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1915
 Daniel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品學兼憂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你那兩粒才是小的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台灣人和假漢人
作者: Daniel 日期: 2012.12.05  天氣:  心情:
吳洛、楊志申 都自稱與施琅同鄉,可恥。

清朝時代,在臺灣考取之進士、舉人、附生、廩生,歲貢生(含恩貢生 )、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與例貢、武進士、武舉等名目之秀才都是在地生,都是台籍生,都是台灣人,若是掛中國祖籍地都是假的,也就是假漢人。

清國,參加考試,必歸於本籍投考,不得越籍赴試,假冒他省之籍投考者,稱之冒籍。在台參加科舉考試者,也就是說在台考取之進士、舉人、附生、附生陞廩生,廩生陞歲貢生(含恩貢生 )、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與例貢、武進士、武舉等等名目之秀才都是在地生,都是台籍生。雍正五年,其泉、漳各處寄籍之人一概不許冒濫。 〔有関冒籍、寄籍之詳細資料請參考臺灣秀才2〕。

平埔族先民學漢姓之後,可能是先民們較不重視血統,改姓的很多。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舉人篇,康熙五十三年甲午(林延選榜):陳飛(臺灣附生。本姓張)。雍正元年癸卯(廖學信榜):王世臣(府學附生。本姓陳)。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鄉貢篇,雍正元年謝飛鵬(府學附。拔。本姓陳)。雍正二年薛烈(府學。本姓王)。雍正五年洪亦纓(臺灣。本姓李)、洪績(諸羅。本姓陳)。吳滋燦(府學。本姓陳)。乾隆二年黃之猷(府學。本姓袁)。依當時的『行情』應該是『施』姓行情最吃香 ,祖籍地要選『福建晉江』,這樣就是施琅(福建晉江)同鄉。康熙年間攀上施琅之関係就很不得了,反正漢人很重視血統 ,攀上一點點関係就『吃不了』。

例如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舉人篇,乾隆十八年癸酉(駱天衢榜):王克捷(諸羅附生),中舉人。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進士篇,乾隆二十二年丁丑(蔡以臺榜):王克捷(諸羅附生),高中進士 ,臺灣第一位進士。明明是諸羅附生,到頭來變成『王克捷字必昌,祖籍福建晉江,幼隨父高霖自泉州渡台,居於諸羅。 博學多聞,通經史而善為詞翰,嘗為德化縣縣令魯鼎梅延聘修『德化縣志』;乾隆十四年八月,魯鼎梅調任臺灣縣令,至十六年議修縣志,推舉博士弟子陳輝等分司采輯,又遠徵王克捷於德化縣歸台以總輯之。書共十五卷,今稱為〔重修臺灣縣志〕。』。臺灣府志卷十二人物誌之鄉貢篇『…康熙三十六年(是年恩、拔、歲並舉行)…鄭國對(臺灣。恩)、黃位恩(府學。拔。原籍閩縣。)、…』如果是福建晉江,那就跟黃位恩(府學。拔。原籍閩縣。)一樣。所以台灣第一位進士,祖籍福建晉江,值得研究。

例如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舉人篇,康熙五十年辛卯(許斗榜):楊阿捷(府學附生。惠安教諭)、…。而在中國福建晉江之楊氏族譜跑出一位楊阿捷謂:『芙蓉楊氏在歷史上遷移開拓台灣的族裔數量不少,僅就宗譜《芙蓉楊氏歷代爵祿》篇記載,就有:西安後安哲齋公派二十六世楊阿捷.字慶衡,台灣廩生,晉江人康熙辛卯科中武舉人,任惠安縣學教諭。』錄自芙蓉楊氏族譜。『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舉人篇』謂『康熙五十年辛卯(許斗榜):楊阿捷(府學附生。惠安教諭)、…』又是福建晉江人,明明是台南府城人怎麼又是施琅同鄉。所以台灣研究易經的先驅楊阿捷,祖籍福建晉江,值得研究。

例如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例貢篇,…、黃璧(附生)、吳洛、郭大通(附生)、…、蕭復旦、楊志申(以上俱彰化人)。明明是彰化人,結果『吳洛,字懷書,泉州晉江人。他的父親吳家槐曾任漳邵鎮標千總,吳家槐逝世後吳洛離開大陸到臺灣擔任巡臺御史高山柏的幕僚,雍正10年(1732)以軍功咨部,加銜守府。 〔請參考譜匠〕。二年後當高山柏離任,吳洛鑑於當時臺灣中部彰化平原尚未完全開發,於是轉而從事開墾工作,並以吳伯榮為墾號,與施世榜、楊志申等墾首合作,其開闢之範圍包括今日的霧峰鄉,最後成為一方巨富。乾隆16年(1751)吳洛又與張方大、馬詔文等人合組「張吳文」墾號,參與北部「海山庄」。吳洛定居於彰化半線東門街,除了經營事業,還從事修族譜、祖祠,設置宗田、捐資修建泉州、臺南與彰化等地府學、書院、築路、造橋、修廟,等文教與基礎建設。』 吳洛家世很有來頭,與施世榜一樣,祖籍福建晉江,值得研究。

楊志申:字燕夫,福建泉州人,原居臺灣府城東安坊(舊屬臺灣縣,即今臺南市內)。18世紀初至彰化平原參與開墾,為當時彰化主要的墾首之一,並定居於彰化。其墾區在大肚溪南岸之半線保,即今彰化市、和美鎮、線西鄉一帶,此一區域原係阿束社所有,楊志申在此開鑿二八圳,引貓羅溪水灌溉田地千餘甲,與曾姓合築快官圳,亦可灌溉田地千餘甲。除了彰化的開墾事業外,在高雄與臺北亦有田地,據連雅堂《臺灣通史》載,楊志申亦開墾臺北盆地之佳臘埔(今臺北市艋舺一帶)及金山等地。祖籍福建 泉州,值得研究。

清制,凡科舉考試,各省參加考試的生員名額以及錄取名額,均有限定,錄取之規定亦有別。參加考試,必歸於本籍投考,不得越籍赴試。但有的考生為了取巧投機,假冒他省之籍投考者,稱之冒籍。臺灣入清,初設府,巡臺御史夏之芳建議福建鄉試專立臺字號,以保證每科鄉試都有臺灣籍生員中式,以嚴禁大陸漳、泉各地讀書人冒用臺籍參加科考。 及見宮中檔雍正朝奏哲摺第八冊『為奏聞臺灣各學寄籍諸生宜歸本籍事』閩浙總督高其倬上奏。『臣查台灣府、縣各學所有生童、…。其泉、漳各處寄籍之人一概不許冒濫,…。』。

雍正元年1723年,臺灣秀才彰化人楊志申等由貓羅溪引水築成「福馬圳」「深圳」,灌溉半線地方一千餘甲的田地。半線地域在短時期內設有這麼完美的埤圳,也就證實了當時此地的開拓己經相當進展。

乾隆十七年1752年,台灣秀才彰化人吳洛召集同伴,墾殖彰化縣山地邊緣地區的阿罩霧今霧峰、斗六及南投一帶。後來,南投的池浪生由烏溪引水灌溉了七O餘村莊的田地。原文來源


 
標籤:
瀏覽次數:96    人氣指數:896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品學兼憂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你那兩粒才是小的
 
給我們一個讚!