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43671
 長空孤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你選哪一個? 很準喔!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滴水之恩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感恩是……
作者: 長空孤鷹 日期: 2010.12.10  天氣:  心情:

感恩是一種狀態,
知道自己承受好處,
且是施予者刻意要給予我們的,
給予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麼,
單單只是給予者願意給予我們的緣故,
從而萌發的感謝與體認,
認到自己之所以能夠活著,
是因為他人與外力的付出,
體認到無私與善意的存在,
而自己是受惠者。
我們從他人處獲益良多,
卻不是因為自己的努力,
無功而受祿,
白白的承受恩典,
因而萌生感恩之情。
感恩的人惜福而不怨苦,
定睛在生命中對我有益的事情上(正向思考),
而非那些讓我們感到痛苦難過的悲傷之事。
感恩的人容易感到快樂,
讓快樂長駐心頭,
拋卻憂愁煩惱,

不陷入自我指控的輪迴。
感恩的人比較……

感恩的人,
多半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
感覺與他人較容易親近,
比較常體驗正向的情緒,
例如愛熱情快樂樂觀,
比較不容易受到負面衝動的影響,
例如忌妒貪婪怨恨,
比較能夠應付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創傷的痛苦,
較有韌性,身體比較健康,
甚至較為利他,
對人更慈悲寬大,
心胸開拓、虛懷若谷,
充滿生命力,
因而懂得感恩
不會將成就歸於自己,
挫折中仍然感恩
抱持感恩之心的人,
不會強要控制生命中發生的一切大小事情,
不會期望生命非得朝我們規劃的方向邁進,
不會非要自己擔任生命的主宰、宇宙的中心,
不會因為達不到預期而不滿,
反而能夠隨遇而安的欣賞生命中的大小際遇,
即便是挫折而令人難以忍受的痛苦,
都能從中看見別人的恩典,
對於我們的益處,因而抱持感謝,心懷感恩。

簡而言之,心理學實驗證明,抱持感恩的心,
人會活得比較快樂、健康、長壽、富足。

因為,保持感恩之心的人,
比較能夠體察生活中細微的快樂,比較容易感到滿足,
比較不容易生氣(而傷害身體健康)。

至於忘恩負義的人,多半較自私、不快樂、憂愁纏身,
生命難有平安,難以感受喜悅與快樂。

忘恩負義之人之所以被社會道德嚴厲譴責,
是因為人類社會的基礎建立在彼此感恩的互惠合作上,
因此對於不懂得感恩的忘恩負義者,
總是提出強烈的批判
(自戀與自我中心的人,認為一切成就都是自己努力而得者,
較不容易感恩,較容易忘恩負義)。

感恩是刻意選擇的修練

幸運的是,感恩不是天生的人格特質,
而是人後天得以選擇的。

正如盧雲所說的:
「感恩是一種刻意選擇的修練,
即使我的情緒與感覺大起大落,
充滿委屈、憤恨,我仍然可以選擇感恩…而非抱怨。」


感恩是可以透過訓練而得的,
艾曼斯說,最好從小就訓練孩子感恩,
懂得感恩的孩子,不會落入自我中心,
懂得謙卑與人相處,
長大後懂得負責與惜福,能夠和人建立健康的關係。

我們可以勤寫感恩日記,
記下那些對我們的生命有幫助的人或事情,
從中看見這些事情對我們生命的幫助,
挖掘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事情,
記住那些曾經讓我們不愉快、受傷的事情,
藉以比較出現在的我們生活在值得感恩的光景裡。

不要問別人為我們做了什麼?
而要問我們從別人身上得到了什麼?
我們給他人什麼幫助/困擾?
練習感恩,
把我們每一天中大小事情深刻的反省,
我們將會發現,
人活著決不可能單靠自己,
而是承受了過多我們原本不配的福分
才能夠有今天的光景,
從而感到感謝。心懷感恩。

















標籤:
瀏覽次數:19    人氣指數:819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你選哪一個? 很準喔!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滴水之恩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