的林媽利醫師,林醫師親切熱忱地歡迎我前往做化驗。就這樣,我終於解開了我的血緣之謎。林教授採我的血液,經數月化驗比對,最後結論是:「李筱峰先生的母系血緣應來自印度東北方的少數民族。父系血緣為非華人東南亞的血緣。組織抗原屬於閩越族人的血緣」。

這些年來林媽利醫師在分子遺傳實驗室從事台灣血緣分析研究,她給我們這樣的結論─「八十五%的台灣人都帶有台灣原住民(或東南亞族群)的基因」這個結論,使我想起許多台灣史背景與史料,正可以相互輝映,彼此參照。

例如,打開《康熙台灣輿圖》,台灣西部從北到南遍佈平埔族聚落,計有一二○個社(山地和花東地區尚未計入),而漢語族聚落只有六十五個,足見十七、八世紀之交,台灣的主體居民還是南島民族。

滿清統領台灣厲行長期的海禁政策,使得渡海來台的移民大多數為男子。清政府規定移民「既入台者不得招致家眷」,因此許多單身漢以入贅平埔族家庭,甚至假冒成土著,來規避這項禁令,這真是「天作之合」。台諺「有唐山公,無唐山媽」正是這種血緣交融史的寫照。不過此語仍有語病,林媽利醫師的研究告訴我們「平埔公、平埔媽、唐山公、唐山媽、高山公、高山媽,建構了台灣人的基因結構」。

除了和漢語族的接觸、通婚之外,清政府的三項措施─設社學、改服裝易風俗、賜姓氏─更造成平埔族的漢化。許多改了漢姓的平埔族,在傳了幾代之後,加以自己母語也消失了,便自以為是大漢子民,甚至還從漢姓譜系找出中原堂號來比附,例如立墓碑時,姓陳的就冠個「穎川」,姓林的就冠上「西河」,姓李的就冠上「隴西」,姓潘的就冠上「滎陽」(而且還寫錯字,誤成「榮陽」)。真以為自己是華夏世胄,其實是「數典忘祖」。

十九世紀六○年代在台任職的英籍海關官員W.A.Pickering就指稱:「多數平埔番已剃髮,穿漢式服飾,並講漢語。」;一八七一年的《淡水廳志》也說:「自大甲至雞籠諸番,半從漢俗,即諳通番語者,十不過二三」;到了一八八一年福建巡撫岑毓英通令台灣各府州縣,在普通轄區內,正式劃平埔族入漢籍。

平埔族就這樣消失了?其實只是身分認同的改變,DNA並沒有消失。是啊!!老爺覺得最悲哀的是越族人.被漢人消滅後.卻從漢姓譜系找出中原堂號來比附......台灣的平埔族裔台灣人,為何在隨著歷史的進展而日愈減少,根據清廷御史黃琡璥的『台海使槎錄』一書文獻記載發現,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御賜唐山姓與強迫歸化唐山的設籍政策,導致台灣的平埔族裔台灣人必須杜撰自己祖籍是從唐山過來,否則無法立足,此即史料中所記載的「賜籍從姓」的同化政策。該項強迫改台灣的平埔族裔戶籍政策,從清國統治台灣二百多年, 經日據時代及國民政府時代,合計台灣的平埔族裔被同化政策所影響已經有超過三百年歷史了,導致台灣的平埔族裔台灣人會在台灣這塊土地逐漸消失,無聲無息被取代。
綜觀臺灣,在外力入侵之前,平埔族沒有政治組織,村社沒有固定的領袖,幾乎是一種絕對平等的社會。荷蘭人領台時代,發展之地域為平埔族人口較密集之地方,漢人處於『不服水土,視臺灣為畏途』的時代。明鄭時代,雖然大批漢人入臺,還是處於『不服水土,視臺灣為畏途』的時代。明鄭亡,滿州人建立的清國,將在台漢人清倉遣送回國,這個時代是平埔族人『人口增加,急速形成新部落 』的時代,現今臺灣繁華地區都是『就地漢化』的平埔族後裔,漢人偷渡入台者,只是平埔族人部落的邊緣人。原住民族〔平埔族及高山族〕約佔台灣總人口的1.6%――外省人約佔總人口的18%左右,……閩南人約佔總人口65%,客家人約佔總人口的15%左右,……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台灣應該依語言上分族群――福佬語群、客家語群、原住語群、華語群。 台語學者吳國安表示,一般台灣自稱閩南人或客家人,多數不願承認自己的祖先就是熟番,也就是台灣人,明明就是平埔番的後代,卻寧願做假說自己是閩南人或客家人一樣。

台灣人母系血緣有:

47%屬於福爾摩沙南島原住民及東南亞島嶼的族群,

48%屬於亞洲板塊邊緣之百越族人種。

5%屬於日本的母系血緣。

台灣人父系血緣有:

41%來自福爾摩沙南島原住民及東南亞島嶼族群。

59%的父系血緣來自亞洲板塊邊緣之百越族人種。

其中的亞洲板塊邊緣之百越族人種血緣大部分是南方百越人(東南亞的越南、緬甸、泰國屬於百越人)。

這和Human Y-chromosome DNA haplogroup的研究結果是一樣的。

馬偕醫院醫學研究室的林媽利醫師及日本紅十字會、東京大學等研究機構進行的共同研究,根據染色體組織抗原體(HLA)或是粒腺體核酸的研究、母系血緣及父系血緣等三個不同的系統的分析,得到的結果是有85%的台灣人帶有南方民族後代的血緣,即百越族人的血緣。2007年且發生了林媽利在採集噶瑪蘭族原住民唾液進行研究時,遭國科會裁定違反醫學研究倫理,被要求銷毀基因檢體等事件。
高雄醫學院精神內科醫師陳順勝的論文『台灣與西太平洋島與南島諸族的健康問題』,顯示從人種學血統的研究來看,台灣人的血統88%與漢族不同,是屬於南方系人種。2001年間淡水馬偕醫院醫學研究科研究員林媽利醫師,針對一六七位台灣自稱閩南人及客家人,以及七十五位屏東、新竹自稱客家人等二項血液分析研究中,從其組織白血球抗原半套體(HLA)中發現,台灣自稱閩南、客家的祖先並非來自中原漢族,反而應該是南方民族的後代。林醫師這項參考二十五項醫學、人類學等學術資料的研究發表論文,近來在台灣社會引起相當大的震撼,巔覆了台灣所謂的閩、客族群屬於漢族的傳統看法。
在台灣人常見的白血球抗原類型A33-B58-DRBI*03,所佔的比率極為接近,而且其基因頻率的距離相近,因而推斷台灣的閩南、客家人,從血統眼光看來,其祖先並非來自北方的漢人,反而與東南亞的南方民族較為接近。
日本大阪醫科大學教授暨遺傳學會會長松本秀雄,耗時十七年於1985年發布出版的著作,該書針對世界民族的基因比對研究資料,也發現與林媽利醫師部分類似的看法,松本秀雄當時出版的「日本民族的源流」一書指出,亞洲地區的人種皆源於古蒙古人種,後來於距今一萬~五萬年前的冰河時期開始移動,一部分向北移動成為北蒙古種,另一部分則向南方移動,成為南方蒙古人種,中國北方的漢族屬於北蒙古種,與南方蒙古種出現相當大的差異。松本秀雄針對世界人種的基因群研究資料發現,自稱漢人的台灣閩南人擁有的南方系基因群Gm afb3st為0.762,比台灣高山原住民族群的0.643,高出0.119。另外, 自稱漢人的台灣閩南人的北方系基因Gm ab3st為0.002,遠低於台灣高山族原住民的0.047;顯見 自稱漢人的台灣閩南人及客家人所擁有的北方漢人血統相當稀薄。台灣人學漢姓之後,可能是台灣人較不重視血統,改姓的很多。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舉人篇,康熙五十三年甲午(林延選榜):陳飛(臺灣附生。本姓張)。雍正元年癸卯(廖學信榜):王世臣(府學附生。本姓陳)。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鄉貢篇,雍正元年謝飛鵬(府學附。拔。本姓陳)。雍正二年薛烈(府學。本姓王)。雍正五年洪亦纓(臺灣。本姓李)、洪績(諸羅。本姓陳)。吳滋燦(府學。本姓陳)。乾隆二年黃之猷(府學。本姓袁)。依當時的『行情』應該是『施』姓行情最吃香,祖籍地要選『福建晉江』,這樣就是施琅(福建晉江)同鄉。

光緒十二年,中國人認為,與台灣人同姓,認為混冒,因而持反對意見,因為中國人頗重視以姓正血統之法,於是計畫以双姓姑准倣稱漢民,既有姓氏之舊習,來執行同化政策,除對未曾有姓之台灣人賜與新姓外,古來台灣人襲用中國人之姓者令其更新,因而『其有襲用唐人之姓,及以潘字為姓者,均於姓下添一「新」字,為雙姓。可見中國人頗重視以姓正血統之法,並沒有因台灣人習得漢人母語不使用自己的母語,或因依循漢人生活習慣廢止自己的傳統習俗,而認同其為漢人,而對台灣人姓氏乃然有區隔,要求台灣人姓氏改為双姓,但因清國江山日下,終未移至實行。古時代的日本人也一樣,是有名無姓。 『張必榮』是張士箱大家族墾號。約於康熙末年取得布嶼稟荒埔地(今雲林縣虎尾溪流域)開墾有成,生四子,後裔今仍散居於雲林縣、雲林縣中庄部落、雲林西螺、臺北樹林。四子張方大,乾隆十三年(1748年)例貢生,原以「張廣惠」為墾號名,後用「張必榮」墾號。先於西螺成立保業戶,有租館稱『張榮裕館』或『張盈裕館』,招佃開墾,有田園千餘甲,開鑿鹿場陂,引虎尾溪,即濁水溪水灌溉今雲林縣莿桐、西螺、二崙等鄉鎮40餘庄4,000餘甲地,是清代雲林境內最大的水利設施。

張必榮墾號,是引用現今的清水溪的溪水灌溉,所以張必榮墾號的成就比濁水溪北岸的施世榜的水利工程來得有名,並造就今西螺地區廖姓人家許多的水利工程專家,西螺地區廖姓水利工程專家後來與台中的張達京共同開墾現今的台中地區。許多廖姓的後代為感念張家,所以才有生為廖姓死為張的風俗。

清國雍正、乾隆之初,張士箱家族並與彰化大墾戶楊志申家族;墾殖於彰化縣平埔巴布薩族部落阿束社土目抵六之荒埔地(今彰化縣線西鄉下犁村附近)。荒埔地稱為「三十張犁」,墾地有150甲。楊氏與張氏招募來之佃戶,以陳、柯、王、黃,許,謝等姓氏為主。墾成後荒埔地稱「抵六莊」,以前述平埔族阿束社土目抵六為名。

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與同在彰化開墾的吳洛等合夥買入臺北盆地南部的海山庄業(今臺北縣樹林一帶),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張必榮,台灣秀才張士箱墾號,從淡水河引水灌溉新莊一帶築成「後村圳」,把園地變成水田。吳際盛也同在此時,開拓海山堡,建設「福安圳」。在台北平原樹林地區,張士箱兒孫輩是大墾戶。
『續修臺灣府志』人物志鄉貢篇:節錄自『續修臺灣府志』人物志鄉貢篇雍正十年:張士箱(府學。漳州訓導。康熙五十九年分修『臺灣縣志』。)。張士箱在未考中鄉貢之前,於康熙五十九年分修『臺灣縣志』,而後於雍正十年考中鄉貢,可見考中秀才時年齡已不小。而後被派到漳州歷任訓導,歷史上均將張士箱說成是漳州人,其實是臺南府城人。未考中鄉貢之前,於康熙五十九年分修臺灣縣志,這在清朝好像很普遍,連戰先生的祖父連橫在清朝時是府城人,從未中秀才,也能著作『臺灣通史』。

張士箱:雍正十年(一七三二年)貢生,曾經被派任漳州訓導。張方高:張士箱長子,例貢生,曾經被派任浦城訓導並任教諭。張方升:張士箱次子,拔貢生,廷試得一等第五名,曾經被派任命為教諭。張方遠:張士箱三子,例貢生,即用縣佑尹(縣丞,管褒忠地方交通事業。)張方大:張士箱四子,例貢生。張士箱孫源仁、源德、源義、源俊。張源義參與『續修台灣府志』為校對;張源仁分發湖北省任試用知縣,後為護理施南府通判,張源俊任松溪訓導,皆立有功名。張士箱曾孫植發.植華,相繼於乾隆二十五年至乾隆三十五年間中舉人並任官;張植發分發山西省歷任汾西,鳳台知縣。張植發曾孫張廷樞於光緒十一年高中武舉人。
標籤:
瀏覽次數:74    人氣指數:474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貧血?地震?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結婚後.......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