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93282
 ㄚ寬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 花販告訴我的生活禪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菩薩的相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無為而治
作者: ㄚ寬 日期: 2007.03.23  天氣:  心情: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無為而治

  自《道德經》問世以來,人們對其研究探討從未間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認為,“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的處事原則、“無為而治”的行為方式,是其思想精髓,值得認真研究,深刻思考。

  一、“天人合一”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養生和環境保護的哲學基礎

  《道德經》通篇滲透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從“道”的概念出發,間接從各個不同側面進行闡述的。“道”是虛空之間的一切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本源,也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總法則。“道可道,非常道”。“道”是難以言說的,能說清楚的就不是“常道”。“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就是這樣一種似無而有,似有實無的東西。“道”的本性是自然無為的,能化生萬物。天的處事方法就是天道。當證明了天道自然,天道就成為表示自然規律的概念,老子認為天道是人們行為應該效法的原則。在研究社會現象時,老子發現天道和人道的不同,要求人們應該效法天道。當把天和人放到一起研究時,發現天和人都遵循著同一原則,就是紛紜變化的事物都要回歸到他們的出發點,並且是一種永恆現象,所以叫做“常”。認識了常,就能包容一切,處事公平,天下就會歸從,也就能長久。人們效法天道,做到虛受一切包容萬物。人與自然才能和諧相處,呈現“天人合一”的狀態。

  老子認為,要真正達到“天人合一”,人們就必須要按“道”的要求,加強自身的修養。思想上要淡泊名利,清心寡欲,虛靜自守,包容一切;行為上要物我兩忘,卑賤下處,柔弱守中,處於無爭、無為、無欲的狀態;待人上不驕不躁,誠懇謙虛,只作奉獻,不求索取,行不言之教,處無為之事。所有這些,既反映了“道”對個人修養的要求,概括了中華文化關於做人的美德,也揭示了人類養生的要訣。人們若能真正按“道”的要求修身養性,進入清靜無為、順其自然的境界,就能海涵自然精氣,滋心養身,延年益壽。對“天人合一”的思想,還可以從人患疾病時其症狀變化中得到驗證。人的疾病產生,是由人體內正氣與邪氣相互鬥爭,正不勝邪致使陰陽失去平衡的結果。其臨床症狀表現,又與天氣的陰陽消長相關,大多數疾病在上午和白天症狀較輕,而到了下午和晚上,其病症就會加重。原因是上午和白天,人體陽氣增強,又得天之陽氣的幫助,則陽盛陰衰正勝邪,故病症就減輕;而下午和晚上,人體陰氣漸盛,又遭天之陰氣的侵襲,則陰盛陽衰正不勝邪,所以病症加重。此外,有些時疫性的疾病,往往隨著季節性的變化而產生或消失,就更能說明“天人合一”的道理了。

  人類社會早期,生產力低下,科學技術不發達,且人數少,生活需求簡單,易於得到滿足,人對自然界的侵害不明顯,人與自然能和諧相處。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欲望,開始對自然界進行掠奪性的開發利用,造成生態環境失去平衡。當今世界人與自然無法處於相對平衡狀態,突發性的暴風、暴雨、暴雪、地震、乾旱等自然災害頻頻發生,給人類的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大損失。其主要原因,是工業文明的發展,大量的廢物和廢氣任意排放,給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對地表和地下自然資源掠奪性的開發利用,破壞了植被和地殼結構,造成水土嚴重流失;大國搞軍備競賽,無限止進行空中和地下核子試驗,破壞了大氣層和地殼的相對穩定結構。

  二、“道法自然”揭示了宇宙中事物間的關係,是人們處理必須遵循的原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老子在分析研究了宇宙各種事物的矛盾,找出了人、地、天、道之間的聯繫之後,所作出的論斷。在廣闊無垠的宇宙中,人受大地的承載之恩,所以其行為應該效法大地;而大地又受天的覆蓋,因此大地應時時刻刻的效法天的法則而運行;然而“道”又是天的依歸,所以天也是效法“道”的法則周流不息;“道”是化生天地的萬物之母,其本性是無為的,其發展變化是自然而然的,這又好像“道”是效法“自然”的行為,因此說“道法自然”。實際上“自然”是“道”的自性,“道”本來就是自然無為的。

  人們根據“道法自然”的思想,從思想和行為上仿效自然,以確定處事原則。按照自然的要求處事,就要時刻保持清靜無為,謙卑自處的心態;辦事要順應民心,遵從自然法則,做到量力而行;始終不好勝爭強,而要大智若愚,能委曲求全;還要不追求名利,事成後就功成身退。所有這些處事原則,既體現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也概括了富有特色的中華民族精神,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繼承和發揚的。我曾對三位長期堅持練氣功的朋友作過調查,據他們講述和我的細心觀察,他們長期堅持練“宇宙自然功”,確收到了明顯的效果。首先,私心欲念少了,能淡薄名利,待人更寬容,思想進入了一個新境界;其次,調整了生理功能,厭惡葷食,治好了原有的部分疾病,增強了體質;再次,提高了感悟能力,對事物的分配的判斷能力更強,有一定的預測能力,改善了大腦的生理功能。這種“宇宙自然功”的特點是簡便易學,效果明顯,只要接收一次氣師的發功,平時練功時保持清靜、自然、無為,呈放鬆狀況,無需施加“意念”,逐漸與自然融為一體,充分與大自然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就可逐漸達到效果。很明顯,“宇宙自然功”的練功要求,體現了“道”的“自然”和“無為”的本性,符合“道法自然”的處事原則,因而也就顯示出其效果和威力。

  事實上,當代科學技術進步的成果,也可看作是不自覺地運用了“道法自然”的結果。人們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對自然界各種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生化機制等,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研究,發現器官、組織、細胞和分子等不同層次水平上的一些特殊規律,可以應用到現代工程技術上來,提出了仿生學和生物工程的理論。在宏觀上,仿效自然界的魚、鳥、蝙蝠、蛇等生物器官與自然界的空氣、水等自然界物質的特殊關係,設計製造出各種不同形態和性能的輪船、飛機、聲呐、雷達、響尾蛇式導彈等,使其性能出現了飛躍。在微觀上,根據生殖細胞對生存環境的要求、蛋白質和遺傳物質DNA等生命物質的結構和性能,模擬生殖環境,讓人工授精卵在試管內繁殖,產生出試管嬰兒;運用生物工程技術,人工合成胰島素等蛋白質;對人體的遺傳基因進行科學分析,用生物技術診治遺傳疾病。以上事實說明,我們對“道法自然”理解和運用,不能持消極和被動態度,而應在借助現代科技手段細致觀察的基礎上,不斷地分析自然現象,認清自然中的奧秘,探索自然規律,然後按照規律開發和利用自然,使之產生的精神和物質財富,為人類社會進步服務。

  三、“無為而治”強調要按客觀規律辦事,是人們應該採取的行為方式

  依據“道”的理念看世間萬事萬物,其生長、發育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天地萬物如此,人的思想行為方式也應該如此。人要按照“道”的“自然”和“無為”的本性,保持“清靜無為”狀態,把握好自己的思想情緒和行為尺度,遵從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幫助事物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去發展,而不以自己的主觀意志橫加干涉,使之最後出現“無為而無不為”的局面。天下之事物極必反,陰極生陽,陽極生陰。成事之人,常以柔弱自處,大智若愚,反而成就他千古流芳。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將老子這種思想,歸結為“清靜自正,無為自化”。

  按照“無為而治”的道理治理國家,則領導者就應該把握好自己的行為方式,只掌握大的方針、政策和原則,而不要過多的干涉老百姓中的具體事物,給創業者以充分的自主權,這樣老百姓就自然而然地心悅誠服了。此種情況,好像領導者似乎什麼都不去做,卻什麼事情都辦得很好,這就是“無為而治”。很顯然,這裏所說的“無為”,不是說什麼事都不做,而主要是指處事不以個人的主觀意志代替客觀規律,要在調查研究掌握規律的基礎上,順應事物的變化規律,積極引導其自然發展,最後達到水到渠成的目的。而決不能理解為什麼都不想、不作,結果什麼事都會自然而然的辦好。事實上,唐代李世民選擇“清靜無為”的思想作為治理天下的指導方針,堅持“以靜養民”的治理方略,造就了“貞觀之治”那樣穩定而又繁榮的局面,也不是什麼事都不作,而是對外不侵略,對內不擾民,不加重百姓稅負,讓百姓休養生息,才出現“無為而治”的效果。現實生活中的反面例證,也能說明這個道理。當前我國正處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的轉換時期,而市場經濟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在實際工作中,只有嚴格按經濟規律辦事,而不以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干涉,才能使經濟保持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最後達到“無為而治”的目的。可從現實情況看,有的領導者為了突出自己任期內的“政績”,思想上急於求成,不顧經濟規律,脫離國情作決策,超越國力辦事業,搞重複建設,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經濟建設處於惡性循環之中,難走上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軌道。這種以主觀代替客觀、不按經濟規律辦事所造成重大損失的教訓,是值得深刻反思的。

  自然、無為雖然很好,但現實中卻很少有人能夠實行。縱觀世界各地,有的總想有所作為,機關算盡,反而不得成功;有的個人意願把國家治理好,採用了種種措施,最後卻導致了國家的滅亡;有的不擇手段拼命積累財富,卻招來盜賊等禍害;有的拼命飲食營養補藥,卻促成了夭亡短壽。所有這些,很重要的原因是私心欲念太重,刻意追求自己的目的,無法達到“清靜無為”的境界,最終物極必反,走向自己的反面。
標籤:
瀏覽次數:64    人氣指數:264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 花販告訴我的生活禪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菩薩的相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