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去年五都題材啟動,房地產一片大好的時候,我訪問了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我用了一句成語「雞犬升天」來形容房市齊漲的榮景,他立刻糾正我:「只有雞會飛,犬飛上去會掉下來!」當時一句玩笑話,也許將成為未來房價修正的一大例證。
嚴格說來,奢侈稅其實就是「打房稅」,是政府向投機客宣戰的法案,目前市場已經出現成效,很多區域房價已經漲勢趨緩,市場預期四月到五月還會出現「逃命波」;但就算投機客出場,投資客隨即進場,對於手上沒有太多現金的平民小夫妻來說,並非打房的受益族群。
打房打到誰?中古屋影響最大,一來,銀行的貸款成數縮到六成;二來,期待投機客拋售的房子,並不容易,口袋深的投機客,只要熬過兩年,又是一條好漢,未來房價還是有上漲的空間。
倒楣的是C咖、D咖的投機客,也許近期才進場,其實今年一月房屋買賣移轉才創新高,意即,一月才興致勃勃買屋投機,但是立刻被奢侈稅打到,因為資金有限,只好逃命,對於資金不是很充裕,手中有一至二間的投機客,立即有資金壓力,也許就會退出不玩。
舉例來說,買屋一千萬元,賣一千一百萬元,應該是賺一百萬元,就算扣掉仲介費四%、綜合所得稅(以二○%算)還賺四十萬元;但是,扣了奢侈稅後,假設賣一千一百萬元的一五%就是一百六十五萬元,加上仲介費、綜所稅,需要扣二百一十五萬元,只要輕輕撥打算盤,就知道不妙。
小咖精打細算,拋出的物件,不見得是上等貨,因此要藉由這波的逃命波撿到好房子,也需要一些運氣。大咖一點都不擔心,他們一來能夠度過兩年風暴期,還有人約定二年之後過戶,跟當年國宅買賣一樣,先付權利金的方式,避開奢侈稅,甚至期待打房之後,還能撿到好物件。
但是,反觀預售市場還是投機天堂,只要付出少許的定金,就可以玩拋接遊戲,更有建商帶領粉絲團,一路炒高房價,一開始先給粉絲團「師倍秀」的價格,比市場行情還低,讓粉絲團先行買進,再賣回給公司,公司再轉手出去給代銷公司,反正有賺就出手,轉戰其他建案。
這一次打房,有人拍手,有人哭喊,就是不見建商出來喊冤,因為建商沒有受到衝擊,儘管預售場只有換約一次,但建商會不會把名單交出去,還是存疑,建商的價格可以盡情地攀高,不過,高檔之後,能飛上天就是雞,反之犬就會有下跌的壓力。
近幾年來,很多人懷念二○○三年SARS、二○○八年金融海嘯,因為利空形成房價的低點;現在打房,一樣的定律──口袋深的等著上車!猶豫的又會錯過這班車!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1726期時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