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上路遠遊, 一鞋一缽就足矣, 東西太多,就走不動了。
人生一世, 不也是一次雲遊嗎? 心裡裝的東西太多, 又如何能走得遠呢?
輕囊方能致遠, 淨心方能行久啊。
認識自己最難 文:李焯芬
一位年輕人去拜訪一位禪師, 恭敬地問: 「如何才能令自己快樂,同時又能令別人也快樂呢?」 禪師微笑說:「孩子,你有這樣的想法已經是很難得了。 有很多比你年長的人, 從他們提問的問題本身就可以看出, 不管怎樣給他們解釋, 都不可能使他們真正明白人生的意義, 只好隨緣了。」 年輕人虔誠地聽著臉上沒有絲毫得意之色。 禪師接著說 「我送給你四句話。 第一句話是:把自己當成別人。 你能說說這句話的含意嗎?」 年輕人回答說: 「您是不是說, 在我感到憂傷的時候, 就把自己當成是別人, 這樣痛苦就自然減輕了; 當我欣喜若狂之時, 把自己當成別人, 那份狂喜也會變得平淡一些?」 禪師微微點頭, 接著說: 「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 年輕人沉思了一會兒, 說: 「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 理解別人的需求, 而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禪師甚為欣慰, 繼續說: 「第三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 年輕人答: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 要充分尊重每個人, 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
禪師欣然點頭說: 「你甚有慧根。 第四句話是, 把自己當成自己。 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 留以後慢慢品味吧。」
年輕人說: 「這句話的含義, 我真的一時體會不到。 但我會在未來人生旅途中仔細思量它的意義, 希望能有所感悟。」
隨時光消逝, 年輕人逐漸成長, 閱歷亦與時並進。 他最後感悟到: 這句話的含義是要認識自己, 通過觀照自己的心去管好自己。 這樣一來, 不但自己感到快樂自在, 亦能令周邊的人感到快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