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25029
 ~~俐伶~~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驕傲的事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樂極生悲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一點跳舞的心情分享
作者: ~~俐伶~~ 日期: 2011.07.02  天氣:  心情:

昨日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歡聚於五星級。
我因為手受傷的關係,有兩個多月沒有進舞廳。
真的生疏許多。還有也感覺力不從心啦!體力和舞技真的都是靠訓練出來的。
有一些同學不敢下去,就在旁邊當壁花,還有壁草!好可惜哦!
想起自己,以前不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副班長還是又講起那句前輩說的老話--沒三冬五冬真的成不了氣候!
但是,像我這樣浸在這兒十幾年的人,還都會感覺到學得愈多,不會的愈多!
就再把以前的檔案拿出來看,也跟同學們分享。
跳舞真的是一條不歸路,不是很平坦,但是很值得走下去。
跳舞不只是可以拿來健身,也可以讓日子過得更開心。
千萬千萬不能放棄,放棄就真的前功盡去啦!人生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長,如果這個也放棄,那個也放棄!真的就不知道還能剩下些什麼啦?
昨天一開始老師就帶我跳英式探戈,又帶恰恰。我好開心哦!
馬上跟老師說---老師啊--我今天賺到啦!
感謝有這麼好的老師教我們,還有這麼多同學的陪伴。。
當然也感謝兩位班長這麼熱心的協助。。
感恩!有你(妳)們真好!
俐伶

這是我67歲的副班的來信---

美女

謝謝妳傳送國標舞的資料供參考、分享
 
我實在是跳的不好,所以不敢進舞池跳,只好當璧草,繼續努力練國標,期待以後能帶著舞伴滿場跑,展現我的舞技,讓同學們刮目相看,歹勢啦!說臭屁話啦!
 
不是有一句話「一身技,十年功」,凡事不是一蹴可及的,不放棄勤磨練就對啦!
 
跳好跳壞不成在,快樂就好!我老婆說「十年後你幾歲了?跳得動嗎?」
 
跳吧~跳吧!十年後,不敢說會是舞林高手,起碼還能帶著舞伴滿場飛舞,就是不老
 
那真要感謝上蒼對我的厚愛
 
人心不老、知識不老、不依老賣老、老身要健,還要說聲:老天要謝!

469  kiyo  瘦猴  都是我

你不是跳不好,而是請假太多,且又沈迷於電腦課。
跳舞真的沒有什麼撇步,不就是反覆的練習而已。
別說學不會,一個舞序,反覆的練上一百次,
再來說學不會也不遲。
我曾在舞廳遇到一是個瘦瘦小小的老帥哥。
我還擔心我如果一個不小心,會把他撞倒!
結果他很得意的說--他跳了七十年的舞,今年93歲了!
我永遠都記得他揚眉吐氣,意氣風發的樣子!
93歲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能做什麼?
也許只能躺在床上等死了?也可能還馳騁於舞場?
要過什麼樣的老年生活?就看你現在怎麼做啦!
加油哦!
等你學會的時候,不要忘了這個老學姐哦!

 
轉載~社交舞和標準舞的區別

社交舞,一般來講為台灣式探戈、恰恰恰、華爾滋、三步或六步吉魯巴、倫巴、迪斯科及勃魯斯。社交舞著重花式的變化,只要把基本步法稍加記憶、勤於練習,兩三個月即可輕鬆上路,享受舞蹈的樂趣。由於社交舞簡單、容易上手的特性,舞動之間猶有餘力和舞友產生言語交流及互動,就是一邊跳舞,欣賞流行音樂,一邊互相交流;達到運動強身效果,又可增進人際關係。

國際標準舞,簡稱標準舞或國標舞,則是把社交舞加以規範,加入漂亮的形狀、優美的技巧、扎實的基礎、配上國際知名優美音樂,因為困難度稍高,讓您舞動之餘還要認真思考,動手腳也動頭腦,休閒、運動外加學習,一舉三得讓您不得不愛上它。
基本上國際標準舞可區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優雅高尚的摩登舞,裡面包含五種舞,分別為:華爾滋(Waltz)、探戈(Tango)、維也納華爾滋(Viennese waltz)、快四步(Quick step)、狐步(Foxtrot)。另一類則是活潑熱情的拉丁舞,同樣分為五種舞,依序為恰恰(Cha-cha-cha)、倫巴(Rumba)、森巴(Samba)、鬥牛舞(Paisobopli
捷舞(jive)

何謂國標舞的舞程線?

跳舞者必須按逆時針方向前進,這個行進線路就叫舞程線。舞程線中,長的兩條為A線,短的兩條為B線。國標舞以男伴面對舞程線方向為基準,對舞步的行進方向規定了八條線。只要舞者沿著舞程線行進,無論到哪個點上,都可以按八條線來區分方位和角度。八條線是:
1、男伴面向的是舞程線
2、男伴背向的是逆舞程線
3、男伴右肩所向即右轉90°所向為四壁稱為壁線
4、男伴左肩所向即左轉90°所向為舞池中央稱為中央線
5、男伴右前方即右轉45°後的方向朝壁線傾斜稱為壁斜線
6、男伴左前方即左轉45°後的方向朝中央線傾斜稱為中央斜線
7、男伴右後方即右轉135°後的方向朝壁線逆向傾斜稱為逆壁斜線
8、男伴左後方即左轉135°後的方向朝中央逆向傾斜稱為逆中央斜線

在習慣中,把靠近主席台一側的那條線稱為A線,依次是B線人線、C線、D線,再回到A線,如此往返循環。由于舞蹈的運行,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前進、後退、左轉、右轉等等諸多複雜的、變化,于是,便出現了一個如何辨別和確立方向坐標的問題。(續)
 
在開始學舞之前,必須先了解舞蹈的基本觀念及名詞,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舞程線』。英文叫做Line of Dance(L O D.)字面上直譯就是:『跳舞當中行進的路線』。這就好像我們在馬路上開車,如果逆向行駛,會和對方來車相撞,導致危險。同樣的,在舞場裏,如果沒有路線的規範,在跳舞當中不停產生碰撞,不僅破壞興致,有時也會產生口角。要避免這種情形的發生,就必須讓大家都遵循既定的方向前進,這就是舞程線的作用。

而宮廷舞則是舞程線的最佳典型示範。說到宮廷舞,眼前浮現的就是:在金碧輝煌的大廳裏,男士穿著大禮服女士身著大蓬裙,以右轉和左轉的步法,往舞程線不斷旋轉前進,這樣的場景曾經迷倒許多人!

舞程線之後,第二個要知道的就是如何正確接觸對方,簡單的說就是彼此的『握持』英文稱之為Hold,是社交舞中男女最重要的信息傳遞及接收區。首先,男女對面站好,男士面向舞程線,雙腳併攏。右手抬起放在女士左腋下,女士左手置放其上,手肘輕抬不可重壓,男左女右手互相輕握,方法非常簡單,只要多練習幾遍,就能心領神會。
握持,體位,運步方法以及舞程線方位
標準握持,是使共舞雙方形成整體性結構的重要手段。在舞蹈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決定性作用。它不僅關係到造型的優美,而且影響著信息的傳遞、重心的穩定、用力方法的正確與統一,以及特殊技巧的運用等一系列問題,所以,決不能等閒視之。
理想的標準握持,應當產生一種效應~共舞雙方是融為一體的。國外的教師們曾用一種假象來表達這種整體感~"一個身子兩個腦袋四條腿"。這種西方式的幽默,的確可以刺激我們的靈感,使我們比較準確地抓住問題的核心。
在現代舞裡,除探戈之外,所有舞種的標準握持都是一樣的。其要點如下:腳雙腳平行並攏,切不可“八”字形張開;右腳尖對準舞伴的兩腳之間;重心集中于前腳掌,但不能抬起腳跟。
手,男伴的右手掌心向裡,扶在女伴左側肩腫骨下緣;從肘尖直到指尖形成一條直線、呈斜角狀自然斜垂,五指並攏,既不要凸起手腕,更不能用手背來控舞;大臂基本平肩並呈橢圓形展開。正確的手姿。女伴左手輕放在男伴右大臂三角肌處;四指並攏,用虎口定位整個手臂輕放在男伴手臂之上,不可脫離接觸。
 
男左手和女右手對握,掌根與地面垂直,並互相頂住、整個手臂呈圓弧狀向斜上方展開。猶如輕鬆自如地合撐著一把陽傘。手的高度一般在齊耳根和齊眉之間的某一固定點,視環境的需要而定。譬如:在大型體育館裡應高一些,在小型舞廳中則適當低一些。
頭和視點,在保持雙方肩橫線平行的前提下,各自的頭對握雙手姿勢部向左側45度正側轉,雙眼平視前方;女伴還應充分利用胸椎和頸椎的關節功能,從劍突部位起,讓胸椎後展15度、頸椎再後展15度成挺拔式彎曲,造成特有的女性曲線美。注意切勿理解為往後躺腰或挺腹。
身體,從橫隔膜起,直到大腿面止,形成雙方的微貼;在重心上挺,打開“間隔”的基礎上,尋找雙方的“合力”感。

引導與跟隨
※給男士幾點較重要的提示~~

握持舞伴不可有類似抱緊的不良行為,否則你將干擾她的平衡。
握持舞伴不可太鬆而使她不能感覺到你的引導。恆久而均勻的壓力是必需的。
不要使用很大的步子,如因你的舞伴體能上無法做到。你的跨步應適應舞伴常態的長度。
不要在擁擠的場地嘗試複雜的步子。
 
現代交際舞對步子的順序是不指定的,從一組步子引導至另一組步子的責任,完全依靠男士。女士的任務是跟隨,不論男士跳的步子是否適當。

在國際標準舞中,男伴始終居於主導的地位。男伴的引導是一種必要做到的要求,也是一種屬於技術性的技巧,就意義上說,引導就是帶領著女伴跳舞。無論是舞步結構的選擇或是舞步運動的變化;或是各種舞科風格的展現,男舞伴均須在迅速、果斷、主動和準確的前提下,對女伴進行暗示,這也是默契配合的先決條件;更是優美協調的決定因素。
女伴的跟隨;簡單來說就是跟著男伴跳舞,該跳什麼舞步?要向那個方向移動?要不要旋轉?

都要聽從男伴的暗示和引導。因此;女伴要培養自己的適應和應變能力,對男伴所做的引導,要敏捷的做好恰當和準確的判斷,進而加以配合,絕不可以主動引導男伴或任意的變換舞步,也不能以自己的主觀去臆測舞步的發長和其後的變化,更不能去引影到男伴的舞程。

跟隨的要領簡單的說就是:主動的服從男伴所做的一切舞步,進一步來說;女伴應在節奏的前提之下處於比男伴慢些的被引導狀態。
 
引導和跟隨即是一種默契的配合,是以在平常就應加以練習,這樣;不但能使舞步的運行顯得細膩和諧,也會享受到美的旋律;而且還會對彼此間的性格,產生微妙的影響,對陶冶性格是有很大的幫助。

摩登舞~引導與跟隨

大多數轉的引導是藉男士身體的動作,結合他右手上非常輕微的壓力而完成之。絕不可用右手推或拉舞伴,但略微保持均勻的壓力,如此確保女士自男士身體的動作感覺到所作的轉度。這種壓力應是由前臂輕微的向內移動獲得,不是單獨用手。右手根和右手指只有自側行位置轉女士向內和退時使用。左手和臂不可用來引導,它們必需維原狀。

女士極度重要的是保持與男士的觸著,以及自臀部以上的身體依然無瑕,以便能及時感覺到一個轉的引導。她必需不預為準備--她必需沒有本身的意向。不論男士怎麼做,她必需只是跟隨而不企圖修正他。

與舞伴的觸著應不是僅在臀部,而是自臀部以上的下身--橫隔膜。如果女士向前壓迫她的臀部,則只有臀部與男士接觸,如此女士的姿勢易於太向後仰,且將嚴重的限制男士向前的移動。
 
當開始跳時,最重要的是男士應暗示他首先使用那一足。為了讓男士能夠最自然地運用足,這是沒有規則的。練習這一點,舞伴站在常態的開始位置,同時雙足併攏。如欲以右足開始,將左足極輕微的移向,並將重心移至該足。同時,將女士稍微引導向她的右,而她動的將重心移至那足,並準備以她的左足開始。

CBM的定義:
CBM是身體反側朝向移動腳。
CBM經常應用在轉的開端, 就以華爾滋右轉步的自然轉為例 :
第一步 右腳向斜牆壁,這時我必需開始轉,因此左側的身體(臀部比肩部多些)。 擺盪向前這就是CBM, 因為轉是在CBM消失後繼續,然後因擺盪產生不斷的自轉完成,當第四步的後退步也是一樣的,左腳後移,而右側的身體(臀部比肩部多些)一起跟著後移。 CBM由哪開始:
在往前移動中,CBM是被感覺到是肩部先開始的, 而往後退則是臀部引導,有些舞者就很複雜的分析它, 每個動作前就 "好,我現在移動肩部,現在移動臀部" 然後再反過來做,這樣一來切斷了每個移動的連續性,我想學習者應該先舞蹈,做對了再來分析它, 比先做分析來得好, 請千萬別做機械動作。
通常擺盪(Sway) 是很適合跟蹤在CBM之後做的,易言之, 在做有CBM 的轉之後需要做個Sway,是否做轉之前都會先做CBM呢? 通常是的! 但有些特別的轉是不用到CBM的, 比如說Turning Lock 或 Turning Lock to right 這種轉的技巧是一種肩引導 (Shoulder Leading) 或是說右側引導(Right Side Leading) 就沒用到任何CBM 的。
如果做沒有轉的CBM呢? 可以試做 Chasse from PP或一個帚形步, 你會感到CBM在第一步沒有轉, 只是自然的感到CBM而已。

CBMP (Contra Body Movement Position)
如字面意思與其說它是一種動作, 不如說它是一種位置, 你可以站著以稍將一隻腳越過身體 (腰轉身不轉|), 它看來像做CBM, 但事實上你沒移動身體,你只是很單純的將你的腳朝向身體的反側, 你可以說你已將自己放在CBMP。
比如:
1. 當你走外側舞伴時, 你不想看來有四個臀部寬, 你又要保持身體良好的接觸,於是你需要較纖細的線條,這時你就必須做CBMP, 稍把身體做轉度, 來幫助CBMP的形成。
 
2. 很多舞步都在PP之後開始, 如:華爾滋的Chasse from PP是在CBMP 向前橫過。

3. 因為探戈的握持與舞步的特性,左腳前進過程經常是在CBMP之中, 右腳後退也是一樣.
CBM和 CBMP是否可同時發生呢?以前我認為不會,但經過更多的學習後,我分析後發現在Chasse from PP的舞步中,是同時存在的。第一步是在CBMP中前進橫跨,而你的左側想跟它一起移動,所以這時CBM和 CBMP 是同時存在。而在Tango的Reverse Turn第一步也是CBM和 CBMP同時存在的。
  
舞蹈應是很自然的毫無做作, 當我們想更進深入一探究竟時, 我們就必須要研究分析舞蹈. 當我們覺得不自然時,也許它真的是做得不對了。
不一定要做CBMP的跨步,試著做個軸心轉, 左腳置後方,向右做軸心轉,你會覺得你的右腳或右腿正在做CBMP。

據我所知,所有的舞並非是一成不變的,這些熱愛國標的精英往往會從練習或經驗中得到更好的啟發,因此他們也不停的在修正一些動作或環節,如今的舞女生並非完全處於跟隨狀態,當女生在外圈時,她必須主動將power傳給男士。
 
足著點
足著點的定義:當我們跳舞時用腳和地面接觸的部份,叫做足著點。足著點不是指腳的位置。
乾淨俐落的足著點會讓你的舞姿顯得特別與眾不同。我聽過許多頂尖的教練這樣說:舞蹈好壞的差別就在於腳有沒有受過訓練而已。如果在舞蹈中腳是唯一的表達,它的差別馬上就顯而易見了。
沒錯,所以我們必須要去了解正確的足著點,並且加以練習。但是,我認為如果舞蹈是以正確的技術為基礎的話 正確使用足著點就變得是次要的。接下來讓我們來討論標準舞中足部的技巧:
1. 腳跟: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裡和標準舞中,當我們向前走時,我們用先用腳跟引導然後把腳平放,這種足著點的術語被稱為腳跟。平放兩字就被省略 因為定平放是在腳步結束時才有的。 例如:狐步中的轉換方向步(Change of Direction)中男士的左腳前進步、三步(Three Step)中男士的第一步,足著點都是在腳跟。
2. 腳跟到腳趾:
現在讓我們以正常的腳步往前走,以腳跟做上升或轉動,這時會發生什麼事?你將感覺到在步伐結束時,腳趾有一種被壓迫的感覺。這時的足著點就是從腳跟到腳趾。
 
★  在此重申~內容來自網路搜集,偶有小部份本人修改~因內容較老舊,極少部份已有新法,唯大原則不變★

3. 腳趾:
現在當你在持續上升的姿勢或者改變身體重心時,會有什麼感覺呢? 沒錯,你會覺得就是靠腳指做持續上升的動作,所以這時的足著點就是落在腳趾上。
例如:男士在華爾滋的轉動、狐步中羽步的第二步,還有所有的波紋步(Weave)的花步,其足著點都是在腳趾。
4. 腳趾到腳跟:
好了,你已經在腳指上面停留過久了。該讓我們繼續往下看了。很顯然得,當我們在保持水平的時候,或者從上昇回到下降的時候,這時的足著點就是從腳趾到腳跟。
例如:男孩在華爾滋的轉動、狐步中羽步的第二步,還有當男孩或女孩在往後走步時,其足著點很明顯的就是從腳趾到腳跟。
我們都知道,當往後走步時(足著點在腳趾到腳根),另一隻腳會放鬆腳趾,然後用腳跟接觸地板往後退。對男士而言是有些例外情形,在這不多做說明。
5. 腳趾到腳跟到腳趾:
當男生恢復到右腳,上升左轉並引導女伴向上時,將會感覺到這動作完成時,足著點在 THT,就像在羽步結束時一樣。
 
這是關於足著點最簡單的一種,下列是一些更高級的:
其實當談到足著點的時候,就是指你的腳對著地板所做出的變化,因此在某些舞姿上,足著點會變得更複雜而且更有趣。例如在狐步中的轉換向步:男生第一步用左腳跟向前進。第二步:右腳向前滑行,然後向左轉,感覺上是以對角線的方向向前滑行。因此,右腳先做出腳趾內緣的動作,然後當腳指內緣的動作變成腳跟時,腳就變成平放的位置。同一時間左腳以腳指內緣的動作刷向右腳。然後在第三步時:男生的左腳繼續向前。因此此男生在做換向步的足著點是:

1. H (left foot) 左腳腳跟

2. IE of T, H (right foot) and IE T of left foot. 右腳的腳指內緣、腳跟,左腳的腳指內緣。

3. H (left foot). 左腳的腳跟。
在狐步中女生的足著點更為複雜,當男生左腳向前時,女孩在不知道下一步的變化下,只是單純地以右腳向後退,此時她的足著點是從腳趾到腳跟。在第二步她的左腳會很自然地退後,足著點先落在腳趾上。
 
3......趾上。突然她意識到,男生要從右側引導來做出一連串的轉動,於是配合著男生,她以左肩後退開始用到她的左腳內緣來左轉,並在腳跟平放時結束,同時;她的右腳腳指內緣刷過了左腳,然後又把右腳拉回,來為第三步做準備。這時的足著點是腳趾到腳跟。所以女生在變換方向的足著點是:
1. TH (right foot) 右腳的腳指腳跟.。
2. T, IE of T, then H left foot and IE of T right foot. 腳指,腳指內緣然後左腳和右腳的腳指內緣。
3. T or TH (right foot) 右腳的腳指或腳指到腳跟。

★淺談華爾滋
華爾滋的音樂:在摩登舞中華爾滋(含快三步), 是唯一3/4拍的舞, 每一小節有三拍。slow waltz每分鐘約28-32小節, Viennese Waltz 每分鐘約54-60小節. 基本上, 除了停拍(hesitation)外,每小節是由三個等長的拍子組成,如每小節的起腳是 左-2-3 右-2-3; 因此華爾滋每一系列的組成常是六步 比如男士第一個起步是 左右左,下一個是 右左右, 整個算起來是六步。
 
華爾滋的基本位置:
Starters (預備動作):
1. 兩人雙肩平行面對面站立,左邊身體1/2往左錯開,右腳尖在舞伴 雙足間。

2. 男士,你的右臂將是女士的主要支撐, 將你的右手放在女士肩胛正下 方,將手指併攏微呈杯狀,這樣你的手才能做引導,右手臂離開身體 並將手肘尖端微向側。

3. 女士,你的左臂應輕扶在男士右臂上方,並以大姆指扣住他的手臂內側,女士的右手應置於男士左手虎口上, 若女士較矮時,舉手的高度與眼睛同高. 女士的手是用來接收男士的引導,所以不應有任何推或拉的動作。

4. 抗力(resistance)是一對好搭檔必備,如果身體掉落就無法去感應移動的方向,反應也會有時間落差,抗力的目的是為了保持肩膀與手腕及手肘的穩定; 跳舞時除了向上或向下的動作時, 當做前進、後退、 側行動作時應維持抗力。

閉式舞姿(Closed Position):
在摩登舞中閉式舞姿是被應用最多的。面對舞伴約距6吋,頭部正放在放鬆的雙肩上, 站直。
 
男士姿勢: 右臂應保持固定、手指與姆指微攏置於女士左肩胛骨下方。做得好的話男士姆指放置的位置恰是女士手臂與身體聯結的關節,能產生最佳槓桿效力。右臂除了保持固定, 應與身體成90度與女士的左臂完全接觸。
女士姿勢: 女士的左臂應輕扶在男士右臂上方,並以大姆指輕握 男士的手臂肌內側, 其他手指則輕握男士的手臂肌外側。右手輕握於男士左手虎口上,若女士較矮時,右手舉的高度與眼睛同高。

引導與被引導 (Leading & Following):
傳統的舞蹈觀念上, 男士總被認定為引導的角色,而女士總被認定為被引導的角色,最近幾年, 這種傳統的觀念已被顛覆, 女士在某些狀況是扮演引導的角色, 而男士在某些狀況是扮演被引導的角色. 無論如何, 引導與被引導的方式將刺激你的想法。 以下所述保留了較多傳統的舞蹈觀念。
一個好的引導源自於適當的運用雙臂與身體。 男士的上臂與肩膀扮演著所有動作的驅動, 因此男士的上臂與肩膀必須保持穩固。一隻下垂的手臂必無法對舞伴做出良好的引導, 男士借著扶在女士肩胛骨下方的手指與手腕就能很輕易的做出引導。
 
就像是一場對話一樣,舞蹈如果不斷重覆與無趣總令人感到煩悶。所以男士的責任是決定旋律, 用什麼舞步, 控制兩人在舞場的方向,與前進. 而女士的職責就是敏銳的反應出男士的引導. 如果輕巧明確的引導再加上敏銳的對應, 就可表現出優雅美妙的舞姿了。

摩登舞姿勢(若能圖解則更易領悟)
1.站立基本姿勢-無論男女為,了保持平衡,上半身要經常保持在腳掌上方,也就是說膝蓋稍向前,臀部置於正上方,接著是上半身、兩肩、最上方則是頭。背骨要放於上半身位置,下顎不可太向前凸出,以不影響背骨彎曲為原則,絕不可以背部呈現圓弧彎曲狀,而相對側胸部是向外伸張,眼睛則是注意一般眼睛稍高位置。

正確的舞蹈姿勢還必須將全身的重量進入地板,好像在體重計上量體重時,指針顯示自己真實體重一般,而不覺得在地板上飄浮,腳趾頭則有如貓一樣,有抓住地板的感覺。同時兩肩下垂,如同提重物感。以大腿及小腿後肌肉下壓地板,膝蓋向前方式移動身體向前,男士以膝蓋移動引導女性。
 
 ★男女身體要隨時保持正確接觸
男女雙方各自保持正確站立姿勢,然後雙方身體互相接觸,接觸部位大致是在心窩下方與胃上方附近,接觸部份並非只是點,而是「接觸面」,由肚臍向上到胃部上,心窩下方附近,而在出腳時接觸點(面)稍微上提的話並不會影響到接觸情況,破壞平衡。

男女雙方的膝蓋不可伸得太直,因彼此身體會因此而分開,膝蓋保持微彎曲是維持身體接觸的正確姿勢。當男性重心在右腳時,左膝必須在女性右膝外側,並互相接觸,而男性以右腳站立時,右膝要在女性左膝內側,並互相接觸。

★男性的身體經常保持垂直,不可前後搖擺∞良好姿勢是背部與柱子或牆壁完全接觸*身體全體傾向腳趾方向膝蓋稍向前
男性必須特別注意的是 ,身體(body line)要經常保持垂直,使用支掌腳(supporting leg or foot)向側面傾斜(sway)時,也不可前後左右晃動,因為唯有身體上半身,在良好平衡下,舞才有辦法繼續跳下去。

當上昇(rise)或下降(lower)時,要在支撐腳上方進行,不可以前後傾斜,這一點非常重要。



標籤:
瀏覽次數:290    人氣指數:1270    累積鼓勵:4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驕傲的事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樂極生悲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7-03 07:18
她, 70歲,新竹縣,家管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